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详解世界三大大爆炸之谜 明朝天启大爆炸

详解世界三大大爆炸之谜 明朝天启大爆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765 更新时间:2023/12/15 12:48:08

大爆炸是公元1626年(明熹宗天启6年)明朝首都北京发生的一起大爆炸事件。这次爆炸原因不明、现象奇特、灾祸巨大,是“古今未有之变”。5月30日上午9时(五月初六日巳时),位于北京城西南隅的恭厂火药库附近区域,发生了一场离奇的大爆炸。这次爆炸范围半径大约750米,面积达到2。25平方公里,共造成约2万人死伤。该事件与3600多年前发生在古印度的“死丘事件”、1908年6月30日发生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大爆炸”并称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

网络配图

天启大爆炸是怎么回事

1626年5月30日上午9时左右,京城天色皎洁,忽有声如吼,从城东北方渐至城西南角,同时有一特大火球在空中滚动。巨响声中,天空丝状、潮状的无色乱云横飞,有大而黑的蘑菇、灵芝状云像柱子那样直竖于城西南角。

刹那间天昏地暗,尘土、火光飞集,天崩地陷,万室平沉。东自阜成门,北到刑部街,长1500~2000米,宽6500米范围内木材、石块、人体、禽尸像雨点那样从天空中降下。数万间屋、2万多人都被炸成粉状,瓦砾腾空而下,衣物远飞至昌平,死者皆裸体。

正在紫禁城内施工的匠师们,从高大脚手架上被震了下来,2000人跌成“肉袋”。御史迁枢、潘云翼在乾清宫被震死,住在城西南的何家、潘家全被埋在土中。由于皇宫处在爆炸区边缘,使明熹宗朱由校幸免于难。

网络配图

天启大爆炸原因为何

明朝京城大劫难是一场由空气气压急剧下降引发的灾难,灾变出现了“不焚寸木”“焚燎之迹全无”现象,即所谓的爆炸效应,与玉米花的“低温”爆裂现象相同,没有出现炽热的爆炸中心和放射状爆炸痕迹。

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引起了空气气压下降的呢?根据灾难中出现的有声如吼,若乱丝、若五色、若灵芝状的烟气冲天而起等现象判断,应该是混有可燃气体的空气发生了爆炸,进而引起了空气气压下降。

提起可燃气体发生爆炸,人们自然会想起煤矿井下瓦斯爆炸。当井下巷道中的瓦斯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即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瞬间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而发生爆炸。

由于受巷道空间的限制,井下瓦斯爆炸是在体积基本不变情况下进行的,适用于气体的等容变化原理,即爆炸产生的能量基本上都转化成了热量,因而瓦斯爆炸属于一种热爆炸。瓦斯爆炸产生的破坏力是相当巨大的,它可以摧毁地下的一切采矿设施。

网络配图

然而,如果是在地面上,混有可燃气体的空气发生了爆炸,情况会有所不同。因为爆炸不受空间的限制,适用于气体的等温变化原理,即爆炸使空气的体积产生了膨胀,气压急剧下降。与瓦斯爆炸不同,地面上混有可燃气体的空气发生爆炸,基本上是在温下进行的,因而出现了所谓的“冷爆炸”效应。

标签: 大爆炸天启大爆炸

更多文章

  • 嘉庆年间天理教起义:一次农民组织的民间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天理教起义

    嘉庆年间,清王朝的衰败迹象逐渐显现出来。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无法安居乐业,各地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呼声日益高涨。民间秘密组织相继行动起来发动群众,进行起义,天理教起义就是在这时出现的。接下来进行天理教起义简介。天理教起义配图天理教起义简介;是由林清,李文成领导发动的民间起义。林清,是京畿大兴县人,于嘉庆

  • 天理教起义简介:历史上的一道光辉印记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天理教起义

    嘉庆年间,清王朝的衰败迹象逐渐显现出来。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无法安居乐业,各地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呼声日益高涨。民间秘密组织相继行动起来发动群众,进行起义,天理教起义就是在这时出现的。接下来进行天理教起义简介。天理教起义配图天理教起义简介;是由林清,李文成领导发动的民间起义。林清,是京畿大兴县人,于嘉庆

