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寘鐇叛乱背景:刘瑾”新政“逼反了大批军官

朱寘鐇叛乱背景:刘瑾”新政“逼反了大批军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270 更新时间:2024/1/23 15:36:19

明孝宗时,商人应赴边地交纳的课银,统交户部,分送各边境地区,以助军需,称为年例银两。刘瑾认为,这是户部与边地官员“共盗国帑”,于正德三年(1508年)下令停止,留朝廷支用。边地储备因而空虚。

正德四年(1509年)八月,刘瑾奏请派御史等到各处清理屯田。奉命的御史等官,多迎合虚报,各边伪增屯田数百顷,悉令出租。派往宁夏的大理寺少卿周东,甚至以五十亩为一顷,多征亩银刘瑾行贿,当地戍将卫卒备极愤怨。驻守宁夏的藩安化王朱寘鐇乘机起兵,发动了夺取皇位的叛乱。

朱寘鐇的曾祖父庆靖王朱栴是朱元璋的第十六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王,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就藩宁夏。朱栴第四子秩炵,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封安化王,子朱邃墁袭爵为镇国将军。朱寘鐇于弘治五年(1492年)嗣祖爵为安化王。宁夏卫生员孙景、孟彬往来王府,称王为“老天子”,劝安化王以诛刘瑾为名,起兵夺位。

标签: 朱寘鐇叛乱明朝正德皇帝

更多文章

  • 朱寘鐇叛乱:正德皇帝时期平定了安化王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寘鐇叛乱,明朝,正德皇帝,

    安化王叛乱,又称朱寘鐇叛乱,是明朝正德五年(1510年)安化王朱寘鐇在安化(今甘肃庆阳县)发动的叛乱。正德五年(1510年),正德帝派大理少卿周东度在宁夏屯田,其因谄媚刘瑾,敛财巨多,为戍边士兵所愤。当时巡抚都御史安惟学屡次侮辱士兵妻子,部队将领十分愤怒。后朱寘鐇知道众怒,命孙景文召开宴会,其间用语

  • 海运严禁的经过:为什么明朝会严禁海运贸易?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海运,明朝,明太祖,,海运严禁

    为了防止沿海奸民私通倭寇,明朝政府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颁布“海禁令”,官民严禁私自出海与外国互市,也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主要为了压制元末明初倭寇的猖獗情况,并非抱着取缔走私而设立,不过海禁令的内容本身具备了防止海盗与走私两种功能。在当时,明政府在市舶司制度与违禁下海律的管辖范围内认可

  • 海运严禁:明朝执行的对海运严格控制的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海运,明朝,明太祖,,海运严禁

    “海运严禁”一直是明政府对海洋的基本政策,不仅远洋性质的海外贸易被禁止,明政府甚至不容许百姓进行捕渔业及沿海贸易。海运严禁是指明朝中后期海疆日益不稳,倭寇对沿海地区的骚扰,为了巩固海疆,亦涉足民间的海外贸易,采取的一种锁国政策。颁布首次的海禁令,除非得到官方正式许可,禁止民间私自出洋贸易,以及出海捕

  • 奢安之乱经过:奢安之乱如何持续了长达九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奢安之乱,明朝,少数民族,

    天启元年(1621年),自请调马、步兵2万援辽,派遣其婿樊龙、部党张彤等领兵至重庆。九月十七日,奢崇明起兵杀死巡抚徐可求等军政官员20余人,发动叛乱,占据重庆,攻合江,破泸州,陷遵义(今属贵州省),建国号“大梁”,设丞相、五府等官。尔后,奢崇明、奢寅率军数万分道向成都进发,先后攻陷富顺、内江、资阳、

  • 奢安之乱背景:明朝后期西南少数民族妄图割据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奢安之乱,明朝,少数民族,

    奢崇明系四川永宁宣抚使、安邦彦系贵州宣慰司同知。奢、安均系四川、贵州大土司。万历十四年(1586年)奢崇明袭职四川土司永宁(治所在今四川省叙永西南、辖境相当今叙永、筠连、古蔺等县地)宣抚使,与其子奢寅久有反明割据之心。到了明后期社会矛盾尖锐,战事频起,至明熹宗初年不仅后金大兵压境,辽东事紧,且有西南

  • 奢安之乱简介:明朝末期川贵少数民族的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奢安之乱,明朝,少数民族,

    奢安之乱指的是明朝天启年间,四川永宁(今叙永)宣抚司奢崇明及贵州水西(今大方一带)宣慰司安位叔父安邦彦的叛乱,在贵州又称安酋之乱。奢崇明于天启元年(1621年)九月于重庆起事,围成都达一百多天。安邦彦于天启二年二月起兵,进围贵阳两百多天。叛乱发生后,明朝廷调水西及永宁兵赴辽东作战而激起反抗。战争从天

  • 徐鸿儒起义的历史影响:明朝的统治根基被撼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徐鸿儒,农民起义,明朝,,徐鸿儒起义

    徐鸿儒起义的声势浩大,活动范围遍及半个山东,给明朝统治者以严重的打击。但是,徐鸿儒在取得一系列胜利之后,没有采取机动灵活的斗争策略,乘机扩大战果。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反而采取了固守一城一池的消极的作战方法。九月,徐鸿儒进攻兖州失利后,仍然固守邹县,与敌人硬拼,义军被围困三个月。十一月,城中弹尽粮绝。

  • 徐鸿儒起义的结局:徐鸿儒起义是如何失败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徐鸿儒,农民起义,明朝,,徐鸿儒起义

    明末徐鸿儒领导的起义。徐鸿儒﹐本名徐诵﹐山东钜野县人﹐后迁居郓城。早年参加白莲教。万历末﹐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赋税徭役不断增加﹐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他以白莲教教义组织群众﹐聚众至数千人。被山东﹑南北直隶﹑河南﹑山西等省信徒推为教主﹐约定各地于天启二年(1622)八月起义。但是年春被人告发﹐不少骨干被捕。

  • 徐鸿儒起义的经过:徐鸿儒起义发展到什么程度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徐鸿儒,农民起义,明朝,,徐鸿儒起义

    天启二年(1622年),徐鸿儒、王好贤、于弘志等约好中秋节那天在河北景州、蓟州、山东郓城同时起义。因配合不好,徐鸿儒决定提前单独率众起义。五月十一日凌晨,曹州府一带的白莲教徒,连同不堪忍受压迫的农民百姓,齐集郓城六家屯,徐鸿儒率众歃血盟誓,一时旌旗招展,刀枪如林,呼声震天,群情激昂。起义将士以红巾为

  • 徐鸿儒起义的背景:徐鸿儒借助白莲教发动民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徐鸿儒,农民起义,明朝,,徐鸿儒起义

    徐鸿儒(?—1622)又名徐涌,明末山东农民起义首领,巨野县城内徐街人。徐鸿儒﹐本名徐诵﹐山东钜野县人﹐后迁居郓城。早年参加白莲教。明天启年间(1621—1627),他发动并领导的曹州农民起义,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徐鸿儒年轻时代,正处于明朝末年,社会黑暗,政治腐败,当时,白莲教在民间正秘密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