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二次关岛战役的起因是什么?是在背景下发生的

第二次关岛战役的起因是什么?是在背景下发生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411 更新时间:2024/1/16 11:46:31

简介

1944年6月美国将其在太平洋战场上“逐岛进攻”的战略改为“蛙跳战术”,即越过日军防守的一些次要的岛屿夺取太平洋上最关键最重要的据点,切断日本的海空交通线建立美国的海空军战略基地。因此美军决定绕过加罗林群岛直取马里亚纳群岛,其目的是要攻克塞班岛、提尼安岛,夺回关岛,突破日本的内防御圈。

美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上将为这次战役取名为“奇袭行动”并亲自指挥。为此出动了包括美国第5舰队第58航母特混舰队640艘军舰1000余架舰载机620架陆基飞机,登陆兵力为3个陆战师2个步兵师1个陆战旅共12.8万人。1944年6月11日米切尔将军指挥的美国第58特混舰队起飞225架舰载机对塞班岛上的机场实施突袭。

至1944年8月3日提尼安岛近万日军大部被歼,第一航空战队司令长官角田觉治中将在天宁岛战败自杀。1944年8月11日关岛日本守军最高指挥官第31军司令小畑英良中将自杀,岛上的18000多名日军多数战死。“奇袭行动”取得全胜,美军占领马里亚纳群岛突破了日本的内防御圈。对此日本统治集团一片惊慌内部矛盾加剧,东条英机被迫辞去首相职务改由原朝鲜总督号称“高丽之虎”的陆军大将小矶国昭担任首相。

背景

关岛是马里亚纳群岛中最大的岛屿,30 英里(48 公里)长及9 英里(14 公里)宽,

它自从1898年被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占以来直至1941年12月11日珍珠港事件后被日本人攻占为止一直被美国统治着,这不是如其它一些在马里亚纳群岛中高度设防的岛屿如塞班岛一样,因为塞班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便被日本统治,而在1944年更驻有大量守军。

同盟国有关入侵马里亚纳群岛的计划要求猛烈的轰炸,首先是来自航空母舰及东面马绍尔群岛的岸基飞机,当获得制空权后,再由战列舰进行近岸炮轰,关岛被选为目标因为其庞大面积可作为盟军的后勤基地以支援下一步对菲律宾群岛、台湾及琉球群岛的军事行动;在普拉深水港适合大型船只停泊;岛上的两个机场亦可供B-29超级堡垒轰炸机升降。

入侵塞班岛的军事行动被安排在1944年6月15日进行,

而在关岛的登陆行动被暂订于6月18日实施,原本的时间表非适中,但在塞班岛出现估不到的大批守军进行了非常顽强的抵抗及日军航空母舰的大型进攻令入侵关岛的行动被推迟了一个月。

标签: 关岛战役美国

更多文章

  • 库尔兰战役:有去无回的德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库尔兰战役,苏联

    回首二战的所有战争,让人难忘的战史很多,历史一般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是非也多是由胜利者来定义的,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在史学上这方面还是不如其他学科,有更超然公正的定义。撇开历史功过是非的争论,愈是深入历史真实,愈会发现正义和邪恶的区别愈是含糊,那分界线是那么的不清晰,甚至不存在。但是,有一点历史真实

  • 关于库尔兰战役的评价如何?库尔兰战役有什么战略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库尔兰战役,苏联

    波罗的海沿岸战役的最重要政治成果,是从德军手中解放了苏联波罗的海沿岸地区(除库尔兰半岛外)。德国丧失了重要的粮食、原料基地,德军则丧失了赖以实施翼侧突击威胁在东普鲁士进攻的苏联红军的有利基地,苏联红军在波罗的海沿岸的胜利,使芬兰加速退出战争。战役结果,使德军在波罗的海沿岸的集团失去了战略意义。苏联红

