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博尔忽生平简介 元朝功臣博尔忽征战故事分析(蒙古四杰)

博尔忽生平简介 元朝功臣博尔忽征战故事分析(蒙古四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267 更新时间:2023/12/23 0:43:08

博尔忽生平

博尔忽生平简介提到他是成吉思汗的部下,是成吉思汗在战场上捡回来的孤儿,由成吉思汗的母亲抚养成人,成年后长期为蒙古征战四方。

博尔忽有过很多个名字,作为蒙古大将,博尔忽生平中更多的是以神武的称号而著名,终生效忠于铁木真,为一统蒙古的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从军没多久,就在援救友军的战事中,获得胜利。后来又在与克列部的对垒之中,独自营救成吉思汗的儿子,被表彰。也曾带领部队前去平复叛乱,蒙古建国之时,他因为战功显赫被封为千户长,配合博尔术共同掌控军队,和其他三位将军并称蒙古四杰。博尔忽是护卫军的军长,作为十大功臣之一,他有犯罪不受罚的权力。在蒙古建国后,一次征讨他部的战争中,因没有识破埋伏而死于乱军之下,死后被追封为淇阳

博尔忽死后,他的儿子接任了他的职位,在后期拓地中有功。他的另一个儿子亲厚节俭,孝顺母亲,皇帝在博尔忽死后召见了他,见他虽年少却温文尔雅,在一些问题上对答如流,很是欣赏,封其为官,几年之后皇帝下召,认为他忠厚老实,进言中肯,再度升官。博尔忽生平中的贤明、优点在几个孩子身上得到了体现,他的两个儿子被皇帝赏识,一个子承父业,一个从文。他们都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做出的成就不比父辈差。

博尔忽故事

博尔忽故事中记载他是蒙古的大将军,著称神勇,战功卓越。公元一一九七年他的主人战败死亡,后来被一个叫月伦的人收他为养子。一一九九年,博尔术救了一个部落。一二零三年,在与别人对垒中,自己一个人营救了元太宗。后来被称为元初十大功臣之一。

博尔忽性格仁义忠厚,非常孝敬他的母亲,长得非常英俊,相传蒙古的女孩子看着他都会忘记手中的事情。博尔忽十六岁的时候,他父亲就去世。皇帝召见他,他看见皇上举止优雅,端庄,说话很详细,深得皇帝的喜欢。

博尔忽故事中记载元史二十六年,有个人犯了罪逃跑,博尔忽主动请求出战,皇上就很高兴,说他能够辅佐我,每次出去打仗都有他,只要有仗打就不休息,功劳是最大的。博尔忽这次的行动

,对蒙古人特别的重要,因为这关系着整个西南到底是属于蒙古还是属于南宋。只要他行动成功,蒙古不仅可以巩固原来的势力,还可以趁机会把川东控制住,因此这场战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如果失败就意味这西南的很多部队就会全军覆没。所以博尔忽这次战役意义非凡,最终他不辱使命,成功获胜,这便是博尔忽故事。他出身于微末,一生征战沙场,为元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曾作为成吉思汗的贴身侍卫伴随他东征西讨,是成吉思汗著名的四杰之一。

博尔忽和博尔术

博尔忽和博尔术的名字很像,因此很多人都会想他二人是不是亲兄弟,其实并不是。他们二人都是成吉思汗的四俊之一,却也有先后之分,博尔术为首,博尔忽为次。博尔忽是战场上捡回的孩子,而博尔术则是从小时候就追随成吉思汗,加入蒙古军很早。博尔忽和博尔术都为蒙古立下了汗马功劳,建功无数。博尔术因救助铁木真于围困境地而被铁木真重视,铁木真成为可汗之后,将博尔术封做众官之长,而在后期无数的战役中,屡次救铁木真于水火。后面的几次征战中也均有战功,蒙古建国时被封为万户长,深受器重,后随征西夏,不久病逝,追封他为广平王。

博尔忽被收作养子之后,追随军队统一蒙古,与博尔术一起援救成吉思汗的儿子于危难中,又平复叛军,建国后封为千户长,配合博尔术掌持军队,与其他同僚封为十大功臣,后在征讨他部的时候死于乱兵之中,追封淇阳王。

博尔忽和博尔术都对成吉思汗忠心耿耿,他们统领可汗的贴身卫队,职位可由子女罔替,作为开国元勋他们没有愧对可汗对他们的期望。在最后一次战役中博尔忽将家人托付给可汗,抱着必死的决心走上战场,骁勇善战的他最后被作为俘虏处死。博尔术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年老而去,结果比博尔忽好得多。这就是博尔忽和博尔术的故事。

