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秘闻:为何清朝军机处官员要盗走洪秀全的金印?

秘闻:为何清朝军机处官员要盗走洪秀全的金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669 更新时间:2023/12/15 13:35:09

内务府的报告指出了窃贼频繁出入的原因:原来是某些宫殿在进行整修,出入人员繁杂,导致散工后可能有人潜藏在内,而太监又没有“逐处搜查”,于是让皇宫治安形势复杂起来。

在封建皇权社会,皇宫大内历来视为外人禁地,天威近在咫尺,谁敢轻举妄动?然而,殊不知,天威归天威,唬得住城外的臣民,却唬不住城内的梁上君子,其实,皇宫紫禁城建筑群繁多,人员出入繁杂,反而形成了适于窃贼生存的生态环境。

近阅《清代档案史料选编》,发现两起关于皇宫内失窃的案件记录,都发生在机要重地,甚至孟森的《清史讲义》还爆料:努尔哈赤可能以建筑工人的身份潜入过大明皇宫。

失窃案一:大内神探从金铺得知金印下落

在《清代档案史料选编》之“同治篇”中,发现这么四则档案,其实也是四条公文。第一条是军机处写给内务府的,时间在同治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即1865年,公文上说军机处的章京值班房收存的“洪逆伪金印”被盗,所谓“洪逆伪金印”就是指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金印,从政治立场而言,清廷将洪秀全视为“逆贼”,视洪秀全的金印为“伪金印”,然而,构成金印的材料——黄金,那可半点也不伪,是扎扎实实的黄金铸造的。

军机处的公文说:将有嫌疑的一干人等就在即日中午送交内务府慎刑司。都是些什么人呢?都是军机处打杂的,做饭的,下层杂役人员,有些人当时称为苏拉,具体名单如下:兴福、恒贵、李永泰、吴萃恒、李连生。

第一张公文过后四天,即1865年十月二十九日,军机处又发函给内务府,说又抓到一名嫌犯,是军机处食堂的伙计孙开文。到十月三十日,又有公文说:军机处扭送身份为苏拉的永贵、广厚和英金至内务府慎刑司。

洪秀全的金印怎么出现在清廷的军机处呢?原来在1864年六月,湘军攻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于六月十七日凌晨,从一群突围的太平军身上搜得洪秀全金印一枚,玉玺两枚。曾国藩将其上交,其中金印收存在军机处汉人章京值班房的一个柜子内。

再看第四张公文,是内务府写给军机处的,时间是同治四年十一月某日,在日期的前面有一个空格,看来具体日期成谜了。

内文说,内务府慎刑司对一干嫌疑人进行了“隔别研讯”,大概就是隔离审讯,都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审讯没结果,那就得实施侦探措施了。于是派遣大内密探在京城进行侦探,侦探级别不低,一个是“六品顶戴”、番役头目保祥德,一个是荫委署头目英奎。

这两位神探将目标锁定北京城的金铺和首饰铺,没多久在东四牌楼一家名为“盛万”的首饰铺发现线索,据该铺伙计王全说:八月二十四日,有个姓萨的刑部主事大人亲自拿了颗金印来该店要求熔化成普通金条,萨大人解释说这是他在外地当官的叔叔带回来的。

双方最后以四十吊工钱成交,金印被熔化后制成金条十根,重十一两。据该店伙计回忆,该金印上刻有“太平天国万岁金印”字样。而根据保存下来的天王圣旨上所盖的章印来看,金印上的文字应该是“太平天国金玺大道君王全奉天诛妖斩雅留正”。首饰铺伙计估计也没花那个心思去记,因为他们眼里只有可以铸造熔化的黄金材料,而没有政治概念。

趁值班室无人行窃

于是顺藤摸瓜下去,案犯锁定:军机处章京刑部郎中萨隆阿。案情根据萨隆阿的口供如下:八月十七日在军机处上早班时,本来是在满人值班室班的他,顺步窜入汉人值班室,看见一个柜子洞开,里面是金灿灿的天王金印,于是顺便拿了,用包裹裹着带出来,一周后交给“盛万”首饰铺给熔了,工钱四十吊,熔成金条十根。