  • 库尔兰战役有几个阶段?详细经过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库尔兰战役,苏联

    战役第一阶段(9月14~27日),波罗的海沿岸第3、2、1方面军实施了里加战役,在战役过程中进抵距里加25~60公里处德军“锡古尔达”坚固防御地区。由于德军在该防御地区进行激烈抵抗,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为尽快切断德军波罗的海沿岸集团与东普鲁士的联系,于1944年9月24日决定将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的兵

  • 库尔兰战役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库尔兰战役,苏联

    战役开始前波罗的海沿岸的总情况,是由苏联红军1944年夏季的顺利进攻行动所决定的。这些进攻行动,使苏德战场德军各主要战略集团相继被粉碎。负责防守波罗的海沿岸的德军损失惨重,退至纳尔瓦湾至东普鲁士边界之间的新地区。他们被苏联红军压至波罗的海海边狭小区域,其主力被从南面深远包围。德军统帅部深知扼守这一战

  • 汉武帝币制改革,最亏的当数诸侯国及地方富豪!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武帝币制改革

    汉武帝币制改革的目的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将财政大权从地方上收回,交由中央控制。在币制改革以前,诸侯国有铸造钱币的权利,民间有的人私铢钱币,还有些不法分子盗铸钱币。经过币制改革,钱币由中央统一铸造。恢复财政也是汉武帝币制改革的目的。文帝和景帝两代皇帝为汉武帝积攒了大量的财富,但是汉武帝发动对匈奴的战争

  • 汉武帝币制改革的目的 汉武帝币制改革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武帝币制改革,汉武帝币制改革的目的

    汉武帝币制改革的目的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将财政大权从地方上收回,交由中央控制。在币制改革以前,诸侯国有铸造钱币的权利,民间有的人私铢钱币,还有些不法分子盗铸钱币。经过币制改革,钱币由中央统一铸造。恢复财政也是汉武帝币制改革的目的。文帝和景帝两代皇帝为汉武帝积攒了大量的财富,但是汉武帝发动对匈奴的战争

  • 汉武帝推恩令 推恩令和刺史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推恩令,推恩令和刺史制度

    汉武帝推恩令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是汉武帝刘彻为了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布的一项法令,从汉文帝和汉景帝这两位皇帝开始,对日益强大的诸侯国势力皇帝们都感到了一种威胁的力量。汉武帝时的推恩令,就是为了巩固皇权下令允许诸侯国这些诸侯王可以将自己的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子孙。在诸侯国越变越小的时候,汉武帝就可以乘机削弱他

  • 最早实行刺史制度的是哪个朝代的哪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武帝,霍去病,卫青,卫子夫,刺史制度

    刺史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产物,这种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最早实行刺史制度的是谁呢?提到最早实行刺史制度的是谁这个问题,其实汉武帝就是最早实行刺史制度的皇帝。汉武帝是是西汉的第七位皇帝,他在位时期不仅实行了刺史制度,而且汉武帝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像文化方面,他听从董仲

  • 汉承秦制后的巨大制度隐患:同姓为王和刺史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秦朝,制度,,刺史制度

    秦之后的王朝就是汉朝,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是汉承秦制,有所损益。基本上跟秦朝一样。但也有变化和增减之处。第一个是刺史制度。汉武帝时划天下为十三州,设立刺史,由皇帝选派亲信担任,到地方监察郡守和王国。刺史是六百石的品秩,而郡守和王国丞相秩两千石。这就是皇帝高明的地方,小官管大官,内朝官管外朝官,让他们互

  • 格拉纳达战役打了多久?格拉纳达战役的结果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格拉纳达战役,西班牙

    西班牙是在完成收复失地运动的条件下,逐渐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收复失地运动,亦称"再征服",它是西班牙历史发展上的一个特点。到了十三世纪末叶,阿拉伯人手中只剩下西班牙南部的一小块土地--以格拉纳达为首府的格拉纳达王国。而伊比利亚半岛上其余全部领土,都已经从阿拉伯人手里解放出来了。西班牙国王菲迪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