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风雨飘摇39年的南明王朝,孤独一掷的一战,却让近代中国受益百年(南明政权)

风雨飘摇39年的南明王朝,孤独一掷的一战,却让近代中国受益百年(南明政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63 更新时间:2024/1/24 2:27:26

南明朝的三十九年历史,基本就是凄风苦雨,放在战场上,更是见兵败场面。但永历十五年,即1662年1月25日清晨的这一刻,却是十分扬眉吐气的例外:南明延平郡王郑成功盘踞台湾热兰遮城的荷兰侵略军,发起最后的总攻。

二十八门巨炮率先开火,重达24磅的炮弹呼啸扑来,三个炮台数百门火炮愤怒打响,两个小时间就向热兰遮城倾泻五千发炮弹。然后数万南明将士潮水般扑来,干脆利落拿下要塞门户乌特利支堡。郑成功将军的霸气喊话,更炸雷般响在惶恐的荷兰守军头顶:如若执迷不悟,明日环山海,悉有油薪磺柴积垒齐攻。船毁城破,悔之莫及。

这是郑成功跨海收复台湾的伟大战役里,决定意义的一场总攻:“东亚第一要塞”热兰遮城崩溃在即,骄狂的荷兰侵略者,已经成了明军刀锋下的弱肉。沦陷三十八年之久的中国领土台湾,也将顺利回到祖国怀抱。酣畅淋漓的战斗场面,在后世的诸多史料里,也常被大书特书。但常被一笔带过,却还有另一个重要事实:决心打这一仗,对于当时的郑成功,还有这支南明大军来说,是一个等悲壮艰难的决定。

就连落败一方的荷兰人,比如荷兰驻台湾总督揆一,晚年在回忆录里都不停碎碎念:真没想到,郑成功真敢和我们开战。

二:艰难而悲壮的决定

1661年3月,当南明延平郡王郑成功,毅然以两万五千人的规模,发起东征收复台湾的战役时。当时的情景,可不似后来好些影视剧描绘的那样激动人心,相反是一片看衰声。好些追随他浴血抗清多年的部将们,反对的理由也很现实:敌人太强,我方太弱。

那时的郑成功,正是他撑起南明东南抗清大旗十五年来,最为惨淡经营的时候。先前以十七万大军北伐南京,却在南京城下功亏一篑陷入重围,苦心经营多年的水陆精锐伤亡殆尽,连能与荷兰战舰争锋的“三桅跑船”都基本沉底。苦苦坚守的厦门等地,更面临着清军日复一日的疯狂进攻。简直就是以一支残兵,横挑拥有强大海军实力的荷兰殖民者。

而盘踞台湾的荷兰侵略者呢?这时却正是无比强大的时候。驻台湾的军队只有两千来人,却都是装备精良火器的精锐。“热兰遮城”(安平古堡)与“普罗民遮城”两个犄角要塞,更是以欧洲先进的梭堡理论构筑,糯米石灰砌成的要塞上,装备有汹涌的火力。也正是凭着这强大军事力量,趁着明末动乱偷占台湾的荷兰人,才能够一次次血腥镇压台湾岛民的反抗起义,疯狂压榨台湾岛的财富。把这中国宝岛,变成“荷兰人最好的奶牛”。

而且更凶险的后果是,一旦郑成功大军开动,早就磨刀霍霍的清王朝,势必会趁虚而入。而盘踞巴达维亚的荷兰海军,也会疯狂增援台湾岛。何况在清王朝残酷迁界禁海国策下,中国东南沿海尽成无人区,郑成功大军的物资粮草供应,也将无比艰难。看似轰轰烈烈的收复国土大战,极有可能会陷入前后夹击的绝境。

可是,就是在这近乎刀山火海的局面下,郑成功毅然做出了决定,坚决开打这一仗。支撑他信心的,除了台湾岛重要的战略地位,拓展抗清根据地的需要。更有这位独撑东南抗清大业多年的南明英雄,从不曾忘怀的信念。正如他后来对荷兰侵略者,那句掷地有声的豪言:台湾者,中国之土也!

这支正处山穷水尽局面下的南明军队,正是怀着这个信念,踏上劈波斩浪的战场!