估计这哥们穷得实在维持不住了,拿了两根到恒和钱铺兑现了,剩下“八根一小块一小包”,塞在家中的炕头里。怎么还有一小块和一小包呢?案犯供认,原来是熔铸得不规范,那“一小块”是从其中一根上面折下来的,“一小包”则是从原来的金印上砍下来的,估计金印也不是一整块金铸造的。

至此,案情大白,人赃俱获,内务府说萨大人“目无法纪,胆大已极”,至于怎么处理,据说要斩首,到底有没有斩首,本文无可奉告。

对于这位仁兄偷鸡摸狗的行当,本文没有进行批评教育的意思,只是想穿越时空提醒他一句:哥们,你为了补贴家用却毁了一件极其重要的文物!

失窃案二:

乾隆时盗贼飞檐走壁两次潜入大内

萨隆阿是清廷中高层官员,身在机要重地值班,作案比较方便,加之个人修养不到家,窃个金印不足为奇,而那些处于底层的所谓闲杂人员有没有可能在宫内作案并得手呢?且看乾隆时候的档案。

这是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总管内务府部门给乾隆的奏章,翻出大清皇宫盗贼一大箩。首先是该年八月七日,宁寿宫履顺门,从墙上跳下一个飞贼,此君轻功了得,武功却马马虎虎,当即被值班太监抓获。还搜出其藏在天沟内的赃物:铜锁一把。推测其在宫内潜藏不止一日了!内务府的报告又说:前一年还发生银库失窃案,至今仍未破案。更离谱的是,内务府的报告说:有个叫郭四五的飞贼,居然两次潜入大内,这些人“必系惯飞檐走壁猾贼”。看来武侠剧里面所谓的侠客在警卫森严的皇宫来去自如的故事,还不是没有依据的。

假冒当差入宫盗窃

内务府这份报告建议:对于值班太监,虽然要犒赏他们擒贼有功,例如王成,赏银二两,但 “功罪亦难相抵”,总管太监王成被罚六个月薪水,再罚一年的钱粮,抓贼的功劳白立了,赏赐的二两银子基本连个安慰奖都不算。

乾隆对此批示:依议,钦此。

内务府的报告指出了窃贼频繁出入的原因:原来是某些宫殿在进行整修,出入人员繁杂,导致散工后可能有人潜藏在内,而太监又没有“逐处搜查”,于是让皇宫治安形势复杂起来。

例如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内务府的一份报告就披露了一份因盘查不严而导致的一起盗窃案。案情回放如下:乾隆四十一年四月四日下午,案犯名叫大小儿,曾在皇宫内当差,该日早上至皇宫西华门,守门士兵盘问,大小儿就谎称自己是皇宫跟班,居然也就进去了,居然一路到了六班大臣值班的地方,居然无人看守。里面堆满了值班官员的用品杂物。大小儿扭开铁锁,进内偷窃得小铜镜、小锡盒、铜帽架等物品若干,然后将赃物扔出西墙外,正要得手之际,看房人高四在外叫人挑水回来,见大小儿行迹可疑,马上去看值班房,见房锁被扭开,物品被盗,于是上前将大小儿抓获。

爆料:

努尔哈赤曾潜入大明皇宫?

更传奇的是,据孟森教授的《清史演义》所引的《明实录》记载:在明朝万历二十四年,即公元1596年,乾清和坤宁宫发生火灾,要进行整修,一直修到万历四十七年还没完工,有大量工人涌入宫内,出于对治安形势的担忧,巡视官于是建议立即停止整修工程,以防止“夹杂奸人”。

甚至传闻努尔哈赤就夹杂在这群工人当中,潜入大明皇宫已经窥探大明王朝多年,“太祖或冒名充工入内。”

这传闻靠不靠谱?没法考据,但作为一个小说或者影视剧题材,倒是蛮有意思的,可以拍出努尔哈赤江湖侠客和卧底的一面。

标签: 洪秀全军机处

更多文章

  • 军机处加强集权提高效率是雍正王朝的特点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雍正,军机处

    雍正帝设立的军机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首先,军机处是皇帝的集权工具。从明到清,废除宰相制,皇权得到相应提高。清朝初年,多了一个"八爷议政制",加上各旗旗主、管主都有一定实权,导致皇权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因此为了加强集权,雍正帝设立了军机处。正是看到军机处能实现集权这一目的,所以雍正帝才进一步扩大其权

