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赫连勃勃将国都称作“统万城”的用意是什么?(赫连勃勃称王)

赫连勃勃将国都称作“统万城”的用意是什么?(赫连勃勃称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377 更新时间:2023/12/27 18:13:52

赫连勃勃他的原名是刘勃勃,是中国十六国时期夏国的建立者。勃勃是南匈奴单于的后裔,他的父亲刘卫辰死在了北魏战争结束后,而他则是依靠后秦高平公没弈干,之后又得到后秦君主姚兴赏识。及后就以后秦与魏通好而叛秦,杀害没奕干并自立,建北夏国,屡度进攻后秦。随后更乘东晋灭后秦后班师的机会占领关中。

他之所以能够说出豪言统一国家与他从小便异于常人相关,并且还很会用兵,深受后秦王年的赏识。

后秦弘始九年的时候,赫连勃勃因为怨恨后秦与北魏通讯,于是下定决心背叛后秦。擅自扣押柔然可汗送给后秦的马匹数千,又假装在高平川狩猎,偷袭没弈干,并将其杀掉,吞其部众。勃勃自以是匈奴夏后氏后裔,于是建国号为“大夏”,自立为王。

勃勃自立不久后,想要出兵讨伐后秦,但当时诸将都反对出兵后秦,建议勃勃先固守高平,稳固根本,然后才图长安。但勃勃认为夏国初建,实力仍弱,关中这个地方一直因为后秦的强大而没能攻取,若果自守一城,必会引来后秦各镇的联手攻伐,终兵败亡国,故此特意不长居一处,以游击战术,出其不意,让对方疲于奔命,以取岭兵、河东之地,再待后秦君主姚兴死后才攻取长安。这这些方面就足以看的出来赫连勃勃的军事才能,或许也正是这样成就了他的统一建国。

在413年时期,勃勃称天王后,在境内实行大赦,还改了年号为凤翔。任用叱干阿利担任领将作大匠,后又征发岭北十万胡人、汉人,在朔方水北、黑水之南修筑都城,都城起名为“统万城”。赫连勃勃自己说道:“朕正要统一天下,统治万邦,可以用统万作名称。”

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

司马炎在265年时建立的西晋,直至317年,共历时52年,最后被匈奴人建立的汉国灭亡。之后东晋时期,北方的多个少数民族先后建立了10多个割据政权,历史上称作“五胡十六国”,在十六国中,都曾先后部分或全部领辖宁夏地区。但在宁夏历史文化上留下较深印迹的是匈奴铁弗部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

大夏政权是赫连勃勃一手建立的,国都称作“统万城”,他建立起来的大夏国政权也是十六国时期最后出现的一个政权。中国古代以“夏”为国号的政权颇多,因此史家又称十六国时期的夏政权为赫连夏,又称为胡夏国。赫连夏政权从赫连勃勃公元407年称天王大单于算起,到431年北魏的属国吐谷浑俘赫连定为止,一共仅存了二十五年的时间。

关于赫连勃勃之所以能够建立大夏国也是历经战争迫折,在十六国十六国的时候先依附刘渊,后附前秦。灭了代国,命其首领刘卫辰黄河以西。前秦瓦解后,刘卫辰势力发展,据有朔方之地。后来在晋太元时期,北魏将刘卫辰攻杀。他的儿子赫连勃勃投奔了后秦,还任职安远将军。在晋义熙三年的时候,赫连勃勃袭杀自己岳父、以及后秦高平公没弈干,自称大夏天王、大单于,改姓赫连,自以为匈奴是夏后氏后裔,建立大夏政权。但是大夏政权并没有维持很长的时间,在赫连勃勃立夏称帝之后,他的儿子赫连馈、赫连伦赫连昌兄弟之间,为了争夺皇位进行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这正好为这就为北魏灭夏创造了条件,直到公元430年的时候,北魏攻占平凉,赫连定向西逃走,被吐谷浑俘杀。夏国正式灭亡。

更多文章

  • 豪言一统的胡夏国主赫连勃勃 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赫连勃勃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赫连勃勃,赫连勃勃称王

    夏国主赫连勃勃是仇恨的产物,在他的血液里野性和仇恨充斥着,他的一生既伟大又落寞。他走上权力的巅峰,成为一国之君又被后人所鄙夷,他的一生为着复仇而生,却抱憾而去。终究成为十六国的一抔土、一缕烟。胡夏国主赫连勃勃简介赫连勃勃(381年——425年),原名刘勃勃,或字敖云(北魏皇帝拓跋嗣给他取个侮辱性名字

