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光坚决不纳妾不狎妓之谜:一生只有一个老婆(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坚决不纳妾不狎妓之谜:一生只有一个老婆(司马光砸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232 更新时间:2024/1/2 0:05:53

中国古代是事实上的一夫多妻(或曰一妻多妾)制度,对于那些身居高位、或者家财万贯的男子来说,妻妾成群、美女相拥是很正常的现象。男人多数荷尔蒙挥发快、欲望强,好色成性,不但家里“红旗不倒”,莺莺燕燕的;外面还要“彩旗飘飘”,逛妓院,养小蜜。

特别是北宋王朝,赵家天子历来重视文人官宦,士大夫们多生活富足宽裕,故有纳妾、蓄妓的风尚,而且他们亦有这样的经济条件和闲情逸致、风花雪月的嗜好。可是,倒还有王安石、司马光这样两位特殊的人物,他们是大政治家、大文学家,皆数度为相,位极人臣,高高在上,却是极为罕见的不纳妾、不狎妓之人,而且两人还在从政作风上很廉洁,在个人生活上很俭朴。更有意思的是,他俩在政治立场上却恰好相反,一个是改革派,一个是保守派,针锋相对,势同水火,你死我活。这可就忒怪异了。

这里我们介绍一下司马光。

话说司马光因为一直只有一个老婆,没有小妾;又不狎妓,不养小蜜、二奶,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是夫妻俩谁的责任,或者干脆就是根本没过什么性生活,夫妻俩缺少房事(一则大概是他公务太忙,个人享乐时间太少;二则对男欢女爱不感兴趣,或者完全就是很少欲望;三则妻子长相不好、不会挑逗他、包办婚姻故感情不深等),所以与张夫人结婚30多年了,竟然还没有生育,想必背后笑话他的人不少。

司马光一心干事业,从朝廷大政方针到写他的大部头史书,故并未放在心上,没想过采取什么方式(纳妾、借腹、试管婴儿之类)生个一儿半女来;可张氏急得要死,也许是社会与家庭压力太大,考虑传宗接代,担心断子绝孙、遭人谩骂,于是就计划找人来替代她完成这个神圣的使命。怎么做呢?自然是另外挑选年轻美女来与她丈夫同床共寝,合卺孕育后代了。

果然,有一天张夫人托人买来了一个绝色女子,眉目如画,脉脉含情,秀发如云,妩媚娇艳,更让其精心打扮,浓香扑鼻,猜想夫君这次是难以抵挡她的诱惑了,然后悄悄安置在卧室里,而自己则借故外出了。司马光其实是早已看到此女了,可他似乎对美色毫无感觉,扑鼻的馥郁也好像闻不到,竟一点不加理睬,自顾走进书房看书去了。

美女因为重任在身,不敢愠怒,亦跟着相爷去了书房。面对司马光,她故意搔首弄姿,卖弄风情;还将衣服掀开一角,露出一点雪肌酥胸、乳高沟深,打性感色情牌;又从案几上拿起一本书,随手翻了翻,声音嗲嗲的学林志玲姐姐,娇滴滴地问:“请问先生,中丞是什么书呀?”司马光赶紧离她一丈,板起面孔,拱手答道:“中丞是尚书,是官职,不是书!”声音和口气实在是生硬、冷淡极了。美女终于感到十分无趣,只好大失所望地离开了。

还有一次,司马光到丈人家去赏花。张夫人和母亲合计,又偷偷地安排了一个秀丽、温存的丫鬟,准备供相公使用。这次司马光更加不客气了,竟生气地对朝丫鬟训斥道:“走开!夫人不在,你来见我作甚!”第二天,丈人家的宾客都知道了这件事,遂对司马光十分敬佩,说他与张氏俨然就是“马相如和卓文君”白头偕老的翻版。

唯独一人哂笑道:“可惜司马光不会弹琴,只会鳖厮踢!”什么意思?你猜得到吗?这里就不再展开解释。总之张夫人终身未育,司马光就只好收养了哥哥的儿子司马康,作为他们夫妇的养子。司马光就这样与妻子相依为命、相濡以沫,并无第二人之想。

当时司马光正在洛阳任职。洛阳是世上第一等的繁华都会,曾是东周、东汉的京城,西汉、唐朝的副京,其灯会华彩隆重,享誉天下。每逢元宵节,张夫人就想出去看花灯。司马光说:“家里也点灯,何必出去看?”张夫人说:“不止是看灯,也随便看看游人。”司马光一笑,说:“看人?怪了,难道我是鬼吗!”啥意思?大家也猜一猜。

司马光的妻子张氏去世后,这位廉洁、清贫的宰相竟无以为葬,即拿不出给妻子办丧事的钱,只好把仅有的3顷薄田典当出去,置棺发丧,尽了丈夫的一点责任。司马光任官近40年,而且位高权重,却竟然要典地葬妻,令人感慨。

