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明朝太监曹吉祥发动叛乱(石曹之乱)

中国明朝太监曹吉祥发动叛乱(石曹之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946 更新时间:2023/12/5 23:30:34

在556年前的今天,1461年8月7日 (农历七月初二),中国明朝大太监曹吉祥发动叛乱失败。

1461年8月7日(距今556年) 中国明朝大太监曹吉祥发动叛乱失败

明朝天顺五年(1461年)8月7日,司礼监大太监曹吉祥妄图称帝,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

曹吉祥因为帮助明英宗复位有功,受命掌管司礼监,总督京城三大营,掌握京城的军政大权,权势滔天,恶迹斑斑(著名大臣于谦就是被他所害)。于是,这位曹公公有了一个太监也能当皇帝的“崇高”梦想。为了成大事,曹吉祥的养子曹钦曾询问门客冯益:自古以来,有宦官子弟做天子的吗?冯益回答:有,曹操。曹吉祥听闻后,深感欣慰。为此,父子两选了一个黄道吉日举兵起事,这就是8月7日。

8月6日晚,曹钦在家中大宴雇佣打手蒙古鞑官(依附明朝的蒙古人,战斗力很强)。曹钦万万没有想到,蒙古鞑子里混有了“反骨仔”,宴会途中一个叫马亮的人趁人不注意,溜出来跑到朝房值班的吴瑾告了密。当真是无巧不成书,这天在朝房过夜的还有一位将军名叫孙镗。吴瑾与孙镗一商议,决定先禀报英宗,之后再找援军。于是,一封仅六个字——曹钦反,曹钦反——的紧急奏折被送到明英宗手里。先下手为强,明英宗下令立即逮捕在宫里接应的曹吉祥;同时严令紧闭宫门,严防死守。

与此同时,孙镗两人开始寻找援军。曹钦一干人等则率领蒙古鞑官开始攻打长安门。由于英宗有了准备,久攻不下,曹钦又转而攻打东安门,同样无法破门。

而在外寻援军的孙镗由于没有兵符在手,难以调动军队,就来了个智取。他叫上自己的两个儿子,前往准备西征的禁卫军驻地外高喊:刑部大牢有犯人越狱,捉获者重赏!一时间2000名兵勇前去“抓逃犯”。等到了长安门,这些兵勇发现“抓逃犯”原来是要“杀叛贼”,这可是平叛大事再加上孙镗叫嚷重赏,于是2000多人组成了平乱大军。

毕竟是国家正规部队,在孙镗的指挥下,曹氏子弟死伤惨重。曹钦撤退,路上杀了还杂寻找援军的吴瑾,随后被团团包围在家中。最终,穷途末路的曹钦投井自尽,曹宅众人尽被诛杀。而宫内的曹吉祥则被凌迟处死,相关党羽要么被杀,要么被流放。

一场宫廷政变就这样流产了。

更多文章

  • 明朝大将石亨:为何从暴发户沦落到阶下囚?(石曹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石亨,石曹之乱

    石亨(?-1460年),渭南人。明朝将领,官至太子太师,封忠国公。早年抗击瓦剌,颇有战功。后于景泰八年(1457年)发动夺门之变,拥立朱祁镇复辟,得以权倾朝野。网络配图天顺四年(1460年),石亨大肆培植党羽,干预朝政。朱祁镇不能忍受,罢其职,得罪瘐死狱中,尽诛其党羽。后又以家属不轨,下诏狱,坐谋叛

  • 明朝的灭亡与其的税收制度有多大关系?明朝灭亡的真正深层原因解析(里甲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税收制度,里甲制

    明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财政危机。国家财政困难,导致发生饥荒,没有钱去赈济;发生战争,没有钱支付军饷。没有钱赈济灾民,饥民作乱;没有钱发军饷,饥兵作乱。饥民与饥兵结合,导致大规模的国内叛乱。政府军缺乏战斗力,导致国家既无法消除外族入侵,也无法肃清内部叛乱。财政危机,导致军事危机;军事危机,导致更大的财

