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张亮人物生平 投奔瓦岗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张亮人物生平 投奔瓦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901 更新时间:2024/1/10 12:10:06

投奔瓦岗

张亮出身贫贱,年轻时以务农为业。隋朝末年,李密率领瓦岗军在荥阳、开封一带征战,张亮前去投奔,但是没有得到重用。

后来,瓦岗军中有人密谋反叛,张亮向李密告密。李密认为张亮是忠诚之人,便任命他为骠骑将军,隶属于黎阳(今河南浚县)徐世绩麾下。

效力秦王

618年(武德元年),张亮随徐世绩投降唐朝,被任命为郑州刺史。当时,郑州被王世充夺取,张亮无法赴任,便逃到共城山,不久,张亮被改封为检校定州别驾。621年(武德四年),刘黑闼作乱,徐世绩奉命讨伐,命张亮守卫相州(今河南安阳)。张亮见敌军势大,弃城逃走。

后来,张亮得到房玄龄的推荐,被秦王李世民召入天策府,担任车骑将军。张亮逐渐得到李世民的赏识,被视为心腹之人。

626年(武德九年),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的矛盾激化。张亮奉命到洛阳,秘密联结山东豪杰,以备局势变化。齐王李元吉得知,便到唐高祖面前告发张亮图谋不轨。唐高祖命有司拷问张亮,张亮紧守秘密,最终得以释放,遣回洛阳。不久,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李建成、李元吉,登上帝位,是为唐太宗。张亮因功被封为右卫将军、怀州总管、长平郡公。

历任要职

631年(贞观五年),张亮担任御史大夫,改任光禄卿,进封鄅国公,此后又历任豳州(今陕西咸阳北部)、夏州(陕西横山)、鄜州(今陕西富县)三州都督。633年(贞观七年),张亮进封金紫光禄大夫,兼任相州大都督长史。637年(贞观十一年),改封郧国公。张亮在任职期间,常常暗遣手下侦知治下善恶细隐,抑制豪强,抚恤贫弱,因此得到称赞。

640年(贞观十四年),张亮入朝担任工部尚书。641年(贞观十五年),改任太子詹事,又出任洛州(今河南洛阳)都督。643年(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挂在凌烟阁,张亮位列第十六位。不久,陈国公侯君集因罪被杀,张亮因曾检举侯君集,得到唐太宗的嘉奖,并改任刑部尚书,参预朝政。

644年(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征讨高句丽,张亮多次劝谏都被拒绝,于是自请随行,被任命为沧海道(一作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管理军船事宜。

645年(贞观十九年),张亮率兵从东莱(今山东龙口)渡海至辽东,攻陷卑沙城(今辽宁大连),屯兵于建安城下(今辽宁营口)。当时,张亮营寨尚未扎好,遇到敌军劫营,军中都惊慌失措。张亮生性怯懦,对此毫无对策,只是坐在胡床上,一言不发。军中将士却以为张亮临危不惧,在副将张金树的带领下鸣鼓奋击,竟大破敌军。唐太宗得知后,也知道张亮没有将帅之才,并未责备于他。

被杀

起初,张亮抛弃结发妻子,迎娶李氏。李氏生性淫荡、骄横,张亮对她既宠爱又惧怕。后来,李氏与人私通,张亮却将此人收为养子,取名张慎几。此外,李氏还喜好巫蛊左道,交结巫师,又干预政事,逐渐将张亮的名声败坏掉。

张亮在相州时,假子公孙节对他说了一句谶语:“弓长之主当别都。”张亮认为相州是北朝旧都(相州的州治邺城是南北朝时期东魏、北齐国都),弓长为张,是自己的姓氏,心中遂生出不臣之心。后来,张亮私下对宠信的术士程公颖道:“您从前说陛下是真正的天下之主,怎么说得这么神?”程公颖知道张亮的意思,便称其卧如龙形,必能大贵。张亮又对公孙节的哥哥公孙常道:“我有一个小妾,算命的说她一定能成为王姬。”公孙常则称在谶书中有张亮的名字,张亮大喜。

646年(贞观二十年),陕州(今河南陕县)人常德(一作常德玄)告发张亮私养义子五百人,蓄意谋反。唐太宗命马周调查此事,程公颖与公孙常都证实张亮谋反。张亮辩解道:“这两人是怕死,所以诬陷我。”随即自述是佐命旧臣。唐太宗道:“张亮私养义子五百人,是想干什么,就是要造反。”百官也都认为张亮应判死罪。唐太宗便派长孙无忌、房玄龄到狱中与张亮诀别,然后将他押到长安西市斩首,并没收其家中全部财产。

轶事典故

告发侯君集

张亮

担任洛州都督时,心有异志的侯君集故意激怒他道:“你为什么被排挤出京?”张亮道:“就是被你排挤,还能怪谁呢?”侯君集道:“我平定高昌回来,便触怒了皇帝,怎能排挤你呢?我忧闷的快活不下去了,你能造反吗?我与你一起造反。”张亮便把这话告诉唐太宗。唐太宗道:“你和侯君集都是功臣,这话除了你,没有其他人听见,如之奈何?”便把此事放下,仍像以前一样对待侯君集。

人物评价

刘昫:① 倜傥有大节,外敦厚而内怀诡诈,人莫之知。②

张亮听公颖之妖言,恃弓长之邪谶,义儿斯畜,恶迹遂彰,虽道裕云反状未形,而诡诈之性,于斯验矣。

欧阳修:① 志趣奇谲,虽外敦厚而内不情。② 侯君集位将相私谒太子,张亮养子五百人,薛万彻与狂竖谋,皆死有余责,又何咎哉?

