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满仓儿案的背景与内容,满仓儿案的结果是什么?

满仓儿案的背景与内容,满仓儿案的结果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436 更新时间:2024/1/16 10:09:05

满仓儿案是发生在明朝弘治年间的一桩民事纠纷案件,却因为宦官主持的东厂的插手逐渐的升级演变成为了一场打压异己的党争案件,从这一案件中可以看到当时的宦官的势力实在是非大的,甚至是可以改判已经定案的事实清楚明白的案件的判罚,可见即使是弘治中兴时期的一代明君也是有着相当大的局限性的,下面说一下满仓儿案背景。

明朝弘治年间,千户吴能将自己的女儿满仓儿交给媒人卖给了乐妇张氏,并且欺骗张氏说满仓儿是周姓皇亲家的孩子,张氏之后又将满仓儿卖给了乐工袁璘,吴能死后,满仓儿的母亲聂氏到处寻找自己的女儿满仓儿,终于在袁璘处找到了自己的女儿满仓儿,但是满仓儿因为自己的父母将自己卖掉成为了妓女而痛恨自己的父母,因此拒绝认聂氏,说聂氏不是自己的母亲,聂氏无奈与自己的儿子将满仓儿劫持回家。

袁璘不甘于失去满仓儿这棵摇钱树,于是聂氏交涉,想要给聂氏十两银子,买下满仓儿,但是遭到了聂氏的咀嚼,袁璘于是向刑部提起了诉讼,刑部郎中丁哲和员外郎爵审讯之后得知了详情,但是因为袁璘言语粗鲁,丁哲对袁璘施以了鞭刑,施以鞭刑之后袁璘几天后就死去了,刑部御史陈玉、刑部主事孔琦检验尸体后,便交给袁家埋葬了。满仓儿被判归其母聂氏带回家。

满仓儿案是发生在明朝弘治年间的一个普通的民事纠纷案件,但是后来却因为拥有极大权利的宦官鹏的插手成为了一个举世瞩目的案件,成为了一个被皇帝亲自过问的案件,牵连的各色人下狱的多达三十八人,由此可见即使是明朝弘治中兴那样的盛世时期宦官的权利也实在是很大的。下面详细说一下满仓儿案内容。

满仓儿的父亲千户吴能将其交给媒人卖给了乐妇张氏,并且骗其说满仓儿是周氏皇亲家的孩子,张氏后来将其卖给了乐工袁璘,之后满仓儿母亲找到满仓儿,但是满仓儿却怨恨母亲将自己卖掉,不认自己的母亲,母亲聂氏和儿子将满仓儿劫持回家,袁璘于是状告聂氏,后来刑部郎中丁哲、员外郎王爵审讯并得知详情,对袁璘施以鞭刑,袁璘回家后不久死掉了,御史陈玉、刑部主事孔琦检验尸体后交给袁璘家属埋葬了,满仓儿跟自己的母亲回家了。但是满仓儿的奸夫是东厂宦官杨鹏的侄子,为了能够与满仓儿苟且,指使袁璘的妻子向杨鹏申诉冤案,并且命令乐妇张氏称满仓儿为其妹,并又命令贾校尉嘱咐满仓儿串供。媒人也称满仓儿先前曾经卖给周姓皇亲家。这样整个案件就完全变了味,丁哲、王爵被判有罪。

之后案件被交给了司法官、锦衣卫审判,之后虽然是真相大白,但是却判处丁哲有罪,王爵、陈玉、孔琦以及聂氏母女被判处杖刑。刑部典吏圭对此判决感到愤愤不平,于是直接上疏皇帝明孝宗,声称满仓儿案件实在是一桩冤案,宦官弄权。明孝宗大怒,命令下都察院进行复查,都御史闵圭等人却偏袒东厂请求治徐圭之罪。徐圭被贬为平民,杖责满仓儿,送入浣衣局执役,丁哲给与袁璘丧葬费,贬为平民。王爵和孔琦、陈玉都杖刑后恢复原职。

满仓儿案是明朝弘治年间的一个非常著名的案件,本来是一个民事纠纷案件,却在权势很大的宦官东厂的插手之下成为了一个牵连众多官员在内的举世瞩目的案件,甚至是成为了历史上一个时代的符号。下面说一下满仓儿案件结果。

满仓儿案件本来在刑部郎中丁哲、员外郎王爵审讯下,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判罚也比较的适当,唯一不足的是提起诉讼的袁璘不知道是原因在被鞭刑之后的几天后死亡,之后由宦官主持的东厂也插手此案,后来越来越多的人被牵扯到这一案件中来,甚至是这一案件惊动了当朝的皇帝明孝宗,明孝宗看到刑部典吏徐圭的上疏后大怒,下令让下都察院彻查此案,都御史闵圭等人却偏袒势力强大的宦官东厂,使得原本已经判决得非常公平、公正的案件变得扑朔迷离,判决结果显然是冤上加冤,明显的没有公平公正可言。

满仓儿案结果就是延续了东厂锦衣卫对这一案件的判决,最终众臣纷纷上疏称罪,之后被夺去俸禄各自不等;徐圭贬为平民,这一案件牵连入狱的人多达三十八人,最终判决杖责满仓儿,送入浣衣局执役,丁哲赔偿袁璘的丧葬费,贬为平民;王爵和孔琦、陈玉杖刑后恢复原职。

从满仓儿案件结果中可以看到审判这一案件的官员明显的偏袒了东厂锦衣卫的人,对于造成如此冤案的人没有任何的惩罚,反倒是本来秉公执法的很多官员受到了最终的惩罚,可见即使是政治相对清明的弘治中兴时期宦官东厂的势力也可以做到一手遮天。

