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黑船事件是怎么回事?黑船事件经过几个阶段(锁国令)

黑船事件是怎么回事?黑船事件经过几个阶段(锁国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313 更新时间:2023/12/26 22:18:48

历史上的黑船事件,指的是在1853年7月8日的时候,美国以炮舰威逼日本打开国门的这一事件。下面就让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黑船事件也叫做是黑船来航事件,在日本嘉永六年的时候,美国海军准将马休·培里亲自率领舰队驶入了日本江户湾浦贺海面的事件。当时马休·培里带着美国总统米勒德·菲尔莫尔的国书江户幕府致意,最后双方在第二年的时候就签定了《日美亲条约》。当时是在19世纪上半期,那时的日本在锁国这一政策下并局限与东北亚这一角的时候,此时的世界正在处于快速转变的时期,而像英国、法国、俄国和美国等国成为了新一波称霸世界的强国。这些国家在经历了产业革命、交通革命等革命的洗礼之后,逐渐开始为了产业革命后所需要的原料、市场、殖民地与转运站积极经营远东。

在此之后,双方在横滨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而这一条约可以说是日本与西方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签订条约之后,其他的西方列国也开始跟随美国,开始向日本提出通商的要求。于是像英国,俄国,荷兰等的西方国家都与日本签订了相关的不平等条约。为此,日本在这样的压迫下,不得不结束了本国的锁国时代,幕体制也开始随之瓦解。在1853年的7月8日,美国海军派培里准将率领舰队强行驶入江户湾的浦贺及神奈川地区。在美国的武力胁迫下,日本幕府不得不接受开港要求,最终在1854年3月31日的时候,日本与美国在神奈川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这一条约,而这一事件就是著名的黑船事件。

在1853年7月8日的这一天,日本发生了“黑船事件”。美国东印度舰队的准将马休·培里率领了有4艘战舰前进驶入日本江户湾,并通过用武力的方式来威胁日本幕府停止“闭关锁国”的政策。至于事情的发生与经过就让我们会回顾到这一段历史当中。历史上的“黑船事件”的发生过程主要有两个阶段:首先是第一个阶段:在1853年的7月,当时美国的准将马休·培里率领了4艘战舰前进驶入日本江户湾口,并通过武力的方式来威胁幕府打开国门。面对马休·培里所带来的黑色铁甲军舰,日本人也是第一次见到。马休·培里赠给幕府显示工业明的火车机车模型和电报机,而幕府却只能用大力士搬来回赠的大米来展示自己国家的实力。对于此次的马休·培里来行事件,令日本大为震惊,并且也使得日本深深的感受到自己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差距。因此,在日本的历史上将这一事件称之为“黑船来航”。由于当时日本在不开国就开火的威逼下,日本幕府不敢拒绝开国的要求,但是又害怕在接受培里的要求后,会受到国人的斥骂,于是就约定培里在下一年在给答复。第二个阶段:在1854年2月13日的时候,培里再次率领着舰队来到了日本,此次的一共有7艘军舰,并一直深入江户湾内,面对培里的强硬姿势,日本幕府也只能接受培里开国的要求,于是双方就签订了日本与西方列强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后期阶段,日本被迫结束了锁国时代,幕潘体制也最终瓦解。

在100多年前的时候,美国海军将领佩里率领着众多舰队首次叩开了日本的大门,在此之前,这个国家在幕府的统治下已经封闭了多个世纪,人们固执地相信,自己的东西才是最好的,此后,日本开始了奋发图强,并奠定了日本世界强国的地位。

那么对于100多年前的“黑船事件”,它所带来的影响又是什么呢?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在德川幕府的二百多年之间,向来是不准天皇参与政治的,但是为了减低各藩的反对声音,于是准备以天皇的名誉缔约,并且破裂邀请各大名,藩士,政治包括了平民来针对开国之事提出意见。于是天皇以及朝臣开始举起了救国的旗帜,并活跃在了政治舞台上。但是怎么说来,“黑船事件”的发生,最终使得日本政局开始变得一天比一天混乱,同时也为幕府的灭亡埋下了导火线。

但是令人不禁奇怪的就是,在这之后的日本人并没有把以侵略者身份出现的美国将军培里当作是敌人,我们都知道,是因为培里的出现才导致了“黑船事件”的发生,以及日本政府的混乱,可是日本却将他当作是英雄。后期为了纪念培里,还为他建造了一座名为“培里”的公园,并且还在当年美国培里带领黑船登陆的地方建造了一座纪念碑。因为在日本人看来,正是因为培里所带来的“黑船事件”,日本民族才会有之后的强大,所以在日本人民的心中,培里才是促使日本开放,富国强兵的恩人。而“黑船事件”也只不过是日本在变强大之前的一个垫脚石而已。

我们知道在我国清朝时期以“中央之国”、“天朝大国”自居的时候,日本还仅仅是一个没有统一政权的小国。面对当时的日本大致可能和中国一样是封闭、落后和贫穷的,但是唯一不同的就是,在经历过两次鸦片战争后,都没能让清政府彻底“清醒”过来,而“黑船事件”却使日本人产生了高度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看的出来是美国海军的准将马休·培里率领着众多的军舰直入日本的江户湾口,并要求日本打开国门。面对培里所送来的国书,以及强大的威力,开始不知所错,于是就采用了软弱的态度来回应,并称来年的时候一定给给予答复。从图片中就能够看得出来,当时培里所带来的军舰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蒸汽动力战舰,而且外表被刷了黑漆,也难怪日本人将这一次事件称之为“黑船事件”。

