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德国国会纵火案:八十年前的那把火到底是谁放的

德国国会纵火案:八十年前的那把火到底是谁放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956 更新时间:2023/12/12 14:42:29

1933年2月27日晚,德国柏林的国会大厦突然失火。付之一炬的不仅仅是国会,还有魏玛共国时期蹒跚学步的民主。纳粹党借由此桩纵火案,为其最终走独裁铺平了道路。

1933年2月27日晚间,许多柏林人都在往国会大厦方向涌去。他们听说,这座1884年竣工的巨大建筑失火了。很快,警察封锁了现场,大量消防队员冲向火场试图控制局势。然而一切都是徒劳的,整座建筑都陷入了火海。

涌向现场的,不仅仅是消防队员与围观群众,纳粹党高层人物同样也第一时间赶到了国会大厦。据说,一名纳粹党员急匆匆地试图给新上任的帝国总理希特勒打电话,报告国会失火的消息。接电话的是另一名纳粹高官戈培尔,他回答说:“你不是在开玩笑吧?”随即,戈培尔通知了希特勒,两人一道赶去现场。

希特勒的担忧

希特勒到了现场后,显得忧心忡忡。他倒不是为议会操心,对于民主他从来都是嗤之以鼻的。希特勒忧心的是共产党,他坚信一定是与他誓不两立的共产党人放火烧了国会。戈培尔后来说,共产党试图通过制造恐慌来夺权。

1933年2月底,纳粹党执政才刚刚1个月,立足未稳。当时,纳粹党虽然是国会第一大党,但仅占有32%的议席;第二大党是共产党,占17%的议席。希特勒每时每刻都在担心共产党对他的威胁;而国会失火让他为自己的担心找到了理由。警察很快就在燃烧的建筑内找到了主要嫌疑人:24岁的荷兰人范·德·卢贝。

调查人员在审讯中发现,这名刚来柏林不久的年轻人与共产党有关联;他还承认是他单独纵火烧了国会,理由则是“抗议纳粹党掌权”。

据说,希特勒接到“范·德·卢贝单独纵火”的报告后,大发雷霆。他依然坚信,这决不是孤立案件,背后一定隐藏着共产党的阴谋。他在演讲中说:“如果这场纵火案如我所确信的那样,是共产党的计谋的话,那我们必须用铁拳砸碎这些害人虫!”

当时掌控普鲁士警察机构的戈林则立刻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他命令手下的警官,使用枪械时无需顾虑。

以保卫国家与人民的名义

国会大厦纵火案,给纳粹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民众的不安情绪与日俱增,军政机关里的保守官僚也开始担心起共产党会抢班夺权。希特勒留意到了这一点,于是警察在戈林的指挥下,在火灾当晚就开始大肆逮捕共产党议员。纳粹党的冲锋队更是将数以千计的人抓捕到私设监狱严刑拷打,不少人还因此丧了命。据估计,直到当年4月,德国共有约2.5万人被捕。

政府则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下一步计划。他们急忙制订出一项法令,以对抗所谓的共产主义威胁。当时的总统兴登堡元帅在火灾次日就签署了“保卫人民与国家之总统令”,取消了宪法中的言论自由、集会自由及新闻自由权利。通信私密权也同样遭到取消。位于柏林的政府将可以直接插手各州事务,以“确保稳定与秩序”。

这项总统令,被民间称为《国会纵火法令》。它成为了纳粹党的尚方宝剑,用来打击一切政敌。自此,政府看任人不顺眼,就可以在缺乏证据、不经法庭程序的情况下以拘捕,反对派的报纸也一并遭禁。

希特勒仿佛人民大救星

许多民众此时已经相信,共产党之前真的谋划过抢班夺权。许多报纸也持这种观点。巴伐利亚的一间报社写道:“所以,我们拥护这项紧急法令。”民主和自由就此销声匿迹,希特勒则陡然成为了德国人民的大救星,救万千黎民于共产主义险境之中。兴登堡总统签署的这项法令,即是纳粹独裁的法理基础;一直到1945年纳粹倒台,德国的法治与民主都一直被该法案扼杀。

至于这把火究竟是谁放的,八十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定论。到底是荷兰人范·德·卢贝,还是共产党人?或者这根本就是纳粹党人自己放的火?不断有传言称,纳粹党自编自导了这出闹剧,就是存心要嫁祸共产党人不过,当今大多数历史学家都相信,国会纵火案确实系范·德·卢贝一人所为,嗅觉敏锐的希特勒则抓住了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据说,在火灾现场,希特勒面对烈焰中的国会大厦,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现在起不再有怜悯;阻碍我们的人,都将被打倒。”至少在这句话上,希特勒言行一致;1933年至1945年间,纳粹党用最恐怖的方式,践行了这句话。

