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前秦灭前燕之战 我国前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

前秦灭前燕之战 我国前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484 更新时间:2023/12/17 6:22:44

战争背景

升平四年(360年),前燕景昭帝慕容俊去世,其子慕容暐继承帝位,当时前燕国内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逐渐加剧。

太和四年(369年)四月,东晋大司马桓温率领步兵、骑兵共五万大军,从姑孰(今安徽当涂)出发,开始北伐前燕,北伐前期,攻势顺利,一路势如破竹,同年七月,晋军直取距前燕都城仅几十里的枋头,威逼前燕都城,慕容暐大为恐慌,于是派出使者以割让武牢(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以西之地给前秦为代价,请求前秦派兵援救,前秦国主苻坚也打算与前燕联合,于是派遣将领苟池、邓羌等率领步兵、骑兵两万援救前燕,前秦援军尚未到达之前,桓温所率领的晋军屯兵枋头,遭遇燕军的殊死抵抗,又因粮道断绝,不得已而撤军,撤军途中先是被前燕吴王慕容垂和范阳王慕容德设伏打败,又被赶来援救前燕的前秦将领苟池、邓羌所败。战争结束后,前燕反悔食言,不割让给前秦武牢以西之地。

战争开始

太和四年(369年)十一月,慕容垂在枋头大败桓温以后,威名大振,慕容评十分忌恨他,于是图谋杀害慕容垂。慕容垂害怕祸及自己,与世子慕容全一起逃走投奔前秦。而符坚早有吞并前燕的想法,于是留下慕容垂,并利用此机,以前燕未实现割让虎牢以西之地给前秦为由,派辅国将军王猛、建威将军梁成、洛州刺史邓羌率领步兵、骑兵三万人攻打前燕。十二月,秦军进攻前燕洛州刺史、武威王慕容筑镇守的洛阳。慕容暐派卫大将军、乐安王慕容臧率领精兵十万驰援,数日之内进至荥阳,王猛派梁成等率领精锐士兵一万人,轻装兼程奔袭,在石门大败慕容臧军,歼灭一万余人。

太和五年(370年)正月,王猛给写信给慕容筑劝他投降,慕容筑十分害怕,将洛阳献出投降了前秦,王猛带领着部队列阵接受慕容筑投降。前燕卫大将军、乐安王慕容臧驻守新乐城,他在石门攻破了秦军,抓获了前秦将领杨猛。

梁成又在荥阳打败慕容臧,斩首燕军三千余人,擒获前燕将军杨璩,慕容臧退军新乐(今河南新乡市)。秦军占领洛阳、荥阳两战略要点后,王猛留下邓羌镇守金墉(今河南洛阳东北,东晋洛阳故城西北隅),自己整顿军队,返回长安。以示此次攻打前燕,仅在于夺取慕容暐之前答应的割让之地。前燕左丞申绍,则看破其中奥妙,认为前秦不是为了夺取前燕割让之地,而是想吞并前燕,建议慕容暐增加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等边境各要点的兵力,加强战备。慕容暐未予采纳。

战争经过

太和五年(370年)四月,苻坚又派王猛统领镇南将军杨安、虎牙将军张蚝、邓羌等十位将领,率领步兵、骑兵六万人进攻前燕。

六月十二日,苻坚在灞上为王猛送行,对王猛说把关东的重任委托给他,让他应当先攻破壶关(今山西长治北),平定上党(今山西黎城南),长驱直入夺取邺城,这就是所谓‘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苻坚要亲自督帅数以万计的兵众,紧随王猛星夜出发,车船运粮,水陆并进,让王猛不必再有后顾之忧。

