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普鲁士的尼古拉一世和十二月党人的政变纠葛(十二月党人起义)

普鲁士的尼古拉一世和十二月党人的政变纠葛(十二月党人起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200 更新时间:2023/12/30 7:52:37

尼古拉一世(1796年—1855年,1825年—1855年在位),是俄罗斯帝国皇帝,巴维尔一世第三子。他崇拜普鲁士的军事、警察制度,力图把一切政治机构都置于军队控制之下。设立宪兵团,加强警察宪兵的作用。设立专司政治调查的“第三厅”,以维持自己的统治。他残酷地镇压十二月党人起义。实行严格的书刊检查制度,迫害A.C.普希金、Т.Г.谢甫琴科、М.Ю.莱蒙托夫А.И.赫尔岑等自由思想家。他禁止农奴子弟进入中学和大学学习。竭力巩固贵族地主的地位,维护农奴制度。在对外政策上,维护欧洲君主制,充当欧洲宪兵,镇压波兰1830年起义和1848年匈牙利革命。

尼古拉是保罗一世·彼得罗维奇的第三个儿子。他的大哥亚历山大一世·巴甫洛维奇没有子嗣,在临终前两年起草的密诏中,将尼古拉立为皇储。1825年12月1日,尼古拉继位,次年9月举行登基大典,成为俄罗斯帝国的第十一位皇帝,史称尼古拉一世。尼古拉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但是只是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知识,而且对学业表现得也不是很热心。尼古拉不喜欢读书,但对军事很着迷,看过很多军事方面的书籍,而且还研究过建筑学。尼古拉在青年时代曾在军中服役,和战友们的关系不好,大家都认为尼古拉是一个酷自私而且傲慢自负的人。

1825年11月17日,亚历山大一世病逝于塔甘罗格。继承人为康斯坦丁和尼古拉。但哥俩都不愿意继承皇位,并宣布相互效忠,将皇位推来推去,俄罗斯帝国从11月17日至12月14日这25天时间里,实际上处于无人统治的状态。当康斯坦丁和尼古拉二人互相推让之际,一些贵族和军队中的部分高级军官策划发动政变。政变的组织者起初计划让皇帝退位,逮捕皇帝全家,后来又把目标改为逼迫尼古拉把皇位让给康斯坦丁,强迫元老院通过组织临时政府、废除农奴制、废除贵族特权等法令。结果发动起义的军官拖延不决,迟迟没有采取果断行动,最后政变的两位主要组织者竟然拒绝参加起义。

12月14日,由近卫军和海军官兵们组成的起义者队伍在枢密院广场上结成战斗队形,包围枢密院,发动了政变。圣彼得堡总督试图干涉政变,但被起义队伍驱逐,并误伤致死。刚刚继位的尼古拉一世认识到他在军队和大臣们中间的威望很低,加上不愿在登基大典这一天动用武力,使自己的威望扫地,于是就采取了怀柔政策,不断派出使臣和起义者谈判,并且迟迟没有忠于他的近卫军骑兵部队下达镇压命令。

起义者一方组织混乱,缺乏能够果断采取行动的领袖人物,尽管在一天之内又数次机会可以占领冬宫,逮捕沙皇全家,完成政变,但他们也只是像示威一样,盘踞在宫前广场上,寄希望于尼古拉一世能主动做出让步。

双方就这样对峙到傍晚,局势变得紧起来:这个政变的结局或者是尼古拉一世主动退位,宣布成立临时政府;或者是出动军队,镇压起义。无论如,这个政变不可能拖到第二天。最终尼古拉一世决定,对起义者开始镇压。

尼古拉一世调来了炮兵部队,向集结在广场上的起义军开炮。在遭到沙皇近卫军炮兵的打击、骑兵的冲锋之后,起义部队四散溃逃,政变失败。夜幕降临的时候,政变的喧嚣彻底平静下来,街头上留下了上百具尸体。由于政变是在十二月份,起义者被称作"十二月党人",这次起义也就相应地被叫做"十二月党人起义"。起义当天有1271人死亡,起义遭到镇压后又有上百人被判刑。