  • “里甲制”这一明朝的基层组织形式,对明朝是利大还是弊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里甲制

    2700多年前的管仲在他的《管子·立政》中就详细介绍了一种“里甲制”的管理模式,其主要内容为,居民每五家编为一伍,设一伍长,五伍为里,设一里长。然后逐级增加户数,并设立相应管理者。这样,从穷乡僻壤直到中央皇帝,就都形成了一张巨大的管理网,一切都在管理控制之中。这样的里甲制,不但可以用于日常的治安管理

  • 明朝"里甲制度"详解 里甲制度的制度特征及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里甲制

    里甲制度是明朝的基层组织形式。也是明朝政府推行黄册制度的基础之一。关于里甲制的编制,众多的学者普遍认为一百十户为一里是定制,且它一直保留至里甲制的瓦解。明初,明太祖制定一百十户为一里的规定是为了便于黄册制度的推行及完善地方机构等原因,而以一百十户为一里的编制有其特定的作用。实行原因明朝初期,开国皇帝

  • 中国明朝时的土地制度是什么样的?“赋役黄册”“鱼鳞册”和里甲制度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土地制度,赋役黄册,鱼鳞册,里甲制

    众所周知,明朝创立者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草民皇帝,那么其治下的大明王朝土地制度是怎样的呢?据明史资料显示,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把土地管理和基层管理创新结合起来,推行了“赋役黄册”、“鱼鳞册”和里甲制度。“赋役黄册”即户口册,又称明代黄册,是明代国家为核实户口、征调赋役而制成的户口版籍。明洪武十四年

  • 斯图亚特王朝是如何灭亡的?揭秘斯图亚特王朝的灭亡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斯图亚特王朝,英国

    斯图亚特王朝(英语:The House of Stuart/ 盖尔语: Siol Na Stiubhartaich),初名为斯迪瓦特王朝(House of Stewart)是1371年至1714年间统治苏格兰和1603年至1714年间统治英格兰和爱尔兰的王朝。而在英国本土,最后三位斯图亚特君主均无子

  • 斯图亚特王朝的历代国王简介,到底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斯图亚特王朝,英国

    詹姆士·斯图亚特是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Mary Stewart)与第二任丈夫达恩利伯爵亨利·斯图亚特(Henry Stuart)所生的唯一儿子。他母亲的祖先从十四世纪开始一直统治苏格兰,出生后5个月,其父死亡,其母遭苏格兰贵族驱逐,流亡英格兰,詹姆士一世被苏格兰国内贵族加冕为王,称苏格兰的詹姆

  • 斯图亚特王朝时期爆发的光荣革命结果如何?有什么重大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斯图亚特王朝,英国

    斯图亚特王朝(英语:The House of Stuart/ 盖尔语: Siol Na Stiubhartaich),初名为斯迪瓦特王朝(House of Stewart)是1371年至1714年间统治苏格兰和1603年至1714年间统治英格兰和爱尔兰的王朝。而在英国本土,最后三位斯图亚特君主均无子

  • 斯图亚特王朝的发展是怎样的?斯图亚特王朝的政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斯图亚特王朝,英国

    斯图亚特王朝(英语:The House of Stuart/ 盖尔语: Siol Na Stiubhartaich),初名为斯迪瓦特王朝(House of Stewart)是1371年至1714年间统治苏格兰和1603年至1714年间统治英格兰和爱尔兰的王朝。而在英国本土,最后三位斯图亚特君主均无子

  • 斯图亚特王朝是什么时候建立的?斯图亚特王朝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斯图亚特王朝,英国

    斯图亚特王朝(英语:The House of Stuart/ 盖尔语: Siol Na Stiubhartaich),初名为斯迪瓦特王朝(House of Stewart)是1371年至1714年间统治苏格兰和1603年至1714年间统治英格兰和爱尔兰的王朝。而在英国本土,最后三位斯图亚特君主均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