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岛战役的结果是什么? 长岛战役的影响

长岛战役的结果是什么? 长岛战役的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542 更新时间:2023/12/27 8:38:33

英军夜行牙买加山道

1776年8月26日晚上,英国的包抄部队开始在漆黑中缓缓行军,完全依靠3名效忠派农夫在前方带路。8月27日凌晨2时,先锋部队抵达牙买加山道入口,并且强行征召了一座旅馆的父子充当导。约莫10分钟后,英军遭遇了美军的5名哨兵,但美军却误以为是友方军队,而径自前来会合,结果被英军俘虏。克林顿加以盘问5人后,确定前路并无美军防守,安心向前行军。

由于牙买加山道狭窄,后方的英军经要停下为火炮及物资车队开路,花费不少时间体力。到日出时分,克林顿的轻步兵抵达贝福德镇外围,并在长草地伏下休息,等待奥的部队追上。驻守贝福德山道的迈尔斯,曾经派军攻打何奥的后卫,但很快就被击溃,迈尔斯也遭到俘虏。残美军后来辗转逃回布鲁克林。

上午9时,克林顿下令两门重型火炮开火,发出两响信号炮声,然后下令包抄部队推进。华盛顿在上午9时也得悉英军的目标是在长岛,由曼哈顿派出更多援军,并在布鲁克林山地上观战。

西面佯攻

战斗山之战

格兰特本应在日出后攻打高旺努斯山道,但他在半夜临时决定发动佯攻。当何奥等人仍在翻越牙买加山道时,格兰特在27日半夜派出300名步兵,打算滋扰美军阵地。这批步兵在高旺努斯山道前遭遇少量美军守兵,并且在短时间内将之击溃。

普特南在半夜3时得悉格兰特发动进攻,慌忙赶到高旺努斯山道,命令斯特灵勋爵带兵迎击。斯特灵勋爵的1,600人向前移动不久,便看到英军步兵列阵而来,双方以火炮及火枪互相攻击,并在战斗山一地激战连场。由于美军到日出后仍能抵挡英国攻势,且误以为英军已经派出全部军队,一度相信胜利已经在望。

正面攻击

富莱布什山道之战

另一方面,海斯特在日出前已开始炮击沙利的防线,但一直没有推进。由于西面的战斗山正在激战,沙利文调走部分守兵前往支援,令到中央的防御更加薄弱。上午9时,沙利文猛然听到左翼的贝福德传来炮声,然后看到海斯特的黑森佣兵即时向前推进,才发现自己已经遭到包围。

虽然美军拥有地形优势,使到正面及包抄的英军俱有多人死伤,但毕竟寡不敌众。海斯特的黑森士兵装上长刺刀后,向美军驻守的山丘冲锋,使没有刺刀的美军死伤惨重。无法逃走的士兵几乎全数向黑森士兵投降,而逃走的士兵则遭到克林顿的英军从侧翼射击。沙利文下令美军突围撤退,并亲自到前线监督,成功协助数百人逃出英军包围网。不过沙利文自己却因此被英军俘虏。当时已经为上午10时。

西面攻击

科特柳大宅之战与“马里兰州四百死士”

斯特灵勋爵带领“马里兰州四百死士”拖延英军。绘于1858年。

当沙利文的军队溃退之时,西面的斯特灵勋爵却毫不知情。美军仍然守住格兰特的攻势,而且格兰特的阵列更稍为退后。事实上格兰特正等待海路而来的2,000名皇家海军陆战队增援,以及海斯特的黑森士兵从右面包抄。

上午11时,格兰特发动猛攻,并获得东面的黑森士兵援助,美军即时陷入危机。当斯特灵勋爵下令部队撤离高旺纳斯山地时,英军已经鱼涌上山路,而康沃利斯的包抄军队也堵塞了退路,只有布鲁克林与高旺纳斯之间一条狭窄湿地可以通行。

眼见情势危机,斯特灵勋爵下令全军穿过湿地撤退,自己则与超过260名马里兰州士兵殿后。为拖延英军,斯特灵勋爵把步兵配置于科特柳大宅(今日布鲁克林区老石屋),然后六次向迫近的英军正面进攻,为身陷泥沼的美军争取时间。结果马里兰士兵几乎灭队而亡,共有256人在大宅前战死,只有10人在次日早上潜回布鲁克林。率先冲锋的斯特灵勋爵虽然生还,但又不想向英军投降,最后冲破包围的英军火网,向黑森士兵投降,其时为下午2时。这批马里兰士兵后来被尊称为“马里兰州四百死士”,并世代受到纪念。