标签: 博尔忽蒙古四杰

更多文章

  • 蒙古大将博尔忽生平 博尔忽和博尔术是何关系(蒙古四杰)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博尔忽,博尔术,蒙古四杰

    博尔忽生平博尔忽生平简介提到他是成吉思汗的部下,是成吉思汗在战场上捡回来的孤儿,由成吉思汗的母亲抚养成人,成年后长期为蒙古征战四方。博尔忽有过很多个名字,作为蒙古大将,博尔忽生平中更多的是以神武的称号而著名,终生效忠于铁木真,为一统蒙古的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从军没多久,就在援救友军的战事中,获得胜利

  • 项羽为何要在乌江自刎?项羽自刎前说了些什么(项羽自刎乌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项羽,秦朝,乌江,项羽自刎乌江

    公元前202年,韩信布置十面埋伏,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县东南,垓音g āi)。项羽的人马少,粮食也快完了。他想带领一支人马冲杀出去。但是汉军和诸侯的人 马把楚军包围得重重叠叠。项羽打退一批,又来一批;杀出一层,还有一层;这儿还没杀出 去,那儿的汉兵又围了上来。项羽没法突围,只好仍回到垓下大营

  • 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项羽,乌江自刎,故事,项羽自刎乌江

    项羽(公元前二三二——公元前二0二),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楚亡后,他随叔父项梁流亡吴中(今江苏苏州)。年少时曾学习书法不成,又学剑,仍不成。立志要学「万人敌」(就是能抵挡一万人的本领),於是从叔父学兵法。但仅「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羽身高八尺,力能扛鼎,年青时志向

  • 项羽是哪个朝代的?霸王项羽乌江自刎的几种说法(项羽自刎乌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项羽,项羽简介,项羽自刎乌江

    导读: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霸王,关于他的传说汗牛充栋,这其中又以他自刎乌江最为慷慨悲壮,在民间流传也最为广泛。关于他的死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是以南宋词人李清照为代表,她在《乌江》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对项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概做出高度评价和赞扬;

  • 桃园三英之一——张飞个人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飞,桃园三英

    张飞(?-221年),字益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刘备长坂坡败退,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据水断桥,曹军没人敢逼近;与诸葛亮、赵云扫荡西川时,于江州义释严颜;汉中之战时又于宕渠击败张郃,对蜀汉贡献极大,官至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后被范强、张达刺杀。后主时代追

  • 桃园三英之一——关羽个人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关羽,桃园三英

    关羽(?-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赤壁之战后,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别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后,关羽被刘备任命为襄阳太守。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

  • 桃园三英之一——刘备个人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桃园三英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与公孙瓒拜卢植为师求学,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与关羽、张飞先后救援过北海孔融、徐州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期颠沛流离

  • 历史上被称为桃园三英的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英

    桃园三英是指刘备、关羽、张飞三人。而家喻户晓的桃园三结义的故事,说的就是桃园三英。东汉末年,刘备在涿县看榜时结识两个体魄雄伟地好汉三人一见如故,在桃园结拜为兄弟,关羽、张飞视刘备为大哥,一直追随刘备。三人从参军开始壮专抒怀至后来建功立业,坐拥江山。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

  • 揭秘桃园三结义的真正秘密(桃园三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桃园三结义,桃园三英

    桃园结义的故事,笔者相信在中国肯定是妇孺皆知的,罗贯中先生第一回就是写的“桃园三结义”,他以天下大势开篇,“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汉末乱世起于桓灵,朝堂昏暗,宠信宦官,奸臣当道,忠臣被害,天下民不聊生,最终酿成了黄巾起义。黄巾起义的首领叫张角,巨鹿人,有二弟,一名张宝,一名张梁。张角云游四方,传太平

  • 卧薪尝胆之谜:勾践献给夫差的美女除西施还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卧薪尝胆,勾践,西施

    文种就这样一副讨好相,来到了吴王面前,假装恭敬地说:“您亡国的臣民勾践让我大胆地告诉您,他愿意做您的奴仆,并把他贤良淑德、美貌如花的妻子献给您作为侍妾。恳求君王接纳。”吴王一向不够谨慎,容易产生骄矜之心。这次打败了勾践,便放松了对越国的警惕。再加上文种演技高超,骗过了他,所以他想要答应文种。但是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