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看完这四点,就能明白南明为什么不能像南宋能偏安半壁江山?(南明政权)

看完这四点,就能明白南明为什么不能像南宋能偏安半壁江山?(南明政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360 更新时间:2023/12/9 17:40:38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南宋(1127-1279年)是北宋靖康之耻后宋室在江南建立的国家,与北宋合称宋朝,共传五世九帝,享国一百五十三年。对于南宋来说,面对金国、蒙古等强敌,依然顽强地守住了半壁江山,并坚持了150多年。与此相对应的是,南明则没有守住半壁江山,几十年的时间就被清朝消灭了。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南宋能偏安半壁江山,南明却不可以?

首先,第一个原因就是两个朝代的正统性不一样。一方面,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后,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幸免于难,定都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继承大宋皇位,为延续宋朝皇统和法统,定国号仍为宋,史称南宋。1138年,迁都临安府(浙江杭州)。对于赵构来说,继承皇位可谓名正言顺。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崇祯皇帝去世后,南明一下子出现了弘光、隆武、绍武等多个皇帝,内耗严重,无法团结在一起抵抗满清地进军。而南宋则对金国同仇敌忾。

进一步来说,北宋灭亡之后,金国虽然获取了中原故地,但是他们并没有很好的汉化和融合,在统治上遇到了极大地阻碍,加上宋朝百姓对于赵宋皇室的认同,在抵抗金国的统治上也更加积极。而就明朝来说,直接是被李自成等起义军消灭的,但是最终接手明朝疆域的却是满清。相对于金国,满清进行了深度的怀化,并采取了怀柔的策略,在谋士的建议下,多尔衮等八旗军甚至打起了为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号,从而顺利入主中原并站稳脚跟。相对于南宋,南明面对的对手无疑更加高明。

再者,对于金国来说,缺乏统一天下,彻底消灭南宋的野心。在北宋灭亡之际,金军南下总数不过十五六万人而已,他们的目的主要是掠夺财富,以及占领河北河东两路土地而已,并没有南下定鼎中原的野心。而对于满清来说,公元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并且迫使李氏朝鲜臣服于清朝,其无疑就是想取代明朝的地位。此外,在降服了蒙古和李氏朝鲜之后,满清拥有一个稳定的后方来支撑其不断挥师南下。

最后,在文臣武将中,南宋有李纲等四大名臣,岳飞等中兴四将,比如岳飞等将领的北伐,不仅确保了南宋的安全,甚至有望光复中原。而且金国的灭亡,也是南宋和蒙古大军合力围剿所致。与此相对应的是,南明因为自身四分五裂,即便有真正的将才帅才,也缺乏施展的舞台。所以,总的来说,如果南明可以像南宋一样确立一个公认、正统的皇帝,至少可以存活地更久一些。

标签: 南宋南明政权

更多文章

  • 风雨飘摇39年的南明王朝,孤独一掷的一战,却让近代中国受益百年(南明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郑成功,南明政权

    南明王朝的三十九年历史,基本就是凄风苦雨,放在战场上,更是常见兵败场面。但永历十五年,即1662年1月25日清晨的这一刻,却是十分扬眉吐气的例外:南明延平郡王郑成功,向盘踞台湾热兰遮城的荷兰侵略军,发起最后的总攻。二十八门巨炮率先开火,重达24磅的炮弹呼啸扑来,三个炮台数百门火炮愤怒打响,两个小时间

  • 接触清军之后,其实南明兵力仍远强于满清,为何不能复国?(南明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崇祯,南明政权

    其实崇祯皇帝自缢后,大明还是占据着广袤的南方土地,并且明朝本就是南方起家,所以明朝的大臣们都准备投奔南方。而此时大顺国已经占据明朝之前的故土。四川一带也已经被张献忠占据,大清国也已占据东北地区及蒙古一带。三个政权形成了鼎立局面。那为什么南明政府只支撑了十五年呢?南京是明朝的起源地,有很完整的宫廷体系

  • 南明抗击清军的将领李定国:一生歼灭清军甚多(南明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将领,南明政权

    李定国两蹶名王讲述的是李定国将军打败清朝两位王爷的历史,这两个王爷一个是汉族王爷定南王孔有德,另一位是满族的亲王尼堪。这两个王爷一个兵败自杀,一个被围困后被李定国斩杀,是李定国军事上的巅峰。公元1652年清朝廷命令定南王孔有德出兵贵州,想要剿灭南明王朝,在孔有德进兵的同时,李定国也已经整合兵力北上,

  • 唐代草圣张旭的简介 张旭书法字帖赏析(饮中八仙)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张旭,饮中八仙

    要谈到书法和草书艺术,有一个人就不得不提,那就是唐代的“草圣”张旭,此人在草书上的成就最高,其书作风格豪放,气势恢宏,独树一帜。张旭像张旭,字伯高,也有说字季明。张旭生于唐朝开元天宝年间,乃是江苏苏州汉族人,年轻时做过县尉,后来还升官做到了长史。张旭个性鲜明,为人豁达,爱好喝酒。每次喝醉酒之后便开始

  • 饮中八仙指的是哪些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饮中八仙,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作了一首著名的诗《饮中八仙歌》,对唐朝八位嗜酒如命的名人作了生动的描述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中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

  • 贺知章是哪个朝代的 四明狂客诗狂贺知章简介(饮中八仙)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贺知章是哪个朝代的,贺知章,饮中八仙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人: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越州会稽永兴(今萧山)人,早年迁居山阴(今绍兴)。少时即以诗文知名。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开元十年(722),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未成,转官太常

  • 二十四孝故事:鹿乳奉亲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鹿乳奉亲,二十四孝故事

    郯子是我国东周时期郯国这个小国家的国君,他的孝名远近传播。他的父母已年迈,都患了很严重的眼疾,为此,郯子非常焦急,为了救治父母的病他想方设法四处求医。他听医生说,治这种病最好的办法是食用鹿乳。但是,鹿乳在市场上不能买到,到哪儿去找?即使到深山里去找,鹿见到人,早—遛烟儿逃走了!怎么办呢?郯子冥 思苦

  • 二十四孝故事:芦衣顺母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芦衣顺母,二十四孝故事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

  • 二十四孝故事:子路负米养亲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二十四孝故事,子路,负米养亲

    春秋时的卞州人仲由,字子路,小时候家里非常穷,他侍奉父母却是极尽孝心,即使家徒四壁,也要竭尽所能让父母吃好穿好,而自己往往只随便吃些粗粮。有一次,家里没有粮食吃了,卞州的粮价却一路飞涨,家里仅剩的那些钱已无法维持下去。子路听说百里之外的某地粮价较低,便不分昼夜地亲自赶往那里买了米,扛着回 家。看着父

  • 《推背图》到底写了什么?真的预言到武则天称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推背图》

    说到预言故事,很多人都会想到世界末日的预言,世界末日是美洲玛雅人的预言传说,被人们广为流传,说2012年将是世界末日,结果世界末日没有来临,预言传说不攻自破。在中国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也有很多预言,其中被人们认为最准确的预言就是神秘莫测的《推背图》。《推背图》究竟是什么呢?它是何人所创作,又是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