七月,王猛亲率主力军队攻打壶关,令杨安率一部兵力攻打晋阳,以掩护主力军队。

八月,慕容暐命令太傅、上庸王慕容评统率宫廷内外的精兵三十万人援救壶关、晋阳二城,另外派遣宜都王慕容桓率军数万人屯驻沙亭(今河北大名东)作为慕容评的后继部队。慕容暐对前秦的进犯深为忧虑,询问散骑侍郎李凤、黄门侍郎梁琛和中书侍郎乐嵩,前秦的兵力有多少,前秦能与前燕交战吗?李凤说前秦国小兵弱,不是前燕军队的对手;王猛是一般的人,无法与慕容评相比,不值得忧虑。梁琛、乐嵩对慕容暐说,胜败在于谋略,不在兵力多少。前秦远道而来进犯,怎么肯不交战呢!再说我们应当用谋略求胜,怎能希望他仅仅不交战就行了呢!慕容暐听后很不高兴。不久,王猛攻克壶关,抓获前燕上党太守、南安王慕容越,所经过的郡县,全都闻风归附投降王猛。前燕人十分震惊。

九月,杨安攻打晋阳,晋阳兵多粮足,久攻不下。王猛留下屯骑校尉苟苌戍守壶关,自己带兵帮助杨安攻打晋阳。秦军挖通地道,让张蚝率领勇士数百人潜入城中,大声呼喊着冲破关卡,迎接秦军入城。九月初十日,王猛、杨安进入晋阳城,抓获前燕并州刺史、东海王慕容庄。慕容评惧怕王猛,不敢继续前进,驻扎在潞川。

十月初十日,王猛留下部将毛当戍守晋阳,自己进军潞川,与慕容评相对峙。慕容评认为秦军深入,不利持久,企图据河防守,坚壁不出,以疲惫秦军。王猛派游击将军郭庆率领五千骑兵,趁夜顺着小路迂回至慕容评军营的后面,焚烧了慕容评的轻重装备,火光在邺城中都能看到。慕容暐派遣使者敦促慕容评与秦军速战。慕容评被迫出战,其兵力虽占绝对优势,但由于慕容评为人贪婪卑鄙,官兵怨愤,军心离散,战斗力不强。

十月二十三日,王猛在渭源布开战阵并鼓励士兵们,士兵们全都踊跃争先,破釜弃粮,高声呼喊着竞相前进。王猛望见前燕的兵力众多,对邓羌说:“今天的战事,非将军不能攻破强大的敌人,成败的关键,在此一举,将军为此尽力吧!”邓羌说:“如果能委任我以司隶校尉的话,您不必为此担心。”王猛说:“这不是我所能做到的。我一定任命你为安定太守、万户侯。”邓羌不高兴,退走了。不一会儿,双方军队交战,王猛召唤邓羌,邓羌沉默不答应。王猛驰马跑到邓羌身边,答应了委任他为司隶校尉的要求,邓羌于是就在军帐中畅怀大饮,然后与张蚝、徐成等跨上战马,挥舞战矛,奔向前燕军阵。四番出入,旁若无人,杀伤数百人。到中午时分,前燕军大败,被俘获斩首的有五万多人,前秦军乘胜追击,前燕被斩杀和投降的又有十万多人。慕容评只身匹马逃回邺城。这时,屯驻在沙亭的慕容桓,听说慕容评失败,便率军撤至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前秦的军队长驱东进,十月二十六日,包围了邺城。

为保证必胜,苻坚令王猛围而不攻,阵前休整,等候主力军队到达后合力攻城。同时苻坚令李威辅佐太子留守长安;令阳平公苻融镇守洛阳,对东警戒,确保后方;自己率领十万精锐士兵奔赴邺城。到达后,苻坚在组织攻城的同时,命邓羌率军攻打信都(今河北冀县),以牵制北部燕军。

战争结果

太和五年(370年)十一月初六日,慕容桓由内黄率领五千鲜卑人逃奔龙城(今辽宁朝阳)。十一月初七日,前燕散骑侍郎徐蔚率领五百多扶馀、高句丽及上党的人质,趁夜打开邺城北门让前秦的军队进入,前慕容暐与上庸王慕容评、乐安王慕容臧、定襄王慕容渊、左卫将军孟高、殿中将军艾朗等逃奔龙城。十一月初十日,王苻坚进入邺城王宫。