标签: 德国国会纵火案

更多文章

  • 希特勒与国会纵火案有关系吗?希特勒制造国会纵火案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国会纵火案,希特勒

    1932年11月德国选举后,希特勒出任政府总理,但纳粹党在选举中并未获得压倒多数,因而定于1933年3月5日举行新的选举。与此同时,戈培尔和戈林为陷害共产党和欺骗群众,制造舆论,策划了纵火阴谋。2月27日晚,冲锋队队员通过戈林官邸中的隧道进入国会,放火焚烧国会大厦。纵火当晚,戈林即下令逮捕德共党员和

  • 国会纵火案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国会纵火案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国会纵火案,德国

    国会纵火案(英文:Reichstag fire;德文:Der Reichstagsbrand)是德国纳粹党策划的焚烧柏林国会大厦,借以打击德国共产党和其他反对纳粹主义与法西斯主义力量的阴谋事件。希特勒通过此次事件成功解散德国共产党。国会纵火案发生后,希特勒于次日要求兴登堡颁布紧急法令,废除了《魏玛宪

  • 国会纵火案什么时候发生的?国会纵火案发生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国会纵火案,德国

    国会纵火案(英文:Reichstag fire;德文:Der Reichstagsbrand)是德国纳粹党策划的焚烧柏林国会大厦,借以打击德国共产党和其他反对纳粹主义与法西斯主义力量的阴谋事件。希特勒通过此次事件成功解散德国共产党。背景1933年1月30日,德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阿道夫·希特勒

  • 锡诺普海战:沙俄6艘战船30分钟击沉奥斯曼帝国15艘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锡诺普海战,俄国,土耳其

    沙俄罗曼诺夫王朝,最伟大的君主彼得大帝曾经说过,“俄国需要的是海域”。帝俄对黑海的觊觎1696年,彼得大帝指挥一支由27艘战舰组成的舰队和人数众多的陆军远征亚述。只不过大获全胜的彼得大帝,打开了俄罗斯通向黑海的门户。但是,彼得大帝不得不放弃夺取黑海出海口的任务。因为,当时俄罗斯最主要的敌人是波罗地海

  • 锡诺普海战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的?最后战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锡诺普海战,俄国,土耳其

    锡诺普海战(Sinop naval)是1853年11月30(俄历18)日,在克里木战争期间,俄国分舰队和土耳其分舰队在锡诺普湾进行的一场海战。锡诺普海战使得锡诺普的炮台全部被摧毁或停止射击。海战中爆炸球形弹的应用,使得在海洋上横行了几百年的木质风帆战舰彻底走向消亡。11月17日纳西莫夫与塞瓦斯托波尔

  • 锡诺普海战战前形势是怎样的?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锡诺普海战,俄国,土耳其

    1853年7月,俄国军队进入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占领了多瑙河河口三角洲地区。10月11日土耳其向靠近海岸航行的俄国武装汽船“普鲁特河”号和“澳丁拿”号以及8艘单桅炮艇开火。10月15日土耳其向俄国宣战,18日俄国向土耳其正式宣战。 从1820年起,英国就是俄国汽船用蒸汽机的主要供应国,1851年俄

  • 纳瓦里诺海战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是怎么打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纳瓦里诺海战,奥斯曼帝国

    19世纪初叶,经过几个世纪的积累,希腊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复兴。希腊船队从爱琴海进入地中海,在把橄榄油、葡萄干、棉花、酒、皮革和羊毛等特产运到别国的同时,也把欧洲的启蒙主义思想带回了国内。早在18世纪末,希腊独立运动已经开始酝酿,著名诗人里加斯·维列斯迪利斯号召人民起来反抗土耳其的统治。当时,大批

  • 上元节是现在的什么节日?上元节有哪些习俗?(三元节)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习俗,中国,三元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天官节、元宵节)﹑中元节(地官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元宵

  •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分别是什么节日?“三元”具体日期分别是哪一天?(三元节)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现代,中国,习俗,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三元节

    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 上元也就是天官大帝诞辰, 唐代以一、 七、 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 中元 、 下元: 上元祭天官, 中元祭地官, 下元祭水官, 各地奉祀三官大帝的寺庙都会举办盛大的庆贺活动。 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

  • 中元节的来源 揭秘历史上关于中元鬼节的由来(三元节)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元节,节日,盂兰盆节,鬼节,三元节

    中元节由来: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那么中元节是如何形成的呢?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