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传统节日二月二龙抬头有什么传统习俗呢?

传统节日二月二龙抬头有什么传统习俗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490 更新时间:2024/1/2 9:30:34

龙抬头(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那么二月二有什么习俗呢?

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祭龙

我国古代许多地方,每到龙抬头这天,人们都要到江河水畔祭龙神。恭祭华胥氏过“龙头节”,充满了崇拜龙的思想观念,以为龙治水行雨,决定庄稼丰歉,万万得罪不可。旧时这天早晨,人们要敬奉碾子,传说碾子是青龙的身。有的还把磙子支起来,示“龙抬头”。滚,雷声大作,哗哗地下起了大雨。为了纪念这“龙抬头”的日子,人们规定每年农历二月二为“春龙节”。

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祭剃龙头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又是化雨的宰。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另外,在我国民间流传“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所以很多人在腊月理完发后,一个月都不再去顾理发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不过,这一民间禁忌近年来已经逐渐淡薄。

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而中国人素以龙为图腾,这一天“剃龙头”,体现出人们祈求神龙赐福的美愿望。

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祭引钱龙

我国一些地区过春龙节,用灶烟在地面画一条龙,俗称引钱龙。俗信引龙有两种目的:一是请龙回来,兴云布雨,祈求农业丰收,二是龙为百虫之神,龙来了,百虫就躲起来,这对人体健康、农作物生都是有益的。

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祭奶奶

二月二这天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接“姑奶奶”,即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儿,故有“二月二接宝贝儿”之说。因为老北京人的礼数多,其中正月里“姑奶奶”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初二到娘家拜了年后,也必须当天赶回婆家,特别是新婚不久的“姑奶奶”。

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来接女儿回去,住上几天或半个月,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长时间,比较劳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刚开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劳犒劳她。一般是以春饼,也就是薄饼做款待。被接回来的日子里,“姑奶奶”除了吃喝,就是串门子聊天儿,轻松而愉快。

标签: 二月二龙抬头

更多文章

  • 龙抬头是哪天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和禁忌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禁忌,传统文化

    导读“二月二,炒豆豆,乡里来咧个老舅舅,老舅舅要豆豆,么豆豆,一棒打着门背后。”多么熟悉的歌谣,现在知道的还有几个,刚过完燎疳节,现在又是二月二了,么有理头的注意了。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名曰“龙头节”。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阳气回

  • 二月二的由来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二月二,传统文化,龙抬头

    二月二的由来:龙抬头(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节日来源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我国农

  • 德国国会纵火案:八十年前的那把火到底是谁放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德国,国会纵火案

    1933年2月27日晚,德国柏林的国会大厦突然失火。付之一炬的不仅仅是国会,还有魏玛共和国时期蹒跚学步的民主。纳粹党借由此桩纵火案,为其最终走向独裁铺平了道路。1933年2月27日晚间,许多柏林人都在往国会大厦方向涌去。他们听说,这座1884年竣工的巨大建筑失火了。很快,警察封锁了现场,大量消防队员

  • 希特勒与国会纵火案有关系吗?希特勒制造国会纵火案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国会纵火案,希特勒

    1932年11月德国选举后,希特勒出任政府总理,但纳粹党在选举中并未获得压倒多数,因而定于1933年3月5日举行新的选举。与此同时,戈培尔和戈林为陷害共产党和欺骗群众,制造舆论,策划了纵火阴谋。2月27日晚,冲锋队队员通过戈林官邸中的隧道进入国会,放火焚烧国会大厦。纵火当晚,戈林即下令逮捕德共党员和

  • 国会纵火案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国会纵火案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国会纵火案,德国

    国会纵火案(英文:Reichstag fire;德文:Der Reichstagsbrand)是德国纳粹党策划的焚烧柏林国会大厦,借以打击德国共产党和其他反对纳粹主义与法西斯主义力量的阴谋事件。希特勒通过此次事件成功解散德国共产党。国会纵火案发生后,希特勒于次日要求兴登堡颁布紧急法令,废除了《魏玛宪

  • 国会纵火案什么时候发生的?国会纵火案发生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国会纵火案,德国

    国会纵火案(英文:Reichstag fire;德文:Der Reichstagsbrand)是德国纳粹党策划的焚烧柏林国会大厦,借以打击德国共产党和其他反对纳粹主义与法西斯主义力量的阴谋事件。希特勒通过此次事件成功解散德国共产党。背景1933年1月30日,德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阿道夫·希特勒

  • 锡诺普海战:沙俄6艘战船30分钟击沉奥斯曼帝国15艘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锡诺普海战,俄国,土耳其

    沙俄罗曼诺夫王朝,最伟大的君主彼得大帝曾经说过,“俄国需要的是海域”。帝俄对黑海的觊觎1696年,彼得大帝指挥一支由27艘战舰组成的舰队和人数众多的陆军远征亚述。只不过大获全胜的彼得大帝,打开了俄罗斯通向黑海的门户。但是,彼得大帝不得不放弃夺取黑海出海口的任务。因为,当时俄罗斯最主要的敌人是波罗地海

  • 锡诺普海战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的?最后战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锡诺普海战,俄国,土耳其

    锡诺普海战(Sinop naval)是1853年11月30(俄历18)日,在克里木战争期间,俄国分舰队和土耳其分舰队在锡诺普湾进行的一场海战。锡诺普海战使得锡诺普的炮台全部被摧毁或停止射击。海战中爆炸球形弹的应用,使得在海洋上横行了几百年的木质风帆战舰彻底走向消亡。11月17日纳西莫夫与塞瓦斯托波尔

  • 锡诺普海战战前形势是怎样的?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锡诺普海战,俄国,土耳其

    1853年7月,俄国军队进入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占领了多瑙河河口三角洲地区。10月11日土耳其向靠近海岸航行的俄国武装汽船“普鲁特河”号和“澳丁拿”号以及8艘单桅炮艇开火。10月15日土耳其向俄国宣战,18日俄国向土耳其正式宣战。 从1820年起,英国就是俄国汽船用蒸汽机的主要供应国,1851年俄

  • 纳瓦里诺海战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是怎么打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纳瓦里诺海战,奥斯曼帝国

    19世纪初叶,经过几个世纪的积累,希腊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复兴。希腊船队从爱琴海进入地中海,在把橄榄油、葡萄干、棉花、酒、皮革和羊毛等特产运到别国的同时,也把欧洲的启蒙主义思想带回了国内。早在18世纪末,希腊独立运动已经开始酝酿,著名诗人里加斯·维列斯迪利斯号召人民起来反抗土耳其的统治。当时,大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