英军停美军撤

1776年8月28日晚,美军带同伤兵、物资与武器,由布鲁克林撤回曼哈顿。英军在当晚风向改变后,并没有派军舰到东河封阻退路,使美军得以全部安全离开。

1776年8月27日下午,布鲁克林高地外的美军已经溃退,但何奥却下令停止追击,令到士气大的英军极度失望,以至何奥要多次重复指令。下午双方继续隔空开炮,但没有接战。何奥的决定后来备受非议,批评者多指英军乘胜追击可以扩大战果。然而何奥一直以邦克山战役的惨胜为戒,故此只下令士兵准备围城,包围狭窄的布鲁克林高地。克林顿后来向国会作证时,虽然同意美军可能会在追击落败,但也指出英军没有攻陷布鲁克林的必胜把握,而他自己也会下令停止追击。1776年8月28日,纽约市受风暴吹袭,刮起强烈东北风及暴雨,使何奥中将的军舰屡次无法进入东河,封阻美军的水上退路。

至于美军方面,华盛顿在1776年8月28日早上仍未察觉到危险,下令曼哈顿增派更多军队到布鲁克林。幸好抵埗不久的马士·密夫林准将请缨到前线侦察,并收到英军将在晚上围攻布鲁克林的不实情报,随即劝告华盛顿撤退。

1776年8月28日下午,华盛顿赶忙准备撤退。他先向身在布朗克斯的威廉·海夫少将送信,要他尽快征用所有可用船只,并在当晚驶到布鲁克林。下午4时,华盛顿召开军事会议,商讨撤退程序。会上密夫林再次请缨,由自己的宾夕法尼亚州步兵留守布鲁克林,尽力拖延英军的“夜袭”。为免影响士气,华盛顿下令士兵收拾全部物资,预备“夜袭”英军。

晚上9时,美军的撤退行动开始,海夫征集的小船在漆黑中穿越汹涌的潮水,往返曼哈顿及布鲁克林的码头。美军虽然一直以秩序散乱见称,而且人数有近9,000人,但在撤退时却井然有序。所有士兵都遵从华盛顿的指令,全程保持安静。至于密夫林则在布鲁克林山地点起营火,迷惑英军。晚上11时,东北风戛然而止,但英军并没有在半夜派军舰北上,错失大好时机。

1776年8月29日,美军再次受到幸运眷顾。首先,美军因船舰不足,撤退进度非常缓慢。然而破晓前夕,纽约市竟然升起浓雾,到日出之后仍然未有消散,为美军提供了必须的掩护。第二,密夫林虽然收到错误指令,一度将全军撤离布鲁克林,但英军竟然没有察觉。结果密夫林遇到华盛顿后,还有时间赶回布鲁克林高地防守。上午7时,最后一批美军亦安全撤走。

后续影响

1776年8月29日早上8时,浓雾逐渐散去,布鲁克林山地空无一人,正在围城的英军完全始料不及。格兰特、珀西伯爵、何奥及克林顿等人,更对美军巧妙的撤退大为赞赏。整体而言,英国的将军对胜果仍然满意,认为叛党经此大败,很快便会瓦解。克林顿虽然对何奥没有追击非常不满,但他自己也向家人写书,估计战争在年底前便会结束。其他军官则批评何奥没有在28日晚派军舰进入东河戒备,使美军可以连同物资全数逃走。

至于美军方面,正如何奥等人所料,大陆军士气因长岛之败而严重受挫。纵然华盛顿在指挥撤退上表现出色,但在战术部署上却连番失误,受到不少军官质疑,部分士兵更乘机离去。最后,美军虽然成功撤回曼哈顿岛,但却陷入战略被动。何奥可以轻易发挥水上优势,由曼哈顿岛后方包抄,届时美军将无路可逃。这使华盛顿最终要放弃防守纽约,并承受其对美国革命的坏影响。

华盛顿名声大震

这次非凡的撤退,在悄然无声迅捷神速两方面,堪与半夜在般克山建筑工事的奇迹相比美。这是独立战争中意义最重大的成就之一,使华盛顿名声大振。我们听说,华盛顿在军队安然摆脱危险处境以前的四十八小时里,几乎没有合过眼,而且大半时间是在马上度过的。可是,考虑到当时美军营地面临的种种风险和危险,考虑到帮助美军渡过难关的、显然带有偶然性的环境,也有很多人把这支爱国军队的安全撤退归功于天意。

更多文章

  • 长岛战役发生的原因 长岛战役爆发之前的美国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长岛战役,美国,乔治.华盛顿

    长岛战役是1776年8月27日,乔治.华盛顿指挥下的大陆军与威廉.豪子爵指挥下的英军为争夺纽约控制权展开的一场战役。它是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美国宣布独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长岛战役是纽约与新泽西战役的开端,以英军胜利并成功占领纽约告终。在部队部署与战斗方面,这是整场战争中最大的一次战

