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传奇军队背嵬军:岳家军精锐中的精锐

传奇军队背嵬军:岳家军精锐中的精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120 更新时间:2024/1/16 13:34:15

宋金作战,岳飞的部队把金人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十年对金作战中,岳飞的军队以牺牲一万五千人,伤残两万人的代价,杀死战斗力强悍的金兵约十五万人,杀伤至少五万人。金人发出了“撼山易,憾岳家军难”叹息,对岳家军是又怕又恨。在强悍的岳家军中,又有一支屡屡以少胜多的军队,那就是背嵬军,可谓精锐中的精锐。

网络配图

根据学者王曾瑜考证,岳飞的岳家军鼎盛时期约有十万人,分为十二军,平均每军八千余人。背嵬军有骑兵八千和步兵数千。

尽管背嵬军基本以骑兵为主,但还是被认为开创了“步兵在平原击溃金人精锐骑兵”的经典战例。这一万来人的背嵬军把“辫子军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神话一次又一次的打破。

郾城一战,岳飞的背嵬军先以步兵大破金军精锐“拐子马”,再以极少的精锐骑兵猛冲敌阵,终于大败兀术的精骑一万五千人,兀术叹道:“自海上起兵,皆以此胜,今已矣!”岳飞的奏折称:“杀死贼兵满野”。

兀术集结三万骑兵再攻颖昌,岳云以背嵬军骑兵八百挺前决战,直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大部队随后跟进,“杀兀术婿夏金吾、副统军粘罕索孛堇,兀术遁去”。

在朱仙镇,500背嵬精兵大破十余万金军。

网络配图

无怪乎袁甫在《蒙斋集》赞背嵬军道:背嵬军马战无俦,压尽当年几列候,先辈有闻多散佚,后生谁识发潜幽。这支强悍背嵬军是岳飞的亲军,统领是岳飞的儿子岳云。《云麓漫钞》记载:“韩、岳兵尤精,常时于军中角其勇健者,别置亲随军,谓之背嵬,一入背嵬,诸军统制而下,与之亢礼,犒赏异常,勇健无比,凡有坚敌,遣背嵬军,无有不破者。”

至于为什么“亲随军”要“谓之背嵬”呢,据说是韩世忠首创,后来被岳飞借鉴。“燕北人呼酒瓶为峞,大将之酒瓶,必令亲信人负之。韩兵用以名军。峞即罍,北人语讹故云,韩军误用字耳。”也有说,韩世忠原为北宋西军(驻守陕西的部队,长期与西夏作战)军官,因此也有说法认为“背嵬“一词是西夏语的音译,用以指骁勇军士,由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始创。

岳飞背嵬军作为自己的亲兵卫队,步兵由岳云统制,骑兵由王刚统制。两支部队由岳云统一节制。骑兵背嵬主要装备有长、短刀,约十支短弩 ,二十支硬弓弓箭围盔,铁叶片革甲。

网络配图

背嵬军战术多变,常常分成多个独立的战斗小组,紧密配合。与敌人作战,往往距离敌人一百余步由七八人放箭,七八人用短弩射马,然后长刀对劈,迅速冲锋,集结,再冲锋,从而量杀伤敌兵。

凭借着这支强悍的部队,岳飞百战百胜。在绍兴十一年(1141 )荆湖宣抚司罢,改任傅选为鄂州御前背嵬军同统制。可见,背嵬军已被朝廷纳为己有,有了正式的番号,成为“御前”的军队。

标签: 背嵬军

更多文章

  • 传奇!揭秘韩岳的亲随军“背嵬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韩岳,背嵬军

    南宋有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为四大抗金名将,当时有张家军、韩家军之称。这南宋中兴四大将之中,岳飞和韩世忠的亲随军最强,谓之“背嵬军”,这些军士皆为精挑细选的勇士,各个勇健无比,战斗力极强,以一敌十。网络配图不过最著名的要数岳飞岳家军麾下的“背嵬军”!据岳飞的孙子岳珂在《鄂国金佗编》卷二十二《淮西

  • 中国古代八支最精锐军队:唯“岳家背嵬军”不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岳家军,宋朝,岳飞,背嵬军

