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红丸案始末:明光宗朱常洛死亡之谜

红丸案始末:明光宗朱常洛死亡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888 更新时间:2024/1/8 6:27:25

红丸案背景

红丸案是发生在明朝末年时期的一桩案件,这也属于明朝末期宫廷三大案件之一,可见这次案件的影响是十分广泛而巨大的。在1620年的时候泰昌帝突然生病,之后李可灼奉命献上了红色的药丸,可是泰昌帝吃后不久就离开了人世,有人觉得这件事和前朝的郑贵妃有关,于是展开了深入的调查,因此而连坐了许多人,那么红丸案背景是怎样的呢?

红丸案之郑贵妃图片

红丸案背景自然是案件发生之前的事情,这里所说的泰昌帝就是朱常洛,他在早年刚刚立为太子的时候,就曾经发生过梃击案,而案件锁定的中心就和郑贵妃有着关联,人们都说那个时候郑贵妃想要杀死成为太子的朱常洛,从而让自己的儿子朱常洵取而代之,不过因为神宗的包庇最终案件不了了之。在1620年的时候神宗离开了人世,而朱常洛就从太子的位子上成为了皇帝,并且将年号改成了泰昌,所以人们才会称呼他为泰昌帝。

在这一年的八月初一这一天,泰昌帝举行了登基大典,从此后他就成为了新一任的帝王,而当时也有官员记载,那个时候泰昌帝走路、面容和举止都非常地正常,看不出任何生病的迹象,精神健硕身体硬朗,而他在登基之前的几天,还曾经以太子的身份为辽东等地区驻守边疆的将士发放银子慰劳他们,并且废除了矿税,还增添了新的内阁大臣,为朝廷做出许多有利的事情,让朝廷上下感念不已,谁都没有想到他会在登基一个月之后就病逝。

红丸案过程

红丸案指的是发生在泰昌帝身上的一件案子,当时泰昌帝处于重病之中,而李可灼则奉命献上了红色的药丸,可是泰昌帝吃了之后不久就死亡了,有人觉得这是神宗的宠妃郑贵妃做出来的,于是便开展了详细的调查,发现在这个红丸案过程中有着许多地方还夹杂着私仇,因此而造成了多人死亡,那么红丸案过程是怎样的呢?

红丸案之泰昌帝图片

红丸案过程还要从泰昌帝登基之后开始说起,当时他本来想要有一番作为的,可是却没想到几天之后就生了重病,就连他自己的生日宴会都取消了,可是他病了之后不但没有找太医医治,反而是让郑贵妃身边的太监看病开药,谁料到吃下去之后便腹泻不止。当时的首辅大人是方从哲,泰昌帝在昏迷醒来后就将他召到了面前,并且告诉他一些后事。就在这个时候泰昌帝突然想到李可灼的丹药,于是便下令让李可灼进宫。

当时方从哲等许多大臣都阻拦过,认为这种丹药并不如太医开的药安全有效,但是泰昌帝却不听,而是依旧派人前去召见李可灼,在吃过一粒进献的红丸之后,确实让身体好了许多,于是便想要再吃一粒,可是他却没有想到这一粒吃下去会突然猝死。泰昌帝这个时候刚刚登基一个月的时间,可是就这样离开了人世,于是有人认为这是郑贵妃身边太监的错误,也是郑贵妃居心不良,因为就是她身边的太监让皇帝腹泻的,而首辅方从哲也因此而被诬陷攻击,最终只能离开了京城。

红丸案结果

泰昌帝刚刚继位,不久后就生了一场大病,太医们都束手无策。泰昌帝从方从哲那里听说李可灼有仙方能治他的病,于是就传了李可灼进宫献药,李可灼带来了红丸,泰昌帝服下以后病似乎好了一半。三天后泰昌帝又让李可灼拿红丸,这一次服下后便再也没有醒过来。大臣们为此议论纷纷,都说要彻查红丸案结果。

