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克尼格雷茨之战什么时候爆发的?克尼格雷茨之战的背景

克尼格雷茨之战什么时候爆发的?克尼格雷茨之战的背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008 更新时间:2024/1/7 6:13:19

1866年7月3日爆发的克尼格雷茨(今捷克境内的赫拉德茨-克拉洛维Hradec

Králové)战役(我国多称为萨多瓦Sadowa战役),是1866年普奥战争的决定性战役。在这次战斗中,普军依靠严格的纪律与快速行军,在战斗中集中兵力夹击敌军,一转开展不利的局面,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1866年6月14日,普奥战争爆发.站在奥地利一边的还有几个德意志小邦汉诺威,萨克森黑森-卡塞尔等.欧洲以惊讶的情绪注视着普奥之间的斗争,普遍认为奥地利有较多的取胜机会,因为奥国军队经过长期的训练.

但是战局的发展同普遍的看法恰恰相反.普鲁士军队以典型的普鲁士方式作战:准备周到,行动迅速,采取攻势,速战速决.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控制了整个北德意志.参与对普作战的几个小邦没有力量对普军进行坚强的抵抗,只有汉诺威作过顽强的战斗,但是它的军队终于在6月28日决定性地被击败了.

普鲁士军队控制了整个北德意志,主力南推进,主战场越来越移向波希米亚.7月3日,奥地利军队二十多万人和普鲁士军队二十多万人会战,

这就是著名的萨多瓦战役(德国历史家称之为克尼格雷茨战役).双方势均力敌,旗鼓相当.开头奥军顽强作战,打得巧妙.普军指挥部里空气紧,

据说在紧急时刻,俾斯麦不时看奇的脸色,从而判断战场上的形势变化.胜负关头,普鲁士储率援军赶到,出奥军右翼.会战结束,普鲁士取得了会战的胜利.由于普鲁士同意大利结盟,奥地利不得不同时在意大利作战.

如果奥地利不分散兵力,把用在意大利战场上几万兵力投在萨多瓦,其作用确是难以估量的。

战前准备

1866年6月,普奥相互宣战。蓄谋已久的普鲁士铁血宰相奥托·冯·俾斯麦与著名军事家、普军总参谋长赫尔穆特·冯·毛奇(Helmuth von

Moltke)立即开始着手作战。普军很快在边境一线集结完毕:卡尔·赫尔沃特·冯·比滕费尔德元帅(毕典菲尔特)的"易北"军团(也称第三军团)部署在托尔高(Torgau,是二战时美苏两军会师之地);腓特烈·卡尔亲王的第一军团部署在Senftenberg到Gorlitz一线;普鲁士王储腓特烈(日后的"百日皇帝"――腓特烈三世)亲率第二军团部署在Nei?e(今波兰尼斯Nysa市)以西的西里西亚地区(西里西亚是中欧的一个历史地域名称。大致在奥得河中、上游流域,即今波兰西南部、捷克北部俄斯特拉发一带和德国东部。)而由年过六旬的路德维希·冯·贝内德克一级上将指挥的奥军"北方"军团则集结在奥尔米茨(Olmütz,今捷克城市奥尔穆茨Olomouc)。战争爆发后不久,比滕费尔德元帅首先向奥地利的盟军--亲奥的德意志邦国萨克森发起进攻,并在德累斯顿击败了萨军25000人,随后紧急回师向奥匈帝国发起进攻。与此同时,贝内德克的部队也开始行动,推进到了克尼格雷茨东北的Josefov

6月22日,普军总参谋长毛奇命令前线全部普军向奥军大致集结地附近的Ji?ín开进。这是一个大胆的计划,因为普军正面展开过宽,短时间内很难集结,且在奥军眼皮子底下进行大规模的调动很容易被奥军抓住机会各个击破。但也正是由于这个计划,大大地缩短了战争周期,使普鲁士没有陷入不利的持久战。尽管普军大规模的调动引起了贝内德克的注意,但胆小的他并没有所动作,而且他也没有做好战斗准备。到6月29日,腓特烈·卡尔亲王的部队到达了Ji?ín,而王储腓特烈的部队遇到了前沿奥军的顽强抵抗,只到达K?niginhof

an der Elbe (今捷克境内Dv?r

Králové)。第二天,亲王继续推进到离王储仅有一日路程的地方,两军会师在望。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普军一下子失去了奥军的方位。接下来的两日里,普鲁士骑兵四处寻找也觅不到奥军踪迹。老毛奇不愧为伟大的军事家,他很快指出:奥军正在向易北河撤退。7月2日的侦察情况印证了毛奇的推断。

更多文章

  • 法国元帅:弗朗索瓦·塞尔坦·康罗贝尔的生平简介(索尔费里诺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弗朗索瓦·塞尔坦·康罗贝尔,法国,索尔费里诺战役

    弗朗索瓦·塞尔坦·康罗贝尔(Francois-Certain Canrobert)(1809年-1895年)法国军人和政治人物。康罗贝尔出身于军官世家,1835年毕业于法国圣西尔军校后即被派往西班牙边境后,要求调到阿尔及利亚,他在那里服役时(1835~1851)功勋卓著。他升迁很快,因随朱阿夫团在查

