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料罗湾海战:垂死挣扎的末代皇朝(崇祯明荷海战)

料罗湾海战:垂死挣扎的末代皇朝(崇祯明荷海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890 更新时间:2023/12/12 13:45:38

爆发于公元1633年的料罗湾海战,又称崇祯明荷海战。是即将灭亡的明朝与国力蒸蒸日上的荷兰(七省联盟已独立但尚未从西班牙的统治下独立)进行的一场大海战。这场海战,可以说是末代皇朝的垂死挣扎,是中国与西方的海战中,唯一胜利的一场。回顾这场海战背后的一些史实,有别样的意义。

海战的起因是荷兰方面为夺占中国对外贸易权.禁止西班牙人、葡萄人介入与中国交易.荷兰方面认为攻击中国以先进的大炮武器,性能优异的快速战舰则十拿九稳。

最终,海军实力占优的荷兰人落得个大败亏输。他们遇到的,是个怎样的国家呢?

公元1633年,明崇祯六年。 受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影响。中国北方长年干旱、中原和东部数次特大地震、北方瘟疫流行。除江浙闽粤一带受灾影响后仍然恢复富裕外,在北方,特别是自成造反地区,部份

灾区,比如地震区,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百姓吃树皮甚至饿死,以及因为饥饿而抢劫杀人,抢县衙都有发生。这是料罗湾海战时期的中国国情。

公元1633年的荷兰,虽然还没有从西班牙的统治中独立,但航海和贸易已获得极大发展。已处于其历史上著名的“黄金时代”发端期。

上图就是这一时期荷兰在全球殖民地的分布情况。其中,荷兰东印度公司管理浅绿色地区;深绿色地区则为荷兰西印度公司掌控。

英语称中国帆船为“junk”,被音译成“戎克船”。经过宋朝与元朝改良后,中国帆船于15世纪-17世纪中,大量出现于中国近海。有证据显示,当时的中国帆船,长约100多米,宽度约50多米,称为宝船。

以当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主力战船大青头(船体多饰以青色)为例:船长约10丈,宽2丈1尺,高l丈5尺,吃水8尺,载重三四千担,总共只配备2

门大炮,前1后1。因此可以相信,料罗湾海战中,中国的水师,总体水平不会超过这种大青头。并且在明末,中国船舶已不再是明初下西洋时候那种艨艟巨舰。反

小型化发展。这种船舶,必然不可能装载更多的火炮和兵士。总体战斗力也会比较弱。

荷兰海军方面的舰只情况如何呢?当时荷方主力战舰共十一艘(Jacht, Bredam, Weiringen, de Fluyt Warmondt,

Texcel, Weesp, Couckercke, Catwijck, Zeeburch, Kemphaen,

Salm),由普特曼斯指挥,另有旗舰密德堡及一艘中国戎克船打狗号(Tavcoya),此外还包括海盗刘香带来的50艘海盗船。

荷兰海军主力舰均为盖伦船,这是一型极为优秀的帆船。通常拥有两层或多层甲板。为了追求更强的火力,西方在船舶设计方面开始追求更大的船型。盖伦船则成为这一造船思想指导下的产物。

1594年时的荷兰盖伦船

红夷大炮最突出的优点是射程,对重型火炮而言,射程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环节,即使现今也不例外。明朝自制铁火铳的最大射程不超过三里,而且要冒

炸膛的危险;而一般三千斤的红夷大炮可以轻松打到七八里外,史籍记载最远可达十里!十里相当于现代五公里多,相当远了,有人曾经对这个数据产生过怀疑,但

是西方的同类型火炮的性能证明了这个数据是准确的(当时西欧各国已有领海这一概念,当时的领海是以海岸火炮的射程来定的,16世纪末期的领海是三海里,约

合五点五公里)。

标签: 战争明朝荷兰崇祯明荷海战

更多文章

  • 远交近攻是秦昭王统一六国时的外交和军事策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远交近攻,秦昭王

    “远交近攻”是指一种外交河军事上的策略,和远方国家结盟,而与相近的国家为敌。是因为这个策略秦国才能统一华夏,吞并六国,为秦始皇实现了统一六国的愿望。秦昭王即位时期,秦国因为商鞅变法使得国力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其他六国。几十年来,虽然秦国在与六国的对战中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是在扩大秦国的疆域上并没有多大

  • 秦国远交近攻策略 远交近攻的战略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远交近攻,远交近攻的战略