当司马光年老体弱时,其友刘贤良拟用50万钱买一漂亮婢女供他使唤。司马光却婉言拒之,说:“吾几十年来,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有纯帛,多穿麻葛粗布,何敢以50万市一婢乎?”就连老婆死了,还是没再讨小妾。

标签: 司马光北宋司马光砸缸

更多文章

  • 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简介(司马光砸缸)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砸缸

    《资治通鉴》是谁写的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原字公实,后改君实,原号迂夫,后改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北宋第四代

  • 汉匈和亲的原因 西汉为何要和匈奴和亲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匈和亲,汉朝,匈奴

    所谓和亲,一般是指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首领缔结的婚姻关系,这种关系是从汉高祖与匈奴的和亲开始的。后来,少数民族的统治者也利用和亲来达到其某种政治目的,逐渐成为我国各族统治者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外交政策。由于政治经济形势的好坏和军事力量的强弱,西汉时期的几次和亲的内容和效果也是有所不同的。为了叙述的方

  • 汉匈和亲说的是东汉吗?汉匈和亲的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匈和亲,匈奴,汉朝

    汉匈和亲说的是东汉吗?汉匈和亲的时间不是,是说西汉。西汉时,汉朝统治者曾长期实行“和亲”之策以缓和与匈奴族紧张对峙的关系。汉匈和亲,实际上可以分为“兄弟”式和亲与“臣服”式和亲两种不同模式。在这两种模式下,作为汉匈和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汉朝女性又有着不同的形象与命运。汉初的和亲是汉王朝

  • 汉武帝绝汉匈和亲的另一面:为牵制匈奴和亲乌孙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武帝,刘细君,和亲,,汉匈和亲

    “和亲”政策,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军事上打不过人家,就在外交上做手脚。尤其是刘邦被匈奴围困了一回,心里实在是吓怕了。西汉,所谓弊大于利的“和亲”,越来越红火。文景期间,依旧延续这一国策,可惜,效果不理想。到了汉武帝时,派到西域的张骞带回了重要的军事情报,建议朝廷和西域那些国家联合起来,一块儿对付气焰嚣

  • 三顾茅庐的根本原因:只是刘备诸葛亮心思的契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

    刘备一生,被架曹操,奔袁绍,救陶谦,挖公孙瓒,投刘表,傍东吴,夺西川,最后三分天下。我们看,每个诸侯的强弱不同,刘备的方法无一相似。先说曹操,曹操在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就日益强大,虽然在地盘和兵力上不算最强,但曹操是一个新兴的诸侯,生命力极强,这是其他诸侯无法比的。而刘备去许昌,是被曹操绑架去的,

  • 刘备如何面试诸葛亮?三顾茅庐的用意何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

    刘备三顾茅庐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它比喻诚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 才,流传至今,成为世间美谈。故事发生 在公元207年,刘备生于公元161年,所 以他是60后,当时47岁,而诸葛亮生于 181年,是80后,当时27岁,两人相差 20岁。那么,作为60后的刘备,是如何 招聘到80后的诸葛亮的呢?

  • 三顾茅庐的主人公是谁?三顾茅庐的故事和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顾茅庐,故事,成语故事

    三顾茅庐本为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据相关文史记载,刘备”三顾茅庐“发生地在今河南南阳城西卧龙岗,诸葛亮与刘备的对话形成了《草庐对》,即著名的“三分天下”的战略。。故事源自

  • 揭秘:宋江有何能力竟在众梁山好汉中当上老大?(宋江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江,水浒传,宋江起义

    宋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起义军的首领,他一手带领了梁山起义走向昌盛,最后被官军围剿不得不降。纵观宋江的一生,可以说他的上位史是一个非常有看点的地方,宋江文武都不出色,为何能够成为梁山好汉的首领,这其中的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据史书记载,在北宋末年,确实有个叫宋江的,他也确实领导了一出慷慨激昂的农民起义,只

  • 历史上宋江起义的真实情况:其实只是走上归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宋江,起义,水浒传,宋江起义

    水浒传是小说,取材于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小说中精彩的故事是否在历史上真有其事?因为宋江起义在历史上的记载并不是很详细,也引发了很多争论,我们只能从种种的零散的记载,再加上一点推理,尽可能还原一个真实的宋江起义。一、宋江起义的正史记录点滴《宋史·徽宗纪》上记载宣和三年(1122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

  • 宋江的历史原型:宋江到底有没有参加平方腊战斗(宋江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江,水浒,方腊,,宋江起义

    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被旧史称为“淮南盗”的一伙打家劫舍的绿林豪客,一度以梁山为据点,不久放弃梁山而在京东京西路至淮南各州广大农村作战,最后为朝廷所灭。这就是宋江等36人的暴动。宋江后来的结局如何,史书上语焉不详,所以不少人怀疑《水浒传》的此一节为虚构。清初汪师韩在《读书录》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