  • 为什么会爆发索尔费里诺战役?索尔费里诺战役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索尔费里诺战役,法国

    奥意法战争战争中,奥地利军队在6月在马真塔战役战败,向明乔河败退,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解除了居莱的职务,亲率奥军去和法皮联军交战。双方在明乔河畔的索尔费里诺再一次陷入了一系列混乱的遭遇战。双方在人数上相当,均约为16万人。交战中,双方统帅皆失去了对部属的控制,但由于法军将领帕特里斯·麦克马洪

  • 罗克鲁瓦战役的详细战斗是怎样?西班牙怎么输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罗克鲁瓦战役,法国,西班牙

    在尼德兰境内的罗克鲁瓦战役中,代表西班牙最强军力和领导力的佛兰德军被法国大孔代的军队所击破。人们曾对西班牙最精锐的佛兰德军的步兵团-西班牙步兵长枪大方阵(Tercio)评价高,称其为“步兵之花”。1643年5月间,西班牙的德梅洛将军率领两万七千人(近2.8万人,30门火炮),由西属尼德兰向巴黎进军,

  • 罗克鲁瓦战役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战前形势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罗克鲁瓦战役,法国,西班牙

    罗克鲁瓦战役属于三十年战争的一次会战。哈布斯堡王朝同盟由西班牙和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组成,并得到罗马教皇和德意志天主教诸侯以及波兰立陶宛王国的支持。反哈布斯堡王朝同盟由法国、瑞典、丹麦、联合省共和国(荷兰)以及英国和俄国组成,并得到德意志新教诸侯和捷克、特兰西瓦尼亚,意大利的反哈布斯堡王朝运动的支持。

  • 欧洲三十年战争如何改变欧洲的政治格局(罗克鲁瓦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欧洲三十年战争,罗克鲁瓦战役

    欧洲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极其带有浓重色彩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于欧洲人民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是这场战争推动力欧洲民主国家的建立。欧洲三十年战争历史图片欧洲三十年战争发生于公元前962年的时候,在那个时候德国的当政者在罗马称帝,建立了神圣罗马帝国。当时国家的领土疆域面积极大,包括了很多在后

  • 亚伯拉罕平原战役中的英国统帅是谁?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亚伯拉罕平原战役,法国,英国

    1759年的亚伯拉罕平原战役成为决定英法争夺北美殖民地的胜负手,魁北克要塞被攻陷是英军胜利的决定性基础。圣劳伦斯河上的这个城市被公认是易守难攻的,因为这座城恰好坐落在一个高高的山崖上,夹在圣劳伦斯河和圣詹姆斯河之间,西面有悬崖状海岸拱卫,上城的石质结构工事坚不可摧。驻守此地的47岁加拿大法军总司令德

  • 亚伯拉罕平原战役:英国最终占领魁北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亚伯拉罕平原战役,法国

    1758年7月26日法国守将德鲁克签署投降协议,路易斯堡再次落入英国人之手,不过德鲁克也整整拖住英国人七个多星期,让英国人同年夺取魁北克的计划泡汤,为保卫魁北克赢得了时间,加拿大的冬天是加拿大人最有力的武器,英国人只好等待来年了。英国人倒也没闲着,阿默斯特命令沃尔夫扫荡加斯佩半岛(Gaspe),另一

  • 刺马案:慈禧亲自督查背后隐藏了什么秘密?(张汶祥刺马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慈禧,张汶祥刺马案

    刺马案作为清朝四大奇案之首,其影响力之大是其余案件无法比拟的。这件案子当时可谓震惊朝野,就连慈禧太后都被惊动,慈禧太后钦点曾国藩为主审大臣。网络配图刺马案是一个怎样的案子,为了让慈禧为此大动干戈?曾国藩又在其中充当怎样的角色,慈禧太后为何一定要曾国藩主审此案?四大奇案之首的刺马案,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

  • 张汶祥刺马案为何被称为奇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汶祥刺马案

    张汶祥刺马案原因张汶祥刺马案是发生在清朝末年的一次刺杀朝廷封疆大吏的刑事案件,这一刑事案件可以说震惊了整个清廷,当时的最高权力拥有者慈禧太后曾经亲自过问这个案件,因为张汶祥刺杀的这位封疆大吏名字叫做马新贻,因此这一刑事案件被称为“刺马案”。张汶祥刺马案原因扑朔迷离,众说纷纭,让人雾里看花,看不明白。

  • 张汶祥刺马案案情简单为何竟引发慈禧关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汶祥,张汶祥刺马案

    张汶祥刺马案简介张汶祥刺马案是清朝末年发生的一起刺杀朝廷重臣的刑事案件,在这次刺杀行动中张汶祥成功的杀死了清朝的封疆大吏两江总督马新贻,这次案件发生之后慈禧太后亲自过问,并频频派出朝廷大员前去审理,一个事实清楚的案件却一直审理了一年多才结案。通过张汶祥刺马案简介可以了解一下这个案件。张汶祥刺马案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