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热月政变发生于什么时候?热月政变爆发的的历史背景

热月政变发生于什么时候?热月政变爆发的的历史背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715 更新时间:2024/1/20 1:56:40

热月政变(The Thermidor reaction)

法国大革命中推翻雅各宾派罗伯斯庇尔(M.F.M.I.de)政权的政变。因发生在共2年热月9日(1794年7月27日),故名。

背景

热月政变前,法国大革命上中叶,雅各宾派采取一系列恐怖统治措施,较为彻底地摧毁了专制制度,完成了革命任务。

经济上,从1793年6月3日到7月17日,由雅各宾派控制的国民公会颁布了三个土地法会,规定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用十年分期付款的办法出售给农民;把几百年来被地主夺去的村社公地按当地人口分给农民;无条件地废除封建义务,烧毁全部地契和据,对私藏者处以徒刑。这些土地政策,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小农土地所有制,把封建主义连根拔掉,比较彻底地铲除了专制制度的经济基础,但是这些有关土地的措施直接造成后来法国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落后于其他国家。

政治上,1793年9月17日颁布了一项法令,命令各地方当局逮捕一切嫌疑分子,严厉镇压里昂、旺代等城市叛乱者,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被判死刑;在中央,勾结外国、镇压人民的吉伦特派遭到重创,136名吉伦特党人被赶出国民公会,其中22名被处死刑;

军事上,1793年春,奥、西、荷、英、俄、普、撒丁王国、那不勒斯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竭力支持法国各地的王党叛乱,颠覆革命政权,恢复法国君主专制制度。在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国民公会发布总动员令,挫败反法同盟,并把他们赶出法国境内。军事上的胜利,狠狠打击了国内外反革命势力,巩固了政权。

思想文化上,废除天主教,改信"理性教",教堂成了崇拜理性的俱乐部和庙宇,圣像被马拉、沙利尔和勒俾勒迪的半身像所代替,在巴黎圣母院广场上,焚毁了祭坛和祈祷画,巴黎主教哥伯戈贝尔和其他许多神父都同宗教断绝关系,支持理性教;国民公会在1793年10月通过采用新历法的法令,以共和国成立日为一年的元旦,新历法没有宗教日,显然,目的在于反对天主教;另外,社会风俗、生活乃至衣着,都进行了革命,如"公民"代替"先生",取消扑粉的假发和过分华丽的时装等。

同时,全国其他城市吉伦特党人的领袖被处死刑和自杀的也很多,从肉体上消除政见不同者。反革命分子受到致命打击,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政权,维护了革命成果。

标签: 热月政变法国

更多文章

  • 法国大革命时期重要的领袖人物:罗伯斯比尔为什么会被处死?(热月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罗伯斯比尔,法国,马克西米连·罗伯斯庇尔,热月政变

    1794年7月27日,巴黎的天气炎热得令人窒息。正午过后,国民公会的会场里,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筹划着掀起新一轮的风暴。一年前,他和他的激进派战友们彻底摧毁了温和的吉伦特派并将他们从肉体上予以消灭;几个月前,与他同一条战壕但渐行渐远的战友丹东、埃贝尔也被他送上了断头台。罗伯斯庇尔一心要把祖国打造成

  • 北非登陆战的成功 对同盟国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北非登陆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地中海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登陆,法军,摩洛哥,北非登陆战役

    1942年10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中海海战已经进行到收尾阶段,美、英联合参谋长召开联席会议,准备在北非登陆,夺取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法属西非等地,将隆美尔的部队置于英军夹击中,进一步减轻德国和意大利军队对马耳他岛的压力,恢复英国对地中海的制海权,歼灭非洲大陆上的意德军队。当时(即1942

  • 中国远征军的血泪史——北非登陆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火炬行动,太平洋战争,偷袭珍珠港,地中海,中国远征军,北非登陆战役

    1942年11月的火炬行动,又称北非登陆战役,是美英盟军在法属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实施的登陆作战。众所众知,在这次登陆作战中,美英盟军在北非取得了巨大的胜利,然而在这场巨大的胜利背后却有着一段中国远征军的血泪史,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日本胆大包天地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

  • 北非登陆战役过程简介 北非登陆战役对战争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直布罗陀海峡,二战,美国,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战场,北非登陆战役

    1942年11月4日载着部队的运输船分别从美国港口和英国港口出航,11月5日会合后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向东航进,驶至预定登陆地段以北海域后转向南航,途中未遇阻挠,于11月7日夜间开始登陆:西部特混舰队在卡萨布兰卡地域、中部特混舰队在奥兰地域、东部特混舰队在阿尔及尔,并达成战役突然性。1942年11月7日

  • 北非登陆战役简介 北非登陆战战前背景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北非登陆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英国

    北非登陆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42年11月美英盟军在法属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实施的登陆作战。1942年夏,苏联对美国及英国施加压力,要求尽快在欧洲展开军事行动及开辟第二战场以减轻纳粹德国军队对苏联红军的压力,当美军指挥官赞同大锤行动——尽快在欧洲占领区登陆时,英军指挥官相信这类型行动将会导致灾难

  • 集合论的创始人:格奥尔格·康托尔的生平事迹简介(第三次数学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格奥尔格·康托尔,德国,数学家,第三次数学危机

    格奥尔格·康托尔(Cantor,Georg Ferdinand Ludwig Philipp,1845.3.3-1918.1.6)德国数学家,集合论的创始人。生于俄国列宁格勒(今俄罗斯圣彼得堡)。父亲是犹太血统的丹麦商人,母亲出身艺术世家。1856年全家迁居德国的法兰克福。先在一所中学,后在威斯巴登

  • 德国伟大的逻辑学家:弗里德里希·路德维希·戈特洛布·弗雷格(第三次数学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弗里德里希·路德维希·戈特洛布·弗雷格,德国,数学家,第三次数学危机

    弗里德里希·路德维希·戈特洛布·弗雷格(德语:Friedrich Ludwig Gottlob Frege,1848年11月8日-1925年7月26日),德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他是数理逻辑和分析哲学的奠基人,代表作为《概念演算--一种按算术语言构成的思维符号语言》。弗雷格(Gottlob F

  • 第三次数学危机发生于哪一年?第三次数学危机是如何解决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第三次数学危机

    数学史上的第三次危机,是由1897年的突然冲击而出现的,到现在,从整体来看,还没有解决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这次危机是由于在康托尔的一般集合理论的边缘发现悖论造成的。由于集合概念已经渗透到众多的数学分支,并且实际上集合论成了数学的基础,因此集合论中悖论的发现自然地引起了对数学的整个基本结构的有效性的怀疑

  • 罗素悖论的出现为什么引发了第三次数学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罗素悖论,英国,第三次数学危机

    数学基础的第三次危机,是由1897年的突然冲击而出现的;到现在虽然已经超过了一个世纪,但从整体来看,还没有解决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这次危机是由于在康托的一般集合理论的边缘发现悖论而造成的。由于集合概念已经渗透到众多的数学分支,并且集合论在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数学的基础,因此集合论中悖论的发现自然地引起了对

  • 康托尔集是什么,康托尔什么时候提出康托尔集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托尔集,德国

    在数学中,康托尔集,由德国数学家格奥尔格·康托尔在1883年引入(但由亨利·约翰·斯蒂芬·史密斯在1875年发现),是位于一条线段上的一些点的集合,具有许多显著和深刻的性质。康托尔集是个测度为0的集,用简单的解析几何说法就是这函数图像面积为0。通过考虑这个集合,康托尔和其他数学家奠定了现代点集拓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