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俄内战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苏俄内战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76 更新时间:2024/2/11 21:26:12

苏维埃政权建立

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结束了俄国临时政府与工兵代表苏维埃并立、一个国家两个政府的奇怪局面,苏维埃政权正式在俄国建立了起来。然而,迎接苏维埃政府的并不是革命成功的喜

布列斯特约悦,铺天盖地而来的各种敌人,叛乱此起彼伏,内战在全国范围爆发了,这个新生的国家几乎从诞生伊始就面临着夭亡的威胁。内战爆发时的形势对于苏维埃政府和红军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各种各样的叛乱白军和外国干涉军相互勾结、遍及全国,反对苏维埃的叛乱和干涉不仅数量多、范围广,占据了全俄大部分领土,并且从各个方包围了苏维埃政权控制的核心地区。大部分的军官和尚有组织和战斗力的部队都投向了新政权的对立面,而由于缺少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军官指挥和组织的红军部队组织涣散、纪律败坏、战斗力低下,无力镇压由军官、军校士官生、哥萨克军人这样的职业军人为骨干组成的白军。外国列强武装干涉英、法、日、美等协约国为扼杀协约国武装干涉苏维埃政权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乘机进行武装干涉,扶植俄国反革命势力发动武装叛乱。

3月6日起,英、法、美干涉军先后在摩尔曼斯克登陆。4月5日起,日、英、美干涉军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登陆。此外,协约国军队还侵入俄属中亚和南高加索。4~5月,德国和处于瓦解前夕的奥斯曼帝国违背《布列斯特和约》,侵占克里木和南高加索。白卫军的兴起白军对红军的反抗开始于布尔什维克起义随后的时日,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恐惧,使所有反对布尔什维克的人组成了一个松散的联盟。在俄国,阶级矛盾已经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旧贵族都是工人阶级的死敌。所有的商人、投机分子、投资者、地主、军官、政客、教师、学生(那时能上得起学的都是富人家庭)、职业人士、店主、职员和掮客(中间人、投机者)们都反对布尔什维克。——《震撼世界的十天》反布尔什维克力量组成松散的联盟公开反对苏维埃政权,他们的武装力量由强制征兵、恐惧和外国影响所支撑,并主要由尤登尼奇、高尔察克和邓尼金领导,人称白军,并且在战争中的大部分时候控制着前沙皇俄国的重要部分。

白色政权的建立1918年,各反对布尔什维克的党派在乌法设立了临时政府,这个政府后来迁到了鄂木斯克,1918年11月,由于对该政府感到极度不满,临时政府军事部长高尔察克在军队的支持下宣布自认俄罗斯最高执政官,并得到了邓尼金、尤登尼奇的支持,在他的号召下,白俄武装力量迅速扩充到15万人,并向布尔什维克控制的中部地区发起大规模进攻。

战局的转折

苏俄内战地图5月底,由5万名奥匈帝国战俘编成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在经西伯利亚遣返途中发动叛乱,先后侵占伏尔加河中游、乌拉尔、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顿河地区克拉斯诺夫的哥萨克白卫军、北高加索A.I.邓尼金的‘志愿军‘相继叛乱,成立反革命政府,并着手扩充叛乱武装。年中,由于苏维埃实行粮食垄断,社会革命党乘机在各地支持叛乱,成立反苏维埃政权。至同年,苏维埃共和国丧失3/4领土,陷入四面受敌的险境。

标签: 苏俄内战俄国

更多文章

  • 影响力最大的王室家族:哈布斯堡王朝走向衰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哈布斯堡王朝,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帝国,奥地利大公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

    15~17世纪欧洲最为显著的事件之一,是哈布斯堡王朝的衰落和英国、法国、荷兰等新兴民族国家的崛起。如果说16、17世纪的欧洲是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德意志、西班牙的天下,那么,18、19世纪在欧洲舞台上独领风骚的却是英、法等新兴民族国家。一方衰亡,一方兴起,显示出大国间力量转移的清晰轨迹。哈布斯堡王朝

  • 欧洲历史上统治领域最广的王室:哈布斯堡王朝的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哈布斯堡王朝,欧洲

