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提尔西特和约》什么时候签订的?《提尔西特和约》的影响

《提尔西特和约》什么时候签订的?《提尔西特和约》的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751 更新时间:2024/1/27 18:50:03

《提尔西特约》是拿破仑法国同参加第四次反法同盟的战败国俄国和普鲁士在1807年7月7日和日签订的和约。和约条件对普鲁士极为苛刻使普鲁士丧失很大一部分领土(其中包括易北河以西的全部属地)。俄国没有丧失什么土地,反而获得了普鲁士割让给它的别洛斯托克地区。但是,亚历山大一世必须承认法国在德国占领的地方和拿破仑在那里所修改的疆界

,以及拿破仑对伊奥尼亚群岛的统治权,同意成立华沙大公国(这是法国在俄国边界上的一个进攻基地),并参加对英国的封锁(即所谓大陆封锁)。

《提尔西特和约》

俄法两国于1807年签订的和约。法国在同第四次反法同盟的战争中,于1806年和1807年先后击败普鲁士和俄国。1807年6月,俄皇亚历山大一世和法皇拿破仑一世在提尔西特附近涅曼河的一只船上会晤。7月初,双方代表签订了《法俄和约》。法国在同第四次反法同盟的战争中,于1806年和1807年先后击败普鲁士和俄国(见拿破仑战争)。1807年6月25日,俄皇亚历山大一世和法皇拿破仑一世在提尔西特(又译蒂尔西特,即今苏联加里宁格勒州苏维埃茨克市)附近涅曼河的一只船上会晤。7月7日,双方代表签订了《法俄和约》。7月9日,普法两国代表也签订了《法普和约》

。根据《法俄和约》,原属普鲁士的易北河以西大部分地区被划入新成立的威斯特伐利亚国的版图,由拿破仑一世的弟弟热罗姆·波拿巴任国王;在普鲁士第二次、第三次瓜分波兰时所攫得的地区(见波兰的三次瓜分),成立华沙公国,由萨克森国王兼任君主;格但斯克成为自由市;比亚韦斯托克地区划归俄国。俄国承认拿破仑一世的兄长约瑟夫·波拿巴为那不勒斯国王,路易·波拿巴为荷兰国王,允诺将卡塔罗海湾转让给法国,承认法国对伊奥尼亚群岛的主权。

《法俄同盟条约》内容

同时签订的《法俄同盟条约》规定:在英国拒绝俄国提出的媾和条件时,俄国将同英国断绝外交关系并参加对英国的大陆封锁;在土耳其拒绝调停或在3个月内俄土谈判不能取得满意结果时,法国和俄国将对土耳其采取一致行动。提尔西特和约标志着第四次反法同盟的失败。对普鲁士来说是奇耻大辱,对法国和

《提尔西特和约》影响

历史背景

1806、1807年普鲁士军队 和普俄联军的失败及《提尔西特和约》的签订使普鲁士这个曾经拥有30万平方公里土地

,逾1000万人口和25万军队的强邦,连同它那自称为欧洲最强的军队,以及曾被资产阶级视为进步和理性之所在的开明专制主义精神一道,陷于全面崩溃的境地[2](第241页)

。拿破仑军事上的胜利代表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是统一的资产阶级国家的胜利。以普

奥为代表的德意志的失败反映了以农奴制为基础的分裂的诸侯专制统治的没落。拿破仑战争沉重打击了德意志的封建专制制度,破坏了德意志强固的封建分裂格局,客观上有助于德意志的统一和社会内部新因素的兴起和成长。1803年,德意志内部邦国在拿破仑战争的打击下召开了一个全帝国代表会议,取消了112个邦国,使邦国数减少到30几个,德意志在统一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更为重要的是,战争中产生了德意志的政治民族主义

,人们意识到:落后是由国家的分裂造成的,于是,新的社会力量出现了,它以西方的

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为旗帜,要求国家统一和政治自由。在它看来,自由和统一是不可分割的。普鲁士虽然元气大伤,但它是全德惟一独立的国家,是德意志希望之所在,只

