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衡只是制造了地动仪?他的才华打死想不到

张衡只是制造了地动仪?他的才华打死想不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789 更新时间:2024/1/7 20:30:28

说到张衡,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谁不知道他发明的地动仪呢?

就是下面这个东东。

地动仪不是预测地震的仪器,而是地震发生以后,能够感知地震的仪器。

预测地震的仪器人类到现在也没发明出来,谁发明出来,可以获诺贝尔奖的吧?

但你如果认为张衡只会制作一台地动仪,那是太小看他了,他是那种几百年才出一位的天才。

1、家世

张衡,字平子,他的家族世代是南阳豪门大姓。

张衡的祖父张堪能文能武。张堪早年丧父,他把父亲留下的千万资财留给侄子,自己去长安求学,他品行高洁,严格自励,儒生们称他为“圣童”。光武帝任命张堪为蜀郡太守。后来又任命他为渔阳太守,他领兵打败匈奴,使匈奴很长时间不敢来犯。他心地仁慈,爱护部下,劝农耕桑,带领百姓开垦出八千多亩荒田,使百姓生活富裕起来。渔阳百姓称颂他:“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张堪曾经跟随吴汉打败公孙述。公孙述财宝堆积如山,他把这些财宝据为己有,足够子孙十辈子花不完。然而,他当了多年省部级高官,离任时,只坐着一辆断了辕的破车,车上放着布被和包着旧衣的包袱。

2、人品

张衡受家庭清白风气的影响,养成端正的人品和高尚的情操,他性情淡泊,举止从容,不喜欢结交俗人。他从小喜欢读书,曾在太学学习,通五经,贯六艺,才高过世。官府多次征召他做官,他都不肯就任。

3、天文学

张衡在天文学的成就最高。他曾经担任过太史令。这个官名我们不陌生,司马迁就担任过太史令。人们一般以为太史令是写史的,其实不然,太史令还掌管着天文历法,读读《史记》中的“八书”,就知道,没有专业知识根本写不出来,我们这些门外汉读都读不明白。

张衡担任太史令期间,制造了一台神奇精密的大型天文仪器——浑天仪,他采用齿轮把天球仪和计时漏壶结合起来,利用水力带动齿轮转动,用来演示星空变化。

(这个浑天仪模型权作参考吧)

张衡著有一本天文学著名《灵宪》,他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天体的动行有规律可循,月亮不会发光,它是反射太阳的光芒,日蚀是地球遮挡了太阳光。月亮绕着地球运行并有所升降。他推算出一周天为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与近世所测一年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的数值十分相近。

张衡真是生错了时代,他生活的时代,科学还处在幼年时期,人类整体还十分蒙昧,以致他无法取得革命性的成就,如果他生活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凭他的敏锐眼光和聪明过人的头脑,他很可能会成为开普勒那样伟大的天文学家。如果我们在中学物理课本上学习“张衡行星运动三定律”,我们——这些物理盲们,对他是多么又爱又恨啊啊啊!!!

4、文学

在当时来说,张衡最为人们所知的不是他的天文学成就,而是他的文学成就。他用十年时间写成《二京赋》,风行一时,他还著有《思玄赋》《归田赋》等。可惜当时没有什么文学奖,不然,一定要给他颁一个大奖。

5、数学:据说他著有《算罔论》,此书后来失传。

6、机械

张衡除了制作出工浑天仪、地动仪,他制造了一些奇巧机械,据说他造了一种三个轮子可以自转的机械。有人认为这是记里鼓车,车上站着一个木头人,木人手里拿一根鼓槌,每走一里,木头人就敲一下鼓。有人认为他制造的是指南车,车上站一个木头人,无论车子往哪个方向转,木头人始终指着南方。

据说他还造了一只木鸟,鸟肚子里暗藏机关,能够在天上飞好几里地。估计他是利用了风筝原理,用线控制着木鸟在天上飞。

古人确实将他与发明“翻车”的马钧并称为“木圣”。

7、地震学:

他制造的地动仪,已经说过,不再赘述。

8、地理

他绘制了一套完整的地形图。

9、绘画

他是东汉著名画家。

10、历史

张衡担任过太史令,历史是他的本来行当,他也提出了一些史学观点,只是精力有限,他没有太多时间用于历史研究与著述。

11、做官。

永和初年,张衡担任河间王的相。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豪门大户胡作非为。张衡上任之后,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将他们全部逮捕,一时刹住歪风邪气。

张衡于永和四年去世,享年六十二岁。

有些人生来是让我们膜拜的,张衡就是。

来,献上我们的膝盖

标签: 张衡汉朝地动仪

更多文章

  • 揭秘明代三大奇案 明光宗朱常洛与“红丸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红丸案

    朱常洛与红丸案,红丸案是明代三大奇案之一。明代泰昌元年(1620年),明光宗朱常洛病重,道士李可灼进献红丸,自称仙丹。光宗服后死去。有人怀疑是神宗的郑贵妃唆使下毒,旋即展开了一系列的追查元凶的举动。其间,党争与私仇夹杂其中,连坐罪死者众矣。网络配图朱常洛即位,郑贵妃担心朱常洛会因前嫌而报复自己,采取

