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赫尔戈兰湾海战战前英国制定了什么计划?又有着什么隐患

赫尔戈兰湾海战战前英国制定了什么计划?又有着什么隐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965 更新时间:2023/12/5 5:12:44

远程封锁虽然能稳妥地收获胜利,其过程却与英国民众期待着第二个特拉法尔加对皇家海军的热切期望有相当大的落差。数百年来根深蒂固的海上优势意识煽旺了争强好胜的情绪,随着陆地上西线节节败退,人们更加急需一个胜利。然而大舰队在赫尔戈兰湾外徘徊等待了三个星期,德国人却一直闭门不出。

罗杰·凯斯准将指挥的第8潜艇支队从开战之日起就在赫尔戈兰湾内展开侦察,很快摸熟了德国轻型舰艇的活动规律:湾内分内外两道巡逻线,另有数艘轻巡洋舰支援其间。内线由扫雷艇日夜巡逻,外围原先只有白昼巡逻,雷击舰每天凌晨出发,中午到达防线最远端后返回,天黑后进港。开战后不久,德国海军增设了外围夜间巡逻并逐渐扩大防区,同时其行为也更富有攻击性,时为了追击潜艇或打击英国渔船而前出到多格尔沙洲一带。既然敌方主力不愿意走出海湾挨揍,凯斯就决心杀入湾内,拿巡逻队开刀。他的计划得到了哈里奇分舰队司令雷金纳德·蒂里特准将(两人是好朋友,此时同在哈里奇港驻扎)的热烈支持。凯斯程前往伦敦海军部,却发现那里的人们都被开战后剧增的参谋事务缠住了手脚,没空搭理他的计划,执着的准将便于23日登门拜访海军大臣温斯顿·邱吉尔。此时的邱吉尔已被英国民众海军内部的求战呼声逼得正需要一场攻势来抚慰国内的焦躁情绪,海军部也在策划派遣陆战队在比利时港口登陆,有必要提前消除德国轻型舰艇的侧翼威胁。凯斯的出现恰逢其时,他“简单而大胆”(邱吉尔语)的计划很快打动了海军大臣。

第二天邱吉尔召集了一次海军部委员会会议,与会者除了他和凯斯以外,还包括第一海务大臣巴腾堡亲路易斯(Prince Louis of

Battenburg)海军元帅,第二海务大臣弗雷德里克·汉密尔顿(Frederick Hamilton)中将,海军部战时参谋长(Chief of the

Admiralty War Staff)弗雷德里克·斯图第(Frederick

Sturdee)海军中将以及被连夜从海上召回的蒂里特准将。会议确定如下方案:第8潜艇支队的8艘潜艇分成两拨,3艘在赫尔戈兰岛西侧潜伏作为诱饵,5艘分头设伏。哈里奇分舰队(2艘轻巡、31艘驱逐舰)则尾随下半夜返航的外围夜班巡逻队从北面突入赫尔戈兰湾。日出后,诱饵潜艇上浮,把承担外围白昼巡逻的德国雷击舰引西面,蒂里特随后切断其退路并予以歼灭。整个计划要求快打快撤,尽量减少暴露在敌人大门口的时间,务必赶在德国援兵到来前结束战斗。为求保险,凯斯和蒂里特要求从大舰队中调出威廉·古德诺准将的第1轻巡洋舰中队(6艘轻巡)作近接支援,还狮子大开口地申请出动大舰队主力做后盾。但是斯图第中将不允许因为一次小打小闹的突击而影响到大舰队的正常巡逻,他干脆利落地拒绝了这一“非分”要求,决定派出巡洋舰K分舰队(2艘战巡、4艘驱逐舰)在赫尔戈兰岛西北方40英里处作远程掩护,巡洋舰C分舰队的5艘装甲巡洋舰在西面100英里处待命。行动日期就定在四天后的1914年8月28日。

26号午夜刚过,第8潜艇支队就从哈里奇港启程前往战区,凯斯乘坐驱逐舰静默猎犬号随行指挥。蒂里特也在这一天上午9时登上了新旗舰——刚服役的轻巡洋舰林仙号。他原先的旗舰是防护巡洋舰紫石英号,这艘1905年服役、如今只能跑到18节的老船根本没法与航速29节的新型驱逐舰协同作战,蒂里特对此抱怨已久,终于在出发前领到了新船。林仙号火力强,速度快,但服役才仅仅15天,各种设备还缺乏磨合和调校,28.5节的设计航速此刻只能达到25节,几门4寸炮也经常卡壳。所以当27日5时哈里奇分舰队动身时,林仙号的战斗状态仍令人担心。

