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三国中桃园结义关羽张飞为何要尊刘备为老大

揭秘:三国中桃园结义关羽张飞为何要尊刘备为老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998 更新时间:2023/12/8 2:23:09

三国演义里的桃园结义是张飞提出来的,为什么由张飞提呢?因为桃园是张飞家的,刘备关羽没有说话的资格。其实“桃园结义”最核心的问题不是在哪儿结义的问题,而是谁是大哥的问题,三人中,论财力刘备不如张飞、论武艺刘备在关羽和张飞之下,论年龄,有野史说关羽比刘备还大,但是三人结义时为什么关、张会甘愿屈为老二、老三而独尊刘备为大哥呢?愚以为这除了跟三人中刘备最为年长外,还跟关、张从短暂的接触中发现了刘备身上具有过人的能力有着莫大的关系,而使二人甘屈于刘备之下。那么刘备到底具备了哪些过人之处呢,从以下几个细节我们可略窥一二:

一、关羽凭靠自己的力大无穷挪开磨盘,将张飞藏之于井内的猪肉分与众乡亲之后,张飞怒气冲冲的来找其算账,两人使出浑身解数斗得难解难分、僵持不下时,刘备左手拉住关羽,右手抓住张飞,成功将两人制止。通过此举刘备给关、张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让关、张明白刘备武艺不在他们二人之下,其也是一个身手不凡的人。

二、刘、关、张三人在张飞家喝酒时,当时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在国内弄得风生水起,搅得朝廷手忙脚乱,老百姓民不聊生,三人不由自主的谈论起了天下局势,刘备甫一发言,便将当时的时局分析得透透彻彻,把朝政的弊端接揭露得一览无遗,总而言之对天下大势了然于胸,这让关、张了解到了刘备不是一白丁,而是一个既会“

武略”又懂“文韬”的人,对其更加肃然起敬!

三、刘、关、张三人谈论完国家局势后,刘备知道了关、张也是胸怀大志、欲干一番大事业的人,于是便对自己的身世做了一番渲染,说自己是楼桑村人、中山靖王之后,十五岁求学四方、拜师访友,常思上报国家、下安黎民云云,让关、张知道了刘备非一般人而是贵人(张飞曰:古桑蔽户,必出贵人),让张飞觉得跟着刘备干师出有名,有着大好的前程!

关、张本有忧国忧民之心、胸怀大志,欲举一番大事(黄巾起义,幽州太守发布募勇令时,关、张均驻足观看并发长叹),三人聚首,刘备有名(汉室宗亲)、关羽有才(力大无穷、身手不凡)、张飞有钱(卖肉的财主),三人优势互补、资源达到了充分的整合,在刘备对关、张干事业“何必受制于人”的怂恿下,关、张两人自然而然甘愿跟随刘备起事,于是二人尊刘备为大哥也就顺理成章了!

其实“桃园结义”并不属于事实,史书中也并没有记载,但每次读“桃园结义”这个故事的时候,都觉得兄弟三人这份情谊难得,而且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流传广泛,影响非常的深远,关羽千里走单骑,身在曹营心在汉,被孙权偷袭了荆州后被杀,在人民大众的心中关羽就是正义的化身,而且在民间受到祭拜,明清时期的学者毛宗岗认为关羽是《三国演义》中“三绝”之一的“义绝”。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关羽逐渐被一些小偷、强盗、混混等三教九流利用,一些学者认为“桃园结义”纯属于拉帮结派的流氓行为,对社会的稳定极为不利。当然,拉帮结派肯定是不会被世人所接受的,但是罗贯中先生所表达的思想,更多是刘关张之间的那一份千金难买的情谊。然而我们现在处于这个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社会里,缺少的就是这种情谊,为了金钱出卖朋友,为了金钱抛弃妻子,原因就在于很多人都摒弃了忠于朋友和家庭的观念。

标签: 三国桃园结义刘备关羽张飞

更多文章

  • 桃园结义时刘备一无所有 关羽张飞为何拜他大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刘备,关羽,桃园结义