  • 美国第一任总统:总统乔治·华盛顿生平简介 (长岛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美国,总统,华盛顿,简介,长岛战役

    华盛顿档案:姓名:乔治·华盛顿英文名:George Washington尊称:美国国父,美国之父出身:种植园主学历:毕业于威廉玛丽学院军衔:六星上将(1976年美国第38任总统杰拉尔德·福特以资深美国官员象征的理由授予其特级上将荣誉,另一说是六星上将军衔,原来General of the Armie

  • 纽约及新泽西战役打了多久 纽约及新泽西战役的结果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纽约及新泽西战役,美国

    曼哈顿岛争夺战:1776年9月至11月长岛会战后,华盛顿的大陆军退回曼哈顿岛。由于曼哈顿岛三面环水,大陆军有被英军包围之虞。不过,华盛顿及大陆军军官都无意弃守而去,何奥将军也没有即时发动进攻。当时何奥兄弟既是军事将领,亦是英国国会任命的和平特使,可以向殖民地颁发有限的特赦令。故此,理查德·何奥在长岛

  • 纽约及新泽西战役的背景 纽约及新泽西战役如何爆发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纽约及新泽西战役,独立战争,美国

    纽约及新泽西战役(英语:NewYorkandNewJerseycampaign),是指美国独立战争 于1776年7月至1777年3月期间,美国与英国在纽约州及新泽西州的多场战斗。1776年3月波士顿战役结束后,独立战争的重心逐渐转移到纽约市。乔治·华盛顿 开始在纽约布防,而北美英军总司令威廉·何奥也

  • 新泽西州起义:独立战争波及新泽西州(纽约及新泽西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新泽西州起义,独立战争,美国,特伦顿战役,纽约及新泽西战役

    新泽西州起义(英语:Rising of New Jersey),是指1776年12月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新泽西州民兵与英国军队的多场战斗。 1776年12月7日,乔治·华盛顿带领大陆军撤退到新泽西州与宾夕法尼亚州交界,而英军则在12月8日追击至特伦顿,与大陆军在特拉华河对峙。受到英美军队的刺激,效忠派

  •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对殖民地人民有着怎样的影响(纽约及新泽西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美国,独立战争,殖民地,纽约及新泽西战役

    美国独立的革命基本上改变了每个美国人的生活。美国人长期反抗英国的斗争所带来的结果之一是公共空间的明显扩展,随之而来的是选举权的扩展。白人内部的奴役劳力制度(契约奴制度)迅速衰落,宗教团体享有了更大的自由,妇女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也较从前有所改进。但在另一方面,对印第安人、许多效忠派居民、绝大多数奴隶来

  • 常山之战中唐军主将是谁?唐军主将李光弼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常山之战,史思明,李光弼

    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年(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率兵东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北),参与平定安史之乱。先后攻破常山(今河北正定)﹑九门(今河北城西北)﹑赵郡(今河北赵县)等地。五月,与郭子仪会师常山,乘敌疲惫出击,大败史思明部于嘉山(今河北曲阳境),进围博陵(今河北定县),军威大振,使河北

  • 常山之战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常山之战,史思明

    李光弼以左兵马使随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率朔方军东出,击败安禄山大同军使高秀岩后(参见郭子仪击叛军之战),由郭子仪推荐,升任河东节度使。十五载二月初二,李光弼奉命率蕃、汉步骑万余人,太原弩手3000人,东出井陉(今河北获鹿西南),直指常山。当时,史思明率数万大军围攻饶阳(今河北深县西南)二十余日不下,常山

  • 常山之战:唐朝叛军史思明的覆灭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常山之战,史思明

    常山之战主角:李光弼、史思明时间:唐天宝十五年常山之战是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在常山(今正定),大败叛军史思明。这次战役使唐军在河北战场上的一次决定性胜利,直接导致了史思明的覆灭。常山之战以李光弼的唐军胜利结束。至此常山九县只有九门、藁城还在叛军手中,其它七县全部收复。李光弼

  • 特伦顿战役什么时候爆发的?特伦顿战役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特伦顿战役,美国

    特伦顿战役爆发于1776年12月26日,在乔治·华盛顿强渡德拉瓦河至特伦顿后爆发的一场美国独立战争的战役。在不利的天候下进行危险的渡河后,华盛顿的大陆军主力碰上了驻扎在特伦顿的黑森佣兵。经过短暂的交火后,几乎整群黑森佣兵都遭俘虏,而美军则几乎毫无损失。这场战斗提振了大陆军的士气,并鼓舞更多人重新入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