直到26日上午,大舰队总司令约翰·杰利科海军上将才得知赫尔戈兰湾突击计划的存在。此前的三天杰利科一直随大舰队出海,海军部很有可能认为这个计划一来无需调用杰利科的人马,二来也不属于这次巡航所急需的战术情报,所以没有必要紧急通知正在海上的杰利科,只须作为一般的情况简报通过海底电报发到大舰队驻地斯卡帕湾,留待杰利科回港后阅读。杰利科在26日上午才回到斯卡帕湾,读完这份内容简略的通报后他感到忐忑不安,让大批轻型舰艇在缺乏支援的情况下突入赫尔戈兰湾实在是过于冒险。然而杰利科并无权力修改这个计划,作为名义上的“总司令”,他实际掌握的只是三支封锁舰队中的一支,对于海军部的计划只有建议之权。于是杰利科两次向海军部发报,要求得到更多的计划细节,并用词委婉地建议将预定于27日6时出动的大舰队派去压阵。猜度斯图第收到这两份电报时的心理活动实在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作为中将衔的战时参谋长,他与上将衔的杰利科之间的关系本来就有些微妙。毕竟是他在会议上驳回了让大舰队参战的提议,而现在军衔较高的杰利科却暗示说想要插一脚进来,斯图第可能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同时,他也许担心这个冒险的作战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最终把大舰队带进危险之中。斯图第的回复简短而又淡,电的前一半是不容置疑的:“无需战列舰队协同”,后一半却又有所松动:“如方便可派战列巡洋舰支援”。这个回复没有提供派遣援兵所必须知晓的计划细节,但杰利科已经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他立刻在电文后半句话的授权范围内发挥主观能动性,命令维·贝蒂海军中将的第1战列巡洋舰中队(3艘战巡)和威廉·古德诺准将的第1轻巡洋舰中队于27日5时出动,与原定计划中的巡洋舰K分舰队会合,一同执行支援任务。最终是杰利科的决断在28日拯救了英国人,但他当初布置这一切时的感受或许很像一个背着父母多吃了一颗糖果的小男孩,等到第二天舰队全部出港后,杰利科才向海军部报告这一决定。

贝蒂在出发时所掌握的全部信息也只是杰利科手中情况通报的寥寥数语。由于杰利科迟迟才向上汇报,海军部直到13时左右才直接发报给贝蒂,告知他哈里奇分舰队的位置和航向,但不知什么原因却没有通报本方潜艇的位置。几乎与此同时,海军部又将贝蒂和古德诺来援的消息用电报转告哈里奇港,这份电报本该立即转发给已经出海的蒂里特和凯斯,却被错误地留在桌上等他们回来。英国参谋人员的这两次失职产生了危险!蒂里特和凯斯的部队原本以为湾内除了他们之外并无友舰。所以当蒂里特在28号日出前摸黑遭遇古德诺时着实如临大敌。从古德诺那里,蒂里特欣喜地了解到这次行动的支援兵力已经大大增强了,但或许是为了保持无线电静默,贝蒂、古德诺和蒂里特三人都没有把这一利好消息通知凯斯,于是凯斯和他的潜艇们仍然蒙在鼓里,对于贝蒂和古德诺的参与一无所知,这在以后的作战中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更多文章

  • 赫尔戈兰湾海战对英德分别有着什么影响?历史的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赫尔戈兰湾海战,英国,德国

    赫尔戈兰湾之战是一战英德之间的首次大规模海上交锋,胜利无疑属于英国。战列巡洋舰的压倒优势在此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证明了高速主力舰在前卫战中的重大作用。德方三艘轻巡洋舰美因茨、科隆和阿里阿德涅、一艘雷击舰V187沉没,轻巡弗劳恩洛布、雷击舰V1、扫雷艇D8、T33重创,损失马斯少将以下1242人,

  • 赫尔戈兰湾海战的详细作战经过?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赫尔戈兰湾海战,英国,德国

