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少年英才杨慎注定一生流放的命运?(明朝三大才子)

为什么说少年英才杨慎注定一生流放的命运?(明朝三大才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540 更新时间:2024/3/9 15:07:34

杨慎,十二岁的时候就写成了《古战场》,可谓少年英才,之后他一路到状元,都是春风得意,平步青云。

杨慎《竹枝词》

后来杨慎因为“大礼议”这一事件,断送了他短暂的从政生涯,开始了云南流放之旅。妻子黄娥送他到江陵,他所作的《江陵别内》表现出离别凄婉之情。而后的《宿金沙江》描写往返四川云南途中的感慨,“岂意飘零瘴海头,嘉陵回首转悠悠,江声月色那堪说,肠断金沙万里楼。”描写他深深的离愁,毕竟是流放,毕竟是远离家乡。他也有像《海口行》和《后海口行》这样的关心民间疾苦的诗句,揭露了地主勾结地方官的,霸占田产的行为,只是那时的杨慎只能在诗中抒发自己的愤怒,他也无能为力。再后来,杨慎在云南也习惯了,就开始写景色了,毕竟彩云之南的美是不可磨灭的。《海风行》“苍山峡束沧江口,天梁中断晴雷吼。中有不断之长风,冲破动林沙石走。咫尺颠崖迥不分,征马长嘶客低首。”描写苍山的;《龙关歌》“双洱烟波似五津,渔灯点点水粼粼。”描写洱海的。

可能正是由于他仕途上没什么希望了,才造就了他文学上的成就,明朝著述最多的当属他了。杨慎有自己的风格,前七子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他却不以为然,他的诗词广泛吸收了六朝、初唐诗歌的长处,形成他独特的“浓丽婉至”的风格,所以说,他虽然仕途坎坷,却在诗词上独树一帜。

杨慎书法作品赏析

杨慎,虽然仕途坎坷,不过在文学书画方面倒是有一番成就,也不枉他那个状元头衔。

杨慎的书法作品很多都已经没有记录了,即使是《升庵集》中也少了很多记载,不过当年他是被流放,能记录下来的肯定不完全,也是由于他在诗词方面的成就掩盖了他的书法作品,所以留存极少,流传比较多的是《石马泉诗二首》、《四足歌》和《题东坡潇湘竹石图卷》等。

杨慎《石马泉诗二首》书法作品

这首《石马泉诗二首》前面主要是描写景色,最后两句“故园千万里,秋色可能同”就表达了杨慎的思乡之情,他一直被流放,这里景色如此好,他一下子就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无论景色多美,都比不上回到家乡。杨慎的其他作品在台北博物院也有收藏。例如,《留赠杨判官与哭晁镜湖太史墓诗诗页》,这一篇书法作品属于正式场合使用的,所以杨慎在这里的字就显得中规中矩的官方文书用的字,和他平时作诗词所用字体大不相同。这两则诗里也是杨慎在感叹,时光易逝,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却。在中国美术馆里,还藏有杨慎的《题东坡潇湘竹石图卷》,这是草行书,写下这篇字的时候,他已是垂暮之年,所以这一篇的字不再那么有力,意气风发了。总体来说,他的字不如他的诗词,所以几乎大家都不太待见这位大文学家的字,但是他的字也有他的那份淡然,那份随意,不拘一格。

临江仙杨慎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杨慎所作《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被很多人熟知,是有一版三国演义用这个词作为主题曲。

《临江仙》书法作品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一首词道尽多少人生,我觉得其中最能描述杨慎一生的大概就是那句“是非成败转成空”,状元文凭,朝廷重臣,一朝流放,永不还朝,政治抱负落空。在杨慎写下这首词的时候,他大概已经看开了,看懂了,不再指望能回到他心心念念的朝廷,开始喜欢上白云蓝天,夕阳朝霞了,喜欢上跟朋友喝一杯了。

