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胡服骑射的迅速执行:战国变法运动的军事范本

胡服骑射的迅速执行:战国变法运动的军事范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829 更新时间:2024/1/19 13:49:06

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胡服骑射,效法戎狄,将会遇到怎样广泛而强烈的阻力与反对,武灵心中有充分的估计。

武灵王首先派王緤到老臣公子成那里,向他述说实行胡服骑射的用意和道理,转告他武灵王将身着胡服临朝,请他亦能穿胡服上殿。公子成表示:“中国是仁义之邦,用的是诗书礼乐,而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而怫学者,离中国,故臣愿王图之。”王緤被说得无言以对。赵武灵王听过王緤的汇报,感到有必要亲自前往。他到公子成家中,自请之曰:“儒者虽出于一师而流派各异,中国虽同礼而教化相离,何况赵国多山谷之地,为何不可取其便利?先时,中山国依靠齐国的强兵,侵略我土,俘虏我民,引水围鄗,赵国危难。今叔父顺从中国之旧俗,逆先主简、襄之意,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望也。”武灵王一席话,诚挚而切于事理,中肯而合乎国情。特别他在谈话结束前所提到的“先主简、襄之意”、“鄗事之丑”,深深地打动了老臣的爱国之心。公子成激动地表示:“臣愚,不达于王之意,敢道世俗之闻,臣之罪也。今王将续简、襄之意,以顺先王之志,臣敢不听命乎?”武灵王听罢,非常高兴,当场向公子成赐予胡服。公子成亦表示,明日一定穿胡服上朝。

公子成是贵戚之中的老臣,在大臣之中是一位颇有影响、举足轻重的人物。武灵王既然说服了公子成,第二天便不失时机地立即向全国颁发了《胡服令》。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本是军事上的一项改革。它的制定和实行,是从赵国如下的国情出发:赵的边境与三胡、秦、燕为邻,多是山谷之地。战车与步兵,都不适应山地作战的需要,难以抵御胡人及中山国的骑兵。为此,赵国深受胡人入侵骚扰、掠夺之苦。赵武灵王总结这一历史教训,从赵国实际出发而制定的胡服骑射法令,目的即在于变法图强,排除外患,为赵国开拓疆土。但实施的结果,却使骑兵和骑射作为一种兵种和作战方式,不仅在赵国而且很快地被中原各国相继所采用。

胡服骑射,要在“骑射”。胡服,乃为适应骑射所需之物。但胡服,却为实行这项改革带来了颇大的阻力。自西周以来的中原各国的统治阶级,对居于四周的其他各族一贯采取歧视的态度,称之为蛮、夷、戎、狄,而视自己为礼仪之邦,妄自尊大。改穿胡服,向戎狄学习,自然被看做是大逆不道。在同这种习惯势力的斗争中,武灵王表现出了一个政治家的雄才大略。

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远远地超出了军事改革和赵国一国的范围。在战国变法运动中,如果说商鞅变法在改革政治制度方面获得了成功,那么,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则在改革军事制度方面取得了胜利。胡服骑射乃是战国变法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至于它对后世的影响,仅就加强中原和北方各族之间的融合以及对于中华民族共同化的形成和发展来说,无疑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赵武灵王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国王。在刚即位的时候,就能在肥义的帮助下,镇定地退走五国之兵。赵武灵王从赵国游牧文化重于农耕文化的实际出发,通过以胡服骑射为代表的一系列措施,对赵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进行了一次大改革,使赵国消除了分裂的内在隐患,在人力、物力上得以优化配置。赵武灵王在位期间消灭了长期为赵国心腹大患的中山国,消除了赵国分裂的外在威胁,使赵国从外貌到精神真正统一起来。

标签: 胡服骑射赵武灵王变法

更多文章

  • 赵武灵王改革的主要内容:胡服骑射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当楚国正在遭到秦国欺负的时候,北方的赵国倒在发愤图强。赵国的国君武灵王,眼光远,胆子大,想方设法要把国家改革一番。有一天,赵武灵王对他的臣子楼缓说:“咱们东边有齐国、中山(古国名),北边有燕国、东胡,西边有秦国、韩国和楼烦(古部落名)。我们要不发愤图强,随时会被人家灭了。要发愤图强,就得好好来一番改

  • 曹丕篡汉的影响:魏国成为三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丕,曹丕篡汉

    曹丕篡汉背景曹丕篡汉也称曹丕废汉称帝或曹丕代汉,指的是公元220年魏王曹丕代汉自立为王的事件。曹丕篡汉影视剧照曹丕篡汉是发生于特定背景的历史事件,那么曹丕篡汉背景是怎样的呢?第一,时间是发生在东汉末年,此时由于土地兼并日益尖锐,地主豪强出现拥有自己的私人武力,汉室皇权衰落,中央政府政治统治黑暗,中央

