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印度种姓制度下低种姓与贱民阶层是如何生活的?

印度种姓制度下低种姓与贱民阶层是如何生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992 更新时间:2023/12/23 0:47:46

拥有第二次出生的荣耀的是三个高级种姓,他们占印度教人口的48%,剩下的主要是首陀罗贱民。首陀罗只能出生一次,根据传统,他们不可以学习梵、吠陀经。他们的教规操守是为再生种姓的人服务,再生种姓的人经历了一次精神出生,因此是干净的,首陀罗没有经过精神出生,是一生种姓,因此是不干净的。我们前面说过,印度教的种姓制度是一个凝滞的制度,低种姓的人是无法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的,但虽然不可以改变社会地位,聚敛钱财还是可以的,所以即使在古代,出现什么首陀罗财主也还是可能的。

首陀罗的地位低下不仅反映在社会生活上,也反映在文化上,一些印度的传说故事,基本上正义、智慧的主角都是婆罗门,比如故事的开头往往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智慧的婆罗门……”,相反,故事中的笨蛋、坏人、吝啬鬼、性格善变无的往往是首陀罗,贪婪愚蠢的首陀罗财主在故事中到处可见。从小听这样的故事长大的印度的孩子自然会在心理树立种姓观念,并认为首陀罗是愚蠢、懒惰、贪婪的低下的人。

贱民的生活必须要回避具有种姓者,他们往往有单独的出入通道,也有自己的井,因为他们不能和有种姓者使用同一口水井。不过在条件不优越地区,贱民还是可以和高种姓的人用同一口井,但他们必须最后打水,以避免弄脏了井水。贱民的居住区必须远离四个有种姓者的居住区,他们不能进入有种姓者的住房。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这些不可接触的人接触了有种姓者的身体,有种姓者就因此被污染了,必须用水来清洁自己的身体。在一些印度教信仰严格的地区,尤其是对于那三个再生种姓来说,不仅要用水清洁身体,而且要通过一些宗教仪式来清洁。如果贱民进入了有种姓者的房屋,或者接触了有种姓者的东西,那么有种姓者也必须清洗贱民走过的地方和接触的东西。许多热心的妇女也愿意施舍给饥渴的贱民一些水和食物,但她们从水罐给贱民倒水时,依然会把水罐高高抬起,以避免自己和容器不小心碰到贱民身体。

而农村,那些不可见的人在过去的印度出门时要敲击一种东西发出响声,这样高种姓的人听到声音就可以回避,以免见到他们。在城市,高级的贾特会有专门的仆人,这些仆人的职责就是走在高级贾特的人的前面,并大声宣告他们将从这里通过,让贱民回避,这些仆人还要亲眼确认街道上已经没有不可接触的人和不可见的人,以便主人通行。

一些原教旨主义的印度教保守派把任非印度教徒的印度人以及从事任何肮脏职业的人都当贱民对待,所以他们把那些犹太人也当作贱民。

标签: 种姓制度印度教低种姓

更多文章

  • 古印度孔雀王朝的种姓制度 什么是种姓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印度,四大文明,种姓制度

    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4年-约前188年)是古印度摩揭陀国著名的奴隶制王朝,因其创建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而得名。旃陀螺笈多赶走了希腊人在旁遮普的残余力量,逐渐征服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其在位后期击退了塞琉古王国的入侵,并获得对阿富汗的统治权。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疆域广阔,政权强大

  • 什么是种姓制度 古印度法中的种姓制度有何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古印度,种姓制度,四大文明

    2001年1月26日,印度西北部的古吉拉特邦发生里氏6.9级的地震。但是,灾民们并没有乱成一团,以拉孔德镇为例,该镇无家可归的灾民,依照五个不同种姓和少数民族伊斯兰教徒的差别,分住在六个界限分明的帐篷区。每次救援团体出现在当地,要发放毛毯等救济物资时,镇领导人就得提出六份灾民清单。发放这些物资也是按

  • 横渡之约的事件背景:辽太宗耶律德光病死途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横渡之约,辽国,耶律德光