杨慎此时已经能够醉心于山水,他这一生实在是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的感觉,他郁闷了很久,才终于明白,在漫长的历史中,任何人和任何事都会很快幻灭的,不必太计较,该吃吃该该喝喝才是道。能够轻松的说起过去现在,能够不再背负过于称重的政治抱负,算是他放了他自己。他很累,被皇帝折腾成这样子,他的仕途是不指望了,他这一刻也许明白了,那最起码要过的开心点,不至于一生颓废不堪。他终于可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了,再也不是当年一腔热血的杨慎了。

把该放下的放下,也许是杨慎从这里下的一个决定。

杨慎被皇帝嫉恨一辈子

杨慎,这位明朝重臣杨廷和的儿子,一生可以用他自己的词来表述,“是非成败转成空”,他状元及第,却终其一生在流放,本可以官居高位的他为什么会落得终生被流放,毫无赦免的机会呢?

杨慎画像

这件事要从他的父亲杨廷和说起,杨廷和算是朱厚照那一朝的重臣,照这个思路,杨慎这种中央大员家的官二代绝对的仕途光明。不幸的是,杨慎虽然很有才,也考上状元了,但是要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换了个皇帝,世界就不同了。皇帝刚上任,杨廷和就因为朱厚熜要立自己父亲为先皇这件事闹起来了,杨廷和坚持,只能是皇帝认自己大伯为父亲,决不能让朱厚熜自己的父亲变成先皇,不符合礼制,虽然朱厚熜才十几岁,可是他很孝顺,也很坚持,杨廷和再牛,也是臣,他是君,朱厚熜不肯让步,杨廷和一怒之下辞官了,教育自己儿子杨慎要坚持这件事,杨慎也是孝顺孩子,坚持这个想法。

由于在立自己父亲为先皇的这件事上,桂萼与张璁这两个人就一直支持皇帝,于是飞黄腾达了,皇帝就把他们和杨慎一起提拔了,杨慎这下不开心了,他根本瞧不起这两人,上书要求这两人滚蛋,皇帝从这里开始已经很不愿意搭理杨慎了,本来杨廷和走的时候也没留下好印象,这下他走了,你来添堵。接着杨慎领着一堆大臣在皇宫门口大哭,就是认为皇帝不能让自己父亲做先皇,不合祖宗家法什么的,这下皇帝上火了,下令全都关起来,过几天拉出来打一顿,看你们还顺不顺气了,结果有些被打死了,杨慎身体素质不错,没死,被流放了,从此再也没机会回到朝堂,朱厚熜过一段时间都会询问一下,杨慎怎么样了,只要告诉他,杨慎很惨,惨不忍睹,他就心满意足了。

杨慎,很有才,也很执着,只是从他父亲得罪皇帝的那一刻起,他继续沿着那条路走,注定是一条不归路,所以他这一生流放的命运从那时候也许就注定了。

标签: 杨慎明朝三大才子

更多文章

  • “明朝三大才子”是谁?怎无一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才子,明朝三大才子

    才子一般都比旁人多了些许气性,他们的性格放在官场上有可能有些不合时宜。史上有公认的“明朝三大才子”之说。解缙排列第一,其余两位分别是杨慎和徐渭,当然,这两位仅仅是才气接近解缙,其他无论是名气还是地位、敢言度,都没有超越前者。但是,三人命运却无比相似,甚至可以说:一个比一个命苦。网络配图关于明朝第一才

  • 明朝三大才子解缙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三大才子

    在602年前的今天,1415年2月22日 (农历正月十三),明朝三大才子解缙去世。大学士解缙(1369年-1415年2月22日(距今602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时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

  • 揭秘骇人听闻的明朝天启大爆炸:天崩地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天启,天启大爆炸

