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梁河之战简介:宋军为夺取幽州的一次尝试

高梁河之战简介:宋军为夺取幽州的一次尝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35 更新时间:2024/2/3 5:50:10

太平兴国四年(辽保宁十一年,979),宋军为夺取幽州(今北京,辽称南京),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被辽军击败的一次作战。

宋太宗为夺回五代时后晋石敬瑭割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北京至山西大同等地区),于太平兴国四年五月平北汉后,未经休整准备,即转兵攻辽,企图乘其不备,一举夺取幽州。辽景宗耶律得知幽州被困,急令精骑增援。辽军反击,宋军三面受敌,顿时大乱,全线溃退,仅死者万人,宋太宗乘驴车逃走。辽军追至涿州(河北涿县)乃止。

此次战争是辽朝与宋朝第一次在战场上的直接对话,是五代十国时期结束以后的一场重要战争,这场战争结束了宋朝统一的步伐,并且在军事上总体开始处于劣势。此战,辽军发挥骑兵优势,远道增援,变被动为主动,给宋军以沉重打击;宋军轻敌冒进,首战失利,对以后与辽作战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标签: 高梁河之战宋代辽国

更多文章

  • 唐灭西突厥之战的影响:如何评价唐灭西突厥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灭西突厥之战,唐朝,西突厥,

    唐灭西突厥之战,唐显庆二年(657),唐高宗遣右屯卫将军苏定方率军攻灭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部的战争。 此战,苏定方对西突厥实行分化和重点打击相结合的方略,攻守兼施,及时反击,穷追猛打,连续作战,终获大胜。西域地处丝绸之路的咽喉,是唐西行商路的必经之地。唐征伐西突厥,平定西域,对保证丝绸之路的畅

  • 唐灭西突厥之战经过:唐军是如何攻灭西突厥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灭西突厥之战,唐朝,西突厥,

    唐灭西突厥之战开战显庆二年闰正月二十一,唐以右屯卫将军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总管,率燕然都护任雅相、侧都护萧嗣业、瀚海都督回纥婆闰,发唐兵及回纥骑兵万余人,从北道进击沙钵罗;又遣原西突厥酋长、右卫大将军阿史那弥射及左屯卫大将军那史阿步真为流沙道安抚大使,自南道招集西突厥旧部,以为策应。十二月初一,苏定方

  • 唐灭西突厥之战起因:唐朝因何决定攻打西突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灭西突厥之战,唐朝,西突厥,

    唐贞观前期,西突厥可汗乙毗咄陆兵势强盛,独霸西域,发兵攻打唐伊州(今新疆哈密)。贞观十六年(642)九月,唐准备经略西域,打通西行的商路。命凉州都督都郭孝恪为安西都护、西州刺史,镇抚高昌,准备攻打龟兹。同月,郭孝恪率2000轻兵从乌骨出击,击败乙毗咄陆及其进围天山(今焉耆北)之处月、处密部,又乘胜攻

  • 唐灭西突厥之战简介:苏定方率军平定西突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西突厥,苏定方,,唐灭西突厥之战

    显庆二年闰正月二十一日,唐以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总管,率燕然都护任雅相、副都护萧嗣业,发唐兵与回纥兵万余人,从北道讨伐西突厥沙钵罗可汗;又命右卫大将军阿史那弥射和左屯卫大将军阿史那步真为流沙安抚大使,自南道招集西突厥余众。十二月,苏定方率军在金山(今阿尔泰山)北,击破处木昆部,其俟斤懒独禄等率万余帐归

  • 建炎南渡过程:宋高宗入海避祸 岳家军奋勇破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南宋,建炎南渡,宋高宗

    康王赵构继位南宋政权建立了,但是金国人不干了,原来来做人质的家伙真是宋朝的亲王,我们居然傻到放回去了一个如此厉害的亲王回去,无疑是放虎归山了,还有那个张邦昌简直是混蛋加傻蛋,给他个皇帝做他都不干……金国人一边骂,一边就开始整兵备马准备再度南征,而且这次南征起了一个极为有气魄而又不失目的性的名字,叫:

  • 建炎南渡的背景:金军南侵 靖康之耻北宋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南宋,建炎南渡,靖康之耻,金国

    金国在靖康之难中将徽宗、钦宗二帝俘虏,包括皇后,嫔妃,皇子,公主等皇室成员和机要大臣,宫廷女官,宫廷乐师,厨师等都被女真人俘虏北上,康王赵构得以幸免。1127年,金国从汴京撤军,立张邦昌为楚皇帝。张邦昌在万般无奈之下以孟太后之名,下诏立赵构为帝。靖康二年(1127年),赵构从今天的河北南下到陪都应天

  • 建炎南渡简介:康王赵构南渡临安成立南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南宋,建炎南渡,宋高宗

    建炎南渡,是发生在两宋交替之际宋高宗(当时的康王赵构)为了躲避北边异族女真人的侵略追击,而南逃至江南的事件。金国在靖康之难中俘虏了众多的宋朝宗室,康王赵构算是其中的一位漏网之鱼。靖康二年(1127年),赵构从河北南下到陪都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即位为宋高宗,改元建炎。之后,宋高宗一路从淮河、长江,到

  • 襄阳之战第三阶段:蒙哥战死钓鱼城 蒙军撤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南宋,襄阳之战,元朝

    襄阳之战第三阶段的这个十年中,因蒙古窝阔台去世,宋蒙双方都陷入了内斗。不过在1257年到1259年还是发生一场激烈的大战。不过主战场是在四川的钓鱼城,而襄阳地区只是副战场。 1257年,在基本清除了威胁自己权力的内部因素以后,蒙哥决定在第二年出兵攻宋,这次是由他自己和忽必烈亲自领兵征战。此次蒙军攻宋

  • 襄阳之战第二阶段:大将孟珙三战三捷 收复襄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南宋,襄阳之战,元朝

    襄阳之战第二阶段的前半段即公元1251年之前,襄阳战场是宋军占主导地位,采取出击的方式,前后两次收复襄阳。在这里我们要简单的介绍一下孟珙。 孟珙(1195—1246),字璞玉,原籍绛州(今山西新绛),南宋杰出的军事家、统帅。这位唐朝名将薛仁贵的老乡,从少年时代就作为父亲的助手参加抗金的军事斗争。在宋

  • 襄阳之战第一阶段:宋蒙盟约破裂 蒙古大军南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宋,襄阳之战,元朝

    在宋理宗时期,南宋与蒙古结成同盟,一致来攻打曾经灭亡北宋,给宋王朝带来不世羞辱的金国。到公元1234年,金哀宗在蔡州被宋蒙联军击败自杀,金国彻底覆灭。历史总是会不断循环,早在北宋徽宗的时候,宋王朝也是与金国联合共同灭了大辽,不久就被兵强马壮的金国铁骑攻灭了都城、掳了二帝,后世称作“靖康之耻”。宋与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