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意欲何为?为何有众多大臣反对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意欲何为?为何有众多大臣反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62 更新时间:2023/12/27 3:13:38

战国时候的赵国是个受四面强国夹攻的弱国。它东有齐国,西临秦国,南靠魏国,北依燕国,这些国家都比赵国强大。

赵武在位时,曾多次遭受齐国和秦国的攻打,失去好几座城池。赵武灵王为了使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夺回失去的江山,决定对作战方式进行整顿,变车战为骑战。那时,赵国军队的服装又长又笨重,打起仗来很不方便,常因为战服不便而吃大亏。

一天,赵武灵王对大臣肥义说:“胡人穿的短衣服,作起战来多方便,他们骑上马,驰骋疆场,冲杀起来就像飞一样。如果我们的军队也穿上这样的短衣服,轻装上阵,那么,我们也一定能打胜仗,到那时,谁还敢再来欺侮我们赵国。”肥义很赞成赵武灵王的意见,可是,却遭到王室成员和部分大臣的极力反对。

这时,肥义对赵武灵王说:“大王如果决心整顿军队,那么就不要顾少数人的反对,古时候舜帝发现有个部族跳舞跳得很好,就他们学习跳舞。只要别人先进的地方、自己认为可取的地方就学,胡人短服骑射很好,我们就跟着学有什么不好呢?”

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发布了“胡服骑射”的命令,自己带头穿上胡服,全体将士也换上胡服,从严整顿军队和改革军事装备,大大提高了军队的作战能力。后来,赵武灵王率领大军灭掉中山国,打败林胡、楼烦,收复了失地,并修筑了近300里的长城;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标签: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赵国

更多文章

  • 胡服骑射的迅速执行:战国变法运动的军事范本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胡服骑射,赵武灵王,变法,

    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胡服骑射,效法戎狄,将会遇到怎样广泛而强烈的阻力与反对,武灵王心中有充分的估计。武灵王首先派王緤到老臣公子成那里,向他述说实行胡服骑射的用意和道理,转告他武灵王将身着胡服临朝,请他亦能穿胡服上殿。公子成表示:“中国是仁义之邦,用的是诗书礼乐,而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之道

  • 赵武灵王改革的主要内容:胡服骑射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当楚国正在遭到秦国欺负的时候,北方的赵国倒在发愤图强。赵国的国君武灵王,眼光远,胆子大,想方设法要把国家改革一番。有一天,赵武灵王对他的臣子楼缓说:“咱们东边有齐国、中山(古国名),北边有燕国、东胡,西边有秦国、韩国和楼烦(古部落名)。我们要不发愤图强,随时会被人家灭了。要发愤图强,就得好好来一番改

  • 曹丕篡汉的影响:魏国成为三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丕,曹丕篡汉

    曹丕篡汉背景曹丕篡汉也称曹丕废汉称帝或曹丕代汉,指的是公元220年魏王曹丕代汉自立为王的事件。曹丕篡汉影视剧照曹丕篡汉是发生于特定背景的历史事件,那么曹丕篡汉背景是怎样的呢?第一,时间是发生在东汉末年,此时由于土地兼并日益尖锐,地主豪强出现拥有自己的私人武力,汉室皇权衰落,中央政府政治统治黑暗,中央

  • 曹丕篡汉的故事:篡权之后曹丕为何不杀汉献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曹丕,汉献帝,曹丕篡汉

    曹丕篡权之后为何不杀汉献帝?曹丕是为魏国的汉献帝,历史上是他篡夺了大汉政权,改国号为魏。不过对于亡国之君汉献帝,曹丕还是表现的比较宽容,那就是除了给汉献帝吃好的、喝好的,还让他做山阳公。所谓公是当时的爵位,公侯伯子男中,公是第一位的。曹丕为何没有杀掉汉献帝,难道他就不怕汉献帝死灰复燃吗?江湖参照历史

  • 洗衣院是什么地方?为何北宋“靖康之耻”要将贵妃公主们送入此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洗衣院,靖康之耻,北宋

    洗衣院,顾名思义就是宫女从事洗衣等劳役的地方,实际上也确实是。但还有另一项屈辱的活动,为供金国皇族选女人以及收容宫女的地方,其中大多数女人都是靖康之耻被抵卖到金国的贵妃公主们,相当于金国皇宫中的妓院。这些贵妃、公主们在这里受到了屈辱的待遇。靖康之变后,钦徽二宗被俘。为了凑足赎金给金国,开封府派官吏直

  • 靖康之耻公主后宫被羞辱,为什么不自杀?(洗衣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洗衣院

    宋徽宗在其皇帝“任内”,重用奸相蔡京、宦官童贯等,弄得朝政日非,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使北宋的政治进入最黑暗、最腐朽的时期。宣和元年(1119年)和宣和二年,先后爆发了宋江、方腊领导的两次大的农民起义。宋徽宗虽然镇压和瓦解了这两次农民起义,渡过了农民起义带来的一场统治危机,但是东北地区女真

  • 中国史上最惨的皇后,被送进洗衣院,凌辱12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宋徽宗,洗衣院

    在整个宋朝,从赵匡胤第一位皇帝算起,到最后一个小皇帝赵昺(宋卫王)止,宋朝一共经历了十八个皇帝,历经317年。这其中比较倒霉的是宋卫王赵昺,在位一年就被陆秀夫背着跳海了,这倒是一了百了,省得遭人羞辱,比赵昺还倒霉的是宋朝第九位皇帝钦宗赵桓,在位二年就被金兵抓去了,受到百般污辱,他想了结都不能。也许是

  • 靖康之耻最惨的不是皇帝 而是他们的妃子公主(洗衣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靖康之耻,洗衣院

    靖康二年(1127年)正月,金军先后把宋徽宗、宋钦宗拘留在金营,二月六日金主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为庶人,另立同金朝勾结的原宋朝宰相张邦昌为伪楚皇帝。四月初一日金军俘虏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3000多人北撤。宋朝皇室的宝玺、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等也被搜罗一空满载而归。北宋从此灭亡,这

  • 靖康之耻发生的原因 靖康之难和王安石的关系(洗衣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靖康之耻的原因 ,洗衣院

    靖康之耻的原因主要可以概括为北宋和辽国同时衰落,使得崛起的金国趁虚而入,导致了辽国和北宋的先后灭亡。靖康之耻的画像在北宋晚期,蔡京、童贯等人专权,政治十分腐败。但是在辽国,也几乎出现了同样的状况。因此金国方面渡海来到北宋,和北宋签订了“海上之盟”,约定了从南北两线夹击辽国的军事协议。北宋方面以为可以

  • 同是北宋六贼,为什么高俅和蔡京结局却完全不同?(六贼当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高俅,蔡京,六贼当政

    蔡京是北宋“六贼”之一。“六贼”出自于太学生陈东给宋孝宗的上书,当金人兵临城下,包围汴京,眼看亡国,陈东将国家的危难归结于宋徽宗手下的六个大臣,说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开启兵衅),朱勔结怨于东南(兴花石纲役),王黼、童贯又结怨于辽、金。说他们是祸国殃民、让国家遭受苦难的罪魁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