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火烧庆功楼,此人仅靠刘伯温一句话躲过一劫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此人仅靠刘伯温一句话躲过一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270 更新时间:2023/12/25 13:11:34

传说中朱元璋从小是个农民,要过饭,当过和尚,然后投军。后来乱石山上,他和武殿章,胡大海,汤和,邓玉,常遇春,郭英等六人结为兄弟,是为乱石山英雄七结义,从此走上了反抗元朝的起义之路,中间得到神机军师刘伯温的辅佐,并最终夺得天下,建立大明朝。

洪武大帝朱元璋

当了皇帝之后,朱元璋也是雄心大涨,一心想把国家治理好,首先立了长子朱标为太子,国本不固,社稷不稳。然后大开科举,打击贪腐,整个社会在战乱之后,慢慢的稳定繁荣起来,老百姓基本上也得到了休养生息。但世事无常,就在这时,太子朱标一场重病,失去了性命。这在整个大明朝内部,可谓是一场大地震,国本既失,那么立谁为太子?眼看着就是一场诸子夺嫡之争,朱元璋为了避免内部争斗,直接立了朱标的儿子,皇太孙朱允文为太子,这是正宗的嫡长制。

此时朱元璋年龄已老,又经过丧子之痛,他感觉自己可能活不太久了,他死之后,皇孙朱允文会继位为帝,但是,朱允文登基之后,怎么办?朱允文毕竟年轻,是孙子辈,不象儿子朱标,从小跟着自己鞍马劳顿,在军中也有威望,各领兵大将也服气。朱允文毕竟没有在军中待过,这些领兵将领,会不会造反?这时的朱元璋,内心深处,非常痛苦,他知道自己必须要在有生之年,为自己孙子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否则,大明朝社稷不稳。

前文说明,朱元璋未发迹时,乱石山英雄七结义,他排行老四,明朝建立之后,他之前那些仁兄弟们,比如胡大海这种粗人,见面还是老四老四的叫着,根本不叫皇帝。而他见着武殿章,胡大海,也得大哥二哥的叫,根本没有皇帝高高在上的威严。他是打天下的开国皇帝,他活着,还能震摄着这些人,他死了,他的孙子,肯定就管不到这些人了,这很明显,朱元璋心里也很明白。

火烧庆宫楼

终于,有一天下午,朱元璋传旨,说是最近自己回忆以往打天下的日子,天天和兄弟们一起喝酒吃肉,非常感慨,有些想兄弟们了,想和诸位兄弟们再一起喝点小酒,忆忆往事,圣旨要求,在朝所有统兵大将,全部参加,地点就在庆功楼。这些领兵大将一听圣旨,都感觉皇帝真是念旧呀,都非常高兴,都准备晚上酒宴一醉方休,好好给皇帝喝几杯。

这些人中,唯独有一个人,就是神机军师刘伯温,此人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能掐会算。他一听朱元璋传旨庆功楼喝酒,掐指一算,就知道今晚完蛋了,老朱要大开杀戒。怎么办?刘伯温也没太好的办法,毕竟朱元璋是皇帝,他知道结果,可以自己告假不去,却也办法救下其他将领,但是,他也不能眼睁睁看着所有的将领全部被杀,以后万一明朝再有战争,谁来领兵挂帅?

这个时候,他就想起了徐达,老元帅徐达徐天德,只要有老元帅在,哪怕真的万一再有战争,有老元帅领兵,也能确保万无一失,只要保住徐达,就等于保住了明朝的安危。于时刘伯温就派人给徐达送了一信,信中说,晚上庆功楼喝酒的时候,不管任何事,你都不要离开万岁身边,一定要贴身跟着万岁爷。你听我的,保你一生富贵。

战争时期,刘伯温是军师,可以说是料事如神,他既然送信给徐达,徐达晚上喝酒的时候,还真就听了他的话。片刻也不离朱元璋身边,不管朱元璋做什么,即便是如厕,他也跟着,死活不离开。朱元璋一看,心里明白,这徐达是发现自己要杀人了,所以不肯离开自己,万般无奈,朱元璋只能给徐达实话实说,说了自己不得不杀这些功臣的理由。

徐达听说之后,虽然很难过,但是也没办法,这个时候,朱元璋又亲封徐达为中山王,赏黑虎铜锤一个,上打君不正,下打臣不忠,世袭罔替,与国同休。后来我们在戏曲中经常看到有姓徐的王爷,拿个黑虎铜锤,比如,二进宫里面的徐千岁,七品芝麻官里面的徐千岁,这些全是徐达的后代,黑虎铜锤也是徐达传下来的,可以用来打皇帝的。

