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说左良玉所谓的“清君侧”加速了南明的灭亡?(左良玉清君侧)

为何说左良玉所谓的“清君侧”加速了南明的灭亡?(左良玉清君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498 更新时间:2024/1/13 2:11:04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打进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上自缢身亡。随后李自成以帝王之礼安葬崇祯帝,并派人招降吴三桂。吴三桂本来打算投降,但是走到半路上听说父亲吴襄和爱妾陈圆圆的悲惨境遇,大怒,调转马头回了山海关。回到山海关之后吴三桂便向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写信“请兵”光复大明,但是多尔衮一路慢慢吞吞的,故意逼着吴三桂从请兵变成了投降。李自成在二者的进攻下战败,多尔衮占据北京,随后便把孝庄太后和顺治皇帝迎到了北京。

清军占领了北方,但是南方尚有广大的区域,而明朝的宗室也就称帝誓图光复明朝,至少与清朝分庭抗礼。不过由于很多原因,南明的抵抗还是以失败告终。南明的失败有很多原因,例如各政权内斗争正统,没有正确的决策等等。其中左良玉的“清君侧”更是加速了南明的覆灭。

弘光元年,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二十三日,左良玉打着奉密诏“清君侧”的名义率军南下。但是最终因左良玉病死而不了了之。

当时有个人自称是崇祯皇帝的太子。到底是真是假谁也说不好,但是却在朝廷里掀起了轩然大波。一派以马士英等人为首,认为此少年必是假冒无疑,应该立即以欺君之罪论处。而左良玉等人认为此少年确实是太子,马士英等定是惧怕太子归来后自己权势削弱,才否认太子的存在。

说到了左良玉就要知道这是个什么人,左良玉(?—1645年),字昆山,临清人。“长身赪面,骁勇,善左右射。目不知书,多智谋,抚士卒得其欢心,以故战辄有功。”官至平贼将军、太子少保,封南宁侯。在最初的时候他在辽东抗清,后来在和农民军的作战中不断壮大起来,而且变得骄横跋扈。他还十分利己,在作战中避强就弱,保存实力。但是谁也拿他没办法,因为这是手握重兵的人。

明朝吸取了宋朝武将手中无权的教训,给了武将权力,但是武将们也就会变得骄横起来。当时朝廷中马士英、阮大钺用事,而左良玉一直看不惯马士英,马士英排斥东林党,而左良玉就袒护东林党。马士英在朝廷里专权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左良玉就借机发难。左良玉就借手中有密诏“清君侧”为由放弃南京上游的武昌,率重兵南下,使南京失去屏障。马士英为与左良玉对抗,抽调长江北边的军队,致使防线南移。上述因素综合起来,清军趁机南下,遇到的阻力会很小,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徐鼒后来谈到左良玉的时候就说:“亡明之天下者,左良玉也。”

《明史》认为:“左良玉以骁勇之材,频歼剧寇,遂拥强兵,骄亢自恣,缓则养寇以贻忧,急则弃甲以致溃。当时以不用命罪诸将者屡矣,而良玉偃蹇偾事,未正刑章,姑息酿患,是以卒至称兵犯阙而不顾也。”明确指出了左良玉拥兵自重,因党争而“称兵犯阙”的野心。

标签: 左良玉清君侧明朝

更多文章

  • 左良玉为何对崇祯皇帝见死不救?真相是什么?(左良玉清君侧)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左良玉,明朝,左良玉清君侧

    这是一场怎么做都会赔本的买卖,左良玉虽为一介莽夫,却极其“聪明”深知崇祯性格,并分析过出兵勤王后果的左良玉,应该是将所有的结果进行了设想,并最终决定放弃救援毕竟在国家大义面前,个人利益和生命好像更重要,至少在左良玉看来是这样的此次出兵,无论胜败对于左良玉来说都是灭顶之灾!左良玉这个人在年轻的时候,还

  • 加利波利战役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加利波利战役,英国

    英法联军英、法军终于开始了这次战役,由18艘英国主力舰和4艘法国战列舰及辅助舰只组成的英、法联合海军机动部队,于1915年2月19日驶进达达尼尔的入口处。但英、法军一开始做梦也没想到这场战役一直持续到同年的12月19日。在达达尼尔入口处,英、法军在炮火把外炮台打哑之后,突击部队巡游这个地区,把土耳其