  • 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有何作用?对后世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冰,都江堰,秦国

    李冰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家。他号称陆海,出身地与生卒年不详。在公元前256年,他被秦昭王任命为蜀郡太守。蜀郡那时是旱涝之地,蜀郡人民长久以来一直与洪水与干旱做着斗争。李冰在当地人民的呼吁声中,担当了治水的大任。李冰简介里说李冰治水采取了道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指导思想,他的成果也颇为可观

  • 古代都江堰的建造者李冰简介 水利家李冰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都江堰,李冰,简介

    李冰简介:李冰(生卒年、出生地不详),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今成都一带)太守。期间,他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几千年来,该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坚实的基础。李冰,战国时期的水利家

  • 李冰修建都江堰的故事:都江堰是战国时期哪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昭襄王,秦国,战国时期,都江堰

    导读:秦国的力量一点点强大起来。为了富国强兵,秦昭襄王很重视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李冰受到了他的重用。李冰是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水利工程学家,在秦国负责兴建过几个大的工程,由此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一天李冰被召进宫中,昭王对他说:“现在蜀郡缺人,朝廷打算派你去做太守,可那里并入我们秦国不久,人心不定,不知

  • 秦韩陉城之战:白起率先发动的一场斩首行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陉城之战

    秦韩陉城之战,指的是发生在公元前264年,战国时期的秦国大将白起率领强大的秦军进攻韩国的一场著名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秦国大军势如破竹,接连攻陷韩国陉城等九座重要城邑,斩杀韩军五万,完成了灭六国的一个重要的军事步骤,是为战国时代的一场实力对比悬殊的“闪电战”。秦韩陉城之战关于秦韩陉城之战的起因,还得从

  • 陉城之战:这场攻韩“闪电战” 白起是怎么打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陉城之战,魏冉,白起

    秦韩陉城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4年。秦国武安君白起率军攻占韩国陉城等九座城池。在这场战役中,秦军势如破竹,动作十分迅速地斩杀韩军五万,这场战斗实力对比太过悬殊,所以打成了“闪电战”。那么这场让韩国触不及防的“闪电战”,白起是怎么打得呢?在说这场战役之前,要先说一个人。这个人本是魏国人,结果受到魏国国相

  • 华阳之战交战双方 华阳之战的几个阶段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阳之战

    华阳之战交战双方就是秦与三晋.交战一方是谋求强兵富国的秦,而秦是当时战国后期的一大强国。另一方则是三晋,三晋就是战国时期的赵国 魏国、韩国三国的合称,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河南省中部北部、 河北省南部中部,到后来演变成今天的山西省的别称。白起画像追求富国强兵的秦国在这次战役中运用计谋巧取其他各国。在华

  • 捕鱼儿海战役:二十万蒙古铁骑终被明军击溃(捕鱼儿海之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役,捕鱼儿海之役

    捕鱼儿海战役: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历史,随着元朝被推翻,元朝在中原的百年统治就此结束,但不等于元朝完结了,元的残余势力依然打着大元的旗号集结在草原上与明帝国对抗,史称北元。网络配图由于北元对明帝国的辽东地区不断袭扰,虽被明朝的辽东都卫马云、叶旺等多次击败,但明朝皇帝依然在公元1387年派出大将军冯胜、

  • 捕鱼儿海之战:明朝终结元朝的最后决战(捕鱼儿海之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决战,捕鱼儿海之役

    导读:察罕帖木尔一死,朱元璋觉得再无后顾之忧,于是尽全力和南方各支汉人武装大打出手。明朝彻底终结元朝的最后决战,明朝在击败元朝统一关内之后,这时候的朱元璋并未放松,首先在西北、西南与东北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上孤立北元,在塞外日削月割地盘,为夺取元明战争的全面胜利铺垫了道路。1387年(洪武二十年,天元九

  • 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最后是被谁杀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

    陈友谅是元代著名人士,他是农民起义的首领,也是陈汉政权的建立者。他和朱元璋在争夺政权中,花费了数十年时间,最终败于朱元璋。陈友谅出生在一个渔民之家,当地有一位风水大师拜访了陈友谅,大师对陈友谅说,那是一块风水宝地,陈友谅以后必定会大有作为,甚至可能成为天子。后来陈友谅在县衙做小吏,对此陈友谅并不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