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日本向明朝进贡引起的“争贡之役”

日本向明朝进贡引起的“争贡之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588 更新时间:2024/4/10 7:06:25

明朝初年就开始实行海禁,但是很多周边小国眼巴巴的看着大明朝的丰富物产,口水都流了几丈,怎么能甘心被拒之门外呢?于是在明朝内部外部的多种声音的呼唤下,终于诞生了一种新的交易形式“朝贡”。说白了就是周边藩属国天朝上国大明进贡物品,而大明则以"国赐"形式回酬外商所需中国物品。

从明朝开始统治者们就只重视形式上的被尊重而不考虑实际了,所谓的“朝贡”听起来好听,不过实际上明朝赏赐给各国家的物品是他们进贡的“土特产”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之多,还不都是拿老百姓的血汗钱在给自己脸上贴金么?不过毕竟还能贴金,比晚晴直接被打脸还是好很多的。而在这些进贡者中,就有日本的一个位置,他们被允许10年一贡,贡舶必须持有明廷事先所颁"勘合"(执照签证)。

这种朝贡曾经在明朝中期由于日本内乱一度中断,后来在新任将军义教的主持下,日本又派遣明僧龙室道渊为正使,携带国书赴明,向宣宗献方物和国书,在北京签订《宣德贸易条约》,此后明日贸易正进行,日本派出贸易团11次,时间持续百年以上。而就在其中第九次日本遣使来朝贡的时候,发生了一次战乱,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宁波争贡”事件。

日本大永三年,日本国内势力之一大内氏,掌握了明朝颁布的勘合,于是组成第九次对明贸易团,由宗设谦道率领三船三百人,于嘉靖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到宁波。日本国另一势力细川氏得知大内氏组织对明贸易团时,也即派出一只船队,由鸳冈瑞佐和素卿率领,日夜兼程赶赴大明。

大内氏船队先出发,比细川氏船队提前抵达宁波港,但是由于各种通关手续繁杂,所以一时还没有检验勘合,等到细川氏船队到了之后,领头人宋素卿是中国人,了解国内行情,于是就贿赂当时主管的太监赖恩,竟然比大内氏提前上岸并开始验货。随后明朝的市舶司在嘉宾堂欢宴二个贸易团,在安排席位时,又将细川氏的鸳冈瑞佐置于首席,大内氏的宗设谦道居次。这样一来在国内就互相敌对的两派,因席位问题激起派性斗争,在宁波爆发了武斗。

大内氏抢出按规定收缴保存的武器,攻入嘉宾堂,细川派的弯冈瑞佐因无武器,立被斗杀,宋素卿逃出。但争斗还远未结束,大内氏追寻宋素卿至余姚江岸,又迫近绍兴城下,在折回宁波时,沿途杀害明朝官吏多人。到了宁波后,他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大掠市区,夺船逃向大洋,明朝派出追赶的官军指挥不幸阵亡,未能取得战果。

大内氏宗设谦道一伙在逃回本国途中,一船因遇风漂至朝鲜海面,朝鲜守卫军诛杀三十,生擒二十,缚献明朝。明朝把罪犯都送到宁波一同审理,最终处死了宋素卿,关闭了贸易港口,虽然后来一度又开放了口岸,不过由于倭寇横行,不久再次关闭,这次事件也就成为了后倭寇的时代的导火索。

所谓的"争贡",实际是大明王朝不能有效把控自己国门的失败案例,导致日本倭寇轻视大明,掳掠沿海人民,看来脸上的金子也不那么好贴的。

标签: 争贡之役

更多文章

  • 争贡之役的冲突是怎么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争贡之役

    大永三年(公元1523年)大内氏自己以正德勘合组成第九次对明贸易团,由宗设谦道率领三船三百余人,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四月二十七日到宁波。细川氏得知大内氏组织对明贸易团时,也文即派出一只,由鸳冈瑞佐和宋素卿率领,—行百余各兼程赴明。宋家卿等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四月底至宁波,迟于大内氏船

  • 揭秘:争贡之役让倭寇认清明朝的实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争贡之役

    明朝嘉靖帝在位时期,日本尚且处于战乱时代,而日本诸侯里面,势力最强的,莫过于细川氏和大内氏——此时日本还是要向大明进贡的,而细川氏和大内氏几乎一前一后,都派去了向大明进贡的使团。这两个使团到了大明,让大明地方官感到了乌龙——而这两支使团

