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最强谋士是谁?贾诩改变了整个三国格局走向(文和乱武)

三国最强谋士是谁?贾诩改变了整个三国格局走向(文和乱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79 更新时间:2024/1/1 16:42:06

大家都熟读三国演义,提到最厉害的谋士,绝对都会异口同声地说是诸葛亮,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听我道来。

窃以为诸葛亮最厉害的是“智”,而是“谋”。三国中的谋士有很多,贾诩、郭嘉、许攸等都是。如果一定要选一个最厉害的,我会选择贾诩。

“谋”是一个动词,也是一个名词,但谋士贾诩赋予了“谋”更多的含义。对于贾诩自己来说,“谋”是一种保护,对于他的主人来说,“谋”是一件武器,对于他的敌人来说,“谋”则是一把利剑,而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谋”是一种境界……谋有五层境界,层次越高,谋略也就越深,而能达到第五个层次的人,我们就称之为谋士……这五个层次分别是:“谋”己、“谋”人、“谋”兵、“谋”国、“谋”天下。贾诩是这五个层次都达到了的人,他是一个真正的谋士。

贾诩,字文和,147~223年,寿77。 易教授曾经说过,三国时期是贾诩最具有谋略。 贾诩先后跟过不少老板,真的是不少!而且总能在关键时刻帮老板做出正确决定(除了跟董卓),这是当然咯,谁叫贾诩仅在关键时刻出谋划策,他还解决了老板许多的难题,还保持着自己享受最好的待遇。后来也跟随了实力最强,也善于用人的曹操,曹操死后,跟了曹操的儿子曹丕。在三国时期的所有谋士了也是他过得最舒服,活的也最长的,在乱世中能做到这样,实在是强悍!

贾诩从一开始到后来跟随曹操,途中也经历不少坎坷。刚开始,他去投奔董卓,虽然董卓很坏,但那时只有他的实力最强,不然为什么还要组成反董卓联盟?顺便提一下,如果不是王允想出来美人计,干掉董卓,不然曹操、刘备,孙权等势力早就玩完了。贾诩虽然成了董卓的手下,毕竟知道董卓的为人,不献任何一个计谋给他。 后来董卓玩完了,一些大人物都纷纷离去,没人注意贾诩。

董卓兵败,李傕郭汜等人无所依*,准备逃回乡里,也就是贾诩的一句话,使国家又陷入混乱之中。贾诩出面阻止他们说:“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诸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缚军矣。不如诱集陕人,并本部军马,杀入长安,与董卓报仇。事济,奉朝廷以正天下;若其不胜,走亦未迟。”李傕、郭汜等就照这样做,以董卓报仇为名,联络西凉诸将,率军攻打长安,到长安下时,已有10万兵马。

后来贾诩觉得再在这别担下去,迟早会被李傕所害,便辞官走人。正好当时段煨与贾诩同郡,屯马在华阴,便去投他,贾诩向来知名,为煨军所敬服。段煨心里害怕贾诩夺其兵权,但在表面上对贾诩十分礼遇。聪明的贾诩已经看出这一点,心不自安。正好张绣与贾诩暗中有来往,张绣派人去迎接贾诩,贾诩临行前,有人问曰:“段煨待你这么好,你为何还要离去?”贾诩说:“段煨生信多疑,有参忌我的意思,待遇虽优厚,但待久了一定会被他所害,而我离开他一定很高兴,又望吾连结外援,一定善待我的家人。而张绣缺乏谋士,也很愿意得到我,这样我和我的家人都能够得到安全。”

贾诩到了张绣那里后,张绣果然大喜,前来迎接,段煨知道贾诩离去,也果然善待其家人。当然,贾诩也想过要去投奔其他人。袁绍?虽然那时他实力很强,但贾诩也像荀彧那样,觉得袁绍终不能成大事;刘备呢,势力很小,贾诩又不喜欢扶弱;公孙瓒呢,迟早会被袁绍打败;刘表呢,不行,他也和诸葛亮一样觉得刘表虚有其表。后来投奔张绣,因为张绣势力小,不会成为别人的眼中钉,况且张绣是那种缺乏主见,没有谋士,自己说的计谋他肯定会听。

终于,贾诩在张绣那边等到了曹操来,曹操是很厉害的,就准备投降,但一想,曹操会不会不喜欢主动投降的人呢?所以就发动了宛城之变,这不愧是贾诩的杰作,可以充分体现贾诩的聪明才智,那时张绣没多少士兵,手下也只有大将胡车儿,但就这样使曹操败得很惨,还致死了他的大将典韦,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曹操要不是有这三个人,尤其是典韦,那曹操就翘辫子。也不得不说典韦,还真勇猛,那时他赤手空拳,拿着两个死士兵尸体乱打,没办法,谁叫他的兵器被贾诩用计给偷走了,典韦他身上又没有铠甲,只有布衣,就被小兵给刺死,死后还是直立站在正门前,小兵们都不敢从正门走了。

后来贾诩让曹操栽了很多个跟头,也使曹操从恨他变成爱慕他。后来袁绍和曹操分别派人与张绣结盟,但贾诩否定袁绍,而选择曹操,因为他觉得曹操有霸王之志,又能为事业而放下私人恩怨等三个理由,我就不多说了。而后贾诩劝张绣投降曹操,就这样贾诩成了曹操手下的谋士。

曹操死后,他也选对了主曹丕,而不是曹彰、曹植、曹熊。 有一个很好的例子也可以说明贾诩之厉害,至少比司马懿更高一筹。就是诸葛亮安居平五路那回讲过,也就是刘备刚死后,曹丕想乘机起兵伐之,可贾诩就已经料到刘备随亡,必托孤于诸葛亮,亮感知遇之恩,必倾心竭力,扶持嗣主,不可仓促伐之,可司马懿却不这样想,想发动五路大兵,四面夹攻,让诸葛亮首尾不能救应。但果真如贾诩所料到,五路大兵被诸葛亮轻松搞定。就这件事就能说明贾诩之厉害。

