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三大才子”是谁?怎无一善终?

“明朝三大才子”是谁?怎无一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736 更新时间:2024/3/9 15:07:32

才子一般都比旁人多了些许气性,他们的性格放在官场上有可能有些不合时宜。史上有公认的“明朝三大才子”之说。解缙排列第一,其余两位分别是杨慎和徐渭,当然,这两位仅仅是才气接近解缙,其他无论是名气还是地位、敢言度,都没有超越前者。

但是,三人命运却无比相似,甚至可以说:一个比一个命苦。

网络配图

关于明朝第一才子解缙的命运,我在这个系列说得全是,观众朋友们应该了解够多了。为了让大家对明朝才子有个更全面了解,我再大致说说明朝另外两大才子命运。

先说明朝第二才子杨慎。如果大家对这个不很熟悉,我念一首歌词,你们可能马上就产生记忆敬意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没错,这是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的开头词《临江仙》,作者可不是那位大名鼎鼎的罗贯中,而是才子杨慎。

杨慎,号生庵。明朝著名政治家杨廷和之子。他是正德年间状元,官居翰林撰修。杨慎入仕时,时值明朝江河日下的中后期,政治腐败,学风虚伪,大明学界不是固化儒教的程朱理学当道,就是不务实的王阳明心学流行。而杨慎文才卓越,学术求真,自成一派,力批欺世盗名。因为在大是大非上他毫不含糊,不想骑墙,所以杨慎不慎,在官场屡入深渊。在嘉靖年间,因为嘉靖皇帝朱厚熜cong这个皇位不是从父亲那里继承的,而是从堂哥明武宗朱厚照那里接班的,“兄终弟及”,所以他当了皇帝之后,还挺孝顺,一直惦记着,要给那一天也没当过皇帝的死去的爹爹沾点皇气,封爹爹为明睿宗,给自己生父“太上皇”礼仪,这种情结从亲情的角度或许是可以理解,但却乱了纲常法纪,国家法纪如同儿戏,正直的内阁大臣立刻提出反对意见,这就是著名的“大礼仪之争”。

在这场争议中,杨慎与身为内阁首辅的父亲杨廷和表现得最为坚决,强烈反对,劝阻嘉靖不要这么干乱了国家法纪。从而惹得嘉靖大怒,什么是法,我就是法,偏这么干,跟皇帝叫板的杨慎被两次动了大刑,最后充军发配云南,一去三十年,结局是死在南疆。

这就是明朝第二才子的命运。而明朝第三才子徐渭的命运,比杨慎还惨。徐渭,号文长,所以徐渭又称徐文长,这个名字更为人们所熟知些。他也是嘉靖年间的人,自小被称神童,学富五车,志在仕途,但一生都没得到一官半职。科举屡试不第,后无奈中年做了师爷。给福建总督胡宗宪当幕僚, 这位胡总督非常器重徐文长,但不想胡总督却是首辅严嵩的人,严嵩倒台,他也跟着一起吃了锅烙。主人下狱后,徐文长每天战战兢兢,深怕株连到自己. 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生命,但几次自杀未遂,最后精神失常,贫病而逝。

网络配图

由此可见,这些才子的命运大同小异,他们在学术上很有造诣,但在官场却一败涂地。当然,并非所有的才子都像他们一样。解缙死后,更多的大明才子,向着另一条方向发展。那是一条什么方向呢?

我们看看这个人。明朝中期有个叫丁士美的才子,在嘉靖三十八年高中状元,马上写了《谢恩表》:“奎曜天开,万国仰文明之象;乾符圣握,一人操制作之权。荷大造以兼容,愧凡才之并录。兹盖伏遇皇帝陛下,道备君师,德侔天地。”

这封《谢恩表》,用的是标准“颂圣体”,引经据典,辞藻华丽,却无一点真知灼见。通篇就一个中心思想:拍皇帝马屁。为了讨皇帝开心,这个状元瞪着眼睛说瞎话,把历史上以荒淫昏庸著称的嘉靖皇帝,吹捧称为德高望重的神圣之人。

丁士美深得嘉靖、万历两届皇帝赞许,累官吏部侍郎,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但却没有留下一篇可以传世的作品,没立下一件后人铭记的政绩。据明史记载,“缜密端重”成为其安身立命两大法宝。这四个字通俗点说,就是为皇帝做事规规矩矩、在皇帝面前恭恭敬敬,不越雷池半步。

可以说,以丁仕美为代表的才子,是明朝中后期“主流”。自从解缙死后,大明才子的主流群,已渐渐嬗变为一个精致的“御用美容师群”。

才子文人,只能为皇帝涂脂抹粉。这是为什么呢?

要追本溯源,这得从明朝前的中国人才制度说起。虽然中国有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历史,但人才体制的显规则并非一成不变。从秦朝到明朝这两千间出现了很大变迁。譬如秦朝规定“穷人不能当官”;汉朝“孝子优先当官”;三国“唯才是举”、唐朝“胡汉合流”;宋朝“重文轻武”……等等等等,形态各异,姿态万千。但不管怎么变,君主专制下、中国封建王朝官场的用人潜规则不会变,这些潜规则,可以归结为一副对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不行。谁说你行就行呢?皇帝。你不服谁不行呢?还是皇帝。

网络配图

所有的官场潜规则,都是皇权的影子,所谓封建王朝的王法,其立法原则,就是保护皇权神圣不可侵犯。整个国家当然包括所有的人才,都是为皇帝一个人存在,全国都伺候一个人。所以,哪怕你才高八斗,即使你出发点好,可一旦当你侵犯了皇权,哪怕冒犯了皇帝的一点点颜面,人才的口袋罪就会扑面而来。