十二月党人的起义吓坏了尼古拉一世。在正式登上俄罗斯帝国皇位的那一天开始,尼古拉一世就不遗力地扼杀一切革命和变革思想。赫尔岑曾说尼古拉一世"隆重地用绞刑架开始了统治"。

为了更好地控制思想,防止变革思潮的蔓延,尼古拉一世任命以保守闻名的圣彼得堡科学院院长乌瓦罗夫为教育部长。乌瓦罗夫颁布了多项法令,禁止贵族子弟去西欧留学,禁止从西欧进口书籍,停止在大学给学生们讲授哲学,颁布了严厉的报刊审查法令,被世人称为"铸铁般的报刊审查制度"。后来根据这项法令,干脆禁止发表任何带有政治观点的章。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后,俄罗斯更加紧了对报刊的审查。

俄罗斯的伟大诗人亚历山大·普希金一生的主要创作活动正好集中在尼古拉一世统治期间。鉴于普希金的盛名,尼古拉一世无法对他采取严厉的审查措施,不得不在表面上做出一些让步。尼古拉一世当着周围的人盛赞普希金,把普希金称为"俄罗斯最聪明的人"。然而普希金在决斗身亡后,尼古拉一世的表现极为冷淡。

尼古拉一世从未真正信任过普希金,私下里把普希金称作是"自由派分子的领袖",下令第三处的秘密警察对普希金进行跟踪。而普希金在流放归来的最初岁月里,对皇帝做出的亲和表态大为鼓舞,把尼古拉一世当作一位开明君主,并创作了一系列有关尼古拉一世的作品。但很快普希金就察觉到了尼古拉一世的两面手法,对沙皇的态度冷落了下来。在183 4年的日记里,普希金对尼古拉一世做出了著名的评语:"在他身上有很多士官长的东西和不多的彼得一世"。

为了更好地控制普希金,尼古拉一世任命普希金担任宫廷侍卫,使得诗人整天盘桓在宫廷中,为公职而疲于奔命。普希金在决斗中身亡后,尼古拉一世替普希金偿还了他生前欠下的债务,并给普希金的遗孀和子女支付了大笔供养金。但是另一方面尼古拉一世在各方面限制各类纪念普希金的活动,限制普希金作品的出版,总之力图把普希金的影响缩减到最小。

1855年年初,尼古拉一世穿着单薄的军服检阅部队,患上了感冒,结果变成了急性肺炎。1855年2月18日,尼古拉一世病逝。另有传闻说,因为尼古拉一世看到克里木战争的灾难性后果,自己服毒自杀了。

更多文章

  • 营建大兴: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都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大兴城,隋朝,隋文帝,宇文恺,营建大兴

    隋于汉长安城东南筑新城,名大兴城,在今西安城及城东、城南、城西一带,即唐长安城。 隋朝开国之初,都城仍在长安旧城,因久经战乱,残破不堪。而且宫室形制狭小,不能适应新建的统一国家都城的需要。加之几百年来城市污水沉淀,壅底难泄,饮水供应也成问题。因此,隋文帝放弃龙首原以北的故长安城,于龙首原以南汉长安城

  • 大兴城的特征是什么样的?对后世有着怎样的影响(营建大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大兴城,隋朝,隋文帝,宇文恺,营建大兴

    宇候在设计城时、非常重视用高大建筑物控制城市的制高点。他把皇城、宫城和重要寺庙都放在六道高坡上,一方面体现皇权、政权、神权的至高无上。另一方面可确保都城。特别是皇宫的安全一同时也使都城的建筑错落有致,立体层次更加分明,气势更加宏伟壮观。由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组成。宫城居城北部正中,是皇帝及皇族居

  • 大兴城是谁建造的?大兴城就是长安城吗(营建大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大兴城,隋朝,隋文帝,宇文恺,营建大兴

    唐时期的长安城是当时规模最大、最为繁华的国际都市。事实上,隋唐时期的长安城与两汉时期的长安城并不是一回事。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最初定都在汉长安城。但是,在经历了数百年的战争破坏之后,当时的长安已经破败狭小,生活污水污染严重,于是便决定在东南方向的龙首原南坡另建一座新城。开皇二年(582年)起,在宇

