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贤内助”说的就是她们了 日本史上著名的“战国三夫人”

“贤内助”说的就是她们了 日本史上著名的“战国三夫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518 更新时间:2023/12/28 5:45:50

以应仁元年(公元1467年)的应仁之乱为开始,到元和元年(公元1615年)的大阪夏之战,日本经历了一百四十八年的战国时代。风云变迁的时代里,各位武将谋臣为了自己的领土与权势浴血奋战。其中,织田信长,前田利家,丰臣秀吉更是以自身的武略功绩而留名后世,他们的共同点除了身为一代武将应有的智谋和武艺之外,还有一直留在他们身边的女人们。她们和战国时代的众多武家女子一样,以自己的坚强意志和兰质慧心来竭尽所能帮助自己的主君,在历史上留下的痕迹不多,只有后世缅怀为“战国三夫人”。

总评

战国

戦国时代(せんごくじだい),简称战国,战国一词出自甲斐国(今山梨县)大名武田信玄所制定的分国法“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条;其开头就记着“天下战国之上”。换言之,生处在被后人称为“战国时代”的人们,当时已有“如今是战国之世”的认知了。

严格说来,战国并非正式的历史名词,一般用来称呼室町时代爆发之应仁之乱后到安土桃山时代之间(也有把江户时代初期列入的说法)百多年间政局纷乱、群雄割据的日本历史。

在这个时代,以幕府将军(也称作征夷大将军)和幕府分封在各地的守护职威信下滑,原本辅佐守护的守护代、各地土豪、甚至平民崛起成为大名。各地大名进而称霸一方,甚至于成为掌控天下的“天下人”,都成为可能。

另外,此时日本与欧洲人之间的贸易交流正式展开,基督教和火枪的引进改变了社会和战争型态。到了战国中、后期,过往封建制度下的农奴地主关系也逐渐遭到破坏。

混乱超过百年,出现六位能征惯战、影响大局演变的著名武将,他们分别是:前三雄今川义元、北条氏康、武田信玄;后三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

“战国三大枭雄”:斋藤道三、北条早云、松永久秀,其实利元就也可算是一雄。

以织田信长为首的各国大名逐渐摆脱以往的兵农合一制度,改采以现金雇用职业军人(武士)为其作战。同时,早期各诸侯的国人土豪联合体制也逐渐转型成集权独裁的军国政体。于是大规模的会战成为态,统一的新幕府也自战火中历练。

三夫人

为战国时藩主及武将中杰出人物织田信长、前田利家、丰臣秀吉之妻,分别斋藤归蝶、前田松、浅野宁宁。

斋藤归蝶

名字由来

归蝶于天四年(1535年)出生,此时她父亲尚名长井利政,是他派人暗杀了长井长弘,夺其领地,自名长井,为了躲避长井一门的报复,他逃到主君赖艺的居城大桑城。天文二年(1533年)他娶了东美浓惠那郡明智城主·明智骏河守光继的女儿小见之方为正室,此时利政四十岁,小见之方二十一岁。

两年之后,小见之方诞下长女,名为长井归蝶,意为绮丽的蝴蝶。

天文七年(1538年)九月浓州守护代斋藤利良病死,长井利政改名斋藤秀龙,成为美浓守护代,三岁的归蝶也随父名为斋藤归蝶。

天文十一年(1542年)他进攻主君赖艺的居城大桑城,将赖艺流放,从此奠定了他“美浓之蝮”的称号。

少女时代

那时候,尾张的织田信秀与美浓的斋藤道三互相虎视眈眈,这两人亦都是能征善战的名将,相互对峙多年。与此同时,织田信秀不断受到来自远江的强敌今川义元的威胁,道三又对疑似土歧氏出身的儿子义龙颇多顾忌,在这种情况下,两家决定暂时和解。

