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汶祥刺马案案情简单为何竟引发慈禧关注

张汶祥刺马案案情简单为何竟引发慈禧关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573 更新时间:2024/1/23 19:47:09

张汶祥刺马案简介

张汶祥刺马案是清朝末年发生的一起刺杀朝廷重臣的刑事案件,在这次刺杀行动中张汶祥成功的杀死了清朝的封疆大吏两江总督马新贻,这次案件发生之后慈禧太后亲自过问,并频频派出朝廷大员前去审理,一个事实清楚的案件却一直审理了一年多才结案。通过张汶祥刺马案简介可以了解一下这个案件。

张汶祥刺马案剧照

马新贻是清政府的封疆大吏,被清朝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任命为两江总督,1870年七月二十六日上午,两江总督马新贻在校场阅完兵之后,在返回督署的路上,被刺客张汶祥杀死。张汶祥杀死马新贻之后并不逃走,对着那些怕死的卫士高喊:“刺客是我张汶祥!”任凭那些卫士抓住,押回了衙门。

案件发生之后清朝朝廷非常的惊恐,因为这一案件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封疆大吏的一些内部丑闻的暴露,为了能够很好的掩盖真相,粉饰门面,继续维持摇摇欲坠的清政府的统治,慈禧太后在这一案件发生之后第一时间出面过问这一案件,并且将另一位封疆大吏曾国藩从天津调去审理这一案件,并且召见了曾国藩,面授机宜,慈禧说:“马新贻办事很好。”这就为张汶祥刺马案定下了调子,即使是这样慈禧太后还是不放心,又连连派出朝廷大员参与这一案件的审理。

本来是一个事实非常清楚的案件,但是却审理了半年之久还没有审理清楚,调查明白,这使得关于这一案件的谣言四起,众说纷纭,真相却是雾里看花,实在是看不明白。最终张汶祥被定了一个“漏网发逆”和“复通海盗”的罪名,在1871年十月,被剖腹挖心,祭奠被其刺杀的马新贻的灵魂。

张汶祥刺马案原因

张汶祥刺马案是发生在清朝末年的一次刺杀朝廷封疆大吏的刑事案件,这一刑事案件可以说震惊了整个清廷,当时的最高权力拥有者慈禧太后曾经亲自过问这个案件,因为张汶祥刺杀的这位封疆大吏名字叫做马新贻,因此这一刑事案件被称为“刺马案”。张汶祥刺马案原因扑朔迷离,众说纷纭,让人雾里看花,看不明白。

张汶祥刺马案剧照

张汶祥刺马案原因官方的说法是张汶祥是太平天国运动漏网的余孽,并且复通海盗,对于“剿匪”有功的马新贻充满了仇恨,于是出于报复心理杀死了马新贻。

张汶祥刺马案原因虽然在清政府的刻意掩盖之下变得面目全非,但是大量的野史、笔记、小说、戏曲,却将马新贻被刺原委,一一公诸于众。两江总督马新贻之所以官运亨通,靠的完全是是假报军功,同时又巴结权贵才得来的。他在“剿匪”中被“土匪”俘虏,与“匪首”成了拜把兄弟,为了能够让这位把兄弟升官发财,让自己有一个靠山,马新贻的“土匪”把兄弟们帮着马新贻导演了一幕马新贻在“剿匪”战斗中收复失地的闹剧,欺瞒了朝廷,最终爬上两江总督这个封疆大吏的宝座。飞黄腾达以后,马新贻做“匪”的把兄弟原以为可以攀附于他,千里迢迢来前来投靠。而马新贻却霸占了拜把兄弟的妻室,又诱杀了自己的把兄弟。张汶祥就是投靠马新贻的把兄弟之一,但是因为偶然的原因逃脱了马新贻的魔掌,于是发誓一定要报复马新贻,于是出现了张汶祥刺马案。

而另一个关于张汶祥刺马案原因的说法是,这个案子背后所隐藏着更大的政治军事秘密,据史料记载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洪秀全聚敛无数钱财,这笔财富最终被曾国藩收缴,但曾国藩上缴清政府的数额却很少,而很多人都在传说曾国藩有野心,鉴于此慈僖太后把曾国藩调离了江宁,之后召见了马新贻,并且将其升为两江总督,马新贻在慈禧的密旨授权下对湘军的财政进行了调查。就在马新贻马上就能够将一切弄清楚的时候,“刺马”案就突然发生了。