在第二年的时候,培里如约而至,但是此次前来又多带来了几只军舰,装备也比上次的更为精良。而日本的德川幕府面对这样的情景,在培里的武力逼迫下,最终接受了美方的条约,最终在1854年的2月13日的这一天,双方在横滨签定了《日美友善条约》。而对于这一条约来说,可以说是日本有史以来与西方列强国家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也正是应为这样,日本被迫与英国、俄国等国家签订了友善条约,最终导致日本结束了锁国时代,幕潘体制也开始瓦解。

标签: 黑船事件美国日本锁国令

更多文章

  • 西周的诸侯分封制: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建立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分封制,西周,诸侯国,

    西周灭商后,奄有东方及江淮之地,疆域空前广阔。为了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在全面比较了夏商的国家制度,尤其是商朝的体制后,武王采纳箕子的建议,决定实行“封土建国”方略,这种宗法制度古时已有,至武王时才完全确定下来。即按疆土距京城的远近,依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分全国为若干个侯国。把土地及土地上的人

  • 分封制的起源及分封制对中国古代君主制度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分封制,周朝,君主制度

    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分封制的起源:分封制正式起源于何时,近代学者说法不一。分封制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起源时间已经难以考证。根据

  • 西周分封制的特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分封制,宗法制

    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一:分封制(一)。前提。武王伐纣,西周建立。(二)。目的:巩固周的统治,以藩屏周。(三)。内容:1.周天子将土地封给:王

  • 摊丁入亩本质上维护的仍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摊丁入亩

    对于清朝时期的“摊丁入亩”这一赋税制度来说,这一制度在客观上是对最底层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更是中国在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中的一次重要改革。那么摊丁入亩的背景又什么呢?摊丁入亩首先是关于这一政策的历史背景:据说在清朝政权刚刚建立的时候,战火不断,百姓伤亡的也是很多。因此导致了后期阶级矛盾的出现,还出现

  • 摊丁入亩是什么意思 怎么评价摊丁入亩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摊丁入亩

    历史上的“摊丁入亩”,又被称作是“摊丁入地”、“地丁合一”,最初是创于明代时期,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并且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得到了普遍实行。那么摊丁入亩到底是怎么回事?摊丁入亩根据历史上的相关资料来说,“摊丁入亩”是一种赋税制度,其大体是完成于中国清朝雍正帝统

  • 康熙推行"摊丁入亩"税收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康熙推行"摊丁入亩"税收政策

    在305年前的今天,1712年4月4日 (农历二月廿九),康熙推行"摊丁入亩"税收政策。清初在恢复赋役剥削后,主要是按照明朝万历年间的一条鞭法征派赋役。一条鞭法虽然已把一部分丁银挪向地亩征派,即由地商与人丁共同负担,但丁银并未废除,而且数额依旧相当大,农民不堪负担,被迫逃亡。清朝不得不变通剥削的办法

  • 威海卫战役是怎么失败的?对中国有着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威海卫战役,邓世昌,丁汝昌

    威海卫战役是十九世纪末日本为侵略中国发起甲午战争中的一次大战。威海卫位于山东半岛顶部,港湾内有日岛、刘公岛等岛屿,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地势险要。1895年1月,两万日军登陆山东荣成,攻占威海卫炮台,用军舰封锁港口。当时李鸿章主张求和,陆地防御涣散,招致威海卫失守。李指导的北洋海军被困刘公岛,但仍积极

  • 北洋海军为什么没有从威海卫突围而全军覆没?原因是什么(威海卫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威海卫战役,邓世昌,丁汝昌

    众所周知,北洋海军有两个基地,旅顺口和威海卫。不过按照制度,基地的防守是由陆军负责的。但是旅顺口被日军占领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被革职,帝党磨刀霍霍,还要捉拿丁汝昌进京问罪。根据盛军统领卫汝贵死于莫须有罪名的前车之鉴,这次进京是必死无疑的。好在丁汝昌人缘好,威海卫的陆军、海军将领包括洋员们都一起为他求情

  • 威海卫战役的详细经过?结果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威海卫战役,邓世昌,丁汝昌

    作战计划获得明治政府批准,日军大本营将原有军队改编,组成“山东作战军”,以陆军大将大山岩为司令官,下辖第二师团(包括第三旅团和第四旅团)、第六师团(包括第十一旅团)和混成旅第十二旅团,再加上军兵站部等,总兵力达到25000人,日军装备、素养极高。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1月20日,以大山岩为司令官

  • 玉米运动有着怎样的背景?为何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玉米运动,赫鲁晓夫,苏联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政府为解决长期以来的粮食缺乏问题,开展了大规模垦荒种玉米的活动。从 1954-1962年,苏联先后在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地区共垦荒4200万公顷,种植玉米在最高年份达3700万公顷。苏联粮食总产量虽然从1954年的8560万吨猛增至1958年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