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密:二十四史中《晋书》是如何被编撰成书的?

解密:二十四史中《晋书》是如何被编撰成书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385 更新时间:2024/1/3 8:42:12

中国自唐太宗时开始设馆修史;修成六部正史;《晋书》便是其中的第一部。

《晋书》里面所讲的火地晋卦,跟《周易》里的火地晋卦不一样。

说起《晋书》,就会使人想到唐太宗在《修<晋书>诏》里讲的一句名言:“大矣哉,盖史籍之为用也!”(《唐大诏令集》卷81,《全唐文》卷8)意思是说,史书的作用大得很啊!唐太宗历来很重视修史,今存“二十五史”,其中就有六部史书是在唐太宗时期修成的。他的这篇诏书,就是指示皇家史馆重写一部《晋书》。

在唐朝以前,即有十八家晋史传世,而实际上则多达二十余家,其中沈约、郑忠、庾铣三家晋书已亡佚外,其余都还存在。当时唐太宗认为这些晋史有种种缺陷,且“制作虽多,未能尽善”,便于贞观二十年(646)下诏修《晋书》,唐太宗在《修晋书诏》有言:“大矣哉,盖史籍之为用也”。

李世民统治时代所修的前代史书,在晋书之外,还有梁、陈、北齐、周、隋五代史,何以李世民偏要选择晋书来写史论呢?这主要因为西晋是个统一的王朝,它结束了三国时期几十年的分裂局面。然而它的统一又是短暂的,不久就发生了中原地区的大混战,此后便形成了东晋和十六国、南朝和北朝的长期对立。李世民作为统一的唐朝的创业之君,很想对于晋朝的治乱兴亡进行一番探索,作为借鉴。正由于这个缘故,所以把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和完成统一事业的司马炎当做主要研究对象(关于陆机王羲之的史论,主要着眼于他们的文学艺术成就,属于另一种情况,姑置不论)。宣帝、武帝二纪的史论,虽然比较笼统,没有触及晋朝治乱兴衰的实质,但它指出司马炎“居治而忘危”,“不知处广以思狭”,“以新集易动之基,而无久安难拔之虑”,这些评论总算是看到了一些现象。

《晋书》由房玄龄等人负责监修,组织一批史家和学者,以南朝齐人臧荣绪所写的《晋书》为蓝本,同时参考其他诸家晋史和有关著作,“采正典与杂说数十部”,兼引十六国所撰史籍,从贞观二十年(646)开始撰写,至贞观二十二年(648)写成。

晋书的修撰,从贞观二十年(公元六四六年)开始,二十二年(公元六四八年)成书,历时不到三年。参加编写的前后二十一人,其中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三人为监修,其余十八人是令狐德棻、敬播、来济、陆元仕、刘子翼、卢承基、李淳风、李义府、薛元超、上官仪、崔行功、辛丘驭、刘胤之、杨仁卿、李延寿、张文恭、李安期和李怀俨。天文、律历、五行三志,出自李淳风之手;修史体例,是敬播拟订的,没有流传下来。由于李世民(唐太宗)曾给宣帝(司马懿)、武帝(司马炎)一纪及陆机、王羲之两传写了四篇史论,所以又题“御撰”。

唐太宗亲自为《晋书》的《宣帝纪》《武帝纪》《陆机传》《王羲之传》分别写了史论。《晋书》问世后,“言晋史者,皆弃其旧本,兢从新撰”。

标签: 二十四史晋书历史

更多文章

  • 晋书简介:晋书写了什么又有哪些人所撰写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史书,晋书,二十四史,

    《晋书》,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

  • 隋书的历史价值:该如何评价二十四史中的隋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隋书,唐朝,魏征,

    《隋书》是199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魏征。全书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隋书(套装全6册)(繁体竖排版)》由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三十五年。《隋书》的修史水平是较高的。《隋书》保存了南北朝以来大量的典章制度为后人研究隋代以及前几朝的政治

  • 解密:二十四史中的《隋书》有着什么显著特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二十四史,隋书,历史,

    现行《隋书》共八十五卷,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纪传部分,由魏徵主编,成书于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年);另一部分为史志部分,始修于贞观十五年(641年),成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是由长孙无忌监修的。 《隋书》的修史水平是较高的。一是因为当时唐朝集中了一大批有才之士:先后参加编写的孔颖达、许敬宗

  • 解密:二十四史中的《隋书》有着什么创作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二十四史,隋书,历史,

    首先,它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下令修隋史的唐太宗亲历了灭隋的战争,在执政之后,他经常谈论隋朝灭亡的教训,明确提出“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的看法。汲取历史教训,以史为鉴就成了修隋史的指导思想。其次,《隋书》弘扬秉笔直书的优良史学传统,品评人物较少阿附隐讳。主编魏征刚正不阿,他主持编写的纪传,较少曲笔,不为

  • 正史里的荒诞故事:盘点《隋书》里的神魔鬼怪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封建迷信,神魔鬼怪,隋书,

    《隋书》是魏徵等人写的南北朝、隋朝历史,由于有一个“以史为鉴”的主导思想,里边收录了很多古代帝王不好好治国导致各种报应的事情,用来吓唬唐太宗以及其继任者们。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其中甚至有些封建迷信的部分,搞得很吓人,尤其是其中的“五行·下”。正史里出现这类东西是挺好玩的事。我把里边比较有意思的摘译了一

  • 解密:二十四史中的《旧唐书》有何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二十四史,旧唐书,史书,

    尽管《旧唐书》存在着缺陷,但其同时也具有了不可抹杀的价值。它保存了丰富的史料,记事比较详细,便于读者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具体情况,因而受到重视。比如对唐顺宗朝王叔文集团当政时期的政治改革措施记载比较具体。唐穆宗以后的本纪,虽然内容芜杂,但也记载了不少有价值的史料,如在《懿宗本纪》、《僖宗本纪》里较详

  • 解密:史书《旧唐书》对于中国历史有何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旧唐书,二十四史,史书,

    《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原名《唐书》,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赋税制度《旧唐书》在研究我国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方面,也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史书。关于唐朝的均田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都有比较翔

  • 旧唐书的历史评价:该如何评价旧唐书一书?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旧唐书,二十四史,史书,

    因为《新唐书》的作者宋祁、欧阳修,都是文坛大家,后人一般也都沿袭他们的看法,对《旧唐书》贬责颇多,明末顾炎武评之为“颇步繁芜”。的确,它本身有不少缺点。但平心而论,应当说《旧唐书》在如实保存史料方面,有着它巨大的功劳。这一点是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的。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是在《旧唐书》里,保存了唐朝的第一

  • 解密:二十四史中的《旧唐书》有何显著特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二十四史,旧唐书,特点,

    《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原名《唐书》,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本纪高祖至代宗,基本脱胎于吴兢、韦述等《唐书》帝纪;德宗至文宗,大体围绕相关实录多寡加减、编纂而成,与前半部已有现成帝纪可以

  • 《旧唐书》简介:唐朝的史书为何有新旧之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旧唐书,二十四史,史书,

    唐朝历代修有实录。自唐初以来便在实录基础上撰写国史,以吴兢、韦述所撰最为有名。吴兢撰成《唐书》六十五卷(一说九十八卷),韦述又补遗续缺,撰成国史一百一十二卷。此后,柳芳等人又有续作。但武宗实录不全,以后历朝实录没有修成,史事缺略。后梁、后唐两代都曾下令广泛征集唐史资料。后晋时,贾纬以所搜集的遗文和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