红丸案涉及皇帝

因为泰昌帝是从方从哲那里听说李可灼有红丸的,大臣们说他没有杀害君主的心却又杀害君主的罪名。方从哲写了奏折,为自己辩解,还提出来想要归隐,他的奏折被天皇帝所同意,执政八年的忠臣离开了京城。泰昌帝死的那天还拟遗旨赏李可灼献红丸有功,这一道遗旨引起了很多人的怀疑,有大臣说不应该赏赐他,于是方从哲在很多人的攻击下拟太子令旨,罚了李可灼一年的俸禄。这时候红丸案结果还是没能告一段落。

方从哲离开京城以后,要求彻查此事的奏折还是络绎不绝。方从哲从老家给天启皇帝寄了一封奏折,说他自己老年糊涂了,没有阻止李可灼进药,有罪,恳请皇帝把官位削去,愿意发配到边疆。很多大臣又为他开脱,表示方从哲和李可灼两人也是奉旨拿药,适当的处罚他们就好。这中间有太多的疑点根本没有办法搞清楚,经过一系列的争论和考证,到最后也没有得出什么结果,红丸案结果依然是一个谜。

红丸案是谁主使的

万历皇后没有子嗣,万历皇帝在他的嫔妃中唯独宠爱郑贵妃。郑贵妃曾为他生下两个儿子,第一个儿子夭折了,第二个儿子常洵出生后,郑贵妃便封为了皇贵妃。她还借此机会乞求神宗立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她做皇后,两人还写下了协议。万历皇帝专宠郑贵妃,就是不立太子,大臣们担心郑贵妃谋立皇三子损害国家,纷纷上奏,皇帝仍然不管。关于红丸案是谁主使的问题,便有人猜测是郑贵妃所为。

红丸案相关图片

直到皇帝立了朱常洛为太子,三子朱常洵为福王,这件事落下了帷幕。万历皇帝驾崩后,朱常洛当上了皇帝。郑贵妃给朱常洛送了八个美女,有一天朱常洛寻求刺激,吃了春药,精神很亢奋,便病倒了。郑贵妃又有指使崔文生以掌管御药房的身份给朱常洛送去了泻药,一天一夜朱常洛连泻了三四十次,无法进食,不能行动。人们纷纷指责崔文生是受了郑贵妃的指使,加害皇上。因为这件事,又想到红丸案,红丸案是谁主使的这一个问题她的嫌疑是最大的。

李可灼进宫说是有仙药可以医治皇上的病,内阁官员不相信他。不知怎么这个消息就传到了朱常洛的耳朵里,他不甘心等死,想要试试这仙药。朱常洛服下一颗觉得有效果,第二天又服下了第二颗,然后就驾崩了。人们纷纷猜测,想要知道红丸案是谁主使的,但是疑点重重,不知道李可灼是不是受郑贵妃的指使前来献药,所以根本无法判决。

标签: 红丸案

更多文章

  • 1080少女入宫只为测试红丸!解密明朝红丸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红丸案,梃击案,明朝,

    导读:据《明实录》——嘉靖二十六年(1547)二月,从畿内挑选十一至十四岁少女三百人入宫;三十一年(1552)十二月,又选三百人;三十四年(1555)九月,选民间女子十岁以下一百六十人;同年十一月,又选湖广民间女子二十余人;四十三年(1564)正月,选宫女三百人,前后共计一千零八十人。这些尚未成年的

  • 揭秘胡惟庸案奇冤案件真相:朱元璋的欲加之罪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胡惟庸案

    明朝胡惟庸案可以说是明朝一大奇冤案件,对于胡惟庸案的说法历来也都是莫衷一是的,有很多史学家都对于胡惟庸案中胡惟庸谋反提出了相关的质疑,但是朱元璋依旧是推动了胡惟庸案的发生。明朝胡惟庸案并不是单纯地一场君臣以下犯上的案件,更是一场君臣关乎权利的案件。明太祖朱元璋成为皇帝,可以说是十分不容易的,在成为皇

  • 明朝胡惟庸案真相:胡惟庸案实际上是一出冤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胡惟庸,胡惟庸案

