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战国四公子是谁?战国四公子谁最厉害?

春秋战国四公子是谁?战国四公子谁最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560 更新时间:2023/12/30 15:41:39

导读:中国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因其四人都是王公贵族(一般是国家君王的后代),时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

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公子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

当时,以养“士”著称的: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齐国孟尝君田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时人称他们为“战国四公子”。这四个人里面,大部分都是因为苏秦在六国奔走合纵抗秦时崭露头角的,这里面除了信陵君魏无忌可以算得上文武全才外,其它三人大部分徒有虚名。

赵胜为赵武灵王赵雍的弟弟,其才能与赵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在领军方面才能平平,为政方面也一般,只是因为是赵国王室,代表赵国与各国联盟而出名,而且这里面还因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强大后才名声显于东方六国。

黄歇为楚国大家族黄氏的年轻一代领军人物,代表楚国与各国联盟抗秦,不过其在政治眼光上比赵胜强一点,其是赞成变法强国的人,代表的是变法派,但在军事方面也是才能平平。

孟尝君流传的文武才能方面的事迹比较少,其出名完全是因为其乐善好施,号称拥有三千门客,什么样的人都有,说的好听是礼贤下士,说的难听就是傻。

魏无忌是魏惠文王的儿子,可惜不是长子,虽然文武全才,但却没能成为魏王,其兄成为魏王后,也一直限制其发展。李白的《侠客行》里描述的就是有关信陵君盗取兵符营救赵国的事迹,其也是魏国王室唯一有将佐之才的人,可惜魏王不敢用,不然魏国也不会到那个地步,可以说完全是个悲剧式的人物,空有其才。

更多文章

  • 三国二十四名将——马超人物生平 少年称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马超,三国二十四名将

    少年称健各墓祠马超雕像集汉熹平五年(176年),马超出生于扶风茂陵一个落魄靠砍柴卖柴为生家庭里。祖父马平曾经任天水兰干尉,后来丢失了官职,因为家里贫困娶了羌女为妻,生下了马超的父亲马腾。马腾在追随凉州刺史耿鄙征讨王国等人前,经常从彰山砍伐木材,背到城里去卖,来养活家小。汉兴平元年(194年),马腾因

  • 三国二十四名将——吕布人物生平 效力董卓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吕布,董卓,三国二十四名将

    效力董卓吕布因其勇武在并州任职,并州刺史丁原担任骑都尉,在河内驻扎,任命吕布为主簿,对他很亲近。汉灵帝死后,丁原接到何进的徵召,率领军队到洛阳,密谋诛杀宦官,被任命为执金吾。适逢何进为宦官所杀,董卓入京,诱吕布杀丁原,进而吞并丁原的军队,并任命吕布为骑都尉,同他发誓结为父子,对他十分欣赏信任。吕布善

  • 三国二十四名将、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名将,三国二十四名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凡喜欢三国人物的,上了点岁数的人恐怕都知道这首诗:一吕二马三典韦, 四关五赵六张飞, 黄许孙太两夏侯, 二张徐庞甘周魏, 枪神张绣和文颜, 虽勇无奈命太悲, 三

  • 袁绍和曹操的差距有多大?官渡之战显示双方差异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曹操,袁绍,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袁绍、曹操为争夺北方主导权而进行的战略决战。胜则整合中原,具备一统天下的地理优势和军事实力;败则从此退出逐鹿游戏,在台下做一个默默无闻的看戏人。战前,曹操听说袁绍没有带谋士田丰出征,大喜过望,胸有成竹的断定:袁绍一定会失败。战后,袁绍向北败退,曹操以少克多,艰难取胜,仍心有余悸的说:如果袁

  • 官渡之战:袁绍的英雄气概“都跑到哪儿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袁绍,官渡之战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名声显赫。到了袁绍,同样位居三公之上。借祖上阴德,袁绍从来不失名声地位。只不过,汉室衰微,政治腐败,袁绍还是位列大将军何进之后。尽管如此,在那个十分看重门第的时代,袁绍仍是一呼百应,具有很强的号召力。袁绍的失败很令人惋惜,也让人有些不可思议。因为早年的袁绍还是很有些英雄气概的,并

  • 千古冤将赵括: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括,纸上谈兵,战国

    秦赵两国战前综合实力对比秦赵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的关键战役,秦国的武安君白起因此威名大振,而赵国的赵括却留下了“纸上谈兵”的千古笑柄。成王败寇是历史铁律,作为失败者的赵括背负骂名无可厚非,可历史非身处其中不能感同身受,赵括其实并不是不堪大用的纨绔子弟,他的失败也自有其苦衷:其实,秦强赵弱是当时总的形势

  • 纸上谈兵是什么意思?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纸上谈兵,成语故事,赵括,

    纸上谈兵是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纸上谈兵】主人公:赵括【纸上谈兵】出处: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

  • 纸上谈兵故事简述 赵括纸上谈兵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纸上谈兵的故事,赵括纸上谈兵,成语

    纸上谈兵的典故出自何处?纸上谈兵的历史人物有哪些?纸上谈兵的意思是?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

  • 三国时期东吴四英杰之一——鲁肃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鲁肃,东吴四英杰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东汉末年,宦官

  • 三国时期东吴四英杰之一——吕蒙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吕蒙,东吴四英杰

    吕蒙(179年—220年),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吕家岗) 。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以胆气称,累封别部司马。孙权统事后,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从围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中奋勇抵抗张辽军追袭。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