天文十七年(1548年),他把斋藤归蝶嫁给织田信秀的长男织田信长,退出稻叶山城隐居鹭山,任长子义龙为家督。

天文十九年(1550年)在常在寺出家后,正式称斋藤山城守入道道三。

其实当时织田信长有着“尾张的大傻瓜”的恶名,蝮蛇的打算是先利用联姻平稳局面,然后再用女儿为内应,里应外合的歼灭尾张织田家。

有一种传说,在女儿出嫁前,道三把一柄短刀交给归蝶,示意她在时机成熟时,刺杀自己的丈夫信长,归蝶却笑笑回应父亲:“我将去好好观察那个大傻瓜,说不定某一天,我反过来会把短刀插入父亲的胸口。”这一年,归蝶年仅十三岁,正式成为织田归蝶。

而另外关于这件事的传说,是信长使用反间计,归蝶散布假消息,指出斋藤家有人会谋反,结果归蝶把这假消息写成信送回娘家给父亲,使道三将无辜的家臣杀害。

因为归蝶从美浓嫁来,通称浓姬,也称鹭山殿。在这位浓姬的促成下,天文二十二年(1553年)斋藤道三在美浓与尾张交界的富田正德寺会见女婿织田信长,这个一改往日的傻瓜习气,英姿焕发的女婿得到了道三的赞赏,使得道三在会后感叹:“以后我的儿子只配在女婿门口系马为奴。”这句话预言了之后信长的远大前途,也激起了斋藤义龙的不满,为以后的长良川之战埋下隐患。

长良川之战,道三败亡,之后的十年里,经历了桶狭间合战、斋藤义龙病死等事件后,信长仍无法实现占领美浓进而夺取天下的志愿。

事件

据说《尾张阵中记》也记载他常半夜登上天守阁眺望北方。一夜,妻子浓姬问道:“殿下在这里看什么?”信长狼狈地回答道:“啊!星辰、北斗……”“您是在眺望稻叶山的白色城楼罢!”夫妻两人会意地相视而笑。

在美浓出身的妻子指点下,信长对西美浓稻叶、安藤、氏家三豪族进行了策反工作,终于在永禄十年八月(1567年)攻克了稻叶山城,并听从高僧泽彦的教诲改名为“岐阜”。

由于织田归蝶并未给信长留下子嗣,她以后的经历鲜为人知,只能根据传说而猜测。浓姬的下落最可信的有三种说法:一是在信长得到美浓之前已经亡故;二是信长将其流放回到美浓明智家;三是一直保持正室的地位,化名“安土殿”,受到织田信雄的照顾,庆长十七年(1612年)过世,法名“养华院殿要津妙法大女市”,葬在京都的大德寺总见院。

无论是自身的传奇经历还是父亲与夫君的辉煌历程都给归蝶的一生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她的不羁与坚强,在那个男子做主的时代中犹如破茧而出的绮丽蝴蝶,在烈火硝烟中华丽飞舞。

前田松

身世

天文十六年(1547年),阿松于尾张国海东郡出生,生父为篠原一元,主计,织田信秀家臣,在天文十八年(1549年),第二次小豆坂合战的翌年太原雪斋围攻三河安详城的战役中战亡。

其母竹野氏在丈夫战死后又改嫁给高田直吉。因为母亲改嫁的关系,阿松被送到母亲的姐姐长龄院的夫家前田家,被利家的父亲前田利昌收为养女,从此与前田利家以兄妹的身份生活在一起。前田利家为利昌第四子,幼名犬千代。天文二十年(1551年)正月,前田利家15岁时出仕织田信长,知行50贯。八月元服,改称孙四郎利家。翌年的萱津之战为其初阵。

永禄元年(1558年),11岁的阿松嫁给前田利家,从此名为前田松,阿松容姿美丽,开朗喜欢交际,而且爱好读写书画,是和歌和武艺都兼备所长的小姐。此时前田利家20岁,改名又左卫门,因为枪术过人,人称“枪之又左”。

永禄二年(1559年)阿松12岁,长女阿幸出生,但是也就是这年,前田利家因为私怨怒斩十阿弥,被信长罢免,于热田松冈氏、三河林家寄食。利家追放期间,阿松的经历无法细查,但是应该是生活在荒子城中抚养女儿阿幸。