有复兴普鲁士才能统一德意志、复兴德意志。因此,全德精英分子聚集于普鲁士,共话改革。同时,军事上的惨败使普王无力实行专制统治,也意识到了对封建农奴制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影响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德意志自由主义贵族和民族主义者得以推行改革,拯救德意志,出现了1807年开始的施泰因--哈登贝格改革。改革虽只在普鲁士残存的一

半国土上推行,却具有全德意义:它既为德国历史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即开始走上了 现代化,又为德意志提供了统一的力量。与此同时,拿破仑在莱茵兰地区推行的资本主

义改造使莱茵兰地区成为德意志境内最先转资本主义发展的地区,促成了一个德意志

现代工商业资产阶级,为普鲁士改革者提供了可借鉴和效法的榜样。1815年后莱茵兰最发达地区归属普鲁士成为此后德意志现代化的火车头,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了"莱茵明",它不仅发展成为全德的重工业基地,而且成为德意志自由和统一运动的中心

统一是德意志民族发展的客观要求,现代化是当时的时代精神,拿破仑战争最终把这两件关系德意志民族生存的大事提上了日程,并促成了两者的结合。

《提尔西特和约》结果

英法战争

1803年,英法之间再度发生战争。为战胜法国,英国不断寻求盟国以组织新的反法同盟。1804年5月,拿破仑称帝。次年,奥地利与英国签订盟约,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也随即加入反法同盟。新生的拿破仑帝国面临当时欧洲最强国家的联合夹击。

此时,拿破仑也为入侵英国积极准备。他在海峡沿岸集中大量兵力,还有几千条帆船和驳船,让部队进行登船和登陆两栖作战训练。同时,拿破仑率军不断打击英国在欧洲大陆的盟国。他率领部队从乌尔姆向东推进,在摩拉维亚突然袭击俄奥联军,取得了奥斯特利茨大捷。这次大捷之后,俄国残部队退入波兰,奥地利与法国缔结了和约,拿破仑从奥地利取得威尼斯地区,把威尼斯并入了受他控制的意大利王国。

建立同盟

1807年,拿破仑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在俄国与普鲁士边境涅曼河的一个木筏上进行私人会晤。在会谈中,拿破仑想方设法打动亚历山大,抨击英国是欧洲一切纠纷的制造者,并以他拉丁人奔放的想象力事亚历山大神魂颠倒。这次会谈的结果便是双方签订了"提尔西特和约":法兰西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结成了反对英国的同盟,这一同盟在表面上维持了五年。但亚历山大很快发现:他在这个同盟中赢得的不是和平,而仅仅是时间。

更多文章

  • 弗里德兰战役打了多久?弗里德兰战役的结果及影响(提尔西特和约)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弗里德兰战役,法国,俄国,拿破仑,提尔西特和约

    弗里德兰战役爆发于1807年6月,它是拿破仑战争中法军与第四次反法同盟军队在弗里德兰(今日加里宁格勒的普拉夫金斯克附近)进行的决战。交战双方为由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带领的法军以及由俄罗斯帝国的本尼格森伯爵所带领的俄军。最终法军获得决定性胜利,而俄军战败后则沿着维纳河与尼曼河混乱地溃逃。第四次反法同盟

  • 法俄代表签署《提尔西特和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提尔西特和约

    在210年前的今天,1807年7月7日 (农历六月初三),法俄代表签署《提尔西特和约》。网络配图1807年7月7日(距今210年),法俄代表签署《提尔西特和约》。根据《法俄和约》,原属普鲁士的易北河以西大部分地区被划入新成立的威斯特伐利亚王国的版图,由拿破仑一世的弟弟热罗姆·波拿巴任国王;在普鲁