    哈布斯堡王朝(House of Habsburg),欧洲历史上统治领域最广的王室,曾统治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帝国、奥地利大公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 哈布斯堡家族亦称奥地利家族。其家族成员曾出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273年~1291年,1438年~1806年),奥地利公爵(1282年~1453年)

  • 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最后一位国王——卡洛斯二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卡洛斯二世,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

    卡洛斯二世 Carlos II(1661年11月6日-1700年11月1日)绰号"中魔者"(El Hechizado)。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最后一位国王(1665年-1700年在位)。他也是西西里国王(称卡洛二世)和那不勒斯国王(称卡洛五世),勃艮第伯爵(1665年-1678年)、夏洛莱伯爵(166

  • 哈布斯堡王朝与奥匈帝国的末代皇帝——卡尔一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卡尔一世,奥匈帝国,哈布斯堡王朝

    卡尔一世(Karl I,1887年8月17日-1922年4月1日),全名卡尔·弗朗茨·约瑟夫·路德维希·胡伯特·格奥尔格·玛利亚·冯·哈布斯堡-洛林(Karl Franz Josef Ludwig Hubert Georg Maria von Habsburg-Lothringen)是哈布斯堡王朝与

  • 布达佩斯战役的详细经过是什么?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布达佩斯战役,德国

    1944年10月29日—1945年2月13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联红军乌克兰第2方面军以及乌克兰第3方面军一部实施的进攻战役,与东喀尔巴阡战役、贝尔格莱德战役一起是苏联红军1944年对德军十次打击的第九次打击。布达佩斯战役是苏联红军在苏德战场全线胜利进攻情况下进行的。乌克兰第2方面军(

  • 布达佩斯战役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布达佩斯战役,德国

    布达佩斯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红军为攻占纳粹德国的仆从国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并迫使匈牙利退出战争,于1944年10月29日至1945年2月13日实施的进攻战役。此次行动属于苏联在1944年对德军的十次打击中的第九次打击。苏联红军包围了当时由纳粹德国军队以及匈牙利法西斯分子防守的布达佩斯,守军在

  • 波尔塔瓦会战消耗了多少兵力?波尔塔瓦会战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波尔塔瓦会战,俄国,彼得大帝

    波尔塔瓦会战是俄国沙皇彼得大帝的军队与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的军队于1709年6月28日(一说7月8日)所发生的一场战争,是大北方战争中最著名的战役。俄军的决定性胜利终止了瑞典成为欧洲列强的时代。当彼得大帝指挥45,000名士兵进攻,战斗开始时,查理十二世麾下大约有20,000名士兵。令瑞典军更不利的是

  • 波尔塔瓦会战什么时候发生的?波尔塔瓦会战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波尔塔瓦会战,俄国

    波尔塔瓦会战 是大北方战争的一部分,发生于1709年6月27日,战争地点在乌克兰东部波尔塔瓦。参战方指挥官分别为瑞典陆军元帅乌尔丽卡·埃利诺拉和俄国沙皇彼得大帝。早在1700年对丹麦和俄国的胜利并促使他们退出了战争,但查理十二世却并未能将战争结束,并且将要于八年后面对剩余的对手,萨克森-波兰联盟。在

  • 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彼得大帝一生最大的对手(波尔塔瓦会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瑞典,北欧,查理十二世,,波尔塔瓦会战

    查理十二世是个17世纪的“80后”(1682年出生),不过比俺们这帮“80后”更有才更有胆更能闹腾。这位“80后”国王和他的先辈“北方雄狮”古斯塔夫二世一样,都是瑞典历史上的沙场猛男和军界巨星,也都是10来岁登基为王,30来岁壮烈疆场。古斯塔夫和华伦斯坦这对乱世双雄的“龙争虎斗”精彩绝伦,而查理十二

  • 解密:彼得大帝为何被认为俄罗斯崛起的奠基人?(波尔塔瓦会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彼得一世,沙俄,改革,,波尔塔瓦会战

    彼得大帝(1672年5月30日-1725年2月8日),是后世对沙皇彼得一世的尊称。彼得一世全名为彼得一世·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Пётр Алексенов),是俄罗斯帝国罗曼诺夫王朝的沙皇(1682年—1725年),及俄国皇帝(1721年—1725年),是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罗曼诺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