    三百年的明朝天启年间,在北京的王恭厂一带大约750米,面积达到2.25平方公里的地区发生了一次奇怪的大爆炸。关于这次大爆炸的情况,明末史学家计六奇在《明季北略》中有这样的描述:“天启丙寅五月初六日巳时,天色皎洁,忽有声如吼,从东北方渐至京城西南角,灰色涌起,屋宇动荡。须臾,大震一声,天崩地塌,昏暗如

  • 揭:明朝“天启大爆炸”事件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天启大爆炸

    导读:据史书记载,明朝天启年间,5月6日那天上午10点钟左右,在北京城西南一带,突然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爆炸,方圆23里内,顿时夷为平地。这场大爆炸之惨烈、诡秘,世所罕见,至今众说不一。网络配图据当时的专家学者收集的目击者见闻说,爆炸当时本来天空晴朗,忽然,轰雷炸响,隆隆滚过,震撼天地。只见从东北

  • 详解世界三大大爆炸之谜 明朝天启大爆炸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爆炸,天启大爆炸

    天启大爆炸是公元1626年(明熹宗天启6年)明朝首都北京发生的一起大爆炸事件。这次爆炸原因不明、现象奇特、灾祸巨大,是“古今未有之变”。5月30日上午9时(五月初六日巳时),位于北京城西南隅的王恭厂火药库附近区域,发生了一场离奇的大爆炸。这次爆炸范围半径大约750米,面积达到2。25平方公里,共造成

  • 嘉庆年间天理教起义:一次农民组织的民间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天理教起义

    嘉庆年间,清王朝的衰败迹象逐渐显现出来。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无法安居乐业,各地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呼声日益高涨。民间秘密组织相继行动起来发动群众,进行起义,天理教起义就是在这时出现的。接下来进行天理教起义简介。天理教起义配图天理教起义简介;是由林清,李文成领导发动的民间起义。林清,是京畿大兴县人,于嘉庆

  • 天理教起义简介:历史上的一道光辉印记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天理教起义

    嘉庆年间,清王朝的衰败迹象逐渐显现出来。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无法安居乐业,各地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呼声日益高涨。民间秘密组织相继行动起来发动群众,进行起义,天理教起义就是在这时出现的。接下来进行天理教起义简介。天理教起义配图天理教起义简介;是由林清,李文成领导发动的民间起义。林清,是京畿大兴县人,于嘉庆

  • 清嘉庆年间的天理教是怎样产生的?因为贫穷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嘉庆,天理教

    北京是清朝的京城,号称“首善之区”。乾隆后期至嘉庆前中期,由于统治阶级过度的抢夺、兼并土地,以及官吏贪污、营私舞弊盛行,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贫困。据史载,京城外数十里之地即如穷乡僻壤,广大人民家无积蓄,“一遇凶年,支绌立见”。嘉庆时期,京畿地区和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占有数百上千亩土地的地主比比皆是

  • 对于天理教徒的攻袭嘉庆帝又是怎样严酷镇压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嘉庆,天理教

    紫禁城之变发生时,嘉庆帝正驻跸热河。他得知消息后,惊恐万状,马上中断“秋狝行围”,“即命回銮”,于十九日回到紫禁城。对于这次事变,他一面做出姿态,下“罪己诏”,一面大骂林清和天理教徒骚扰禁城,谋危社稷,“罪大恶极”。在派兵捉拿林清的同时,又命火焚黄村,“终夜火光燎然”。嘉庆帝又多次指示内阁,对造反的

  • 清朝嘉庆年间天理教徒是怎样攻袭紫禁城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嘉庆,紫禁城,天理教

    九月十五日晨,天理教徒分作东西两路,东路在首领陈爽、陈文魁带领下进攻东华门,西路在刘第五、祝现等带领下进攻西华门。日方晡时(下午3点至5点之间),来到东华门的天理教徒由于和往宫中送煤的人发生了争执,一名天理教徒脱衣露刃,送煤人急声呼喊,被守门清军听见,急忙关闭宫门。天理教徒见势不妙,即刻抽出战刀,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