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庆历新政的结局:范仲淹被贬斥 新政最终被废止

庆历新政的结局:范仲淹被贬斥 新政最终被废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625 更新时间:2023/12/29 22:54:09

庆历四年(1044年)四月,因新政实施后,恩荫减少、磨勘严密,希图侥幸的人深感不便,于是毁谤新政的言论逐渐增多,指责范仲淹等是“朋党”的议论再度兴起。

仁宗对朋党之论也开始产生怀疑,范仲淹提出“小人之党、君子之党”的说法予以反击,欧阳修也撰写《朋党论》一文上奏仁宗。

五月,范仲淹与韩琦上疏仁宗“再议兵屯、修京师外城、密定讨伐之谋”等七事,并奏请扩大相权,由辅臣兼管军事、官吏升迁等事宜,改革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增加。

六月,夏竦令人依照石介笔迹,诬蔑富弼欲行伊霍之事,私撰废立诏草。仁宗虽不相信,但范仲淹等人惶恐不安,时边事再起,范仲淹请求外出巡守,仁宗任命为陕西、河东宣抚使,仍保有参知政事的头衔。八月,富弼亦以枢密副使离京,出为河北宣抚使。

庆历五年(1045年)正月二十八日,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知邠州、兼陕西四路缘边安抚使。同一天,,富弼亦被罢去枢密副使,,改任京东西路安抚使、知郓州。第二天,,杜衍被罢为尚书左丞,出知兖州。

二月初四,罢磨勘新法、任子新法。三月初五,韩琦罢枢密副使, 加资政殿学士, 知扬州。至此, 主持变法改革的主要人物,

全被逐出朝廷。二十三日,废除科举新法,恢复旧制。 八月二十一日,欧阳修罢河北都转运使,改知滁州。至此,庆历新政彻底失败。

标签: 庆历新政宋仁宗范仲淹

更多文章

  • 解密:宋仁宗庆历新政中有着哪些具体的举措?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庆历新政,宋仁宗,范仲淹,

    条陈十事宋仁宗在召对中,对范仲淹、富弼等特别礼遇,并曾多次催促,要求执政大臣马上拿出一个使天下太平的方案来。庆历三年(1043年)于是,北宋历史上轰动一时的庆历新政就在范仲淹的领导下开始了,范仲淹的改革思想得以付诸实施。庆历三年(1043年),元昊请求议和,西方边事稍宁,仁宗召范仲淹回京,授枢密副使

  • 庆历新政的起因:西夏崛起使得宋朝压力日益加剧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庆历新政,宋仁宗,范仲淹,

    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族人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定都兴庆(今银川),与宋朝的外交关系正式破裂。次年,为逼迫宋朝承认西夏的地位,李元昊率兵进犯北宋边境,于三川口大败宋兵(三川口之战),集兵于延州城下,准备攻城。消息传至京师,朝野震惊。康定二年(1041年),元昊进兵渭州(今甘肃平凉

  • 庆历新政的背景:宋朝内忧外患倒逼了政府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庆历新政,宋仁宗,范仲淹,

    积贫积弱北宋立国后,为了维护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政治上,于内庭设“中书门下”(政事堂),由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掌管民政权,为限制宰相权力,增设副宰相“参知政事”;军事上,废除统领禁军大权的殿前都点检,增设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由“三帅”分别统领禁军,为限制三帅的权力过大,

  • 庆历新政简介:宋仁宗时期由范仲淹主导的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庆历新政,宋仁宗,范仲淹,

    中国宋代仁宗庆历年间进行的改革。宋仁宗时,官僚队伍庞大,行政效率低,人民生活困苦,辽和西夏威胁着北方和西北边疆。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富弼、韩琦同时执政,欧阳修、蔡襄、王素、余靖同为谏官。范仲淹与富弼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10项以

  • 印度教中有天堂和地狱吗 印度教是怎么描述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印度教,宗教

    天堂与地狱之说对印度教徒的生活是有重要影响的。其他宗教也非常重视天堂与地狱的存在。这意味着人们在死亡和再生的过程中不是经过天堂就是通过地狱。对天堂的描述使得每个人都喜欢去那里,而地狱则是一个人人都想躲避的地方。印度教的经典里说,阎王殿里的死神Chitragupta保存着每一个人行为善与恶的记录。以此

  • 婆罗门教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吗和印度教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印度教,婆罗门教,宗教

    印度教(Hinduism)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不像基督教、回教、佛教等宗教,印度教并没有创教者,主要的精神源头可追溯到一套古老而作者不详的吠陀经(Vedas)。吠陀经乃源自亚利安游牧民族(北欧人的共同祖先)吟唱的崇拜圣歌。亚利安人大约在摩西带领以色列百姓出埃及的时候,也就是西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进

  • 佛教与印度教关系 佛教对印度教产生了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佛教,印度教,印度

    在婆罗门教的圣典中,记载种姓制度中的婆罗门是由梵天的口生出,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分别由梵天的双臂、两腿及足下生出。种族之间不能通婚,而且只有前三种姓才有资格加入婆罗门教。这种在种姓制度下形成的种族歧视,直到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提出“四姓平等”的主张,才给数千年来被奴役的印度人民带来光明。佛陀处在当时的

  • 印度教教义有哪些内容 印度教起源于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印度教,宗教

    西元前十六世纪,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开始了印度本土的古老文明。就像其他原始部落对自然山川的敬畏与崇拜,雅利安人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也必须膜拜、礼赞、歌颂一切自然神只,且将赞歌编为圣典,相互传颂。到了后期,与人们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神只,受到最多的崇拜,雅利安人便由“多神信仰”逐渐转向“主神信仰”的模式。

  • 印度教主要的神祇介绍:什么是三女神组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印度教,神祇

    梵天,毗湿奴和湿婆的配偶相应地也被称为三女神组合。梵天的妻子萨拉斯瓦蒂是诗歌和艺术,集美貌和智慧与一身的女神,传说她是由梵天创造出来的,后来和梵天相爱并且结合,而这就犯下了乱伦之过,为此梵天付出了代价失去了一个头(梵天为何会失去一个头成为四首有很多种传说,不过一般都认为这个头是湿婆出手毁掉的),看过

  • 印度教主要的神祇是谁 什么是印度教三大神?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印度教,神祇

    创造神梵天(Brahma)在吠陀神话中的身份是祈祷神,而在印度教神话中正式得名梵天,并且直接和宇宙最高意志“梵”联系起来,一般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来自于梵天,而毁灭时又重新归于梵天,梵天就是宇宙最高意志的人格化体现,在印度教神话中被认为是宇宙的创造者,也被称为“世界之主”。但是实际上梵天受到的崇拜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