张汶祥刺马案疑点

张汶祥刺马案发生在清朝同治年间,当时正是慈禧太后掌握最高权利的时候,张汶祥刺马案被称为清末的四大奇案之首,之所以成为四大奇案之首是因为张汶祥刺马案疑点重重,案件发生之后作为清朝的最高统治者慈禧的态度是一个疑点,案件审理的时间之长是一个疑点,朝廷官员对这一案件的结案报告漏洞百出更是一个疑点。

慈禧太后

张汶祥刺马案疑点之一:首先说张汶祥刺马案发生之后慈禧的态度是怎么值得怀疑的。慈禧太后在这一案件发生之后第一时间就予以了充分的关注,并且派出了自己最得力的干将,同时是朝廷封疆大吏的曾国藩前去审理这个案件,曾国藩是什么人?是清政府的擎天之柱,是清政府的第一号的权臣。就是这样慈禧仍然不放心,频频派出钦差大臣前去帮忙审理。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慈禧对张文祥刺马案的关注实在是太过。

张汶祥刺马案疑点之二:这是一个事实比较清楚的案件,张汶祥在刺杀马新贻后并没有逃跑,当场就被抓住了,抓住之后张汶祥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丝毫的避讳,唯一需要弄清楚的就是张汶祥刺杀马新贻的动机,为了这一动机,清政府的很多高智慧高情商的官员一直审理了半年多才最终定案,给张汶祥定了一个“漏网发逆”和“复通海盗”的罪名,将张汶祥剖心挖肺祭奠马新贻。

张汶祥刺马案疑点之三:朝廷官员在审理张汶祥刺马案的过程中几次出了结案报告,这些结案报告一般人一眼看去就能发现漏洞百出,为什么那些智商情商都很高的清政府官员却可以将这个报告拿出手,并且上报慈禧呢?到底这一案件背后有什么秘密?

总而言之,张汶祥刺马案疑点重重,因为这些疑点的存在,张汶祥刺马案被列为清末四大奇案之首。

张汶祥刺马案结果

张汶祥刺马案是清末四大奇案之首,这一案件在当时的关注度非常的高,不仅仅老百姓非常的关注这一案件,清朝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对这一案件的关注也超出了正常的范围,这一案件在慈禧的关注之下,派出了清朝最得力的官员曾国藩前去审理,即使是这样张汶祥刺马案结果也迟迟不能得出,拖延时间长达一年多,堪称罕见。

慈禧照片

张汶祥刺马案结果到底是怎样的呢?经过众多的情商智商堪称一流的清朝大员的轮班上阵审理,最终得出了结论,张汶祥属于“漏网发逆”,并且“复通海盗”,于是张汶祥在1871年的十月被剖心挖肺而死,张汶祥的心肺都用来祭奠被其刺杀的马新贻。这个结果张汶祥从刺杀马新贻开始就已经预知了,张汶祥刺杀马新贻之后没有选择逃跑,而是以一种一人做事一人当的好汉精神束手就擒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可以预知了。但是这一结果从案发到结案竟然拖延长达一年多的时间,实在是一件奇事。

根据清朝的史书记载结合民间传说,张汶祥刺马案的结果远远不至于以剖心挖肺的酷刑杀死一个张汶祥那么简单。可以肯定的是湘军是这次刺杀的幕后黑手。据说慈禧太后从这一案件发生之后开始裁撤湘军,这使得依靠着湘军的兵力和财力建立和维持的东南海防日益废弛。由于东南海防的严重倒退和湘军裁员导致东南地区国防力量的薄弱,清政府无法抵挡列强的侵略,于是频频与各国列强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国逐渐的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也可以说是张汶祥刺马案导致的另一个结果吧。

标签: 张汶祥张汶祥刺马案

更多文章

  • 日本向明朝进贡引起的“争贡之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争贡之役

    明朝初年就开始实行海禁,但是很多周边小国眼巴巴的看着大明王朝的丰富物产,口水都流了几丈,怎么能甘心被拒之门外呢?于是在明朝内部和外部的多种声音的呼唤下,终于诞生了一种新的交易形式“朝贡”。说白了就是周边藩属国向天朝上国大明进贡物品,而大明则以"国赐"形式回酬外商所需中国物品。从明朝开始统治者们就只重

