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简介 建金灭辽的金朝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建金)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简介 建金灭辽的金朝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建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148 更新时间:2024/1/22 4:58:35

导读完颜阿骨打(1068年8月1日—1123年9月19日),女真族,金代开国皇帝。汉名旻。是女真族的伟大领袖,对金朝灭亡辽朝、统一北方具有奠基意义。天庆四年,起兵反抗辽朝,1115年正月,建国号金,年号“收国”,建都会宁府。同年十二月,加号大圣皇帝,次年改年号为天辅。在位期间,把猛安谋克制度改为军事行政组织,天辅三年(1119),颁行女真文字。1123年八月,领兵返回上京,行经部堵泺西行宫,病死于途中。九月,葬于上京宫城西南。谥武元皇帝,庙号太祖。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早期女真族分为几十个不相统属的部落,完颜氏在女真诸部中地位并不突出。至乌古乃任完颜部长时,完颜氏发展成为强大的部落,并征服和联合十几个部族组成部落联盟。乌古乃成为部落联盟长,并被辽授予节度使称号。乌古乃利用辽朝的支持,加紧进行统一女真各部的活动。乌古乃死后,其子劾里钵继任联盟长。劾里钵与其弟盈歌又战胜活刺浑水的纥石烈部,巩固了部落联盟,这时的部落联盟已扩大到包括30个部落了。而且内部的阶级分化日趋明显,一个奴隶制国家的雏型已开始形成。从天祚帝即位以后,契丹贵族对于生女真各部落的压榨勒索越来越重。生女真地区的土产,如人参、貂皮、名马、北珠、俊鹰、蜜蜡、麻布等等,除依照定期定量向辽朝进贡而外,辽朝东北边境的官吏和奸商在朝廷的纵容下,还经常到榷场中用“低值”去强购,称为“打女真”,这早就在女真人民心里种下仇恨了。

1113年10月,劾里钵次子阿骨打继任联盟长,称都勃极烈。阿骨打曾为巩固完颜部联盟,多次作战得胜,接受辽朝惕隐的官称,是完颜部中掌握军事实力的重要人物。阿骨打继任时,女真各部落的联盟已经巩固。有足够的力量起来反抗辽的压迫。

1114年6月,辽天祚帝派使臣授予阿骨打节度使的称号。阿骨打派习古乃等去辽朝,索要逃奔在辽朝的星显水纥石烈部长阿疏,借以探听辽朝内部的虚实。习古乃回报辽天祚帝统治骄肆废弛。阿骨打建城堡、修器械,准备南侵辽朝。

辽天祚帝命统军萧挞不野领契丹、渤海兵八百人进驻宁江州防备。阿骨打调集各部落军兵,决意攻辽。1114年9月间,向宁江州进军。各部落兵在来流水会合,共有二千五百人。阿骨打率领兵士祭告天地,执挺誓师,说:“你们同心尽力,有功者奴婢可以作平民,平民可以作官。原先有官职的,可以按功劳大小进升。倘若违反誓言,身死梃下,家属也不能赦免。”次日,到达辽界,与渤海军相遇。阿骨打射死辽将耶律谢十。辽兵溃败,死者十之七八。1114年10月,女真兵乘胜攻克宁江州城。阿骨打又派人招降辽朝统治下的铁骊部渤海人和系辽籍女真人(编入辽籍的曷苏馆女真)。阿骨打俘获大量马匹和财物,胜利回师。

完颜阿骨打画像1114年11月,辽朝都统萧嗣先、副都统萧兀纳率领诸路大军进攻女真,集中于鸭子河北。阿骨打领兵三千七百抵敌。辽兵正准备渡河,女真军迎头击退,乘势渡河登岸。两军在出河店相遇。会大风起,尘埃蔽天,女真军乘势进击,大败辽兵,掳获大批车马及兵甲、武器。阿骨打把俘掳的辽兵收编入女真军。女真军发展到一万人。出河店之战是一次决定性的战役,女真军顺利取胜,势不可当了。