这些口袋罪,从“泄禁中语(泄密罪)”到“谤讪(诽谤罪)”,再到“无人臣礼(藐视领导-藐视法庭罪)”,比比皆是。

而到了明朝,因为君主专制的升级,才子的存活空间已经压缩到史无前例。表面上看,解缙的悲剧是因为错把纣当舜,暴君当明君,天真任性所至,而实际上他是被明朝极度专制者改造文人的政治空气所埋葬。

因为在明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奠定了皇权专制基调,开辟了变态级的君主专制制度环境,废相、八股取士、意识形态定儒教理学于一尊,彻底扼杀文人士大的权利和个性,使得“君尊臣卑”登峰造极,君臣关系已经完全变为“主奴关系”,主子没表态,奴才不能发表意见,否则就是“位卑言高则为罪”。于是个性突出、有主见的才子就要成为这种制度的祭品,平庸之辈却可平安到老。

标签: 才子明朝三大才子

更多文章

  • 明朝三大才子解缙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三大才子

    在602年前的今天,1415年2月22日 (农历正月十三),明朝三大才子解缙去世。大学士解缙(1369年-1415年2月22日(距今602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时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

  • 揭秘骇人听闻的明朝天启大爆炸:天崩地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天启,天启大爆炸

    三百年的明朝天启年间,在北京的王恭厂一带大约750米,面积达到2.25平方公里的地区发生了一次奇怪的大爆炸。关于这次大爆炸的情况,明末史学家计六奇在《明季北略》中有这样的描述:“天启丙寅五月初六日巳时,天色皎洁,忽有声如吼,从东北方渐至京城西南角,灰色涌起,屋宇动荡。须臾,大震一声,天崩地塌,昏暗如

  • 揭:明朝“天启大爆炸”事件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天启大爆炸

    导读:据史书记载,明朝天启年间,5月6日那天上午10点钟左右,在北京城西南一带,突然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爆炸,方圆23里内,顿时夷为平地。这场大爆炸之惨烈、诡秘,世所罕见,至今众说不一。网络配图据当时的专家学者收集的目击者见闻说,爆炸当时本来天空晴朗,忽然,轰雷炸响,隆隆滚过,震撼天地。只见从东北

  • 详解世界三大大爆炸之谜 明朝天启大爆炸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爆炸,天启大爆炸

    天启大爆炸是公元1626年(明熹宗天启6年)明朝首都北京发生的一起大爆炸事件。这次爆炸原因不明、现象奇特、灾祸巨大,是“古今未有之变”。5月30日上午9时(五月初六日巳时),位于北京城西南隅的王恭厂火药库附近区域,发生了一场离奇的大爆炸。这次爆炸范围半径大约750米,面积达到2。25平方公里,共造成

  • 嘉庆年间天理教起义:一次农民组织的民间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天理教起义

    嘉庆年间,清王朝的衰败迹象逐渐显现出来。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无法安居乐业,各地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呼声日益高涨。民间秘密组织相继行动起来发动群众,进行起义,天理教起义就是在这时出现的。接下来进行天理教起义简介。天理教起义配图天理教起义简介;是由林清,李文成领导发动的民间起义。林清,是京畿大兴县人,于嘉庆

  • 天理教起义简介:历史上的一道光辉印记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天理教起义

    嘉庆年间,清王朝的衰败迹象逐渐显现出来。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无法安居乐业,各地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呼声日益高涨。民间秘密组织相继行动起来发动群众,进行起义,天理教起义就是在这时出现的。接下来进行天理教起义简介。天理教起义配图天理教起义简介;是由林清,李文成领导发动的民间起义。林清,是京畿大兴县人,于嘉庆

  • 清嘉庆年间的天理教是怎样产生的?因为贫穷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嘉庆,天理教

    北京是清朝的京城,号称“首善之区”。乾隆后期至嘉庆前中期,由于统治阶级过度的抢夺、兼并土地,以及官吏贪污、营私舞弊盛行,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贫困。据史载,京城外数十里之地即如穷乡僻壤,广大人民家无积蓄,“一遇凶年,支绌立见”。嘉庆时期,京畿地区和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占有数百上千亩土地的地主比比皆是

  • 对于天理教徒的攻袭嘉庆帝又是怎样严酷镇压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嘉庆,天理教

    紫禁城之变发生时,嘉庆帝正驻跸热河。他得知消息后,惊恐万状,马上中断“秋狝行围”,“即命回銮”,于十九日回到紫禁城。对于这次事变,他一面做出姿态,下“罪己诏”,一面大骂林清和天理教徒骚扰禁城,谋危社稷,“罪大恶极”。在派兵捉拿林清的同时,又命火焚黄村,“终夜火光燎然”。嘉庆帝又多次指示内阁,对造反的

  • 清朝嘉庆年间天理教徒是怎样攻袭紫禁城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嘉庆,紫禁城,天理教

    九月十五日晨,天理教徒分作东西两路,东路在首领陈爽、陈文魁带领下进攻东华门,西路在刘第五、祝现等带领下进攻西华门。日方晡时(下午3点至5点之间),来到东华门的天理教徒由于和往宫中送煤的人发生了争执,一名天理教徒脱衣露刃,送煤人急声呼喊,被守门清军听见,急忙关闭宫门。天理教徒见势不妙,即刻抽出战刀,径

  • 煮酒论英雄的背后:三国历史上百姓生活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历史,煮酒论英雄

    不可否认,曹操、刘备、孙权都是时代英雄人物,是他们使战乱频频的中国完成了局部的统一,但正是他们的个人英雄主义,或者说是帝王思想导致了三国八十年的硝烟弥漫,兵戈交锋。曹操、刘备、孙权都是高度自私的,都想据天下为己有,都想当皇帝,谁也不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同情人民疾苦,早日实现中国的统一。都想削平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