    “远交近攻”是兵法“三十六计”中的其中一计。是秦国的宰相范雎向秦昭王提出的策略,建议秦国将地理位置离的最近的韩、魏两国作为秦国的主要目标,同时应该与距离稍远的齐等国保持良好的联盟的关系,这样就可以没有其他的顾虑。这个策略使得秦国能够兼并六国,实现了秦国的大统一。这个策略是范雎为秦国量身定做的,是占领

  • 什么是庄蹻入滇 春秋战国时期庄蹻入滇的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庄蹻入滇

    庄蹻入滇是一次春秋战国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打开了云贵高原开发的序幕。那么到底什么是庄蹻入滇呢?庄蹻入滇首先应该明白,庄蹻是个人名,所谓的入滇,就是迁居到云南一代。庄蹻是一位楚国的将军,也是楚庄王的后代。在公元前279年的时候,庄蹻奉楚顷襄王的命令,带领军队从黔中郡向西南进攻。庄蹻经过沅水,又向西南进

  • 屈原的“吃货”生涯:创作楚辞不忘提及各种美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屈原,楚辞

    周朝人吃什么用现代流行语来说,屈原很可能是个吃货。在没有微博的年代,即使在一部神神叨叨的《招魂》里,他也不忘在描述完天堂地狱之后直奔吃的主题:在大米、小米、黄粱等主食之外,肥牛蹄筋又软又香,有酸苦风味调制的吴国羹汤,烧甲鱼、烤羊羔还加上甘蔗汁,醋烹的天鹅、焖野鸡、煎肥雁和鸧鹤,还有卤鸡和炖龟肉汤。而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楚辞通释及研究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楚辞

    王夫之是明清两代的思想家,他的一生有很多著作流传后世,其中有一本《楚辞通释》可以说是《楚辞》学史的巅峰之作。这本书是王夫之先生研究《楚辞》的重要成果,对整个楚辞研究中地位极为重要。王夫之画照这本书成书之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只是作为王夫之先生的著作被保存下来。直到康熙和雍正时期才开始有人研究这本书

  • 渑池之会的故事 渑池之会的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渑池之会

    渑池之会的故事渑池之会的故事讲的是蔺相如的故事。渑池之会的故事在历史上让巧舌如簧的蔺相如和足智多谋的廉颇闻名天下,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渑池之会图片渑池之会的故事被记录在列传里。渑池之会发生在公元前279故事讲述了秦王想和赵王和好,但赵王害怕实力强大的秦国而不想去。但赵王有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位大大的

  • 秦昭王与蔺相如的渑池之会是怎样的?有何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昭王,蔺相如,春秋战国,秦国,渑池之会

    公元前282年,秦国派大将白起攻取了赵国的两块地方。第二年,秦国又派兵攻占了赵国的石城;又过了一年,再向赵国进攻,两国交战,赵国损失了两万多军队,但秦军的攻势也被遏止了。公元前279年,秦昭王想和赵国讲和,以便集中力量攻击楚国,于是派使者到赵国,约赵惠文王在西河外的渑池见面,互修友好。赵惠文王害怕秦

  • 解析唐朝的羁縻政策 羁縻政策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羁縻政策

    唐朝的羁縻政策是指唐朝对少数民族实行以羁縻州为主体的政策,是汉族统一以来相对开明的一次以少数民族为对象实施的民族政策。它的实行是以秦汉之后,民族之间团结友善,国家统一为背景。虽然各国统治者之间的战争会不时引起民族矛盾,并发动战争,但各民族之间交流从未因此而受到影响。唐代疆域图唐朝的羁縻政策得以实行的

  • 什么是羁縻政策?羁縻政策是从什么时期实施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羁縻政策,汉朝

    羁縻政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策,那么羁縻政策是什么呢?提到羁縻政策是什么,就需要从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说起,自秦朝建立以后,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中原的华夏族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得到了加强,各民族在华夏族的带领下共同发展,但一些少数民族首领为了一己私利,意图脱离中央的统治,为了维护边疆的稳定

  • 刘邦“约法三章”具体指的是哪三章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邦,约法三章

    当各路诸侯攻破武关(在今陕西丹凤东南),离咸阳不远时,赵高派心腹把二世杀了。赵高想自己即位,又怕进关的诸侯不服,就把二世的侄儿子婴立为秦王。子婴明白赵高一肚子坏水,非常危险,就设计杀了赵高。项羽想借着咸阳内乱连夜进军,又怕投降过来的秦军叛变。大军到了新安城南(今河南新安),楚军把投降的二十多万秦兵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