但是利家的苦日子并不长,在永禄三年(1560年)前田利家22岁时候,跟随信长于桶狭间之战立下军功被赦免其罪,允许返回织田家,阿松与利家再度团聚。

子女

永禄二年(1559年)阿松12岁,长女阿幸出生。

永禄五年(1562年)正月,15岁的阿松生长男前田利长,利长后来继承了前田家。

永禄六年(1563年)阿松16岁,次女萧出生。利家的父亲利昌在桶狭间合战战死后,本来是由利家的长兄前田利久继承前田家,但是在永禄十二年

(1569年)十月,织田信长命令利家继承前田家家业,利久被迫离开尾张荒子城,利家遂为家主,阿松的地位也随之提高。

元龟三年(1572年),阿松25岁,三女麻阿出生,此女以后做了丰臣秀吉的侧室。此时前田利家屡建战功,阿松和木下藤吉郎的妻子宁宁在织田军营中是近邻,两人经常隔着“一道木槿的绿篱”聊天,关系十分亲密友好,为以后前田利家成为丰臣政权的“五大老”之一也奠定了人际上的基础。

天正二年(1574年),阿松27岁,四女豪姬出生,此女成为丰臣秀吉的养女,并在以后嫁给他的养子也是同为“五大老”的宇喜多秀家。豪姬性格坚强头脑聪慧,在关原合战前后始终不屈服于德川家康(是我夫人美美的的偶像~~~)由此也可以窥其母上的教导与典范作用。同年,信长第五女永姬出生,后为利长的正室,以后的玉泉院。

天正五年(1577年),阿松30岁,五女与免出生,但是15岁就去世了。

天正六年(1578年),阿松31岁,产下二男利政。

天正八年(1580年),阿松33岁,七女千世出生(六女菊为侧室所出),后为细川忠隆之妻。

天正十一年(1583年),

在这之前政治发生了变化,本能寺事变已经发生,羽柴秀吉与柴田胜家意见不和导致矛盾激化,而利家在践岳之战中选择了倒向秀吉,这种正确的选择,也不能不说与阿松和宁宁年轻时候结下的深厚友谊有关,而在柴田胜家和前田利家失利的时候,是阿松毅然担当起了会见前来府中议和的秀吉的重任。

晚年

还有一个关于阿松的小插曲,就是天正十二年(1584年)利家担任总大将在能登末森城与佐佐成政对抗时,利家当时拼命敛财,阿松半开玩笑的劝诫着“不如只带金银,把枪扔掉好了……”反映了阿松大将般的气度。

庆长四年(1599年), 61岁的前田利家病死,号“高徳院桃云净见大居士”,此时阿松52岁,出家法号“芳春院”。

此时的政治局势也是一触即发,第二年,即庆长五年(1600年)爆发关原大合战,而此时却盛传嫡男前田利长反对德川家康的留言,这时,芳春院挺身而出,主动作为人质来到德川的居城江户,稳住了家康的疑心。

元和三年(1617年),70岁的芳春院去世,纵观她的一生,她为了前田家尽心养育了二男六女,并为了前田家贡献自己全部的智慧和谋略,扶植出前田家这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成就了利家辉煌顶点的“加贺百万石物语”。

浅野宁宁

高台院湖月尼

天文十七年(1548年),宁宁(也作祢祢)在尾张朝日村出生,生父是播磨出身的织田家武士杉原定利,生母杉原朝日,是杉原家利之次女。在幼年,宁宁和妹妹被送到姨母七曲殿处抚养,即浅野长胜家,而浅野长胜是织田家的弓箭手,所以她相当于生活在织田家。宁宁的幼年经历和松夫人有很大程度的相似,这样的过早离开亲生父母的回忆也许正是日后二位夫人成为亲密好友的前奏。