三:智慧与意志的胜利

决心坚定的郑成功,当然不是蛮干,从舰队迫近台湾岛后,就是智慧火花不断。先掐准了台海潮汐,巧妙从狭窄的鹿尔门登陆成功。又以麾下只载炮两门的“大青头”战舰摧毁荷兰巨舰。勇猛的南明步兵,更在陆战里硬杠荷兰步兵,杀得荷兰军尸横数百。被郑成功迅速切断水源的“普罗民遮城”,不到三天就狼狈挂了白旗。

于是,在遭到郑成功一系列打击后,被打了闷棍的荷兰侵略者接连崩溃,就只剩下负隅顽抗的“热兰遮城”,被数百南明大军团团围困。但真正的考验,这时才开始。

正如前面所说,这座后来更名为“安平古堡”的热兰遮城,不单是荷兰人控制台湾的枢纽,更是集合了欧洲城防高科技的顶级要塞:二百丈周长的城池,三丈高以石灰糯米砌成的城墙,还有深入地下一丈的地下工事。密集的炮火部署,更足以封锁城外一切通道。这个当时有着东亚第一要塞名号的堡垒,着实是难啃的硬骨头。

以《台湾通史》等资料记载,围困到1661年春天时,师老兵疲的郑成功,陷入到粮草接济不上的窘境。就连郑成功的一些心腹谋士,都在苦劝郑成功及时撤军,哪怕暂时撤到澎湖等地休整也好。但困境里的郑成功,却做出了一个叫所有人都想不到的决定:扎下根!

于是,苦守待援的荷兰侵略者,看到了奇特的景象:濒临断粮的郑成功大军,竟开始在台湾各地开荒种地。而早已受够殖民统治的台湾各族百姓们,更是群起响应,纷纷热烈迎接南明大军。大批的良田滚雪球般在台湾大地上开垦出来。入秋之后更是连连丰收!断粮?别忘了台湾是中国领土,这是郑成功大军的主场!

而荷兰人眼巴巴苦盼的援军,更在荷兰人的眼皮底下,上演了悲催一幕:第一拨援军五月份登岸,上岸就被郑成功抓了俘虏。第二拨援军七月份发起猛冲,更是一下撞进郑成功的埋伏里,三艘战舰成了郑成功的战利品。自这以后,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舰队彻底怂了:救援?打死也不去!

就这样,一个理论上要师老兵疲的困难仗,在郑成功的巧妙运筹下,非但没有在九个月的围困战里垮掉,相反借机满血复活。到1661年1月时,南明大军的足迹已遍布台岛,粮草物资无比充裕。甚至新型的攻城火炮装备,更是保质保量的装备完毕。收复台湾,就差最后一击!

于是,就有了1662年1月25日,精疲力尽的荷兰热兰遮城守军眼里的恐怖一幕:越拖越强的南明大军,以不亚于欧洲军队的凶悍火力发起狂攻。号称坚不可摧的热兰遮城墙,两小时内被打开近三百个大洞,多处城墙几近坍塌。重拳呼啸般的攻击,叫荷兰人彻底丧失了抵抗的勇气。荷兰总督揆一慌慌张跑来求和:愿罢兵约降,请乞归国

十二天后,即1662年2月6日,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无比重要的一刻:在付出了一千六百多士兵伤亡后,数百荷兰残兵灰溜溜交出所有的城堡,狼狈乘船离开。沦陷三十八年的中国宝岛台湾,回来了!这是民族英雄郑成功戎马生涯里的最后一战,也是最辉煌一仗。

四:造福近代百年的伟业

而更被后世史料一笔带过的是,败走台湾的荷兰人,其实并没有甘心。郑成功去世后,荷兰人更曾多次发起对台湾的反扑。但继承郑成功“延平郡王”爵位的郑家长子政经,却继续浴血奋战,更以重建的强大南明水师重创荷兰舰队。一直到1683年清王朝登陆台湾前,这支孤守宝岛的南明铁军,一直牢牢将西方殖民者挡在中国海之外!

甚至,如果看看近代西方殖民史,就更能理解这一战,对于近代中国海洋安全的意义:如果郑成功未曾发起这一战,盘踞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极有可能将这块中国领土,彻底割裂出中国版图。这样中国东南海疆,就会直接面对西方舰队的侵略威胁。近代中国丧权辱国的耻辱,将会更痛更惨。

以这个意义说,郑成功这支南明大军,打出了一场令近代中国受益百年的雪耻胜利!