  • 加利波利战役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加利波利战役,英国

    加利波利的登陆作战,可以说这是一场首次具有现代意义的登陆作战。但这次冒险的军事行动,是马虎策划与错误判断的结果。于是,在敌前登陆的历史上,写下了惨重的一笔。从这次战役的组织、计划和实施,会发现登陆战役的许多问题,从而引起我们的思考,也许会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英国在加利波利(Gallipoli)的冒险

  • 消灭异姓王的作用:解除了威胁又巩固了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消灭异姓王的作用

    消灭异姓王背景有很多,刘邦称帝之后,为了兑现之前的承诺以便稳定人心,以韩信、彭越、英布等汉初三大名将为首的七大异姓诸侯王受到刘邦的分封。他们不但具有极强的军事才华,而且都有一支属于自己的强大的军队,这对于中央政权的稳定,对于新兴的大汉王朝的长治久安是十分不利的。在这样的背景下,皇帝刘邦决心消灭异姓王

  • 汉朝史上萧规曹随是怎么样促成文景太平盛世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汉朝,曹参,皇帝,汉景帝,萧规曹随

    曹参,西汉开国功臣(?一公元前190年)是江苏沛县人,秦朝时曾担任沛县狱吏。公元前209年,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身经百战,屡建战功、刘邦称帝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曹参功居第二,封为平阳侯,仅次于萧何。因曹参德高望重,刘邦请他去任齐王(刘邦的长子)的相国,由他来辅佐齐王治理齐国。汉丞相萧何死后

  • 守成兴邦与实干误国:萧规曹随VS王安石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安石,曹参,蔡京,萧规曹随

    第一个是:萧规曹随这是个有些不合时宜的故事,所以虽载之史册,却流传不广,说的是西汉开国功臣曹参跟随刘邦起兵,身经百战,屡建战功,刘邦称帝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曹参功居第二,封平阳侯,仅次于萧何。萧何死后,因曹参德高望重,继任丞相。曹参上任丞相后,顺应民心,仍然遵照萧何所制定的政策治理国家,要求

  • 萧规曹随的典故 萧规曹随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萧规曹随,典故,萧何,曹参

    【解释】: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刚即位的汉惠帝看到曹丞相一天到晚都请人喝酒聊天,好像根本就不用心为他治理国家似的。惠帝感到很纳闷,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以为是曹相国嫌他太年轻了,看不起他,所以就不愿意尽心尽力来辅佐他。惠帝左想右想总感到心里没底,有

  • 关于沙漠之狐行动的评价如何?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沙漠之狐行动,美国

    由于空袭行动刚刚结束,对作战效果的评估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交战双方发表的战报都存在许多相互矛盾之处,有些问题还有许多疑点,就四次空袭所达成的作战效果来看,有几点应该予以强调:一是对美英空袭作战效果不应有过高的估计。在战争进行时双方一般都会过高地评价各自的作战能力,但战后进行的科学评估中一般都会保持冷

  • 沙漠之狐行动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终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沙漠之狐行动,美国

    1998年12月17日,第7、28轰炸机联队的B-1B开始向世人展示其强大的作战能力。这两个联队各派遣了1架B-1B(呼号为Slam01、02)从巴林的Sheikh岛空军基地起飞,攻击巴格达附件的一个目标。在此次攻击行动中同时出动两架轰炸机并不是不同寻常,只是因为B-1B机能成员经常以双机队形出动训

  • 沙漠之狐行动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沙漠之狐行动,美国

    缘由美军1991年3月将伊拉克军队赶出科威特后,在伊拉克的北部和南部设立了禁飞区。之后,美国空军、海军和陆战队与伊拉克的军队在这两个禁飞区不断产生冲突和摩擦。从1997年开始,伊拉克政府就越来越不愿与联合国武器检察官合作。当联合国官员与伊拉克政府展开协商时,美国开始实施了代号为“沙漠之狐”的行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