令人最惋惜的就是贾诩太不重视自己的才能,将自己的才能埋没了,他不到最关键时刻就不出谋划策,即使自己的建议不被采用,他也不会去说什么,这点就有点令人心酸了,否则,哪轮到诸葛亮来施展才华,天下早就统一了!这可能与贾诩本身有关,就如《三国志贾诩传》上写的: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有可能贾诩他就想过平静的生活,不喜欢去和人攀比。如果他能多出点计谋就好了……陈寿评曰: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

标签: 贾诩三国谋士文和乱武

更多文章

  • 贾诩简介:最早跟随曹操被倚重的谋士之贾诩生平(文和乱武)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贾诩,三国,魏国谋士,文和乱武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官渡之战时,力主与袁绍决战。赤壁之战前,认为应安抚百姓而不应劳师动众讨江东,曹操不听,结果受到严重的挫败。曹操与

  • 董卓并非汉末第一流武将,为何是他第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呢?(挟天子令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董卓,挟天子令诸侯

    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大将安重荣有句名言,“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几千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是一个颠破不灭的真理。具体到汉末乱世,“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逻辑再次上演,率先导演这一幕的是凉州人董卓。公元189年,汉朝政府发生宫廷政变,大将军何进被杀,董卓趁机率军进入洛阳城内。依靠着军事力量,他

  • 揭秘:曹操为何“挟天子令诸侯”背后的历史冤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三国,挟天子令诸侯

    “挟天子”的事情,董卓作过,李催做过,可都没得到什么好处。反而成了众矢之的,招致天下诸侯的攻击。凭什么汉献帝到了曹操手上就可以“令诸侯”了?曹操为了“挟”这个天子,背了一世的骂名,孙权、刘备口口声声就是“汉贼”如何如何。可笑的是,曹操临死也没有篡位,倒是孙权和刘备迫不及待地称帝。也不知道这中原军阀割

  •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背后:只有他肯接纳汉献帝(挟天子令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汉献帝,三国,,挟天子令诸侯

    “挟天子令诸侯”向来被称为曹操重要的政治战略。“挟天子”的事情,董卓作过,李催做过,可都没得到什么好处。反而成了众矢之的,招致天下诸侯的攻击。凭什么汉献帝到了曹操手上就可以“令诸侯”了曹操为了“挟”这个天子,背了一世的骂名,孙权、刘备口口声声就是“汉贼”如何如何。可笑的是,曹操临死也没有篡位,倒是孙

  • 谁建议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人结局如何(挟天子令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挟天子令诸侯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使曹操事业成功的关键策略,其意义不下于诸葛亮在“隆中对”时为刘备提出的战略设想。那么,给曹操提出这个重要建议的人是谁呢?按曹操谋士的智商与名气,许多《三国演义》读者可能会想到荀彧、郭嘉、程昱、荀攸等人。但他们都不是。出这主意的,是陈留人毛玠。不过,毛玠说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

  • 尼西亚帝国:成为了新文化的中心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尼西亚帝国,十字军

    尼西亚帝国的经济昌盛为其文化繁荣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拉斯卡里斯王朝发展文化事业的活动使尼西亚成为13世纪东欧和东地中海新的文化中心。拉斯卡里斯王朝统治者大多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饱学之士,他们在发展国家经济、进行军事与外交活动的同时,积极支持文化活动。狄奥多尔一世把发展文化作为稳固新政权的措施之一。他

  • 尼西亚帝国有着怎样的思想文化?尼西亚帝国的民族意识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尼西亚帝国,十字军

    一些学者认为,尼西亚帝国的统治标志着“希腊”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兴起;但是他们也指出,这种民族意识的兴起并没有对官方的“帝国”意识形态产生影响。传统的看法(拜占庭帝国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并未改变,这一点可以从尼西亚皇帝们的子民“Rhomaioi”的称呼中得以说明。尼西亚帝国的官方意识形态是再征服运动和军

  • 尼西亚帝国是如何扩张的?疆域是怎么一步步扩大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尼西亚帝国,十字军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中,西欧骑士和威尼斯人联合攻占了君士坦丁堡,从君士坦丁堡出逃的拜占廷贵族建立了三个希腊人主导的拜占廷流亡政权,分别是伊庇鲁斯专制君主国、特拉布松帝国和尼西亚帝国。尼西亚帝国的核心区在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是原拜占廷帝国人口最密集、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有利的地理位置(扼守黑海海峡通道)

  • 尼西亚帝国是如何建立的?建立的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尼西亚帝国,十字军

    1204年4月,十字军攻入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皇帝阿列克修斯五世(浓眉-穆兹菲乌斯)出逃;拉斯卡利斯家族的君士坦丁被部分守军推举为皇帝,但君士坦丁无力组织抵抗,和他的兄弟塞奥多利(前皇帝阿列克修斯三世的女婿)分路出逃到了比塞尼亚的尼西亚城。按照分赃协议,十字军和威尼斯瓜分了拜占廷帝国,但建都于君士坦丁

  • 平将门——日本平安时代武将(平将门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平将门.日本,武将,平将门之乱

    平将门(?-940年3月25日),是日本平安时代中期关东豪族、武将。桓武天皇的五代孙,镇守府将军平良持之子。又名相马小次郎。早年投于朝廷权臣藤原忠平门下。约在930年返回自己的领地下总国猿岛郡,经营私田,积聚武装。935年前后,因婚事叔侄结怨,发生冲突,杀死伯父平国香,击败叔父平良兼。939年起兵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