永禄四年(1561年),宁宁遇到了决定她命运的男子,26岁的木下藤吉郎,并与之结婚。当时的木下藤吉郎只是足轻,而且出生微寒,宁宁与他的生活十分贫苦,以至于时常需要向隔壁的松夫人借东西。

但是战国乱世中不会让有才能的人沉寂下去,元龟四年(1572年)木下秀吉(1568年曾改名为木下秀吉)因为建成墨俣一夜城及攻打浅井长政和朝仓义景有功被赐与近江小谷城,并改木下姓为羽柴。天正二年(1574年),羽柴秀吉把身在岐阜的宁宁接到在琵琶湖畔的长滨建造的城堡居住。浅野宁宁的才干

居住在长滨时候的宁宁,一直在帮多次远征的秀吉处理家中政务,运用自己善于识人的长处推荐给秀吉很多人才,并且极力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加藤清正和福岛正则就是二个例子,所以在她荣尊北政所的时候,身边围绕着一批说是忠于秀吉毋宁说是忠于宁宁的将领,但是基于个人感情的原因,她所重视的武将大都为尾张出生。

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事变,羽柴秀吉迅速与毛利氏议和,折回京都,并通过山崎之战,贱岳之战,小牧·长久手之战(宁宁生父木下定利在此次战役中战亡)取得政治主导权,在织田信长之后成为统一日本的继承者。

天正十三年(1585年)羽柴秀吉任关白,按照惯例,关白的正室夫人被称为北政所。天正十四年(1586年)秀吉被赐姓丰臣并就任太政大臣,此时宁宁也晋升为从一位,成为实际上日本地位最高的女性。她的名字也和其他贵族女子一样被称为宁子,宫廷的正式书信公文上,则写作“丰臣吉子”。

但是北政所并不像表面上的那么无忧无虑,因为有一个女人时时刻刻都在妨碍着她,这就是阿市与浅井长政的女儿,茶茶,嫁给丰臣秀吉后被成为淀姬或者二之丸夫人的一位美女。

淀姬的势力来自于丰臣秀吉的宠爱和围绕在她周围以石田三成为首的近江文官们,这也不是没有理由的。淀姬有着来自战国第一美人阿市遗传的美貌,和浅井家的血统,前者是秀吉宠爱她的直接原因,而后者则成了这些大都是浅井旧部的江北人慰藉自己感情的解释。淀姬的势力造成的影响给北政所造成了威胁,而且淀姬是丰臣秀吉唯一的亲生儿子丰臣秀赖的生母,而北政所却没有生育子嗣。

庆长三年(1598年8月18日),太阁丰臣秀吉在伏见城病死,这意味着丰臣秀赖会继承丰臣政权,那么围绕在淀姬周围的一帮近江人将会取代跟随秀吉打天下的尾张武士,成为丰臣家的势力中心。

北政所是个颇具豪侠气质的女性,对于和秀吉一起创立的丰臣政权,她的观点是“宁毁己手,毋与他人”。于是,庆长五年(1600年)的关原大合战,北政所支持的是德川家康,小早川秀秋的倒戈,也是早就受到了北政所的示。

江户时代的儒学家曾说过这样内容的话:“北政所的才气,导致了丰臣家的灭亡。”德川家康也十分尊敬这位北政所。在关原之战胜利后,庆长十年(1605年)宁宁出家,号高台院,家康在京都东山山麓专门造了高台寺,供宁宁静修。

更多文章

  • 战国三夫人之斋藤归蝶 织田信长之妻为何鲜有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日本,战国三夫人,织田信长

    斋藤归蝶(1535年-1612年)。又称“浓姬”,是日本战国时期大名织田信长正妻。父亲为斋藤道三,母亲为正室小见之方。1549年时,嫁给织田信长做正室。由于她从美浓嫁来,后来她被通称为浓姬,也被称为鹭山殿。由于母亲小见之方本姓明智,因此有说法指出她与明智光秀是表兄妹的关系,但这个说法只是部分学者的推

  • 经济大萧条对世界的影响 1929大萧条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美国,经济,大萧条