  • 卡迪西亚战役:波斯帝国的丧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卡迪西亚战役,阿拉伯帝国

    有关中古伊朗的历史的资料相对西方不是很多,尤其是介绍帕提亚和萨珊王朝的资料,这与古代伊朗人不注重自身历史的记述有很大关系。不过穆斯林史学家却记载了萨珊王朝败亡时的一些历史重大事件,其中卡迪西亚一战在其中占重要地位。此战之后,波斯精锐部队基本损失殆尽,然末代国王叶兹德格德三世仍然拼凑了一部分乌合

  • 卡迪西亚战役对历史有着怎样的影响?主要是哪几个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卡迪西亚战役,阿拉伯帝国

    以少胜多卡迪西亚战役已载入中世纪军事史册,为善于用兵、以少胜多的突出战例之一,被伊斯兰史书誉为奇迹。卡迪西亚一战,波斯军队伤亡惨重,约2万人战死,伤者不计其数。这支军队是波斯国王为击溃穆斯林而在全国范围内征召的精锐部队,这些精英分子的惨重伤亡意味着伊嗣俟短期内无法再筹集到数量多而又富有战斗经验的士兵

  • 卡迪西亚战役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的?最后谁赢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卡迪西亚战役,阿拉伯帝国

    战役开始633年秋,伊斯兰教第一任哈里发艾卜·伯克尔在派遣穆斯林军向拜占庭帝国属地叙利亚进军、西线派遣阿慕尔攻克埃及的同时,曾派“安拉之剑”哈立德·本·瓦利德率领一支分遣队出征波斯萨珊王朝统治下的伊拉克。公元634年夏,由于叙利亚战场吃紧,阿拉伯名将哈立德·瓦里德奉哈里发之命撤离美索不达米亚战场,率

  • 卡迪西亚战役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起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卡迪西亚战役,阿拉伯帝国

    公元619年,萨珊王朝的国王——“帕维兹”库思老二世占领了埃及,将波斯领土扩张到前所未见的地步。此时他大概不会想到,他的对手希拉克略皇帝能够重新翻盘,自己最后也不得善终。他更不会想到, 就在自己志得意满之时,阿拉伯半岛上有一个叫穆罕默德的家伙创造了一个新的宗教。由这个宗教在十几年后刮起的绿色狂飙将会

  • 中国三大鬼节是哪三个?三大鬼节的由来及禁忌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现代,中国,传统习俗,中国三大鬼节

    中国三大鬼节(zhōng guó sān dà guǐ jié)指的是清明、中元、寒衣。农历七月,中国习俗上称它为鬼月,谓此月鬼门关大门常开不闭,众鬼可以出游人间。清明节清明要上坟,同时有踏青的习俗。以前清明也叫寒食节,曾长达百日,曹操改为一天,唐改为清明前三天,所有火都得灭,出寒食后,从宫中传出新

  • 中国三大鬼节之一寒衣节的由来 寒衣节是什么节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现代,中国传统习俗,中国三大鬼节,寒衣节

    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奠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们也在农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农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

  • 2018年中元节是在哪一天?中元节为什么被称为鬼节?(中国三大鬼节)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现代,中国,习俗,中国三大鬼节

    鬼节,听起来就很刺激很神秘的节日。鬼节也叫中元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鬼节时间在农历的七月十五,传说这一天是鬼门大开的时候无数的鬼魂会在这时候返回阳间,享受子孙的供奉,因此这一天尤其是晚上不要乱跑,免得“见鬼了”。那么你知道鬼节还有什么禁忌吗?这里告诉你。2018鬼节是几月几日 今年鬼节是几

  • 七月十五鬼节来历之谜:七月鬼开门,百鬼桥上过(中国三大鬼节)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朱元璋,刘伯温,中国三大鬼节

    七月十五为鬼节(又名中元节),是鬼月中阴气最重的一天。传说这一天的子夜时分,停留于荒郊野外会看到百鬼夜行的奇观。百鬼从奈何桥上过来,冥司点起大红灯笼引领他们,朝着阔别已久的阳界浩浩荡荡而来。所以这一夜,不宜外出。每逢这个时候,家里长辈总有百般习俗与禁忌,不过你知道,鬼月的由来吗?「七月为鬼月」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