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赫尔戈兰湾海战对英德分别有着什么影响?历史的评价是怎样的

赫尔戈兰湾海战对英德分别有着什么影响?历史的评价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61 更新时间:2023/12/5 4:26:57

赫尔戈兰湾之战是一战英德之间的首次大规模海上交锋,胜利无疑属于英国。战列巡洋舰的压倒优势在此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证明了高速主力舰在前卫战中的重大作用。德方三艘轻巡洋舰美因茨、科隆里阿德涅、一艘雷击舰V187沉没,轻巡弗劳恩洛布、雷击舰V1、扫雷艇D8、T33重创,损失马斯少将以下1242人,其中712人阵亡,336人被俘;相比之下英方的损失完全微不足道,舰艇无一沉没,只有轻巡林仙、驱逐舰月桂、冒失、拉厄提斯受重伤,人员损失35死40伤,其中伤势最重的林仙舰上11死16伤。

捷报传遍了不列颠小小的国土,对于不了解过程、只在乎结果的大多数英国人来说,这个期盼已久的胜利无疑是一针兴奋剂。但对于局内人士来说,这次辉煌的胜利与灾难之间只有一线相隔,它暴露出皇家海军在计划、通讯、协同等方面的诸多问题。斯图第的吝啬使得计划中的支援兵力形同虚设。如果没有杰利科当机立断派出贝蒂和古德诺,蒂里特很可能损失惨重。凯斯的计划考虑到了接近敌方基地、敌增援迅速的风险,为此特意出动诱饵潜艇,使预定战场移西侧,然而哈里奇人却被眼前的敌人所吸引,反而向东背道而驰,越陷越深。林仙过早受伤、友舰误认等原因又使西进的步子磕磕绊绊,以至于被增援的德国轻巡不断追上。计划中简单明了的西进合围,最后却演变成了极为尴尬的边打边撤,实在让人大跌眼镜。此外,参谋人员的通讯失职也险些造成潜艇误击友舰的事故。

德国海军战前内线防御计划中最致命的错误就是想当然地认为英国会在没有重型舰只掩护的情况下派遣轻型舰艇攻入赫尔戈兰湾。基于这一假想前提,德国人自信地将削弱敌方封锁舰队的重任托付给薄弱的轻型水面舰艇部队,而将主力舰队留在港内。寄希望于用少量部队削弱对手,以保存主要力量迎接主力决战。对于现实而又紧迫的巡逻需求却重视不足,以至有此一败。

希佩尔制定出了德国轻巡各自为战的计划。但由于能见度有限,德国轻巡失去了灵活进退的选择权,她们面对兵力较为集中的哈里奇分舰队已经占不到什么大便宜,反倒成了贝蒂和古德诺的猎物。舍尔在其回忆录中认为出于维护士气的考虑,在战争初期不能容许英国舰队旁若无人、毫无阻拦地出入于德国的前院。正是为了把握战机,德国才争分夺秒地进行了急迫追击,他的辩护也许解释了希佩尔的一部分动机。

这场海战对于德国的海军战略产生了重大影响。关于迎战英国舰队的把握也开始动摇。德皇不愿意再让实力较弱、缺少胜算的海军承担风险,在他看来,在德国陆军打垮法国之后,一支实力完整的大洋舰队将成为对英和谈的重大砝码。于是德皇下令舰队“保持守势,避免可能导致更大损失的作战活动”。从9月份开始,德国海军在赫尔戈兰湾内大量布雷;轻型舰艇原本喘不过气的巡逻大大减少,释放出来的兵力投入其他更为急需的任务;战列巡洋舰队从此不熄火地在杰德河口待命,并始终保持一个战列舰中队处于战备状态;单舰作战也被严格禁止。这就意味着:由提尔皮茨倡导、德国海军为之精心准备十年的“内线削弱——主力决战”计划在开战后仅仅实施了20多天便不幸夭折了,取代它的是一心一意的“避战保船”。

更多文章

  • 赫尔戈兰湾海战的详细作战经过?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赫尔戈兰湾海战,英国,德国

    1914年8月28日0500时。天色渐亮,蒂里特带领哈里奇分舰队驶向赫尔戈兰岛西北方的预定集结点。林仙号率领第3驱逐舰支队在前。在后方2英里处,侦察巡洋舰无恐号上的威廉·布朗特上校正在指挥第1驱逐舰支队。与往日不同,当天的北海出奇地风平浪静,但在前方无风湿润的空气中,雾气却在渐渐凝聚,能见度很快降至

