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古代四大名妓之一李师师简介

中国古代四大名妓之一李师师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502 更新时间:2023/12/10 21:41:46

李师师(1102年-1129年),北宋末年青楼歌姬,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多见于野史、笔记小说。据传,李师师曾深受宋徽宗喜爱,并得到宋朝著名词人周邦彦的垂青,更传说曾与《水浒传》中的燕青有染,传说爱慕燕青,由此可见,其事迹颇具传奇色彩,也间接证明了李师师的才情容貌非常人能及。李师师是汴京名妓,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对象,在仕子官宦中颇有声名,她与宋徽宗的故事也传为佳话,连宋徽宗也闻其名而想一亲芳泽。高俅王黼自然怂恿宋徽宗,并信誓旦旦地保证不会走漏消息。

北宋末年宋徽宗被掳,李师师的下落也成为了千古之谜。李师师约出生于公元1090年左右,是东京城内经营染房的李寅的女儿,师师天生一副美声唱法的好嗓子,加上老鸨的耐心调教,悉心指点,不满15岁的小孩,就已经是“人风流、歌婉转”,在首都各教坊中独领风骚,高树艳帜。根据各种资料来看,和李师师有过交往的历史名人中有北宋著名词人张先晏几道秦观、周邦彦以及宋徽宗赵佶等人。李师师最擅长的是“小唱”,所唱多“长短句”,即今之宋词。而罗忼烈先生的《两小山斋论文集》中有此考证。有记载张先曾专为李师师创作新词牌《师师令》并有一词云。

“香钿宝珥。拂菱花如水。学妆皆道称时宜,粉色有、天然春意。蜀彩衣长胜未起。纵乱云垂地。都城池苑夸桃李。问东风何似。不须回扇障清歌,唇一点、小於珠子。正是残英和月坠。寄此情千里。”词中描述,当时的李师师尚属未成人的小姑娘,假设此时李师师为12岁;而张先生于990年卒于1078年,终年89岁,即使他于85岁高龄时作的《师师令》一词,那么李师师最迟于公元1062年出生。不论如何,李师师初出道时,张先足有80余岁高龄了,秦楼歌坊中又多流传他的词作,年老望重,由他专为李师师创作新词牌《师师令》,如同著名音乐制作人要捧红一歌坛新人,自然毫不费力,何况李师师本身也灵心慧质、能歌善舞。据以上推测李师师在公元1080年前后就红极一时了。此时秦观(1049-1100)30岁左右,文采风流名动一方,李师师对他也曾一度迷恋,二人交往比较频繁。晏几道曾作《生查子》词写她的色容:“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又作《一丛花》词赠李师师:“年来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口。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

佳期谁料久参差。愁绪暗萦丝。相应妙舞清歌夜,又还对、秋色嗟咨。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才子佳人,互相爱慕,本是一段佳话,但奈何秦少游自是花花文人,李师师长在娼门,所以注定是一段没结局的故事。尽管有“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的感叹,尽管有“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的痴情。秦观之后,和李师师交往最密切的文人当数周邦彦了。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妙解音律、工于文词,因其词句绮丽绝伦,京城歌伎无不以唱他的新词为荣。初见李师师时,周邦彦便觉相见恨晚,即填了一首《玉兰儿》记录他对李师师的印象:“铅华淡伫新妆束,好风韵,天然异俗。彼此知名,虽然初见,情分先熟。炉烟淡淡云屏曲,睡半醒,生香透玉。赖得相逢,若还虚度、生世不足。

”(《大宋宣和遗事》)师师喜欢他的文采,乐于和他接近,交往日久,二人关系甚为密切。

宋人陈鹄《耆旧续闻》中记载:“美成至角伎李师师家,为赋《洛阳春》云,‘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依栏愁,但问取亭前柳。’

从中不难看出周邦彦对李师师的赞美和同情,并规劝她找个知心之人出嫁,以解愁苦。可见,二人友谊深厚,绝非一般。此时的李师师,久居烟花之地,自然厌倦,不能说没有从良成家之念,《洛阳春》一词写出她心事,自是对这词欢喜无限,写此词的周邦彦也俨然成了她的知心爱人。况且周邦彦只比她大6岁左右,属同辈中人。然而,并不是想嫁就能嫁得出去的,因为李师师的身份太特殊了。她又遇到了一生中另一个重要人物:宋徽宗赵佶。可是,宋徽宗赵佶生于1082年,1100年19岁时即位,根据资料1109年第一次见到李师师,此时宋徽宗28岁李师师48岁!我想不论宋徽宗如何贪欢好色,也决不会肯同一个48岁的母亲辈的老妇来往吧?所以,如果认为李师师出生于公元1062年左右,那么她同宋徽宗赵佶有恋情那是不可能的,那些故事也纯属子虚乌有。可是,李师师和宋徽宗赵佶交往的故事实在太多了,很多前人的小说、笔记中都有记述,前文说的南宋张端义的《贵耳集》中记述的故事便是一例,南宋无名氏的《李师师外传》及明代梅鼎祚《青泥莲花记》也都详细记述了李师师和宋徽宗赵佶交往,于是便有了第二个李师师。

标签: 李师师四大名妓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四大名妓之一陈圆圆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陈圆圆,四大名妓

