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边界战役什么时候发生的?边界战役的过程及结果(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边界战役什么时候发生的?边界战役的过程及结果(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833 更新时间:2024/1/3 4:03:12

边界战役 越南人民抗法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战役在中越边界附近进行,故名。

1950年秋,越南人民军进行的抗法战争以来第一次大规模攻坚战、运动战与歼灭战,消灭法军8000多人,收复5个市、13个县城,解放了750公里的中越边境线。

战役设想

1950年1月底,印度支那共产党(后改称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秘密访华,请求中国援助越南抗法战争。泽东主席毅然答应越南要求,随即中共中央派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罗贵波去越南了解情况,与越共中央联系,商讨有关中国援越抗法的重大问题。

3月,罗贵波抵达越南,同越方商量时一致认为,为使中国援越工作顺利进行,必须先在中越边界组织一次战役,以打开中越之间的交通线,创造一个援越抗法的有利局面。

战役准备

为组织、指挥边界战役,越方除要求中国援助军事物资外,还要求中国尽快派出军事顾问人员。中共中央于1950年4月间决定筹建中国军事顾问团。并决定在顾问团抵达越南之前,派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省军区司令员陈赓,以中共中央代表身分,就近先去越南,帮助越南组织、指挥边界战役。

7月7日,陈赓率领170多人由昆明出发,于27日抵达在宣光省山阳以北的越共中央和胡志明的住地,当晚就和胡志明交换意见。胡志明完全同意陈赓提出的消灭法军有生力量为主;先打孤立的小据点,再逐步进行较大规模的作战;尽量用围点打援办法在野战中大量消灭法军机动兵力,最后攻击高平、谅山等坚固设防城市的意见。胡志明请陈赓尽快去越军前指帮助组织与指挥这次战役。

8月14日,陈赓抵达高平省广渊越军前指,与8月12日到达那里的以韦国清为团长的中国军事顾问团会合,随即与韦国清等听取越军总参谋长黄泰等人的情况介绍。在深入、全面了解情况以后,陈赓与韦国清一致认为应该先打东溪。

8月23日,越军前指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进行东溪战斗的动员。不少越军指挥员反对先打东溪、主张先打高平。陈赓进行了耐心的说服与解释,不少人消除了疑虑,提高了思想认识。

按照陈赓意见,中国军事顾问团帮助越军前指拟定了战役作战计划。胡志明批准了这个作战计划,并请求陈赓"包下这个战役的胜利"。

战役发起

攻打东溪

1950年9月16日6时,攻打东溪开始。越军以第174、第209团,独立第11、第426营和3个炮兵营担任攻歼东溪法军的任务;以第308师在东溪、七溪间设伏,准备歼灭增援东溪的法军;以独立第428营和谅山省地方部队监视、阻击那岑、谅山可能北援的法军;以高平省地方部队袭扰高平的法军,掌握高平法军的动。攻击东溪的兵力有7000人,法军300人左右。

在炮火袭击后,越军逐次攻占东溪外围据点,并不断向纵深前进,战斗进展较快。战至17日晨,法军在航空兵的配合下,拼命反扑,越军有些部队便从已经占领的阵地上撤退下来。

陈赓及时赶到越军前指,与武元甲等人进行研究,并对作战部署进行了适当调整。当天黄昏,越军再次发起攻击。但前线部队未能严格按照新的部署行动,只是从一面向法军展开进攻,使敌人得以集中火力进行顽抗,战至半夜仍无明显进展。

陈赓一面向胡志明、武元甲建议:必须严令部队决不能有任动摇,要不惜一切代价,坚持打下去;一面调整部署,改为四面环攻,重点放在北面和南面。越方接受了建议,迅即命令部队继续发动攻击。这时战斗才逐步有了新的进展,终于突破法军核心阵地。战至18日8时,全歼东溪法军近300人,缴获许多武器弹药等。这是越军第一次全歼两个连守备的法军据点,越军士气大振。

全歼勒巴热兵团

攻克东溪后,越军在整个战役中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法军则转为被动。为摆脱被动地位,法军总指挥部决定调集部队接应高平驻军南撤,并集中在北越的其他机动力量5个营进犯太原。

为此,法军很快在七溪集结4个主力营,组成机动兵团,由勒巴热中校指挥,待机北犯,接应高平南撤之部队,并企图以进攻太原的法军攻占太原,威胁位于宣光、太原两省交界地区的越南党政军首脑机关,把东溪地区的越军主力吸引过去,为高平法军南撤创造有利条件。

9月30日夜,法军勒巴热兵团开始北犯,企图重占东溪,接应高平法军南撤。越军第209团立即给予迎头痛击,使法军在东溪以南部分高地转入防御。10月3日,高平法军萨克东兵团弃城南逃,企图在勒巴热兵团接应下返回七溪、谅山地区。10月4日,越军向谷社山区追赶法军。率二天就向法军发起进攻,但未有大的进展。萨克东兵团勒巴热兵团已相距不远。为阻止法军的会合,越军以第308师、第209团于10月6日对包围在谷社山区的勒巴热兵团发动了总攻。经过激烈的战斗,勒巴热兵团的4个营在10月7日上午被全歼,勒巴热中校本人也成了俘虏。

战役胜利

歼灭勒巴热兵团后,越军迅即转移兵力进攻已占领谷社山区477号高地的萨克东兵团。在越军各部队的围攻下,萨克东兵团很快被全歼,萨克东及其参谋处人员和高平省省长等被俘。此时由七溪前往救援的法军德拉波姆部只得慌忙撤回七溪。