慕容暐逃出邺城的时候,尚有一千多骑兵侍卫,等到出城以后,他们全都逃散,只有十多个骑兵跟随。苻坚让游击将军郭庆追击他们。郭庆在高阳追上他们,郭庆的部将巨武擒获慕容暐,将慕容暐押送到苻坚那里。

郭庆率军继续前进,抵达龙城,慕容评逃往高句丽,高句丽拘捕了慕容评,把他送到前秦。慕容桓杀掉了镇东将军、勃海王慕容亮,吞并了他的兵众,逃奔辽东。辽东太守韩稠,此前早已投降前秦,慕容桓来到后,没能进入城内。于是攻打韩稠,但没有攻克。郭庆派将军朱嶷攻打慕容桓,慕容桓丢下兵众只身逃跑,朱嶷擒获并斩杀了他。

前燕各州州牧、太守以及六夷首领全都向前秦投降,前燕政权自此灭亡,前秦共得到前燕一百五十七郡,二百四十六万户,九百九十九万人。符坚把慕容暐和前燕的后妃、王公、百官以及鲜卑四万余户迁到长安。

前秦在灭亡前燕的一年后,前凉向前秦称称臣。太元元年(376年),前秦又以绝对优势的兵力消灭前凉,前凉国主张天锡投降。前秦除边塞的游牧部落以外,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战争影响

前秦灭前燕之战是发生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一场重要战争,此战是氐族所建的前秦帝国统一北方的前哨战。前秦于此战后消灭了与其长期东西对峙的主要对手前燕,夺取了自西至太行山,东至大海,南及淮河流域,北抵辽东半岛的广大地域,极大地增强了前秦帝国的政治、军事实力,消除了前燕对于前秦帝国的长期牵制,使得前秦帝国能够腾出手来,逐一剪除北方地区的其他割据政权,为北方地区的再度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前秦帝国通过此战,在消灭前燕以后,与东晋王朝开始正面对峙,威胁东晋王朝的国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并与东晋王朝在其北部漫长的边境线上发生多次小规模战争,为发生于东晋十六国时期最大规模的秦晋淝水之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战争评价

此战,作为后方君主的苻坚在战略上掌握战机,能在前燕朝政败坏,内部矛盾加剧,且又连年与东晋作战、军队战斗力大为下降之时发动进攻;在战争指导上,能先争取前进基地,再由捷径进军,攻其无备,直捣腹心,同时给予对手下将军充分信任,这是获胜的基本原因。而作为前方作战指导的王猛,在作战指导上,采取政治攻心与武力打击相结合,以及地道攻城、迂回夜袭等战法,创造了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更多文章

  • 金乡之战全过程简介 金乡之战双方对阵的将领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北朝,金乡之战,于仲文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十一日,北周宣帝宇文赞病死。周静帝宇文衍年幼,左丞相杨坚专政。杨坚为预防北周宗室生变,稳固其统治权力,以千金公主将嫁于突厥为辞,诏赵、陈、越、代、滕五王入朝;因尉迟迥(北周文帝宇文恭外甥)位望素重,恐有异图,遂以会葬宣帝为名,诏使其子尉迟敦召尉迟迥入朝;并以韦孝宽为相州总

  • 金乡之战是如何发生的?金乡之战起因及过程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南北朝,金乡之战

    金乡之战,发生于南北朝时期的大象二年,即公元580年,是以北周平定尉迟迥残部的战役,在陈太建十二年,北周已平定尉迟迥,但是他的部下席毗罗还拥兵10万,屯于江苏沛县,极度威胁北周政权。在北周任河南道行军总管的于仲文率军和席毗罗军队展开激战,地点就在山东金乡,史称金乡之战。金乡之战 金乡军事文化馆金乡之

  • 金乡之战——于仲文八千军队击败十万敌军 杨坚成最大获益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南北朝,杨坚,于仲文,金乡之战

