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朝廷是如何回应凉州之乱的?凉州之乱的影响如何?

朝廷是如何回应凉州之乱的?凉州之乱的影响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476 更新时间:2024/2/14 0:01:33

凉州之乱几乎让朝廷放弃讨伐了,凉州之乱历经的时间非常久,死伤无数,百姓也是颠沛流离,下面我们来看看凉州之乱的经过如何?

185年春,叛军已达数万人,进军汉故都长安。朝廷任征讨黄巾的名将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防御长安。但皇甫嵩初期无功,因宦官诽谤,上任四个月后于七月被免职。

凉州的持续叛乱使国库大损,朝廷不得不课税、征召劳力以应战。司徒崔烈建议放弃凉州。议郎傅燮则发表了一篇激动人心的演说,谴责崔烈,并强调凉州地处前线的重要性:“凉州官员失和,使整个凉州落入叛逆之手。崔烈身为宰相,不想着为国家想平定它的办法,却想割弃一方万里的土地,臣窃以为疑惑。

如果让左衽的蛮夷占领此地,军力强盛并作乱,这将是天下最大的顾虑和社稷的深切忧患。如果崔烈不知道这一点,他就太蠢了;如果他知道了还这么说,是不忠。”傅燮的说辞打动了汉灵帝,他拒绝了崔烈的建议。傅燮被任为汉阳太守,派往前线。

八月,司空张温被任为车骑将军以代皇甫嵩。新任破虏将军董卓、荡寇将军周慎等均在其帐下效力。张温所部十万余人马行至美阳扎营。边章和韩遂也率本部来美阳作战,双方胜负未分,张温一度未能取得优势。十一月,一颗流星坠入叛军营寨,叛军军心动摇。董卓趁机突袭,击溃叛军,迫使边、韩向西退入金城郡的榆中(今兰州附近)。

此战得胜后,张温兵分两路追击叛军:周慎率军三万攻榆中,董卓率军三万追击湟中义从胡。但周、董都战败了。周慎不顾部将孙坚切断敌军粮道的建议,结果自己的粮道反遭敌军切断,只得仓皇撤退;董卓在望垣被羌人包围,粮食耗尽。董卓在河上筑堤坝,作捕鱼虾状,却秘密率军渡河,得以逃脱。羌人想追击时,因被堤坝拦截的河水太深而无法渡河。此次进攻,诸将中只有董卓全军而还。[5]

虽然美阳之战阻止了叛军向汉朝的心脏地带进军,因汉军进攻失败,叛军仍在黄河上游保有势力。渭河上游河谷成为双方争夺的地区。

地方势力试图恢复中央政权(186年—187年)约186年冬,叛首边章病亡,北宫伯玉、李文侯死于内讧。

新任凉州刺史耿鄙认为可以从中取利,试图在没有来自其他地区的大军援助的情况下在凉州重建汉庭的统治。傅燮试图劝阻,称百姓并未习惯耿鄙这个长官、军队也没有时间建立士气,但耿鄙仍自行其是。

187年,耿鄙集结六郡军队攻地处西疆的陇西郡。先前因陇西郡太守李相如倒戈,陇西郡为韩遂军所占。但耿鄙任用贪官程球为治中,让士绅和百姓寒心。四月,军队开至陇西郡治狄道时,耿鄙军发生兵变,程球和耿鄙都被杀死。变兵在狄道人王国带领下加入叛军,合围陇西以东的汉阳。傅燮身为汉阳太守,善待百姓,远近敬重,叛军在和他作战时踌躇了。叛军数次试图说服他逃跑或投降,但尽管人力物力日益短缺,傅燮仍决心誓死守城。在一场孤注一掷的冲锋中,傅燮阵亡。

此事后,耿鄙下属军司马马腾率本部投韩遂,共推王国为帅,叛军一齐劫掠长安周边地区。他们也首次统治了整个凉州。张温因而因平叛失败被解职。

220年,曹操过世,其子曹丕迫使献帝逊位,建立曹魏王朝取代汉朝。他在位时,西北郡县得以重新设立,西北地区只爆发了少数当地人的叛乱。222年,因凉州一连串战乱中止的和中亚的贸易得到官方重建。

尽管有此成果,中原对西北的权势掌控弱于凉州之乱之前的汉朝。和汉朝相比,曹魏的西北领土收缩了,因为一些原郡县如宋建在枹罕建立的王国被直接废弃了。该地区的中原人口缩小,终为南面山里的羌人和氐人制服。凉州之乱后一个多世纪,羌人、氐人和其他华北游牧族群一起推翻了上级中原政权,在华北建立了胡人邦国。

标签: 凉州之乱汉朝

更多文章

  • 东汉凉州之乱有什么样的启示?一个政权,决不能轻易放弃任何一寸国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凉州之乱,汉朝

    公元110年,也就是东汉安帝的永初四年二月。在华贵的东汉朝堂之上,正在举行一场激烈的辩论。辩论的核心在于——是否应当将凉州给放弃掉。凉州,古称雍凉之地,位于今天河西走廊一带。地跨青、宁、甘等省份,是丝绸之路的要冲,被称为“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是一块战略价值重大的经济、军事重点。然而东汉朝廷