    公元947年,就在北返路上,辽太宗耶律德光身染急病,高烧不退,严重到周身堆满冰块并吞冰入腹也无法降温的程度。终于在栾城(河北栾城县)死去,年四十六岁。——他死后,当地被称为“杀胡林”。得知耶律德光的死讯,述律平神色平静没有悲伤之色,说:“等到契丹诸部平复之后,我再为皇帝举行葬礼。”正当盛年的耶律德光

  • 什么是横渡之约?横渡之约是发生在哪朝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横渡之约,

    太宗崩,诸大臣立世宗,太后闻之,怒甚,遣皇子李胡以兵逆击,遇安端、刘哥等于泰德泉,败归。李胡尽执世宗臣僚家属,谓守者曰:“我战不克,先殪此曹!”人皆相谓曰:“若果战,则是父子兄弟相夷矣!”军次潢河横渡,隔岸相拒。时屋质从太后,世宗以屋质善筹,欲行间,乃设事奉书,以试太后。太后得书,以示屋质。屋质读竟

  • 横渡之约是什么事件?横渡之约的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横渡之约,宋朝

    什么是横渡之约?横渡之约为辽朝初期重要的事件,大同元年(947年)四月,辽太宗灭晋还师途中病死,众将拥立从征的太祖孙、东丹王子永康王耶律兀欲即帝位。述律太后一直欲传位李胡,李胡以皇太弟兼天下兵马大元帅也认为皇位非己莫属。在述律太后的支持下,李胡率军从上京(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巴林左旗南波罗城)南下,与兀

  • 燕云十六州在哪宋辽两国为何为之争斗了百年?(宋辽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燕云十六州,石敬瑭,辽国,,宋辽战争

    人活着都是有追求的,皇帝也不例外。北宋王朝自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国,到1127年靖康之变灭亡,历经九位皇帝,长达167年的统治。有宋一代甚至宋朝之前的皇帝们的愿望就是收复北方的燕云十六州,完成统一。但遗憾的是没有一个人能真正完成这个理想,燕云十六州成了北宋王朝一块揭不开的伤疤。燕云十六

  • 宋辽澶州之战战役 澶州之战的战役经过揭秘(宋辽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澶州之战,澶州之战经过,宋辽战争

    澶州之战经过:发生于公元1004年,即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的澶州之战,是辽宋两国之间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也是辽宋关系从长期对抗走向和平相处的转折点。此战双方参战军队多达数十万,结果以订立“澶渊之盟”而结束,从纯军事角度上看是打成了平手。而在政治角度上,仍然可说是一次成功的战役。辽军方面

  • 宋辽高粱河大战:骑兵对步兵压倒性的胜利(宋辽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辽,骑兵,步兵,宋辽战争

    战争过程1、战前谋议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五月,北汉刘继元已降,宋太宗还师至镇州即转兵北上,欲以新胜之师收复幽蓟。但是破太原尚未赏三军,诸军兵将多不愿行,只是无人敢说。只有殿前都虞侯崔翰赞成乘胜北征,“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乘此破竹之势,取之甚易”。赵光义听此言遂了他的意,很高兴,当

  • 君子馆之战的过程:辽军有备而来大破宋国北线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君子馆之战,宋辽战争

    986年(宋太宗雍熙三年,辽圣宗统和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辽军至唐兴县,开始与宋军交锋。当时宋军屯于滹沱桥北,辽选将出击,纵兵齐射,并进焚滹沱桥。二十九日,辽楮特部节度使卢补古、都监耶律盼与宋军于满城交锋,由于卢补古临阵脱逃,辽军失败。另一方面辽将拽刺双骨里在望都与宋军先锋所部遭遇,一阵厮杀,擒九人

  • 君子馆之战背景:到底是什么原因引发了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君子馆之战,宋辽战争

    君子馆之战发生于986年(辽统和四年,宋雍熙三年)冬,在宋辽战争中辽军攻宋瀛州(治今河北河间),于君子馆(今河北河间西北)大败宋军的一次作战。宋军在天冻无法使用弓箭的情况下被辽军击败,刘廷让的部队“全军皆没,死者数万人”,宋军河北防线遭到重创。986年(宋太宗雍熙三年,辽圣宗统和四年),宋与辽岐沟关