    陈圆圆(1623―1695),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明末清初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居苏州桃花坞,隶籍梨园,为吴中名优,“秦淮八艳”之一。崇祯末年被田畹锁掳,后被转送吴三桂为妾。相传李自成攻破北京后,手下刘宗敏掳走陈圆圆,吴三桂遂引清军入关。陈圆圆出身于货郎之家,母亲

  • 司马迁是如何在受到宫刑后写出史记的(西汉二司马)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司马迁,西汉二司马

    司马迁为什么受宫刑汉武帝统治时期吏法非常的严酷,加之汉武帝生性残酷,因此在统治上也多用严刑惩罚犯错之人。严刑拷打必多冤狱,就连司马迁这样的清官也没能幸免。司马迁雕像司马迁之所以被处以宫刑,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太耿直。当时李陵因为被单于围困而导致弹尽粮绝,无奈之下只好投降匈奴,成为了战俘。汉武帝为此大怒,

  • 绝世才子司马相如靠什么俘获美人芳心?(西汉二司马)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相如,卓文君,西汉二司马

    臣闻楚有七泽,尝见其一,未睹其余也。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耳,名曰云梦。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则盘纡岪郁,隆崇嵂崒,岑崟参差,日月蔽亏。交错纠纷,上干青云。罢池陂陀,下属江河。其土则丹青赭垩,雌黄白坿,锡碧金银。众色炫耀,照烂龙鳞……——节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司马相如在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

  • 揭秘:司马相如与才女卓文君的爱情谜局?(西汉二司马)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武帝,司马相如,卓文君,卫子夫,西汉二司马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历来是千古流传的爱情佳话,司马相如藐视贫富差距,追求富豪女,卓文君甘愿舍弃荣华富贵,跟随落魄文人,二人长相守直到白头偕老。但是今天有人对司马相如与卓文君这段爱情提出了质疑,质疑主要人物是司马相如,内容无非是认为司马相如善用潜规则,追求卓文君是为了钱,与好友一起导演一场“凤求

  • 揭秘:文学家司马相如《长门赋》中的皇后陈阿娇(西汉二司马)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武帝,陈阿娇,卫青,卫子夫,西汉二司马

    汉武帝皇后陈阿娇其真实的名字正史上没有记载,我们只能知道她姓陈,是西汉开国功臣陈婴的后代,其母是大长公主刘嫖。陈皇后在汉景帝的时候嫁给了太子刘彻,成为太子妃。据说刘彻能成为太子这个功劳刘嫖非常大,刘启就是在亲姐姐刘嫖的劝说下对刘荣和栗姬产生不满。陈皇后是侯门贵女,深得窦太后的喜爱,因此陈皇后的性格是

  • 玫瑰战争的第一个节点:两派之间暂时达成了妥协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玫瑰战争,英国,继承,

    尽管国王亨利和约克公爵理查的支持者之间的武装碰撞之前就发生过,但玫瑰战争的主要武装冲突阶段发生在1455年和1485年之间。1455年5月22日,约克公爵理查领一支小部队前往伦敦,在伦敦北面的圣艾班斯碰到赶来的亨利六世的部队。相对规模较小的圣艾班斯第一次会战是内战的第一次公开冲突。理查表面上的目的是

  • 玫瑰战争的背景:英国王位继承出于一个混乱阶段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玫瑰战争,英国,继承,

    两个家族之间的对立始于英王理查二世被他堂弟,兰开斯特公爵亨利·博林布鲁克(Henry of Bolingbroke)在1399年推翻。根据先例,理查二世立了爱德华三世的次子莱昂纳尔的外孙罗杰·莫提梅(Roger Mortimer)之子埃德蒙为王位继承人。作为爱德华三世的第三子约翰(John of G

  • 玫瑰战争简介:英国王位继承战为何以玫瑰命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英国,王位,继承,,玫瑰战争

    玫瑰战争(又称蔷薇战争;英语:Wars of the Roses;1455年─1485年)是英王爱德华三世(1327年-1377年在位)的两支后裔: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的支持者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而发生断续的内战。两大家族都是金雀花王朝王室的分支,约克家族是爱德华三世的第四子的后裔、兰开斯特家族是爱

  • 历史上被称为明初三杰的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初三杰,刘基,李善长,徐达

    刘基、李善长、徐达合称“明初三杰”。三人都是明代开国功臣。刘基是元末明初的军事家、道家、政治家、文学家,与章溢、宋濂、叶琛并称为四先生。在民间传说中与诸葛亮齐名。李善长先后担任右丞相、左丞相,为百官之首。徐达是杰出的军事家,1368年率军北伐,攻大都,灭元朝。1370年,被封为魏国公。刘基(1311

  • 明开国功臣李善长简介 他是怎么死的?(明初三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善长,明初三杰

    李善长,生于公元1314年,卒于公元1390年,字百室,濠州定远人,明朝开国功臣。朱元璋定滁州后,便跟随朱元璋四处征战,出生入死,其功绩可比肩汉代丞相萧何。李善长小的时候就体现了智计谋略上的长处,学习法家著作,对事实的推断论述上,常常都是对的。他向朱元璋建议要重视民心的作用,不要乱杀人,这样才易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