    明朝胡惟庸案可以说是明朝一大奇冤案件,对于胡惟庸案的说法历来也都是莫衷一是的,有很多史学家都对于胡惟庸案中胡惟庸谋反提出了相关的质疑,但是朱元璋依旧是推动了胡惟庸案的发生。明朝胡惟庸案并不是单纯地一场君臣以下犯上的案件,更是一场君臣关乎权利的案件。明朝胡惟庸案大捕杀明太祖朱元璋成为皇帝,可以说是十分

  • 明朝胡惟庸案的真相揭秘 胡惟庸案牵扯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胡惟庸,胡惟庸案

    明朝胡惟庸案明朝胡惟庸案可以说是明朝一大奇冤案件,对于胡惟庸案的说法历来也都是莫衷一是的,有很多史学家都对于胡惟庸案中胡惟庸谋反提出了相关的质疑,但是朱元璋依旧是推动了胡惟庸案的发生。明朝胡惟庸案并不是单纯地一场君臣以下犯上的案件,更是一场君臣关乎权利的案件。明朝胡惟庸案大捕杀明太祖朱元璋成为皇帝,

  • 明朝胡惟庸案是怎样发生的?案件经过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胡惟庸,胡惟庸案

    背景洪武六年(1373年),淮西朋党集团的领袖李善长推荐其同乡兼姻亲胡惟庸担任右丞相。洪武十年(1377年)九月,胡惟庸升任左丞相。他做了7年丞相,任期内在朝中遍植朋党,不遗余力地打击异己,使得淮西朋党集团的势力不断膨胀。譬如,浙江青田人刘基(字伯温),曾辅佐朱元璋,立下过汗马功劳,但由于他与淮西朋

  • 揭秘朱元璋杀胡惟庸的真正原因!胡惟庸案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胡惟庸,朱元璋,胡惟庸案

    武十三年正月,丞相胡惟庸称他家的旧宅井里涌出了醴泉,邀请明太祖前来观赏。这是大明的祥瑞呀,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一个名叫云奇的太监突然冲到皇帝的车马前,紧拉住缰绳,急得说不出话来。卫士们立即将他拿下,乱棍齐上,差点把他打死,可是他仍然指着胡惟庸家的方向,不肯退下。朱元璋这才感到事情不妙,立即

  • 揭秘空印案,朱元璋到底诛杀了多少官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空印案

    空印一案乃是明朝官员为了方便开展工作,而事先携带印好公章的空白文书,等户部最终审核确定好数据,再在印好公章的空白文书上填好数据,上报户部。朱元璋得知后,大发雷霆,下令将全国掌印官员斩首,将所有的辅助官员,就是副职,杖责一百,发配充军。这还不行,连各省按察使司的言官也要问罪,理由就是监督不力。虽然官员

  • 揭秘空印案:朱元璋到底诛杀了多少官员?不服来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空印案

    昨天我们说到空印一案乃是明朝官员为了方便开展工作,而事先携带印好公章的空白文书,等户部最终审核确定好数据,再在印好公章的空白文书上填好数据,上报户部。朱元璋得知后,大发雷霆,下令将全国掌印官员斩首,将所有的辅助官员,就是副职,杖责一百,发配充军。这还不行,连各省按察使司的言官也要问罪,理由就是监督不

  • 揭秘明初朱元璋的“空印案”究竟杀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空印案

    核心提示:吴晗《朱元璋传》说空印案与郭桓案一共杀了七、八万人,《国史概要》也说空印案与郭桓案连坐被杀的人数以万计。而朱元璋是按空印文书上的署名顺藤摸瓜来捕人的。等皇帝完成了大逮捕,也不过数百人。直到全文末尾,也不像在这数百人之后又进行了株连逮捕。而且,这数百人中,还有一些人被充军了。网络配图 所以,

  • 明朝空印案发生的起因是什么?后人是如何评价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明朝,空印案,朱棣

    中国明代初期有一个重大事件,皇帝朱元璋地方计吏拿着空白账册至户部结算钱谷的做法很不满,对一众官吏进行了严惩。发生在洪武十五年,即公元1382年,史称“明朝空印案”。那么这个明朝空印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明朝初期的时候有这么一个规定,每年各个地方都要派遣计吏至户部,将当地一年内官员财政支出和所有的钱谷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