  • 赫尔戈兰湾海战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战前局势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赫尔戈兰湾海战,英国,德国

    18、19世纪处于巅峰时期的英国皇家海军惯于先下手为强,常常一开战便对敌对国港口展开近程封锁(close blockade),阻绝其航运,禁闭其舰队。然而烧煤、烧油的蒸汽军舰在续航力上远远不如风帆战舰,这就要求花钱建造更多的军舰进行轮换才能确保封锁线上始终保有足够数量的舰艇。而不断改良的水雷、鱼雷和

  • 宋代采石之战是在哪两个国家间打的?(采石矶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代,采石之战,金朝,,采石矶之战

    公元1161年(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正隆六年),南宋文臣虞允文率领军民于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阻遏金军渡江南进的江河防御战。 采石之战是南宋宋军抗金斗争的重要战役。此战由文臣虞允文指挥宋军打败金军,使金军未能如愿从采石矶渡江南侵。宋金战争的一次著名战役。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海陵王完颜亮征调

  • 北宋采石之战:“谁说书生百无一用”的经典范例(采石矶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采石之战,虞允文,完颜亮,,采石矶之战

    【“文臣主战事,同仇暨敌忾”】采石之战是南宋宋军抗金斗争的重要战役。此战发生于绍兴末年,由文臣虞允文指挥宋军打败金军,使金军未能如愿从采石渡江南侵。绍兴和议后,金统治者灭亡宋朝的梦幻并未破灭。1148年,金兀术死去,海陵王完颜亮当右丞相。次年,完颜亮发动宫延政变,杀死金熙宗,自立为帝。他梦想一举灭

  • 采石之战是哪个朝代的?采石之战的简介及影响(采石矶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采石之战,宋朝,采石矶之战

    公元1161年(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正隆六年),南宋文臣虞允文率领军民于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阻遏金军渡江南进的江河防御战。 采石之战是南宋宋军抗金斗争的重要战役。此战由文臣虞允文指挥宋军打败金军,使金军未能如愿从采石矶渡江南侵。宋金战争的一次著名战役。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海陵王完颜亮征调

  • 秘闻:为何清朝军机处官员要盗走洪秀全的金印?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洪秀全,军机处

    内务府的报告指出了窃贼频繁出入的原因:原来是某些宫殿在进行整修,出入人员繁杂,导致散工后可能有人潜藏在内,而太监又没有“逐处搜查”,于是让皇宫治安形势复杂起来。在封建皇权社会,皇宫大内历来视为外人禁地,天威近在咫尺,谁敢轻举妄动?然而,殊不知,天威归天威,唬得住城外的臣民,却唬不住城内的梁上君子,其

  • 军机处加强集权提高效率是雍正王朝的特点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雍正,军机处

    雍正帝设立的军机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首先,军机处是皇帝的集权工具。从明到清,废除宰相制,皇权得到相应提高。清朝初年,多了一个"八爷议政制",加上各旗旗主、管主都有一定实权,导致皇权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因此为了加强集权,雍正帝设立了军机处。正是看到军机处能实现集权这一目的,所以雍正帝才进一步扩大其权

  • 军机处是谁设立的?为什么设立军机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军机处,雍正

    军机处,清代官署名。亦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雍正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十年(1732),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军机处没有专官,军

  • 希腊和土耳其有着怎样的恩怨?希腊是怎么独立的(希腊独立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希腊独立战争,希腊,土耳其

    希腊和土耳其之间的纠葛由来已久。11世纪时,塞尔柱突厥人进攻希腊所属的拜占庭帝国,希腊人和突厥人开始交恶。14-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与拜占庭帝国的冲突达到高潮。1453年,拜占庭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被奥斯曼土耳其攻占,拜占庭帝国灭亡。希腊大部分领土被突厥人统治。希腊人具有悠久的古代文明,而突厥人

  • 希腊独立战争:希腊的独立和土耳其的崩溃瓦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希腊独立战争,希腊,土耳其

    希腊独立战争,是希腊反抗奥斯曼帝国的一场独立战争。19世纪初,希腊人民要求摆脱土耳其军事专制制度的束缚,建立自己的国家。1821年3月希腊本土爆发起义,并迅速发展到整个伯罗奔尼撒半岛、克里特岛、爱琴海诸岛屿、卢麦里以及马其顿等地。9月起义军控制伯罗奔尼撒半岛。1822年1月1日第一届国民大会宣布希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