    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陈太建十二年、北周大象二年(580)八月,北周在消灭叛将尉迟迥后,迥部将席毗罗仍拥兵10万,屯于沛县(今江苏沛县东),欲进攻徐州(今江苏徐州)。周河南道行军总管于仲文侦知席毗罗家人均在金乡(今山东金乡),遂派兵俘获席军家属。席毗罗闻讯率军回救,途中被于仲文设伏大败

  • 神话般的阵法从未败过 八阵图鸳鸯阵都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阵法,八阵图,鸳鸯阵

    在中国人的军事哲学里,兵家大事从来是你来我往的欺诈,如同宋襄公那样的愚钝是会被当成千年的笑柄永远流传下去。所以,中国人很注重对兵法的改进,甚至于很少有人会接连使用同样的战术,一招鲜吃遍天,对于中国兵家来说是大忌,因为这样很容易让人找到破绽,抓到命门。但是在西方却有一个神话一般的战术,从未被打破,那就

  • 诸葛亮的八阵图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八阵图,三国

    八阵图是诸葛亮年少时参悟《易经》所创。太乙生三才,三才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再分八八六十四乾坤,就是所谓八阵。相传诸葛孔明御敌时以乱石堆成石阵,按遁甲分成生、伤、休、杜、景、死、惊、开八门,变化万端,可当十万精兵 。当年诸葛亮随刘备入川,在鱼腹浦(今重庆市奉节)一带用疑石排出了八阵,每道门都有相生

  • 明朝本有可能跨入资本主义社会 却被清朝扼杀在了摇篮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资本主义,清朝,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历史上的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顶峰,被后世的人们以不同的方式怀缅着。人们怀念秦汉“虽远必诛”的霸气、唐朝的富饶开放,但很多人对明朝却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怀。不仅仅是因为明朝曾经的强大和强硬,历史课本上有一句话:“明朝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那么,这个萌芽离真正走上资本主义强国之路到底有多远呢?中国漫长

  •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故事,看完就知为何晚清贫困受欺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黄道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宋代以后,经济重心南移,至晚明时期,江南一带已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正所谓“湖广熟,天下足”,江南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其中以棉纺织制造业和布业的发展最为突出,多层次的市场逐渐形成,商品经济的繁荣也促使着江南的整个经济模式有了一定程度的调整,随着这种调整的深入,晚明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逐渐显现

  • 为什么万历皇帝没能带领大明朝走进资本主义?(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万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关于万历外派矿监税使的行为,有人拿它跟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做比,因为矿监税使是从工商业下手,是因明末工商业迅速发展而应运而生的举措,而一条鞭法也是因为当时商品经济发展、货币流通加快而产生的。从经济角度看,似乎都是合着进步的节拍,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想,这是截然不同的。张居正的条鞭法是很温和的,他利用了生产

  • 靖难之役建文帝为什么会失败?因为他把主要精力都用在“建文改制”上面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靖难之役,建文帝,建文改制

    本着用人不疑,疑问不用的精神,建文帝在军国大事上完全放权黄子澄、齐泰,削藩虽然符合其想法,但对建文帝而言却不是最要紧的事务。建文朝的大部分时间,建文帝的精力放在改制以实现自己和父亲的政治理想上,对朱棣不够重视,所以在战场上屡战屡败,但建文改制则得到了天下人的支持和期待。建文帝即位初年,主要精力放在改

  • 靖难之役中建文帝为何会失败?建文帝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否是“建文改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建文改制,靖难之役,建文帝

    以往对于靖难之役中建文帝一方的败因,多归纳为文武矛盾与黄子澄、齐泰误国,实际上建文朝的派系斗争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甚至说是主要因素也不为过。黄子澄、齐泰(尤其是黄子澄)不仅在军国大事上谋国不臧,而且还把持朝权,败坏政治。朱元璋去世,朱允炆即位。当时无论在野还是在朝,士大夫们都切注视着这次皇位更迭。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