    在大萧条期间,银行家们名声狼藉,以至于江湖大盗如邦妮和克莱德成为了传奇英雄。 大萧条的普遍影响导致了:提高政府对经济的政策参与性,如罗斯福新政时期实行的一些经济政策及建立的一些监管机构。以关税的形式强化了经济的民族主义。激起了作为共产主义替代物的浪漫-极权主义政治运动(如德国纳粹)。大萧条相对于其他

  • 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究竟有多穷?美国是如何走出大萧条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美国,大萧条,经济,罗斯福

    920年代被称为“新时代”,财富和机会似乎向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胜的美国人敞开了自己吝啬的大门。整个社会对新技术和新生活方式趋之若鹜,“炫耀性消费”成为时代潮流。胡佛总统也认为,“我们正在取得对贫困战争决定性的前夜,贫民窟将从美国消失”。1929年10月24日,美国迎来了它的“黑色星期四”(美国华

  • 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讲的是什么故事?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作品鉴赏(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续集,首次出版于1885年。故事的主人公是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就跟读者见面的哈克贝利·费恩。哈克贝利是一个聪明、善良、勇敢的白人少年。他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逃亡到密西西比河上。在逃亡途中,他遇到了黑奴吉姆。吉

  • 马克吐温小说苦行记讲的是什么故事?苦行记剧情及创作背景解析(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美国,马克吐温,苦行记,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

    《苦行记》是马克·吐温的半自传性游记。《苦行记》于1871年春天动笔,1872年2月完成。该作品黑色幽默背后所隐含的是对社会欺骗实质的揭露,从中可以看到当时美国社会的那种尔虞我诈以及互相倾轧等丑陋现象。马克·吐温以其独特的黑色幽默文体,揭示了幽默背后的虚假和荒诞。内容简介《苦行记》是马克·吐温的一部

  • 马克吐温四大名著是哪四本小说?马克吐温四大名著讲的是什么故事?(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

    马克吐温四大名著分别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苦行记》。具体介绍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小主人公哈克贝里·芬是个孤儿,无人管束,但心地善良,爱憎分明。他帮助黑奴吉姆逃往废奴区,一路上遇见了各式人等,遭遇了许多艰难险阻,终于获得了胜利。道格拉斯寡妇要收他作

  • 温莎王朝第一任国王——乔治五世,乔治五世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乔治五世,温莎王朝

    乔治五世(英语:George V,1865年6月3日-1936年1月20日),全名乔治·弗雷德里克·恩斯特·阿尔伯特(George Frederick Ernest Albert),爱德华七世和亚历山德拉皇后的次子。英国国王及印度皇帝,温莎王朝的开创者。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表弟。现时在位的英女王伊丽莎

  • 温莎王朝的历代君王介绍,他们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温莎王朝,英国

    温莎王朝(The House of Windsor),自1917年统治英国和其海外领地的家族,其前身为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而其家族实际姓氏为韦廷(Wettin)。1914年8月4日,英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与德国作战。由于经历多年复杂的联姻,此时欧洲各国的君主,多是表兄弟的关系。但英国王室带有

  • 温莎王朝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英国温莎王朝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温莎王朝,英国

    温莎王朝(The House of Windsor),自1917年统治英国和其海外领地的家族,其前身为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而其家族实际姓氏为韦廷(Wettin)。1914年8月4日,英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与德国作战。由于经历多年复杂的联姻,此时欧洲各国的君主,多是表兄弟的关系。但英国王室带有

  • 英国汉诺威王朝与温莎王朝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诺威王朝,英国,温莎王朝

    血统渊源时间回到公元1714年,英国女王安娜逝世后,没有后嗣,为了寻找一位新教徒的国王,议会请了安娜的表兄、德国汉诺威侯选之子乔治·路德维希·冯·汉诺威到英国即位,史称乔治一世。这就是英国汉诺威王朝的开始,也是英国王室日耳曼血统的开始。 当年54岁的乔治很不情愿地离开位于德国北部的汉诺威,前往泰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