标签: 满仓儿案明朝

更多文章

  • 解密,东厂和锦衣卫有没有做过利国利民的事呢?(满仓儿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锦衣卫,满仓儿案

    锦衣卫是皇帝养的狗,历朝历代都有类似机构,就算现在还有国家安全局行使类似职能。只不过明朝言论被清流为代表的官宦阶级所把控,一个正常的机构被抹黑成一无是处的地方。明朝历代皇帝对锦衣卫把控还是很得力的,极大维护了皇权,削弱了相权,锦衣卫头头基本都是被卸磨杀驴那一伙的,替皇帝吸引仇恨,差不多了杀了平息众怒

  • 满仓儿案:民事纠纷案件变成打压异己的党争案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满仓儿案

    满仓儿案是发生在明朝弘治年间的一桩民事纠纷案件,却因为宦官主持的东厂的插手逐渐的升级演变成为了一场打压异己的党争案件,从这一案件中可以看到当时的宦官的势力实在是非常大的,甚至是可以改判已经定案的事实清楚明白的案件的判罚,可见即使是弘治中兴时期的一代明君也是有着相当大的局限性的,下面说一下满仓儿案背景

  • 揭秘:为何说大明最后的支柱左良玉,没带好兵,导致大明朝覆没?(左良玉清君侧)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左良玉,明朝,左良玉清君侧

    如果在公元1645年春夏交换之际,也有所谓的头条新闻,肯定不是满清大将多铎南下的新闻,而是在南京城被传的沸沸扬扬的头条消息,大明最后名将左良玉兵变,挥军南下清君侧。整个南京城风雨飘飘,骚然汹惧,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北边有满清铁骑南下,西边有左良玉清君侧,整个四镇的防御恍然间荡然无存,虽清军还未南下,大

  • 左良玉起兵“清君侧”为何以失败告终?原因是什么?(左良玉清君侧)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左良玉,明朝,左良玉清君侧

    左良玉起兵“清君侧”以悲剧性的结局而收场,这种悲剧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如果单单从弘光朝内部矛盾来看,左良玉起兵有其正当性和进步性。马、阮集团把持朝政,政治腐败,大肆打击迫害东林党复社人士,百姓也怨声载道,皆斥马、阮为祸国殃民的奸臣,弘光朝廷存在仅仅一年,就有马士英、阮大铖两人名列《明史》奸臣传中。左

  • 为何说左良玉所谓的“清君侧”加速了南明的灭亡?(左良玉清君侧)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左良玉清君侧,明朝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打进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上自缢身亡。随后李自成以帝王之礼安葬崇祯帝,并派人招降吴三桂。吴三桂本来打算投降,但是走到半路上听说父亲吴襄和爱妾陈圆圆的悲惨境遇,大怒,调转马头回了山海关。回到山海关之后吴三桂便向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写信“请兵”光复大明,但是多尔衮一路慢慢吞吞的

  • 左良玉为何对崇祯皇帝见死不救?真相是什么?(左良玉清君侧)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左良玉,明朝,左良玉清君侧

    这是一场怎么做都会赔本的买卖,左良玉虽为一介莽夫,却极其“聪明”深知崇祯性格,并分析过出兵勤王后果的左良玉,应该是将所有的结果进行了设想,并最终决定放弃救援毕竟在国家大义面前,个人利益和生命好像更重要,至少在左良玉看来是这样的此次出兵,无论胜败对于左良玉来说都是灭顶之灾!左良玉这个人在年轻的时候,还

  • 加利波利战役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加利波利战役,英国

    英法联军英、法军终于开始了这次战役,由18艘英国主力舰和4艘法国战列舰及辅助舰只组成的英、法联合海军机动部队,于1915年2月19日驶进达达尼尔的入口处。但英、法军一开始做梦也没想到这场战役一直持续到同年的12月19日。在达达尼尔入口处,英、法军在炮火把外炮台打哑之后,突击部队巡游这个地区,把土耳其

  • 加利波利战役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加利波利战役,英国

    加利波利的登陆作战,可以说这是一场首次具有现代意义的登陆作战。但这次冒险的军事行动,是马虎策划与错误判断的结果。于是,在敌前登陆的历史上,写下了惨重的一笔。从这次战役的组织、计划和实施,会发现登陆战役的许多问题,从而引起我们的思考,也许会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英国在加利波利(Gallipoli)的冒险

  • 消灭异姓王的作用:解除了威胁又巩固了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消灭异姓王的作用

    消灭异姓王背景有很多,刘邦称帝之后,为了兑现之前的承诺以便稳定人心,以韩信、彭越、英布等汉初三大名将为首的七大异姓诸侯王受到刘邦的分封。他们不但具有极强的军事才华,而且都有一支属于自己的强大的军队,这对于中央政权的稳定,对于新兴的大汉王朝的长治久安是十分不利的。在这样的背景下,皇帝刘邦决心消灭异姓王

  • 汉朝史上萧规曹随是怎么样促成文景太平盛世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汉朝,曹参,皇帝,汉景帝,萧规曹随

    曹参,西汉开国功臣(?一公元前190年)是江苏沛县人,秦朝时曾担任沛县狱吏。公元前209年,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身经百战,屡建战功、刘邦称帝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曹参功居第二,封为平阳侯,仅次于萧何。因曹参德高望重,刘邦请他去任齐王(刘邦的长子)的相国,由他来辅佐齐王治理齐国。汉丞相萧何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