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里昂工人起义什么时候爆发的?里昂工人起义的经过和结果

里昂工人起义什么时候爆发的?里昂工人起义的经过和结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616 更新时间:2024/1/20 16:06:40

里昂工人起义 (Lyon,Worker's Uprisings in)

1831年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两次武装起义。推动了法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是法国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标志之一。

与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并称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

里昂是欧洲丝织业中心。

法国东南部大城市。历史上曾为西方丝织业中心,现为工业基地之一,化学纤维的主要产地;机械、电子、重型汽车、计算机等工业在法国也占有一定地位。同时著名的里昂足球俱乐部就位于该市。

起义经过

1831年

1831年初里昂工人掀起一场以要求提高工薪为主要内容的运动,工人多次举行集会游行。10月间,与包买商谈判达成最低工薪协议。但随之在七月朝商业大臣的支持下,包买商撕毁协议。1831年11月21日工人举行抗议示威,与军警发生冲突,转为自发的武装起义。起义者提出"做工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的口号。经过

3天战斗,工人一度占领里昂城。起义很快被七月王朝政府调来的军队所镇压。

1834年

1834年4月9日里昂再度爆发丝织工人起义。起义的直接原因是政府逮捕和审判罢工领袖,发布禁止工人结社集会的法令。这次起义具有更鲜明的政治性质,不仅提出经济要求,还提出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政体的口号。起义者在旗帜上写着:"我们为之斗争的事业是全人类的事业。"工人组织互助社和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组织人权社、进步社的成员组成总委员会领导这次斗争。起义群众同政府军在里昂郊区和市内进行

6天激战,终因力量悬殊被政府军镇压。起义在巴黎和法国许多地区引起强烈反响,推动了法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失败原因

里昂工人缺乏统一的行动纲领,缺乏组织和正确的革命理论指导,当时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家,只不过是圣西门的信徒和布朗基主义者,当时虽然也出现了工人的团体,但这些团体组织得很不健全,而且相互之间没有什么联系。当时虽然也有工人阶级的活动家,而这些活动家都很接近于手工业者,以为无产阶级只要组织生产合作社就能自我解放。这就使这次起义终归失败。

历史地位

被史学界认为是欧洲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大工人运动: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国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相关链接

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前存在的、无产阶级先驱者的不成熟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和实践。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终结于19世纪30~40年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成长时期剥削者与被剥削者间对立的反映,是在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代无产阶级先驱者的思想体系。它分三个阶段。

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只是一种学描述;提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如公有制、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等,但还是一个粗糙而简单的轮廓;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方案时以手工工场为原型。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莫尔、闵采尔为代表。

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认识进入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并用"法典"的形式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对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对私有制引起的经济上的不平等,进而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的论述,对过去所有的国家制度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并为富人服务的分析等,已经接近历史的实际;有了初步的阶级观点,绝对平均主义的、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是其突出特点;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时,以农村公社和手工工场为原型。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摩莱里、巴贝夫为代表。

19世纪早期,出现了空想社会主义著名代表人物,他们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他们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许多美妙的天才设想。他们企图建立"人人平等,个个幸福"的新社会。这些思想对发和提高工人觉悟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空想社会主义只是一种不成熟的理论,反映了正在成长中的无产阶级最初的、还不明确的愿望。他们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不懂得阶级斗争,不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所以他们的社会主义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

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即科学的政治学理论,是关于人们认识社会的具体科学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形式,在批判历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和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剩价值规律。马克思的这两个规律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它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一门政治科学,或者说是一门政治学;不是社会学。

标签: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更多文章

  • 解析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里昂工人起义

    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对工人的剥削,贫富差距的逐渐扩大,资本家的残酷无情,导致一些政治家哲学家不得不认真思考社会现状。空想社会主义一时间在法国掀起极大地狂潮。要是有人想要考察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时间,便可在这个世纪找到确切的答案。里昂工人起义遗址因为遭到不平等的待遇,渴求一个平等自由和谐

  • 福克兰群岛海战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是武器不如对手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福克兰群岛海战,德国,英国

    提起英国,大家都会想到其强悍的海上实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就曾和德国在南太平洋的福克兰群岛进行海战,并毫无悬念地获得胜利。有的朋友或许会说,此时的德国实力也不弱,为什么会轻易战败呢?说起来令人啼笑皆非。▲福克兰群岛福克兰群岛,也称马尔维纳斯群岛,一直是英国和阿根廷两国颇具争议的领土。它的位置