标签: 明朝郑成功南明政权

更多文章

  • 接触清军之后,其实南明兵力仍远强于满清,为何不能复国?(南明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崇祯,南明政权

    其实崇祯皇帝自缢后,大明还是占据着广袤的南方土地,并且明朝本就是南方起家,所以明朝的大臣们都准备投奔南方。而此时大顺国已经占据明朝之前的故土。四川一带也已经被张献忠占据,大清国也已占据东北地区及蒙古一带。三个政权形成了鼎立局面。那为什么南明政府只支撑了十五年呢?南京是明朝的起源地,有很完整的宫廷体系

  • 南明抗击清军的将领李定国:一生歼灭清军甚多(南明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将领,南明政权

    李定国两蹶名王讲述的是李定国将军打败清朝两位王爷的历史,这两个王爷一个是汉族王爷定南王孔有德,另一位是满族的亲王尼堪。这两个王爷一个兵败自杀,一个被围困后被李定国斩杀,是李定国军事上的巅峰。公元1652年清朝廷命令定南王孔有德出兵贵州,想要剿灭南明王朝,在孔有德进兵的同时,李定国也已经整合兵力北上,

  • 唐代草圣张旭的简介 张旭书法字帖赏析(饮中八仙)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张旭,饮中八仙

    要谈到书法和草书艺术,有一个人就不得不提,那就是唐代的“草圣”张旭,此人在草书上的成就最高,其书作风格豪放,气势恢宏,独树一帜。张旭像张旭,字伯高,也有说字季明。张旭生于唐朝开元天宝年间,乃是江苏苏州汉族人,年轻时做过县尉,后来还升官做到了长史。张旭个性鲜明,为人豁达,爱好喝酒。每次喝醉酒之后便开始

  • 饮中八仙指的是哪些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饮中八仙,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作了一首著名的诗《饮中八仙歌》,对唐朝八位嗜酒如命的名人作了生动的描述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中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

  • 贺知章是哪个朝代的 四明狂客诗狂贺知章简介(饮中八仙)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贺知章是哪个朝代的,贺知章,饮中八仙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人: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越州会稽永兴(今萧山)人,早年迁居山阴(今绍兴)。少时即以诗文知名。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开元十年(722),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未成,转官太常

  • 二十四孝故事:鹿乳奉亲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鹿乳奉亲,二十四孝故事

    郯子是我国东周时期郯国这个小国家的国君,他的孝名远近传播。他的父母已年迈,都患了很严重的眼疾,为此,郯子非常焦急,为了救治父母的病他想方设法四处求医。他听医生说,治这种病最好的办法是食用鹿乳。但是,鹿乳在市场上不能买到,到哪儿去找?即使到深山里去找,鹿见到人,早—遛烟儿逃走了!怎么办呢?郯子冥 思苦

  • 二十四孝故事:芦衣顺母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芦衣顺母,二十四孝故事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

  • 二十四孝故事:子路负米养亲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二十四孝故事,子路,负米养亲

    春秋时的卞州人仲由,字子路,小时候家里非常穷,他侍奉父母却是极尽孝心,即使家徒四壁,也要竭尽所能让父母吃好穿好,而自己往往只随便吃些粗粮。有一次,家里没有粮食吃了,卞州的粮价却一路飞涨,家里仅剩的那些钱已无法维持下去。子路听说百里之外的某地粮价较低,便不分昼夜地亲自赶往那里买了米,扛着回 家。看着父

  • 《推背图》到底写了什么?真的预言到武则天称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推背图》

    说到预言故事,很多人都会想到世界末日的预言,世界末日是美洲玛雅人的预言传说,被人们广为流传,说2012年将是世界末日,结果世界末日没有来临,预言传说不攻自破。在中国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也有很多预言,其中被人们认为最准确的预言就是神秘莫测的《推背图》。《推背图》究竟是什么呢?它是何人所创作,又是怎么

  • 推背图中预言到了7位女性,竟然有5位已经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淳风,推背图

    唐朝的两位大玄学家李淳风和袁天罡共同编写的《推背图》传说中能够预言未来,而书中提到的一些事情也确实在历史上得到了验证,其中,在书里还说到了7位女性,有5位已经应验,我们来看看到底准不准确。先看第一位,出现在《推背图》的第三象。谶曰:日月当空,照临下土,扑朔迷离不文亦武。颂曰:参遍空王色相空,一朝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