  • 探秘:明朝红丸案的罪魁祸首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红丸案

    明朝有几大谜案备受瞩目,其中红丸案就是其中的一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起案件的始末。在明代成化年间。有一个叫做陶仲文的小吏,本来是个芝麻大的仓库管理员,只因为他给皇宫进献了一种秘方,满足了当时明宪宗的需求。后来竟然得到宪宗与嘉靖两朝专宠,一跃而成朝廷显贵。他所进献的秘方,是一种道家丹药,也就是后

  • 扑朔迷离红丸案:明太子痴迷药丹命归西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红丸,红丸案

    “红丸”又称红铅丸,是古代宫廷中特制的一种春药。其制法很特别:须取童女首次月经,盛装在金或银的器皿内,还须加上夜半的第一滴露水以乌梅等药物,连煮七次,浓缩为浆。然后加上乳香、没药、辰砂、松脂、尿粉等拌匀,以火提炼,最后炼蜜为丸,药成。据《明实录》记载,嘉靖年间,宫廷为了配制“红丸”,前后一共选少女1

  • 红丸案始末:明光宗朱常洛死亡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红丸案

    红丸案背景红丸案是发生在明朝末年时期的一桩案件,这也属于明朝末期宫廷三大案件之一,可见这次案件的影响是十分广泛而巨大的。在1620年的时候泰昌帝突然生病,之后李可灼奉命献上了红色的药丸,可是泰昌帝吃后不久就离开了人世,有人觉得这件事和前朝的郑贵妃有关,于是展开了深入的调查,因此而连坐了许多人,那么红

  • 1080少女入宫只为测试红丸!解密明朝红丸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红丸案,梃击案,明朝,

    导读:据《明实录》——嘉靖二十六年(1547)二月,从畿内挑选十一至十四岁少女三百人入宫;三十一年(1552)十二月,又选三百人;三十四年(1555)九月,选民间女子十岁以下一百六十人;同年十一月,又选湖广民间女子二十余人;四十三年(1564)正月,选宫女三百人,前后共计一千零八十人。这些尚未成年的

  • 揭秘胡惟庸案奇冤案件真相:朱元璋的欲加之罪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胡惟庸案

    明朝胡惟庸案可以说是明朝一大奇冤案件,对于胡惟庸案的说法历来也都是莫衷一是的,有很多史学家都对于胡惟庸案中胡惟庸谋反提出了相关的质疑,但是朱元璋依旧是推动了胡惟庸案的发生。明朝胡惟庸案并不是单纯地一场君臣以下犯上的案件,更是一场君臣关乎权利的案件。明太祖朱元璋成为皇帝,可以说是十分不容易的,在成为皇

  • 明朝胡惟庸案真相:胡惟庸案实际上是一出冤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胡惟庸,胡惟庸案

    明朝胡惟庸案可以说是明朝一大奇冤案件,对于胡惟庸案的说法历来也都是莫衷一是的,有很多史学家都对于胡惟庸案中胡惟庸谋反提出了相关的质疑,但是朱元璋依旧是推动了胡惟庸案的发生。明朝胡惟庸案并不是单纯地一场君臣以下犯上的案件,更是一场君臣关乎权利的案件。明朝胡惟庸案大捕杀明太祖朱元璋成为皇帝,可以说是十分

  • 明朝胡惟庸案的真相揭秘 胡惟庸案牵扯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胡惟庸,胡惟庸案

    明朝胡惟庸案明朝胡惟庸案可以说是明朝一大奇冤案件,对于胡惟庸案的说法历来也都是莫衷一是的,有很多史学家都对于胡惟庸案中胡惟庸谋反提出了相关的质疑,但是朱元璋依旧是推动了胡惟庸案的发生。明朝胡惟庸案并不是单纯地一场君臣以下犯上的案件,更是一场君臣关乎权利的案件。明朝胡惟庸案大捕杀明太祖朱元璋成为皇帝,

  • 明朝胡惟庸案是怎样发生的?案件经过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胡惟庸,胡惟庸案

    背景洪武六年(1373年),淮西朋党集团的领袖李善长推荐其同乡兼姻亲胡惟庸担任右丞相。洪武十年(1377年)九月,胡惟庸升任左丞相。他做了7年丞相,任期内在朝中遍植朋党,不遗余力地打击异己,使得淮西朋党集团的势力不断膨胀。譬如,浙江青田人刘基(字伯温),曾辅佐朱元璋,立下过汗马功劳,但由于他与淮西朋

  • 揭秘朱元璋杀胡惟庸的真正原因!胡惟庸案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胡惟庸,朱元璋,胡惟庸案

    武十三年正月,丞相胡惟庸称他家的旧宅井里涌出了醴泉,邀请明太祖前来观赏。这是大明的祥瑞呀,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一个名叫云奇的太监突然冲到皇帝的车马前,紧拉住缰绳,急得说不出话来。卫士们立即将他拿下,乱棍齐上,差点把他打死,可是他仍然指着胡惟庸家的方向,不肯退下。朱元璋这才感到事情不妙,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