中山王徐达

搞定徐达之后,朱元璋直接下令,火烧庆功楼,一把火,把跟他打天下的所有功臣,全部烧死,为他孙子朱允文登基扫清了障碍。可惜的是,朱允文登基后,朱棣造反,当时朝内名将都被杀了,徐达也病死了,竟然无有大将领兵,最终被朱棣成功篡位,朱元璋九泉之下,会不会为当日火烧庆功楼后悔呢?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 无数开国功臣惨死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火烧庆功楼

    记得小时候听评书说起过明太祖朱元璋,此人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火烧庆功楼,将大批开国功臣一网打尽。然而,历史上真的有过这场火吗?传说一把火烧尽开国元勋民间传说,朱元璋自从做了皇帝,就整天提心吊胆,生怕谁来害了他的性命,夺了他的江山。普天之下谁有这样的本事呢?自然地,那些当初随他征战打江山的开国功臣们

  • 揭秘朱元璋火烧庆功楼真相 康熙竟无辜躺枪!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火烧庆功楼

    提及明太祖朱元璋火烧庆功楼,似乎已在民间盖棺定论:朱元璋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火烧庆功楼,将大批开国功臣一网打尽。然而,当我们稍微深入推敲了一下,却发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问题就在于,历史上真的有过这场火吗?在民间传说中,朱元璋坐稳龙椅后,对昔日的功臣们实在不放心。他考虑到太子朱标仁厚,恐难驾驭这些叔

  •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 历史上真的发生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火烧庆功楼

    记得小时候听评书说起过明太祖朱元璋,此人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火烧庆功楼,将大批开国功臣一网打尽。然而,历史上真的有过这场火吗?传说一把火烧尽开国元勋网络配图民间传说,朱元璋自从做了皇帝,就整天提心吊胆,生怕谁来害了他的性命,夺了他的江山。普天之下谁有这样的本事呢?自然地,那些当初随他征战打江山的开

  • 东厂、西厂、内行厂、锦衣卫什么关系?那个更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内行厂

    明朝的中央集权在我国古代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程度熟悉明朝历史或者历史武侠电视剧的朋友,一定会对那些飞扬跋扈权倾朝野的太监和神出鬼没、来去无踪的锦衣卫有着深刻的记忆。东厂、西厂、内行厂、锦衣卫,一个又一个的特务组织,依仗着皇帝的宠

  • 明朝的内行厂到底有多可怕?明朝厂卫中权力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内行厂

    明朝是一个很有趣的朝代,也诞生了许多个历史第一,当然有好有坏,比较出名的如明朝的厂卫制度,历来让后人叹服。明朝建国后,朱元璋为了政治需要设立了锦衣卫,锦衣卫是朱元璋创建的皇家卫队,负有侦察京师官民活动的职责,由指挥使主持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到明成祖朱棣后感觉锦衣卫已经不能完全照顾自己的统

  • 明朝最厉害的特务机构内行厂,专管东厂、西厂和锦衣卫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内行厂

    说起明代的特务组织,锦衣卫一直是众人的热议话题。再加上各种影视作品对锦衣卫那些神乎其神的描写,大家便逐渐对这个略显神秘的机构产生了种种误解。锦衣卫是明朝特有的机构,担负着护驾、侍卫、巡察、搜捕查案等任务。虽然曾一度被朱元璋撤销,但很快又被永乐皇帝朱棣重新恢复,并在此后与明朝共始共终。锦衣卫虽然很牛,

  • 浅谈霍去病的河西之战和河西走廊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霍去病,河西走廊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因其勇冠全军,封冠军侯。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皇后卫子夫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闪电战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河西地区-河西走廊-祁连山河西地区系指今甘

  • 历史上的河西走廊是指哪里?为什么叫“河西走廊”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Hexi Corridor),古称雍州、凉州,简称“河西”,晋朝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大凉在此建都。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又称雍凉之地,是古凉州、雍州的属地,治所所在地。河西走廊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与第一站、丝路西去的咽喉;这里汉时即设四郡,戍兵屯田,是汉朝经略西北的军事重镇,

  • 河西走廊对中国历史有多重要?专家只说出了一半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都夹在祁连山与合黎山、龙首山等山脉之间,狭长且直,形如走廊,因地处黄河之西,被称为“河西走廊”。从金城(兰州)出发,越过黄土高原与河西平原的分界乌鞘岭,便正式进入河西走廊。自东南往西北,河西走廊依次经过东端凉州(武威)、甘州(张掖)、嘉峪关、肃州(酒泉)、西端瓜州、沙州(敦煌),一直延伸到玉

  • 河西走廊对历朝历代都有什么作用呢?原来这么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安史之乱,河西走廊

    首先让我们从一段话开始。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事实上自安禄山叛变之后,黄河上游以西的地区已永远被吐蕃占据,边境冲突也经常发生。787年的谈判失败之后,吐蕃部队俘获了一万多中国人交付与其部落为奴。当通过一段峡谷之前,这些吐蕃人让俘虏东向父母之乡辞别,史籍上提及有好几百人哭昏过去,也有不少人跳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