  • 清嘉庆年间的天理教是怎样产生的?因为贫穷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嘉庆,天理教

    北京是清朝的京城,号称“首善之区”。乾隆后期至嘉庆前中期,由于统治阶级过度的抢夺、兼并土地,以及官吏贪污、营私舞弊盛行,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贫困。据史载,京城外数十里之地即如穷乡僻壤,广大人民家无积蓄,“一遇凶年,支绌立见”。嘉庆时期,京畿地区和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占有数百上千亩土地的地主比比皆是

  • 对于天理教徒的攻袭嘉庆帝又是怎样严酷镇压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嘉庆,天理教

    紫禁城之变发生时,嘉庆帝正驻跸热河。他得知消息后,惊恐万状,马上中断“秋狝行围”,“即命回銮”,于十九日回到紫禁城。对于这次事变,他一面做出姿态,下“罪己诏”,一面大骂林清和天理教徒骚扰禁城,谋危社稷,“罪大恶极”。在派兵捉拿林清的同时,又命火焚黄村,“终夜火光燎然”。嘉庆帝又多次指示内阁,对造反的

  • 清朝嘉庆年间天理教徒是怎样攻袭紫禁城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嘉庆,紫禁城,天理教

    九月十五日晨,天理教徒分作东西两路,东路在首领陈爽、陈文魁带领下进攻东华门,西路在刘第五、祝现等带领下进攻西华门。日方晡时(下午3点至5点之间),来到东华门的天理教徒由于和往宫中送煤的人发生了争执,一名天理教徒脱衣露刃,送煤人急声呼喊,被守门清军听见,急忙关闭宫门。天理教徒见势不妙,即刻抽出战刀,径

  • 煮酒论英雄的背后:三国历史上百姓生活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历史,煮酒论英雄

    不可否认,曹操、刘备、孙权都是时代英雄人物,是他们使战乱频频的中国完成了局部的统一,但正是他们的个人英雄主义,或者说是帝王思想导致了三国八十年的硝烟弥漫,兵戈交锋。曹操、刘备、孙权都是高度自私的,都想据天下为己有,都想当皇帝,谁也不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同情人民疾苦,早日实现中国的统一。都想削平四海,

  • 煮酒论英雄:曹操说刘备是英雄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操,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

    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刘备的行为,他究竟是为什么在害怕,上回已经说明。那么,曹操的行为呢?他为什么要找刘备煮酒论英雄呢?一般都理解为:曹操是在试探刘备是否是英雄,是否忠于自己。但是,这种说法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很不合逻辑。1. 刘备是不是英雄,并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试验的出来。这是难于确定的。2. 刘备

  • 煮酒论英雄:揭秘三国史上曹操为什么称赞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煮酒论英雄,三国,曹操,刘备

    导读:刘备“投奔”曹操后,曹操曹操表刘备“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见《三国志·先主传》),礼遇够隆重的了。一次曹操请刘备喝酒,乘酒兴横发议论,指着自己和刘备说道:“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本初(袁绍表字)之徒,不足数也。”平平淡淡的一句“赞扬”,竟惊得刘备连汤匙、筷子都掉在地上,

  • “黑船事件”过后,日本是如何摆脱幕府迎来“新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日本,黑船事件,幕府

    对于江户时代的日本来说,不时出现的西洋海上舰船是漫漫太平岁月中搅人清净的几声虫鸣,却不知西方殖民者基本完成对南亚、东南亚的征服后,正以难以匹敌的坚船利炮积极向东亚渗透,最终将虫鸣之音化为雷鸣之声。建国后国力急剧膨胀的美国,需要为横渡太平洋前往中国的船只获取可靠的补给站,因此渐渐成为最积极要求日本幕府

  • “黑船事件”让日本丧权辱国,日本人为何对侵略者感恩戴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日本,黑船事件

    当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过西方世界,轮船的轨迹就注定要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世界贸易一体化的背景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固守自己自主的小农经济,隔绝于世界成了不被允许的奢望。同隔海相望的清朝一样,十九世纪幕府统治下的日本也将闭关锁国作为基本国策。在闭关锁国的六百五十多年来,幕府不允许日本国内生产能够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