    红脸的关公、黑脸的张飞,为什么甘愿拜一无所有的鞋贩子刘备做大哥?论本事,刘备显然不如云长;论财力,也不如翼德,那么究竟是为了什么呢?话说上一集,司马和大家聊到刘备和张飞到酒店喝酒,刚一开扯,店门口便来了一个卖豆腐的兄弟。虽然是卖豆腐,却货软人不软,一句话便把刘备的耳朵给吸引过去了。而耳朵一过来,眼睛

  • 唐代诗人雅号趣谈你知道吗?(唐代三大诗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诗人,李白,唐代三大诗人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是中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有唐一代,饮誉古今的诗人似满天繁星,难以尽数。他们留下了成千上万首不朽诗篇,给千百年来漫漫进程中的人类以无尽美的遐思、美的意境和美的希冀。唐代不少诗人都有雅号,这些雅号同他们的诗篇一样流芳后世。究其缘由,可以从诗人雅号本身找到答案。诗佛--王维王维参

  • 白居易简介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生平(唐代三大诗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白居易,唐朝,唐代三大诗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河南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郑州新郑东郭宅(今新郑市东郭寺村)。白氏祖籍山西太原

  • 诗人李白小时候的故事 唐代诗人李白童年的故事(唐代三大诗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白的故事,唐代三大诗人

    唐代大诗人李白(公元701-762年)一生写诗1000余首,他的诗雄奇豪放,把我国古代的诗歌创作推向了高潮,对后世和世界都有极大的影响,被后人尊为“诗仙”。李白5岁那年,跟着父亲从西域(yù)回到四川青莲地区定居。到10岁的时候,他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有一年春天,岷山山脚下有个客人前来拜访李白的父亲

  • 三李--李贺、李白、李商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贺,李白,李商隐,三李

    长安元年(701年),李白生,字太白。其生地今一般认为是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青莲乡。祖籍为甘肃天水。其家世、家族皆不详。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神龙元年(

  • 李白当官失败原因:个性独立 当不了能干奴才(三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白,三李

    翻开中国几千年来的名人档案,许多人对历史人物所经历的艰难曲折总是非常淡漠,淡漠到像平时浏览报刊杂志轻轻翻过的那几页纸。而对当时历史的亲历者来说,那都是他们一生中日积月累、寸寸血泪的承受啊!我们只有深入到历史人物生命的褶皱中去访微探幽,才可以感觉到些许沉重,才能触摸到他们生命的鲜活与温热。遥想李白当年

  • 李白诗中"郁金香"不是花 为有"郁金"香味的美酒(三李)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白,唐朝,诗仙,,三李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唐代诗人李白在《客中行》诗中提到的“郁金香”,是不是中国的郁金香花?前天开展的武汉植物园郁金香花艺展,外国设计师通过一幅作品,巧妙地给出了答案。武汉晚报记者在花艺展现场看到,有一幅作品通过3本“植物图谱”与郁金香花结合的形式,介绍了

  • 李商隐“忘恩负义”:做恩人死对头的女婿成人生污点(三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商隐,王茂元,令狐绹,令狐楚,三李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总让我想起齐秦的那首《大约在冬季》。“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用白话来说就是你在信里问我的归期,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窗外夜雨涨满秋天的池塘,我于是想,待到将来重逢的时候,我一定要在灯下,跟你说一说我此刻的心情。异乡的风雨夜,他内心茫然,

  • 李贺病态人格之谜:鬼才诗人李贺的不幸与磨难(三李)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贺,,三李

    李贺出生于一个旁支远裔、家境破落的宗室之家。在他生活的年代,仕进是读书人的惟一出路,考取进士是进入仕途的重要门径。但李贺因避家讳,不能举进士,这对才华出众又极为自负的李贺来说,无疑是个致命打击。李贺的一生有太多不幸与磨难,内外种种压力,使他的人格变得病态、扭曲。有人认为病态的人格导致他诗歌的感伤,而

  • 西汉经学家匡衡是故事 匡衡的轶事典故有哪些(凿壁偷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匡衡,西汉,丞相,凿壁偷光

    匡衡,字稚圭,西汉后期人,生卒年不详,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曾以“凿壁偷光”的苦读事迹名世,祖籍东海郡丞邑(今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鲁城镇匡王村),“早年求学中迁居邹邑(今邹城市)羊下村”(据朱承命修《邹县志》)。其“父世农夫,至衡好学,家贫,庸作以供资用”,“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