女真军乘胜分路进兵。勃堇斡鲁古斩辽节度使挞不野,攻占宾州。吾睹补、蒲察败辽将赤狗儿、萧乙薛军于祥州东。辽斡忽、急塞两路军投降。斡鲁古又败辽军于咸州西,与完颜娄室一起攻占了咸州。女真部落联盟逐步统治了周邻的各部落,并在阿骨打时,进而攻占了辽朝统治下的宁江州、宾州、咸州等广阔地区。

登基

女真奴隶制的发展和对外掳掠的扩大,越来越把氏族部落的旧制度推到了历史的尽头。建立一个阶级压迫的机关——国家的条件成熟了。1113年,阿骨打出兵得胜,射死辽将耶律谢十后,国相撒改就派他的长子完颜宗翰和欢都子完颜希尹等(乌雅束时,欢都已病死)向阿骨打建言立国称帝。1114年,女真军连续攻下宾州、咸州后,阿骨打弟吴乞买和撒改、辞不失等拥戴阿骨打建国。1115年夏历正月元旦,阿骨打即皇帝位,建立起奴隶主的国家,国号大金,立年号收国。

金国建立后,废除原来部落联盟长的制度,阿骨打自称皇帝,确立了皇权的统治。阿骨打没有象阿保机建立辽国时那样,模仿汉制立太子,皇位的继承仍然暂时保留着推选的痕迹,但实际上已完全掌握在阿骨打家族手中。

收国元年(1115年)正月,金太祖在建立金国后,立即向辽朝的黄龙府进攻。金太祖亲自领兵进逼达鲁古城,大败辽军,掳掠而回。八月间,又乘辽军不备,向黄龙府进兵。九月,攻占了黄龙府城。黄龙府是辽朝北边的重镇。辽天祚帝得知黄龙府失守,统领契丹、汉军十多万人,大举伐金。金太祖领兵二万迎敌。金、辽两军在护步答冈相遇,辽军大败,死者相属,天祚帝逃跑。金军掳掠到大批兵器、财物、牛马。经此一战,辽军主力败溃,难以立国了。

收国二年(1116年)闰正月,渤海人高永昌据东京反辽。天祚帝先后派张琳、耶律淳募兵镇压。高永昌向金求援。金太祖乘机命斡鲁(撒改弟)统领内外诸军,攻讨高永昌。五月,高永昌兵败被杀。东京州县,全为金朝所占据。金太祖加号大圣皇帝,改第二年年号为天辅。1117年,国论昃勃极烈斜也领金兵一万攻取泰州。斡鲁古等攻占显州。乾、懿、豪、徽、成、川、惠等州相继投降。辽国灭亡之势已定。宋朝派使臣到金营,约夹攻辽朝(详见本书第五册)。辽朝派使臣来议和。辽使几次往返。1119年六月,辽太傅习泥烈奉册玺来,封金太祖为“东怀国皇帝”,金太祖不允,对群臣说:“辽人屡败,遣使求和,只饰虚辞,作为缓兵之计,当议进讨。”1120年四月,金兵向辽上京进发,命辽使习泥烈、宋使赵良嗣随行。金兵抵上京城下,金太祖亲自督战。早晨发动进攻,不到中午,即攻下上京城。辽上京留守挞不野投降。天祚帝逃往西京。金兵胜利班师。辽朝疆土已被金兵占领过半。1121年,辽都统耶律余睹来降。金太祖从而进一步得知辽国内部空虚,决定再度发兵。金太祖以忽鲁勃极烈完颜杲(斜也)为内外诸军都统。以完颜昱(音玉y)。劾者弟、劾孙之子)、宗翰(撒改长子)、宗干(太祖长子)、宗望(太祖次子)为副,统领大兵进攻。金太祖下诏说:“辽政不纲,人神共弃。今欲中外一统,故命汝率大军以行讨伐。”明确把夺取辽朝领土,作为这次作战的目标。

