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普米族宗教 普米族的藏传佛教信仰

普米族宗教 普米族的藏传佛教信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584 更新时间:2024/1/24 6:36:50

除信仰原始宗教外,普米族还信仰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在本区俗称为喇嘛教。

喇嘛教属于佛教教派,元朝始传人宁蒗普米族中。早期传入的喇嘛教称“萨迦”喇嘛教(当地汉称白喇嘛教,通称花教),该教在宁蒗县修建有两所较大的寺庙,一在永宁者波村,称“他鲁生给空’寺庙(亦称白教喇嘛寺),现仅存遗址。一在新营盘村,称“龙古撒丫”寺庙,原寺被毁。

清代,佛教黄教传人丽江,称之为“格鲁巴”(亦称“格典”)喇嘛教。该教在宁蒗永宁修建有扎美喇嘛寺,汉称黄教喇嘛寺(藏语称“他鲁起迎空”)。该寺现仅存高三层楼的偏殿,“革”间被毁的正殿,现正在修复中,黄教传人后影响渐大,萨迦教派衰落。

喇嘛教传人后,便在普米族民间传播,且影响日盛。解放前,宁蒗普米族男子多去当喇嘛,有4-5个成年男子的人家,即有1个当喇嘛。民主改革前,宁蒗永宁黄教寺共有大小喇嘛引二人,其中,普米族有56人,普米族喇嘛占男子总数的1/4。永宁白教寺,民主改革前夕有喇嘛220人,其中,普米族有32人。两个喇嘛寺共计喇嘛731人,其中普米族88人。多数普米人家有经堂,屋顶插经幡,门口砌石头“喇嘛堆”,普米语称“嘎拉补”。

喇嘛必须从小学起,先拜当地较年长的喇嘛为师,他们学习藏文经典及一般祭祀活动。小喇嘛求学期间,不准接受叩拜,从事祭祀活动不准接收钱物报酬。小喇嘛成年后,须到拉萨大寺院或其他地区的大寺院中深造,3-5年,或7-8年,学成归来后,便在本地专事宗教活动。

喇嘛从事的宗教活动,大抵与韩规相类似,凡遇婚丧嫁娶,都要请喇嘛颂经做道场;人畜生病或遇各种灾难,亦请喇嘛念经祈祷,以求消灾免难。凡请喇嘛做祭祀活动,都要视其规模的大、小,喇嘛地位的高、低,给一定的钱、物等报酬,喇嘛完全脱离生产劳动,不娶妻,不杀生,以从事宗教活动为职业,在家庭社会中享有一定的地位。

更多文章

  • 藏传佛教与蒙古族文化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民族,蒙古族,藏传佛教,藏族文化艺术

    藏传佛教与蒙古族文化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藏传佛教是传入西藏佛教的一个分支,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喇嘛教。这个宗教是以密宗传承为主要特色,在元朝统一后,慢慢渗透到蒙古族人民的思想与生活中。使蒙古族的文化打上藏传佛教的标志。藏传佛教初传蒙古族地区的特点第一,政治色彩浓厚。藏传佛教传入蒙古族地区依靠的是蒙古族统治

  • 小希拉克略的登基:开启了拜占庭帝国的伊拉克略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伊拉克略王朝,拜占庭帝国,希拉克略

    公元6世纪,拜占庭帝国在东欧一带基本还能算个主管领导,所以阿瓦尔人先找当时的查士丁尼一世,要求给片自留地立脚。罗马人嘛,最不能少的就是雇佣兵,不管培养了多少雇佣军后来让自己吃大亏,只要看到妆容奇特、形象彪悍的,他们就觉得可以控制他们,让他们为罗马帝国卖命。阿瓦尔人光头,留个大辫子,身上还有些干草或者

  • 拜占庭帝国的第四个王朝:伊拉克略王朝的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伊拉克略王朝,拜占庭帝国

    伊拉克略王朝(610~717),东罗马帝国的第四个王朝。统治时期,帝国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包围和袭击。在亚洲,波斯帝国继续打击着拜占廷。611年,波斯占领了卡帕多细亚,接着占领了拜占廷东部最富庶的叙利亚行省,以及帝国第三大城市安提阿,并且入侵了埃及和巴勒斯坦,将最神圣的基督教文物“真十字架”残片掳掠而

  • 伊拉克略王朝第一任皇帝:希拉克略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希拉克略王朝,希拉克略,伊拉克略王朝

    弗拉维斯·希拉克略(拉丁语:Flavius Heraclius;古希腊语:Ηράκλειος,575年-641年2月11日),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希拉克略王朝第一任皇帝(610-641年在位)。出生于一个亚美尼亚家庭。传统上,希拉克略被认为是军事制度--塞马制度的缔造者,现代学者则认为皇帝君士坦

  • 抗清三公是指哪三个人?抗清三公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抗清三公,清朝,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

    抗清三公指明末率领江阴十万百姓抵抗清军的三位主要领导者: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清政府颁布剃发令后,江阴(在今江苏)人民举行了反清起义,共推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为领袖,坚持"头可断,发决不可剃"的气节。抗清三公阎应元阎应元,字丽亨,直隶(河北)通州人(今北京通县),民族英雄。崇祯辛巳年,赴任江阴典

  • 江阴抗清三公之一:阎应元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阎应元,清朝,抗清三公

    阎应元 ,字丽亨,汉族,直隶通州人(今北京通州),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江阴抗清三公之一。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任江阴典史期间,率十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铁骑,两百余门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史称江阴八十一日。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

  • 江阴人民的噩梦:江阴八十一日中抗清名将阎应元英勇赴死(抗清三公)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江阴八十一日,清朝,阎应元,抗清三公

    冯厚敦随后率千余义军与清军巷战,负伤力竭之后,对身边的人说道:“为我谢百姓,吾报国事毕矣!”随即拔刀自刺其胸,又一头跳入湖中寻死,后被清军拖出。被俘之后,大英雄阎应元对清军劝降的回答只有三个字:“速杀我!”终被清军杀害。陈明遇关闭县衙放火,将不愿投降的男女大小共四十三人烧死,自己拿刀与清军奋战,最终

  • 东汉著名外交家甘英为何到了安息西海就返回(甘英使大秦)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东汉著名外交家甘英,甘英使大秦

    甘英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是当时的汉朝大将西域都户班超的属吏,后来跟随班超转战西域。公元97年的时候,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罗马帝国。甘英领命之后就带着使团从鬼兹,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库车一带出发,一直往西走到了疏勒,大致就是今天的喀什一带。然后攀过了葱岭,葱岭就是今天的帕米尔高原,还

  • 东汉外交家甘英止步波斯竟是因为他人的恐吓?(甘英使大秦)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甘英,甘英使大秦

    甘英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是当时的汉朝大将西域都户班超的属吏,后来跟随班超转战西域。公元97年的时候,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罗马帝国。甘英出使大秦甘英领命之后就带着使团从鬼兹,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库车一带出发,一直往西走到了疏勒,大致就是今天的喀什一带。然后攀过了葱岭,葱岭就是今天的帕

  • 外交家甘英为何出使大秦?甘英最远出使到哪(甘英使大秦)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甘英,大秦,东汉,外交家,甘英使大秦

    甘英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是当时的汉朝大将西域都户班超的属吏,后来跟随班超转战西域。公元97年的时候,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罗马帝国。甘英领命之后就带着使团从鬼兹,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库车一带出发,一直往西走到了疏勒,大致就是今天的喀什一带。然后攀过了葱岭,葱岭就是今天的帕米尔高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