10月10日,七溪的法军撤退;13日,那岑法军逃走。至此,驻守在长达百公里的边界线上的法军纷纷仓皇撤逃,从同登、谅山、亭立、安州等地,一直撤到沿海的先安附近,法军苦心经营的4号公路防线全部瓦解。

10月10日,进攻太原的法军在损失600多人后,也狼狈撤退;西北的老街、沙巴等地的法军也于11月上旬撤离,西北中越边界的许多地区均获得解放,达到了发动边界战役的预期目的。

更多文章

  • 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的过程有几个阶段?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的结果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1946~1954年,越南、老挝、柬埔寨人民反对法国恢复殖民统治、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解放战争。亦称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防御阶段(1946.12~1947.12)法军凭借兵力优势采取速战速决方针,首先侵占河内、海防等城市,控制红河三角洲;同时在岘港登陆,占领广治、顺化等中部城市,对越军实行南北分割。

  • 历史上发生了几次印度支那战争?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爆发的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印度支那战争,二战,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印度支那战争,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生在亚洲印度支那半岛越、老、柬三国以越南战场为主体的三次局部战争,即印支三国抗法战争(1946年至1954年7月)、抗美战争(1961年5月至1973年1月)和越南对柬埔寨的军事入侵(1979年1月7日到1989年9月27日),国际上将中国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视为

  • 泰拉蒙战役简介 泰拉蒙战役的历史背景与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泰拉蒙战役

    公元前二百二十五年在古罗马征服南部高卢地区之时曾经发动过一次战役,这次战役被称为泰拉蒙战役。关于泰拉蒙战役的简介历史上的记载并不是非常详尽。众所周知,古代文明时期总是充满战争和杀戮,此时的罗马也不例外。泰拉蒙战役画像下面是泰拉蒙战役的简介:据记载在公元前二百二十五年波伊和印苏布莱两个部落种族企图联盟

  • 泰拉蒙战役的结果:波伊人落荒而逃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泰拉蒙战役

    公元前二百二十五年在古罗马征服南部高卢地区之时曾经发动过一次战役,这次战役被称为泰拉蒙战役。关于泰拉蒙战役的简介历史上的记载并不是非常详尽。众所周知,古代文明时期总是充满战争和杀戮,此时的罗马也不例外。泰拉蒙战役画像下面是泰拉蒙战役的简介:据记载在公元前二百二十五年波伊和印苏布莱两个部落种族企图联盟

  • 马赫迪起义的领导者是谁?马赫迪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马赫迪,马赫迪起义

    马赫迪是19世纪苏丹的民族英雄,全名为穆罕默德·阿赫迈德·伊本·赛义德·阿布达拉(约1840~1885),栋古拉人,童年时起接受伊斯兰教教育,青年时以博学、虔诚著称,曾去科尔多凡省游历、传教,目睹英国殖民统治的残暴、腐朽以及人民的苦难、怨愤。马赫迪的父亲是一个造船工,家庭的生活既贫苦,又不安定,哪里

  • 马赫迪起义过程的详细介绍,马赫迪起义的结果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马赫迪起义

    苏丹民族英雄马赫迪领导的反抗英埃统治的斗争。1881年1月爆发,1898年4月因英国殖民军镇压而失败。起义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主义者,是非洲近代反帝斗争史上的重要篇章,马赫迪也被苏丹人民尊为"独立之父"。起义经过开端1881年6月,马赫迪在白尼罗河的阿巴岛上,向苏丹各地发布信函,宣称他就是众所期待的

  • 马赫迪起义什么时候爆发的?马赫迪起义的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马赫迪起义,苏丹

    苏丹民族英雄马赫迪领导的反抗英埃统治的斗争。1881年1月爆发,1898年4月因英国殖民军镇压而失败。起义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主义者,是非洲近代反帝斗争史上的重要篇章,马赫迪也被苏丹人民尊为"独立之父"。起义背景19世纪20年代初,苏丹沦为奥斯曼帝国名义上的藩属国--埃及的属地。19世纪70年代,来

  • 意大利战争背景是怎样的 意大利战争起因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意大利战争

    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中叶,一场扩日持久的意大利战争,成为欧洲历史上一段挥之不去的阴影。有关意大利战争背景,可追溯到十五世纪欧洲的局势和政治形态。意大利战争图片十五世纪初,正处于文艺复兴洗礼下的意大利是一个经济与文化都达到空前繁荣的富庶国家,然而,与之不相匹配的是,这个国家的政治体系却破败不堪。由于其

  • 成就拿破仑一生的远征:拿破仑远征意大利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拿破仑,法国,远征,意大利战争

    拿破仑·波拿巴:1769年出生在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城,他的家族是一个意大利贵族世家,科西嘉岛刚刚被卖给法兰西王国后,法王承认其父亲为法兰西王国贵族。在父亲卡洛·波拿巴的安排下,拿破仑10岁时就到法国布里埃纳军校接受教育。178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被选送到法国皇家陆军学院,专攻炮兵学。拿破仑一开始自

  • 法国二月革命中奥地利帝国首相——梅特涅,梅特涅的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法国二月革命,奥地利,梅特涅

    克莱门斯·文策尔·冯·梅特涅(Klemens Wenzel von Metternich,1773年5月15日-1859年6月11日),十九世纪著名奥地利外交家。生于德国科布伦茨,从1809年开始任奥地利帝国的外交大臣,1821年起兼任奥地利帝国首相。任内成为"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的核心人物,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