  • 兴建大兴城:为何隋文帝在国家初建时建设新都?(营建大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隋朝,大兴,新都,,营建大兴

    隋朝刚刚树立,隋文帝就停止了三项严重的制度建立。与此同时,他又起用新人,协助他管理国度。经过一番制度和人事的革新,隋朝的中央集权显著增强,整个国度 也欣欣向荣。可是,隋文帝觉得还不够,他还要建一个有形的东西,让人一看上去,就能觉得到君主高高在上的权威,也感遭到这个新王朝的庞大魄力。这个有形 的,天下

  • 完颜阿骨打什么时候建立的金朝?完颜阿骨打为何能建立金朝(完颜阿骨打建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完颜阿骨打,金朝,完颜阿骨打建金

    完颜阿骨打(1068年8月1日-1123年9月19日),汉名旻,女真族,虎水(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南阿什河)人。是完颜劾里钵和拿懒氏之子,金朝开国皇帝,对灭亡辽朝具有奠基意义。天庆四年(1114年),起兵反抗辽朝,收国元年(1115年)正月,建国号"金",年号"收国",建都会宁府。同年十二月,加号大

  • 揭秘:完颜阿骨打的抗辽大业是怎样取得成功的?(完颜阿骨打建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完颜阿骨打,历史,完颜阿骨打建金

    阿骨打的二千五百女真战胜了多于自己N多倍的辽兵,阿骨打次胜利了。因为经过这次战斗,阿骨打收编了许多包括契丹在内的其它民族士兵,女真人的军队第一次超过了一万人。于是辽人发出了“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恐怖宣言,因为女真人的英勇善战已经在辽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辽人在女真人面前的最后一点自信也已经荡

  • 揭秘:野蛮人完颜阿骨打是怎样成为完美皇帝的?(完颜阿骨打建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完颜阿骨打,完颜阿骨打建金

    公元11世纪前后,在我国东北地区生活着几十个不相统属的女真族部落,其中完颜氏部落开始时,地位并不突出。直到有一位叫完颜乌古乃的人成为部落首领后,完颜部才逐渐强大起来,他征服了周边的一些部落,并联合十几个较大的部落组成了部落联盟,但实际上这时他们仍处于原始部落社会向奴隶社会过度的阶段。乌古乃后来投靠了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简介 建金灭辽的金朝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建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金太祖,金朝皇帝,完颜阿骨打,完颜阿骨打建金

    导读:完颜阿骨打(1068年8月1日—1123年9月19日),女真族,金代开国皇帝。汉名旻。是女真族的伟大领袖,对金朝灭亡辽朝、统一北方具有奠基意义。天庆四年,起兵反抗辽朝,1115年正月,建国号金,年号“收国”,建都会宁府。同年十二月,加号大圣皇帝,次年改年号为天辅。在位期间,把猛安谋克制度改为军

  • 清水之盟具体有哪些内容?对唐朝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水之盟,清水会盟,清水盟约,吐蕃,唐朝

    763年安史之乱后,吐蕃军队趁乱大举进攻唐朝因唐朝地方将领与唐中央产生矛盾而故意放吐蕃入侵加上宦官程元振隐瞒军情不报使得唐中央视未能及时布置防御导致吐蕃占领长安15天。唐代宗匆忙逃往陕州。虽然郭子仪施疑兵计使得吐蕃退兵,但吐蕃占领了凤翔以西的广大地区。779年,唐代宗病逝后,唐德宗主动派遣使者谋求与

  • 清水之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耻辱条约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水之盟,清水会盟,清水盟约,吐蕃,唐朝

    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于范阳起兵反唐,沉溺于大唐盛世迷梦中的人们在撕裂中醒来,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剜心之痛,知道763年这场史称“安史之乱”的叛乱才得以平息。盛唐人们常常把内忧与外患并用,“安史之乱”这场内忧使盛唐气象十去其五,而来自于宿敌吐蕃导致的外患更使唐朝如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