王夫之:唐太宗百战以荡群雄,李世勣、程名振、张亮,皆战将也。

家庭成员

妻子:李氏,张亮后妻。

儿子:张顗,一作张慎微,张亮前妻所生。

史籍记载

《旧唐书·卷六十九·列传十九》

《新唐书·卷九十四·列传十九》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六·唐纪十二》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七·唐纪十三》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八·唐纪十四》

影视形象

2005年大陆电视剧《贞观长歌》,赵乐饰演张亮

更多文章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房玄龄人物生平 出身官宦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房玄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出身官宦房玄龄出生于官宦之家,其曾祖房翼,后魏镇远将军、宋安郡守,袭壮武伯。祖房熊,字子,释褐州主簿。父房彦谦,好学,通涉《五经》,富有辩才,是魏、齐间的山东学者。年少有为房玄龄自幼耳濡目染,颇承其父遗风。自幼聪慧,善诗能文,博览经史,精通儒家经书,又向父亲学得一手好书法,工草隶。18岁时本州举进士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魏征人物生平 归唐献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魏征,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早年经历大业十三年(617年),魏徵在武阳郡丞元宝藏帐下为官。元宝藏起兵响应瓦岗李密,元宝藏给李密的奏疏都是魏徵所写,李密见魏徵非常有文才,于是召见魏徵,魏徵献上壮大瓦岗的十条计策,但李密不用。大业十四年(618年),王世充袭击仓城被李密击败,王世充转攻洛口,又被李密击败。魏徵却对长史郑颋说:“李密

  • 秦观的代表作有哪些?被贬谪之后的词风是什么样(苏门四学士)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观,苏轼,北宋,苏门四学士

    秦观,这个名字可能大家并不熟悉,但如果换个名字,秦少游,基本上就人尽皆知了。他是北宋时期的伟大文学家,著名诗人。可以称为苏轼的徒弟,但又与苏轼不同,秦观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以哀婉动人为主要特色。从秦观的作品中推断,秦观本人应该是一个浪漫主义文人,有着多愁善感的性格,心思细腻,不然何以归属于

  • 秦观简介 北宋官员太学博士淮海先生秦观生平(苏门四学士)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观,宋朝,北宋官员,苏门四学士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高邮)人,官至太学博士(八品),国史馆编修。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观生前行

  • 弘治中兴的政策:清除佞臣重用贤能限制宦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弘治中兴,明朝,明孝宗

    成化时期,许多佞幸小人混入朝中,李孜省以方术、房中术进献皇帝得到宠幸,然后与太监梁芳狼狈为奸祸乱朝政,打击忠臣,扶植朋党。明孝宗即位之后立即逮捕了两人,使文武百官皆感高兴。接着,明孝宗开始整顿吏制,将成化朝通过贿赂,溜须拍马发迹的官员一律撤换,改革首先从内阁开始,罢免了以外戚万安为首的“纸糊三阁老”

  • 弘治中兴的背景:明朝内忧外患之时明孝宗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弘治中兴,明朝,明孝宗

    1505年明孝宗去世,其子朱厚照即位,是为明武宗,年号正德。明武宗的荒游逸乐导致正德年间战事频生,先后发生鞑靼达延汗(明史称鞑靼小王子)进犯、宁夏安化王朱寘鐇谋反、山东刘六刘七民变、江西宁王朱宸濠谋反等重大事件。1520年明武宗假藉出征江西宁王为由而南下游玩,以大将军朱寿为名前往南京,亲自俘虏已被王

  • 弘治中兴的简介:励精图治大明王朝再创中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弘治中兴,明孝宗

    弘治中兴指的是明朝在明孝宗朱佑樘治理下出现了的“治世”,明孝宗明代中期的一位仁君,由于他宽厚仁和的政治品行使得弘治一朝出现了君子众多、君臣关系融洽等政治特色,为这一朝带来了美誉,明孝宗在位期间“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成化朝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得以改观。明孝宗即位初期对于明王朝来说是一个多难之年,黄河

  • 古代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个人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征明,古代四大才子

    文征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

  • 古代四大才子之一——徐祯卿个人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徐祯卿,古代四大才子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徐祯卿天性聪颖,少长文理,人称“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早年学文于

  • 历史上被称为古代四大才子的指的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才子,古代四大才子

    所谓的“古代四大才子”是指明代的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四人。因他们在诗词、绘画、书法上各有千秋,且四人均生活在苏州地区,因而被后人合称为“四大才子”。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