    1914年8月28日0500时。天色渐亮,蒂里特带领哈里奇分舰队驶向赫尔戈兰岛西北方的预定集结点。林仙号率领第3驱逐舰支队在前。在后方2英里处,侦察巡洋舰无恐号上的威廉·布朗特上校正在指挥第1驱逐舰支队。与往日不同,当天的北海出奇地风平浪静,但在前方无风湿润的空气中,雾气却在渐渐凝聚,能见度很快降至

  • 赫尔戈兰湾海战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战前局势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赫尔戈兰湾海战,英国,德国

    18、19世纪处于巅峰时期的英国皇家海军惯于先下手为强,常常一开战便对敌对国港口展开近程封锁(close blockade),阻绝其航运,禁闭其舰队。然而烧煤、烧油的蒸汽军舰在续航力上远远不如风帆战舰,这就要求花钱建造更多的军舰进行轮换才能确保封锁线上始终保有足够数量的舰艇。而不断改良的水雷、鱼雷和

  • 宋代采石之战是在哪两个国家间打的?(采石矶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代,采石之战,金朝,,采石矶之战

    公元1161年(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正隆六年),南宋文臣虞允文率领军民于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阻遏金军渡江南进的江河防御战。 采石之战是南宋宋军抗金斗争的重要战役。此战由文臣虞允文指挥宋军打败金军,使金军未能如愿从采石矶渡江南侵。宋金战争的一次著名战役。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海陵王完颜亮征调

  • 北宋采石之战:“谁说书生百无一用”的经典范例(采石矶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采石之战,虞允文,完颜亮,,采石矶之战

    【“文臣主战事,同仇暨敌忾”】采石之战是南宋宋军抗金斗争的重要战役。此战发生于绍兴末年,由文臣虞允文指挥宋军打败金军,使金军未能如愿从采石渡江南侵。绍兴和议后,金统治者灭亡宋朝的梦幻并未破灭。1148年,金兀术死去,海陵王完颜亮当右丞相。次年,完颜亮发动宫延政变,杀死金熙宗,自立为帝。他梦想一举灭

  • 采石之战是哪个朝代的?采石之战的简介及影响(采石矶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采石之战,宋朝,采石矶之战

    公元1161年(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正隆六年),南宋文臣虞允文率领军民于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阻遏金军渡江南进的江河防御战。 采石之战是南宋宋军抗金斗争的重要战役。此战由文臣虞允文指挥宋军打败金军,使金军未能如愿从采石矶渡江南侵。宋金战争的一次著名战役。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海陵王完颜亮征调

  • 秘闻:为何清朝军机处官员要盗走洪秀全的金印?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洪秀全,军机处

    内务府的报告指出了窃贼频繁出入的原因:原来是某些宫殿在进行整修,出入人员繁杂,导致散工后可能有人潜藏在内,而太监又没有“逐处搜查”,于是让皇宫治安形势复杂起来。在封建皇权社会,皇宫大内历来视为外人禁地,天威近在咫尺,谁敢轻举妄动?然而,殊不知,天威归天威,唬得住城外的臣民,却唬不住城内的梁上君子,其

  • 军机处加强集权提高效率是雍正王朝的特点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雍正,军机处

    雍正帝设立的军机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首先,军机处是皇帝的集权工具。从明到清,废除宰相制,皇权得到相应提高。清朝初年,多了一个"八爷议政制",加上各旗旗主、管主都有一定实权,导致皇权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因此为了加强集权,雍正帝设立了军机处。正是看到军机处能实现集权这一目的,所以雍正帝才进一步扩大其权

  • 军机处是谁设立的?为什么设立军机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军机处,雍正

    军机处,清代官署名。亦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雍正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十年(1732),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军机处没有专官,军

  • 希腊和土耳其有着怎样的恩怨?希腊是怎么独立的(希腊独立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希腊独立战争,希腊,土耳其

    希腊和土耳其之间的纠葛由来已久。11世纪时,塞尔柱突厥人进攻希腊所属的拜占庭帝国,希腊人和突厥人开始交恶。14-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与拜占庭帝国的冲突达到高潮。1453年,拜占庭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被奥斯曼土耳其攻占,拜占庭帝国灭亡。希腊大部分领土被突厥人统治。希腊人具有悠久的古代文明,而突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