    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要靠明智的领导人、不仅要靠开明的政治、不仅要靠严格的制度,在军事上自然也不能够落后,纵观中国历史发展,强大朝代的背后,都有一支精锐善战的军队,他们骁勇善战、保家卫国,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支撑。八、满洲八旗现在人说到满洲八旗,都会想到北京茶馆里的那些纨绔子弟,但在十七世纪的东亚,满洲八

  • 顺治时期咒水之难事件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咒水之难

    顺治十八年七月十八日也就是公元1661年8月12日,历史上有名的“咒水之难”在这天发生。那么咒水之难是什么事件,这次事件造成了什么影响,牵连的人有哪些,最终怎么结局的?永历帝画像明朝快覆灭时,南明永历帝听从大臣的建议逃到缅甸境内。缅甸国王莽白给逃到缅甸境内的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带去口信,让永历帝明日一早

  • 咒水之难的背景介绍:明朝覆灭而清朝兴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咒水之难

    顺治十八年七月十八日也就是公元1661年8月12日,历史上有名的“咒水之难”在这天发生。那么咒水之难是什么事件,这次事件造成了什么影响,牵连的人有哪些,最终怎么结局的?永历帝画像明朝快覆灭时,南明永历帝听从大臣的建议逃到缅甸境内。缅甸国王莽白给逃到缅甸境内的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带去口信,让永历帝明日一早

  • 咒水之难:南明皇帝朱由榔沦陷缅甸的悲剧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由榔,南明,缅甸,,咒水之难

    顺治十八年七月十八日(1661年8月12日),缅甸国王莽白给逃到缅甸境内的南明永历帝朱由榔捎来口信,让他明日过河,同饮咒水盟誓,以结友好。朱由榔及一些大臣皆看出其中有诈,但寄人篱下,又不敢不去,只好命大学士马吉翔、大臣沐天波等部分文武官员前去赴约。次日上午,马吉翔等人来到缅军驻地塔下,即被三千缅军团

  • 董仲舒《天人三策》讲的是什么?天人三策原文及翻译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朝,天人三策,汉武帝,黄老

    建元六年,太皇太后窦氏驾崩,汉武帝乾纲独揽。建元初年被扼杀的新政,再一次被提上了日程。元光元年,汉武帝令郡国举孝廉,策贤良,在内外政策上进行一系列变古创制、更化鼎新。董仲舒《天人三策》《春秋繁露》以儒家学说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黄老”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建立起一个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

  • 汉武帝是如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只因董仲舒的“天人三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武帝,董仲舒,天人三策

    自孔子创立以来,儒学就一直不受待见:孔子周游列国,虽受各国礼遇,却没有真正的施政机会;孟子的待遇跟孔子差不多,沿路还多了对儒家冷嘲热讽的法家、纵横家等诸士;到了秦朝,秦始皇笃信法家学说,不喜儒生,还焚书坑儒;西汉初年,统治者信奉黄老之学,儒生辕固被投入野猪圈徒手搏猪,差点丧命,怎一个惨字了得。那为何

  •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天人三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董仲舒,新儒学,汉朝,天人三策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思想核心董仲舒思想的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认为天是最高主宰,皇帝代表天的意君临天下,受命于天而进行统治,天和人息息相关,皇帝要依照天意办事。天人关系说先秦时就有之,但董仲舒杂揉诸家,加以发展,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和对自然现象的比附来详尽论证,将这个学说发展成为天人感应学说

  • 汉代儒学的疯狂扩展:两汉董仲舒学派和王充学派(天人三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董仲舒,王充,儒学,,天人三策

    西汉的董仲舒和王充反映了两汉时期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观点。董仲舒认为天和人息息相关,要用儒家思想统治天下。儒学的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儒墨道法四家,最开始得宠的是法家,结果造成了秦朝速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最起码不能全用法家。墨家是肯定不能用,这个选举天子制度,哪朝也赞成。那就剩道家和儒

  • 历史疑云: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吗?(天人三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武帝,董仲舒,独尊儒术,,天人三策

    西汉初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政策的核心是罢黜诸子百家,只允许通晓儒家学说的人做官,以此来统一思想,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这一政策指导下,汉朝在太学设立五经取士,用儒家经典来教育贵族子弟。选拔官吏,也以儒家学说为标准,从此,儒家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唯一的统治思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