  • 福克兰群岛海战:德国舰队的失利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福克兰群岛海战,德国,英国

    1914年12月8日,德国东亚舰队在试图袭击福克兰群岛斯坦利港时,与港内英国皇家海军的多艘巡洋舰以及战列巡洋舰发生遭遇战。在战斗中德国东亚舰队只有两艘船只成功逃脱,其余舰船被皇家海军击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东亚舰队指挥官马克西米安·冯·斯佩发现东亚区域的协约国海军力量远超东亚舰队的实力。于是

  • 福克兰群岛的起源历史是怎样的?这些群岛归属于谁(福克兰群岛海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福克兰群岛海战,德国,英国

    发现和登陆根据现有文字记载,英国人约翰·戴维斯在1592年最早发现该岛,最早登陆者则为英国船长约翰·斯特朗。他于1690年发现两主岛之间的海峡,并以当时英国海军司库福克兰子爵的名字将其命名为“福克兰海峡”,后来英国便称该群岛为福克兰群岛。各国占领18世纪初,若干法国航海家陆续到过这里,并将其命名为“

  • 福克兰群岛海战的战争背景以及战争经过?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福克兰群岛海战,德国,英国

    福克兰群岛海战是1914年12月8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英两国分舰队在福克兰(马尔维纳斯)群岛(大西洋西南部的一个群岛)附近进行的一场海战。1914年11月11日,德国海军中将马克西米利安·冯·施佩(Maximilian von Spee) 率领德国海军东亚分舰队在智利沿海的科罗内尔海战中,成功

  • 赫尔戈兰湾海战战前英国制定了什么计划?又有着什么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赫尔戈兰湾海战,英国,德国

    远程封锁虽然能稳妥地收获胜利,其过程却与英国民众期待着第二个特拉法尔加对皇家海军的热切期望有相当大的落差。数百年来根深蒂固的海上优势意识煽旺了争强好胜的情绪,随着陆地上西线节节败退,人们更加急需一个胜利。然而大舰队在赫尔戈兰湾外徘徊等待了三个星期,德国人却一直闭门不出。罗杰·凯斯准将指挥的第8潜艇支

  • 赫尔戈兰湾海战对英德分别有着什么影响?历史的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赫尔戈兰湾海战,英国,德国

    赫尔戈兰湾之战是一战英德之间的首次大规模海上交锋,胜利无疑属于英国。战列巡洋舰的压倒优势在此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证明了高速主力舰在前卫战中的重大作用。德方三艘轻巡洋舰美因茨、科隆和阿里阿德涅、一艘雷击舰V187沉没,轻巡弗劳恩洛布、雷击舰V1、扫雷艇D8、T33重创,损失马斯少将以下1242人,

  • 赫尔戈兰湾海战的详细作战经过?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赫尔戈兰湾海战,英国,德国

    1914年8月28日0500时。天色渐亮,蒂里特带领哈里奇分舰队驶向赫尔戈兰岛西北方的预定集结点。林仙号率领第3驱逐舰支队在前。在后方2英里处,侦察巡洋舰无恐号上的威廉·布朗特上校正在指挥第1驱逐舰支队。与往日不同,当天的北海出奇地风平浪静,但在前方无风湿润的空气中,雾气却在渐渐凝聚,能见度很快降至

  • 赫尔戈兰湾海战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战前局势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赫尔戈兰湾海战,英国,德国

    18、19世纪处于巅峰时期的英国皇家海军惯于先下手为强,常常一开战便对敌对国港口展开近程封锁(close blockade),阻绝其航运,禁闭其舰队。然而烧煤、烧油的蒸汽军舰在续航力上远远不如风帆战舰,这就要求花钱建造更多的军舰进行轮换才能确保封锁线上始终保有足够数量的舰艇。而不断改良的水雷、鱼雷和

  • 宋代采石之战是在哪两个国家间打的?(采石矶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代,采石之战,金朝,,采石矶之战

    公元1161年(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正隆六年),南宋文臣虞允文率领军民于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阻遏金军渡江南进的江河防御战。 采石之战是南宋宋军抗金斗争的重要战役。此战由文臣虞允文指挥宋军打败金军,使金军未能如愿从采石矶渡江南侵。宋金战争的一次著名战役。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海陵王完颜亮征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