  • 军机处是谁设立的?为什么设立军机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军机处,雍正

    军机处,清代官署名。亦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雍正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十年(1732),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军机处没有专官,军

  • 希腊和土耳其有着怎样的恩怨?希腊是怎么独立的(希腊独立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希腊独立战争,希腊,土耳其

    希腊和土耳其之间的纠葛由来已久。11世纪时,塞尔柱突厥人进攻希腊所属的拜占庭帝国,希腊人和突厥人开始交恶。14-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与拜占庭帝国的冲突达到高潮。1453年,拜占庭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被奥斯曼土耳其攻占,拜占庭帝国灭亡。希腊大部分领土被突厥人统治。希腊人具有悠久的古代文明,而突厥人

  • 希腊独立战争:希腊的独立和土耳其的崩溃瓦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希腊独立战争,希腊,土耳其

    希腊独立战争,是希腊反抗奥斯曼帝国的一场独立战争。19世纪初,希腊人民要求摆脱土耳其军事专制制度的束缚,建立自己的国家。1821年3月希腊本土爆发起义,并迅速发展到整个伯罗奔尼撒半岛、克里特岛、爱琴海诸岛屿、卢麦里以及马其顿等地。9月起义军控制伯罗奔尼撒半岛。1822年1月1日第一届国民大会宣布希腊

  • 解密:奥斯曼土耳其是如何在近东地区兴起的?(希腊独立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奥斯曼土耳其,土耳其,帝国,,希腊独立战争

    奥斯曼部是突厥语民族,是原来的塞尔柱所属罗姆苏丹国下属的一个小型部族。这个部族在安纳托利亚半岛逐渐定居,早期与拜占庭-希腊民族多有融合与战争,通过在拜占庭帝国和其他安纳托利亚突厥语民族的游走与斗争,奥斯曼部日渐兴盛,现代土耳其人就来源于此。自罗姆苏丹国于1300年左右灭亡后,位于黑海和地中海间的安那

  • 柯立芝效应是什么意思?柯立芝效应的内容和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柯立芝效应,美国

    柯立芝效应(Coolidge effect)一译"库利奇效应"。雄性动物交媾之后又立即与新配偶交媾的现象。大多数哺乳动物在交媾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即使原有的配偶就在身边,也不再有性行为。这个阶段称为性不应期。其长短,因动物的种类和周围环境而异,有的几分钟,有的几小时或几天。但是,如果在雄性动物交媾之后

  • 最后一个没有试图干预自由市场的美国总统:柯立芝(柯立芝效应)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美国,柯立芝,柯立芝效应

    上世纪20年代,美国的经济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国民经济其它各个部门,社会生活极其稳定,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越来越表现出它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现象与美国当时的当政者柯立芝的名字连在一起,史称"柯立芝繁荣"。一般地讲,一个国家经济的

  • 美国第30任总统——卡尔文·柯立芝(柯立芝效应)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美国,卡尔文·柯立芝,总统,政治家,柯立芝效应

    小约翰·卡尔文·柯立芝(John Calvin Coolidge,Jr.,1872年7月4日-1933年1月5日)。柯立芝毕业于美国雪城大学,美国第30任总统,共和党籍。佛蒙特州律师出身,在马萨诸塞州政界奋斗多年后成为州长。1920年大选时作为沃伦·哈定的竞选伙伴成功当选第29任美国副总统。1923

  • 柯立芝繁荣是什么?出现柯立芝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柯立芝繁荣,美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一时期,恰巧在总统柯立芝任期之内,所以美国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又被称为"柯立芝繁荣"。此时正值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时期,英,法,德刚经历一战,经济处于停滞或恢复状态,便于美国经济势力向外扩张。美国国内通过技术革新,固定资本革新和企业生产及管理的合理化,生

  • 最后一个没有试图干预自由市场的美国总统:柯立芝(柯立芝繁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美国,柯立芝,柯立芝繁荣

    上世纪20年代,美国的经济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国民经济其它各个部门,社会生活极其稳定,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越来越表现出它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现象与美国当时的当政者柯立芝的名字连在一起,史称"柯立芝繁荣"。一般地讲,一个国家经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