1122年,金完颜杲攻下辽中京,进据泽州。辽天祚帝逃往鸳鸯泊。完颜杲和宗翰分道向鸳鸯泊进击。天祚帝又逃往西京。金兵攻占西京,进而招降天德、云内、宁边、东胜等州。擒获逃奔辽朝的纥石烈部长阿疏。天祚帝逃入夹山。金兵大胜,完颜杲命宗望向金太祖报捷,朝中设宴庆贺。

六月间,金太祖亲自领兵自上京出发,追击辽天祚帝,直到大鱼泊。完颜昱和宗望部追及天祚帝,大败辽兵,天祚帝又逃走。归化、奉圣二州相继投降。金太祖率军到奉圣州。蔚州辽臣也来降附。十二月,金太祖统率宗望、娄室等部向辽燕京进发。这时,宋军自燕京南路配合攻辽。燕京的辽朝小朝廷中,耶律淳已死,萧德妃出逃。左企弓、仲文等汉臣开城门降金。金太祖入燕京城,接受官员们的朝贺。金兵获得大胜利。

去世

天辅七年(1123年),金兵将燕京的工匠和财宝等掳掠一空。按照和宋朝约定的条件,金朝将燕京六州之地分给

宋朝。斡鲁、宗望等继续追击天祚帝。金太祖领兵回师。

同年八月,金太祖在返回上京的路上病死,时年五十六岁。九月癸丑日,金太祖的棺椁被运送回金朝都城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区白城镇)。九月乙卯日,葬于宫城西南。九月丙辰日,其弟完颜吴乞买即皇帝位,是为金太宗。天会三年(959年)三月,上谥号武元皇帝,庙号太祖,立原庙于西京。天会十三年(969年)二月辛酉日,改葬于和陵,立《开天祚睿德神功之碑》于燕京城南尝所驻跸之地。皇统四年(1144年),改和陵为睿陵。皇统五年(1145年)十月,增加谥号为应乾兴运昭德定功睿神庄孝仁明大圣武元皇帝。贞元三年(1155年)十一月,改葬于大房山,陵寝仍称睿陵。

金太祖阿骨打,作为女真奴隶主的总首领,完成了建国、破辽两件大事。女真族的历史从而开始了一个新时期。

更多文章

  • 清水之盟具体有哪些内容?对唐朝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水之盟,清水会盟,清水盟约,吐蕃,唐朝

    763年安史之乱后,吐蕃军队趁乱大举进攻唐朝因唐朝地方将领与唐中央产生矛盾而故意放吐蕃入侵加上宦官程元振隐瞒军情不报使得唐中央视未能及时布置防御导致吐蕃占领长安15天。唐代宗匆忙逃往陕州。虽然郭子仪施疑兵计使得吐蕃退兵,但吐蕃占领了凤翔以西的广大地区。779年,唐代宗病逝后,唐德宗主动派遣使者谋求与

  • 清水之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耻辱条约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水之盟,清水会盟,清水盟约,吐蕃,唐朝

    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于范阳起兵反唐,沉溺于大唐盛世迷梦中的人们在撕裂中醒来,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剜心之痛,知道763年这场史称“安史之乱”的叛乱才得以平息。盛唐人们常常把内忧与外患并用,“安史之乱”这场内忧使盛唐气象十去其五,而来自于宿敌吐蕃导致的外患更使唐朝如鲠

  • 从清水会盟到平凉劫盟,再到长庆会盟,浅谈安史之乱后唐蕃的“爱恨情仇”(清水之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吐蕃,安史之乱,清水会盟,平凉劫盟,长庆会盟,清水之盟