  • 争贡之役的冲突是怎么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争贡之役

    大永三年(公元1523年)大内氏自己以正德勘合组成第九次对明贸易团,由宗设谦道率领三船三百余人,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四月二十七日到宁波。细川氏得知大内氏组织对明贸易团时,也文即派出一只,由鸳冈瑞佐和宋素卿率领,—行百余各兼程赴明。宋家卿等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四月底至宁波,迟于大内氏船

  • 揭秘:争贡之役让倭寇认清明朝的实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争贡之役

    明朝嘉靖帝在位时期,日本尚且处于战乱时代,而日本诸侯里面,势力最强的,莫过于细川氏和大内氏——此时日本还是要向大明进贡的,而细川氏和大内氏几乎一前一后,都派去了向大明进贡的使团。这两个使团到了大明,让大明地方官感到了乌龙——而这两支使团

  • 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为什么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帝国的缔造者?(埃赫那吞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图特摩斯三世,古埃及,埃赫那吞改革

    在大西洋的两岸,伦敦和纽约,至今仍矗立着两座著名的记功碑,它们就是为了纪念世界上第一个帝国的缔造者——图特摩斯三世(Thutmose Ⅲ)的希里波里斯方尖塔(Heliopolis Obelisk) 。在一些历史学家看来,图特摩斯三世是“第一个曾经建立了一个具有任何真正意义的帝国的人,也是第一位世界英

  • 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在他统治时古埃及达到全盛(埃赫那吞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阿蒙霍特普三世,古埃及,埃赫那吞改革

    阿蒙霍特普三世(Amenhotep III),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在位38 年(大约是公元前1391年-前1353年)。法老图特摩斯四世之子。阿蒙霍特普三世在约6至12岁间登基,第十八王朝在他统治时达到全盛。任内大力发展对外关系,与巴比伦、米坦尼(在今叙利亚北部)及塞浦路斯等国国王修好,并修建包括

  • 发动埃赫那吞改革的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 阿蒙霍特普四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埃赫那吞改革, 阿蒙霍特普四世

    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公元前1379年-公元前1362年在位)。全名尼费尔萨普鲁拉·阿蒙霍泰普(阿蒙若非斯)。阿蒙霍特普三世之子,最初三年是与父亲共治。伟大的宗教改革家。在位时进行宗教改革,立阿顿(或译阿吞)为新主神。像古埃及的所有法老一样,阿蒙霍特普四世拥有多个名字。实际上,新王国的法老们使用5个

  • 阿苏夫会战双方都是什么兵种?采用了怎样的战斗策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阿苏夫会战,狮心王,萨拉丁

    191年理查一世夺取阿克(Acre)后,和萨拉丁的军队多次交手,后者意图阻止理查重新夺回耶路撒冷。理查意识到,想要攻占耶路撒冷,他必须先占领雅法(Jaffa)港口以从海路获得必要的补给,于是当年8月理查从阿克出发沿海岸线向南进发。理查的这一行军计划经过了他的详细考虑:攻占阿克时十字军俘虏了一支埃及舰

  • 阿苏夫会战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阿苏夫会战,狮心王,萨拉丁

    1191年9月7日黎明时分,当理查的部队离开营地时,在各个方向都能看见敌人的侦察兵,暗示着萨拉丁的大部队隐蔽在树林里。理查下令让前军和后军保持警惕,以防备可能到来的危险。理查的军队有着丰富的在东方作战的经验,可以说是最纪律最严明的军队。军队的组成也相当奇特,甚至包括了土耳克伯佣兵,这些佣兵骑兵类似于

  • 阿苏夫会战:狮心王理查与萨拉丁的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阿苏夫会战,狮心王,萨拉丁

    阿尔苏夫战役发生在1191年9月7日,是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期间唯一大规模的一次野战,以十字军胜利告终。狮心王理查与萨拉丁分别代表十字军与穆斯林,进行的这次合战一向被人津津乐道,尽管后世的报道出了偏差,将其构建了理查与萨拉丁单挑的神话。然而,我们仍然能从双方战前的准备与计划,看出两位统帅孰优孰劣。现代史

  • 塞班岛战役的过程如何 塞班岛战役的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塞班岛,日本,美国,马里亚纳,塞班岛战役

    战争经过塞班岛是马里亚纳群岛的主要岛屿,面积185平方公里。守岛日军为第三十一军(司令小畑英良中将)所辖陆军第43师团、第47独立混成旅团等,以及海军中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司令南云忠一海军中将)所属第55海军警备队、横须贺第1特别陆战队等共4.3万余人,有55艘舰艇和630架飞机。美军登陆部队为第2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