  • 枭雄韩遂 揭秘边章韩遂反汉战争(凉州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韩遂,边章汉灵帝,凉州之乱

    东汉时期,地主豪强势力迅猛扩张,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那时候,地主豪强都经营着占有大片土地的庄园,形成一个个“独丆立丆王国”。大庄园里以农业为主,依附农民是主要劳动者,也是庄园主长期奴役压榨的对象。倘遇荒年歉收,农民在租债的逼迫下,出卖妻子儿女,造成家破人亡。就这样,农民一代又一代终身劳苦,年年月月

  • 辽高丽战争与辽宋战争的性质一样吗?辽朝为什么没有吞并高丽?(辽国高丽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辽高丽战争,宋朝,辽国高丽战争

    辽宋战争与辽高丽战争的性质不一样。前者是属于内战,是中国历史的另一次南北朝,如果算上西夏,则是另一版三国志;后者则是辽国对我国东北地区领土和主权的再确认过程。元朝建立后,脱脱组织人员编写史书。无法确认辽、金、宋三个国家谁是正统,因此干脆单独记史,分别了做了《辽史》、《金史》、《宋史》,干脆都给承认了

  • 辽国高丽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辽国高丽战争过程详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辽国高丽战争,宋朝

    公元985年(辽统和3年,宋雍熙2年),辽圣宗初立,萧太后临朝,主少国疑。宋拟乘势北伐,恢复幽燕。宋遣监察御使韩国华出使高丽,欲共谋契丹,高丽王王治“迁延未即奉诏,国华谕以威德,王治许发兵西会”(次年,宋辽爆发燕云之战)。为了避免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虽当时高丽与辽之关系不睦,辽仍遣使赴高丽请和。当下

  • 唐灭高丽之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战争爆发?(辽国高丽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灭高丽之战,唐朝,辽国高丽战争

    唐灭高丽之战发生在七世纪的时候,指的是高句丽与唐罗联军之间的战争。但是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场战争呢?唐灭高丽之战背景是什么呢?隋朝时期,隋朝曾出兵攻打高句丽,但是最终惨败而归。而在战败之后,隋朝内部便发生了民变,继而灭亡。高句丽虽然在与隋朝的战争中获得了胜利,但是仍旧因此而敌视视起中国王朝来。而在唐朝

  • 明葡战争之后明朝做了什么?开始重视大力发展火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葡战争,明朝

    明葡战争指1521年爆发的明军与葡萄牙军的战争,1523年明军胜利。双方参战兵力明军10000人,葡萄牙军700-800人,明军主要指挥官为汪鋐。正德年间的一场明葡战争,虽然明朝获胜,但还是为明朝统治者和士大夫敲响了警钟,开始大力发展火器事业,增加军事实力,为后期的明日战争的胜利以及西学东渐的到来铺

  • 明朝几万军队为何会惨败?原因是什么?(明葡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葡战争,明朝

    1521年,也就是明朝正德十六年,时任广东海道副使的汪锐,奉朝廷之命,起兵攻打长期盘踞在澳门、屯门两岛上的葡萄牙海军。可以想象一下,永乐帝时期大明的海军实力那是首屈一指的,到了正德皇帝时期,这种实力还是相当厉害的,在经过几天的激战之后,葡萄牙海军由于粮草军需物资无法及时供应,另加水土不服等原因,在激

  • 御外大捷第一将汪鋐,使佛朗机直到明朝灭亡都不敢来捣乱(明葡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戚继光,明葡战争

    明朝以前,中国一直都在扩张,不论东方还是西方,所有国家都没有侵略中国的能力。到了明朝中后期,东西方一些国家开始强大,胆也越来越肥,于是就有一些蟊贼开始打中国的主意。明朝嘉靖年间,佛朗机(葡萄牙)首先到中国撒野,结果被一位大将打得满地找牙。这位大将打响了抗击列强第一枪,创中国抗击侵略第一捷,但却没有抗

  • 三国时期群雄割据,人口暴减四千万(东汉末年群雄割据)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群雄割据,东汉末年群雄割据

    在三国时期,天下大乱,各路割据势力拥兵自重,战事不断爆发。虽说在这个乱世之中,涌现出了无数运筹帷幄的谋士与征战骁勇的将士,但一将功成万骨枯,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战事后面,受苦的还是平民百姓。毕竟“弓弦一响,黄金万两”,大战开启后,粮草辎重必须供应及时,否则仗还没有打,内部就会先乱了。而这些粮草辎重,就源

  • 东汉末年为什么会严重的群雄割据?主要原因是谁?(东汉末年群雄割据)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东汉,东汉末年群雄割据

    思想家王夫之曾说:“国恒以弱丧,独汉以强亡”,就是说不同于其他王朝,特别是跟那个软弱无能的宋朝不同,东汉的灭亡是由于中央政府号令不行,导致内部严重的军阀割据。要知道,作为一个集权国家,最怕的就是纲纪废弛。汉王朝自创建到末期,长达190多年,虽说有外戚宦官的祸乱,后期又有黄巾暴乱,但基本还能维持。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