    唐代吐蕃国自西勃兴,与唐王朝对峙,分庭抗礼。时而进犯,时而求婚;时而掠地,时而请和。而唐廷则或征伐防御,亦或绥靖安抚。这种战和交错的局面约略持续了二百余年。其中有一次讲和会盟就是公元783年正月,在清水(今甘肃省清水县)举行的。清水之盟,即清水会盟,是唐朝在建中四年与吐蕃第六次会盟、第三次议定边界。

  • 唐蕃清水盟约:中国历史上第一款割地卖国条约(清水之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蕃清水盟约,不平等条约,吐蕃,唐朝,清水之盟

    一、一心讲和自662年龟兹弃唐投蕃,苏海政统率的唐军为了苟且逃生,竟然临阵以军资贿赂蕃军开始,在其后的数十年间,大唐在西域和河陇两条战线上丧师失地,被吐蕃人打得节节败退,领土大块丢失,先后于西疆战没的将卒多达四五十万,受伤、溃散者不计其数,随军的民夫更是折损了数百万之多。在频频败绩、饱受欺压之下,实

  • 重元之乱是谁发起的?最后夺位成功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重元之乱,辽国,滦河之变

    耶律洪基的祖父耶律隆绪,辽史称为圣宗。圣宗长子宗真,次子重元。宗真性格慈和宽厚,重元则极为勇武,颇有兵略。圣宗逝世时,遗命传位于长子宗真,但圣宗的皇后却喜爱次子,阴谋立重元为帝。辽国向例,皇太后权力极重,其时宗真的皇位固有不保之势,性命也已危殆,但重元反将母亲的计谋告知兄长,使皇太后的密图无法得逞。

  • 重元之乱:辽国皇族内部帝位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重元之乱,辽国,滦河之变

    重元之乱亦称“滦河之变”,是辽皇族内部争夺帝位的事件。清宁九年(1063年)七月,重元父子及其同党四百余人乘道宗往太子山(今内蒙古宁城西南)秋捺之机,发动叛乱,进攻道宗行宫。重元自立为皇帝,任萧胡睹为枢密使。由于南院枢密使耶律仁、耶律乙辛等率宿卫士卒反击,政变被粉碎。涅鲁古战死,重元自杀。兴宗在位时

  • 什么是重元之乱 重元之乱发生在哪个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重元之乱,辽国

    重元之乱亦称“滦河之变”,是辽皇族内部争夺帝位的事件。清宁九年(1063年)七月,重元父子及其同党四百余人乘道宗往太子山(今内蒙古宁城西南)秋捺之机,发动叛乱,进攻道宗行宫。重元自立为皇帝,任萧胡睹为枢密使。由于南院枢密使耶律仁、耶律乙辛等率宿卫士卒反击,政变被粉碎。涅鲁古战死,重元自杀。兴宗在位时

  • 王与马共天下的历史真相是什么?为什么可以平分皇权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与马共天下,衣冠南渡,晋朝

    晋朝是中国历史上多舛的一个王朝,上启三国,下启南北朝,共分西晋和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是大一统的王朝但东晋则是六朝之一,前有三国吴,后有宋齐梁陈,东晋是由琅琊王司马睿在世家大族琅琊王氏的扶持下建立起来,后世又称“王与马共天下”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东晋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乱的时代居于江左地区

  • 王与马共天下:东晋门阀政治的特殊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与马共天下,衣冠南渡,晋朝

    “王与马,共天下”是说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效,甚至还有过之,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琅琊王氏进入极盛时期。司马睿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北方大族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在此期间,王导位高权重,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纵横捭阖,政令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后来又

  • “王与马共天下”中王与马分别是指的是谁?王与马共天下起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晋朝,王与马共天下,琅琊王氏

    王与马共天下的意思有人不清楚“王与马共天下的意思”,其实在字面上理解王与马共天下的意思是非常的简单的。这是指当时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和皇帝力量势均力敌,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由此可见当时琅琊王氏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晋元帝司马睿 王与马共天下起因西晋末年八王之乱皇族争权,重臣王衍却打着自己的如意小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