  • 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为什么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帝国的缔造者?(埃赫那吞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图特摩斯三世,古埃及,埃赫那吞改革

    在大西洋的两岸,伦敦和纽约,至今仍矗立着两座著名的记功碑,它们就是为了纪念世界上第一个帝国的缔造者——图特摩斯三世(Thutmose Ⅲ)的希里波里斯方尖塔(Heliopolis Obelisk) 。在一些历史学家看来,图特摩斯三世是“第一个曾经建立了一个具有任何真正意义的帝国的人,也是第一位世界英

  • 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在他统治时古埃及达到全盛(埃赫那吞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阿蒙霍特普三世,古埃及,埃赫那吞改革

    阿蒙霍特普三世(Amenhotep III),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在位38 年(大约是公元前1391年-前1353年)。法老图特摩斯四世之子。阿蒙霍特普三世在约6至12岁间登基,第十八王朝在他统治时达到全盛。任内大力发展对外关系,与巴比伦、米坦尼(在今叙利亚北部)及塞浦路斯等国国王修好,并修建包括

  • 发动埃赫那吞改革的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 阿蒙霍特普四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埃赫那吞改革, 阿蒙霍特普四世

    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公元前1379年-公元前1362年在位)。全名尼费尔萨普鲁拉·阿蒙霍泰普(阿蒙若非斯)。阿蒙霍特普三世之子,最初三年是与父亲共治。伟大的宗教改革家。在位时进行宗教改革,立阿顿(或译阿吞)为新主神。像古埃及的所有法老一样,阿蒙霍特普四世拥有多个名字。实际上,新王国的法老们使用5个

  • 阿苏夫会战双方都是什么兵种?采用了怎样的战斗策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阿苏夫会战,狮心王,萨拉丁

    191年理查一世夺取阿克(Acre)后,和萨拉丁的军队多次交手,后者意图阻止理查重新夺回耶路撒冷。理查意识到,想要攻占耶路撒冷,他必须先占领雅法(Jaffa)港口以从海路获得必要的补给,于是当年8月理查从阿克出发沿海岸线向南进发。理查的这一行军计划经过了他的详细考虑:攻占阿克时十字军俘虏了一支埃及舰

  • 阿苏夫会战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阿苏夫会战,狮心王,萨拉丁

    1191年9月7日黎明时分,当理查的部队离开营地时,在各个方向都能看见敌人的侦察兵,暗示着萨拉丁的大部队隐蔽在树林里。理查下令让前军和后军保持警惕,以防备可能到来的危险。理查的军队有着丰富的在东方作战的经验,可以说是最纪律最严明的军队。军队的组成也相当奇特,甚至包括了土耳克伯佣兵,这些佣兵骑兵类似于

  • 阿苏夫会战:狮心王理查与萨拉丁的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阿苏夫会战,狮心王,萨拉丁

    阿尔苏夫战役发生在1191年9月7日,是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期间唯一大规模的一次野战,以十字军胜利告终。狮心王理查与萨拉丁分别代表十字军与穆斯林,进行的这次合战一向被人津津乐道,尽管后世的报道出了偏差,将其构建了理查与萨拉丁单挑的神话。然而,我们仍然能从双方战前的准备与计划,看出两位统帅孰优孰劣。现代史

  • 塞班岛战役的过程如何 塞班岛战役的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塞班岛,日本,美国,马里亚纳,塞班岛战役

    战争经过塞班岛是马里亚纳群岛的主要岛屿,面积185平方公里。守岛日军为第三十一军(司令小畑英良中将)所辖陆军第43师团、第47独立混成旅团等,以及海军中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司令南云忠一海军中将)所属第55海军警备队、横须贺第1特别陆战队等共4.3万余人,有55艘舰艇和630架飞机。美军登陆部队为第2陆

  • 二战中最为惨烈的塞班岛战役,自杀人数是伤亡的两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塞班岛战役,日本,美国

    塞班岛战役美军登陆在塞班岛战役中美军投入的主要兵力为:海军陆战队第2、第4师及美军第27步兵师,总兵力71000人。日方守岛部队则为陆军第43师团,兵力32000人。战后,美方伤亡13790人,其中死亡或失踪3426人,10364人受伤;日方伤亡29000人,其中阵亡24000人,自杀5000人,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