  • 曹丕篡汉的故事:篡权之后曹丕为何不杀汉献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曹丕,汉献帝,曹丕篡汉

    曹丕篡权之后为何不杀汉献帝?曹丕是为魏国的汉献帝,历史上是他篡夺了大汉政权,改国号为魏。不过对于亡国之君汉献帝,曹丕还是表现的比较宽容,那就是除了给汉献帝吃好的、喝好的,还让他做山阳公。所谓公是当时的爵位,公侯伯子男中,公是第一位的。曹丕为何没有杀掉汉献帝,难道他就不怕汉献帝死灰复燃吗?江湖参照历史

  • 洗衣院是什么地方?为何北宋“靖康之耻”要将贵妃公主们送入此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洗衣院,靖康之耻,北宋

    洗衣院,顾名思义就是宫女从事洗衣等劳役的地方,实际上也确实是。但还有另一项屈辱的活动,为供金国皇族选女人以及收容宫女的地方,其中大多数女人都是靖康之耻被抵卖到金国的贵妃公主们,相当于金国皇宫中的妓院。这些贵妃、公主们在这里受到了屈辱的待遇。靖康之变后,钦徽二宗被俘。为了凑足赎金给金国,开封府派官吏直

  • 靖康之耻公主后宫被羞辱,为什么不自杀?(洗衣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洗衣院

    宋徽宗在其皇帝“任内”,重用奸相蔡京、宦官童贯等,弄得朝政日非,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使北宋的政治进入最黑暗、最腐朽的时期。宣和元年(1119年)和宣和二年,先后爆发了宋江、方腊领导的两次大的农民起义。宋徽宗虽然镇压和瓦解了这两次农民起义,渡过了农民起义带来的一场统治危机,但是东北地区女真

  • 中国史上最惨的皇后,被送进洗衣院,凌辱12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宋徽宗,洗衣院

    在整个宋朝,从赵匡胤第一位皇帝算起,到最后一个小皇帝赵昺(宋卫王)止,宋朝一共经历了十八个皇帝,历经317年。这其中比较倒霉的是宋卫王赵昺,在位一年就被陆秀夫背着跳海了,这倒是一了百了,省得遭人羞辱,比赵昺还倒霉的是宋朝第九位皇帝钦宗赵桓,在位二年就被金兵抓去了,受到百般污辱,他想了结都不能。也许是

  • 靖康之耻最惨的不是皇帝 而是他们的妃子公主(洗衣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靖康之耻,洗衣院

    靖康二年(1127年)正月,金军先后把宋徽宗、宋钦宗拘留在金营,二月六日金主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为庶人,另立同金朝勾结的原宋朝宰相张邦昌为伪楚皇帝。四月初一日金军俘虏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3000多人北撤。宋朝皇室的宝玺、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等也被搜罗一空满载而归。北宋从此灭亡,这

  • 靖康之耻发生的原因 靖康之难和王安石的关系(洗衣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靖康之耻的原因 ,洗衣院

    靖康之耻的原因主要可以概括为北宋和辽国同时衰落,使得崛起的金国趁虚而入,导致了辽国和北宋的先后灭亡。靖康之耻的画像在北宋晚期,蔡京、童贯等人专权,政治十分腐败。但是在辽国,也几乎出现了同样的状况。因此金国方面渡海来到北宋,和北宋签订了“海上之盟”,约定了从南北两线夹击辽国的军事协议。北宋方面以为可以

  • 同是北宋六贼,为什么高俅和蔡京结局却完全不同?(六贼当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高俅,蔡京,六贼当政

    蔡京是北宋“六贼”之一。“六贼”出自于太学生陈东给宋孝宗的上书,当金人兵临城下,包围汴京,眼看亡国,陈东将国家的危难归结于宋徽宗手下的六个大臣,说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开启兵衅),朱勔结怨于东南(兴花石纲役),王黼、童贯又结怨于辽、金。说他们是祸国殃民、让国家遭受苦难的罪魁祸

  • 北宋六贼是哪六个人?北宋六贼结局是怎么死的(六贼当政)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北宋六贼,蔡京,童贯,李邦彦,六贼当政

    “北宋六贼”是民间对北宋年间六个奸臣的合称,这六个人分别是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邦彦,基本都是宋徽宗时期重要的大臣,这六个人贪赃枉法、横行霸道,弄得民不聊生,是导致当时江南方腊起义和金国入侵中原的罪魁祸首。北宋六贼之首是蔡京。“六贼”之名最早出於太学生陈东在宣和七年(1125年)的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